王蘭英
在這個越來越注重人文關懷的社會里,追求細節(jié)已經(jīng)成了一種文化。
細節(jié)雖小,卻不能小看。在看似“應該”和“正?!钡牡胤?,在有意無意的忽視和漠視的地方,我們語文教師應從感性和理性兩個方面努力去發(fā)現(xiàn)或去創(chuàng)造教學中的細節(jié),讓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有效促進每一位學生全面發(fā)展,這就需要我們從關注細節(jié)開始。以下是我在語文教學中的幾組鏡頭:
鏡頭一:聚焦教師體態(tài)
教師體態(tài)包括眼神、表情、姿勢、動作和距離等非言語行為,體態(tài)這種手段在以語言文字為主的課堂教學中具有特殊的適用性和實用性,能起到感染、傳遞、調(diào)控、激勵等多方面的作用,往往教師的一束目光、一個手勢,就能使某個學生或者整個班集體產(chǎn)生某種微妙的心理變化,形成某種心理狀態(tài),因而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首先,教師的教態(tài)是教師品格修養(yǎng)、學識水平、風度氣質(zhì)的外在綜合表現(xiàn),每時每刻都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凡是優(yōu)秀的教師,沒有一個不是十分注重“身教”的。于漪、魏書生、錢夢龍等教師就是我們的學習楷模。他們的教態(tài)親切自然,極富吸引力。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材的具體內(nèi)容,恰當?shù)剡\用體態(tài)這種藝術手段,可以巧妙地表達出“弦外之音”,取得“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例如,在教《孔乙己》這篇課文時,我用悲涼而充滿同情的語調(diào)說道:“孔乙己最后一次離開咸亨酒店時,不是用腳,而是用一雙滿是污泥的手‘走出去的,他走了,走了,永遠地走出了生活的舞臺……”說著,我拿起板擦,緩慢而又沉重地把黑板上“孔乙己”這個赫然醒目的課題連同其它板書全部擦去,只留下了一片空白。這個擦的動作以及留下的一片空白,包含著多少潛臺詞!讓學生久久地思索,慢慢地體味……
鏡頭二:聚焦情感體驗
首先,創(chuàng)新課堂結構,以文生情。從課文中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自覺地加入到學習中,讓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只有學生真正動起來,活躍起來,學生的情感體驗才會最大限度地被調(diào)動起來。同時還要做到變“同步”教學為“異步”教學,形成梯狀的結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東西可學,又較輕松,這樣所有學生的興趣就都被調(diào)動起來了,都會積極參與進來。
例如《黃河頌》這篇課文,在流行音樂風靡全球的今天,在對歷史無法深入理解的學生看來,這是一篇多么“無聊”的歌詞啊,然而,當我備課中多次沉浸在這首雄壯豪邁的樂曲中,我的心我的血似乎都要沸騰了。這份激動讓我下決心要讓我的這一堂《黃河頌》讓我的學生們怦然心動。從一句一節(jié)到一篇,從小聲大聲到齊聲,有的從讀中感受了黃河的洶涌澎湃,有的從唱中體驗了黃河的偉大堅強,瑯瑯書聲,雄渾歌聲,在臨近課堂結束的時候,一位學生說:“老師,這首歌唱起來真讓我們覺得為黃河為祖國感到驕傲”,這樣的感慨,使我意識到學生們愛上這樣的課,愛聽這樣的語文課。
其次,創(chuàng)新練習平臺,以練導情。閱讀練習往住能在課文理解的基礎上或在進入課文之前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感情。如學完《出師表》,以“我眼中的諸葛亮”為題寫片斷文;學完小說單元,進行人物特征描寫。再如學習朱自清的《春》后,背誦有關描寫“春”的詩詞;學《雨說》前,學生搜集描寫“雨”的詩詞、美文;教學《安塞腰鼓》時,先對其中的美句品味、賞析,再進行仿寫。這樣的閱讀練習打破了定式,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總是帶著好奇的心態(tài)來參與,感情也在一次次地練筆中得以激發(fā)。
鏡頭三:聚焦學生變化
心理學上有個簡單的反射公式:S——R,S代表刺激,代表反應,意即給一種刺激就會引起一種特定的反應。比如看見酸梅就會引起唾液分泌。但這只能解釋簡單的行為,另一個公式是:S-O-R,O代表內(nèi)部變化,即刺激后,有一個機體內(nèi)部變化的過程,然后才做出反應,這個O很難準確把握,但是S、R都是外部的東西,顯而易見。所以反過來想,外部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內(nèi)心變化。所以教師一定要及時抓住學生變化來考察其內(nèi)心,以便及時給予評價或處理。如:在作文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一名學生作文水平變化很大,我懷疑他有抄襲現(xiàn)象,但是想趁這個變化的機會對他進行教育,于是和藹地跟他說:“這篇文章寫得多好哇!真想不到你的作文進步得這么快,看來你一定下了不少功夫吧。是呀,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而我小時候就不懂得這個道理,寫作文光想抄別人的,結果考試時題目一變就不會寫了。從此以后我再看‘作文選時,就不再抄別人的內(nèi)容,而是學習別人的寫法,自己獨立仿寫,作文就慢慢地進步了。你是不是也這樣做的呢?”聽到這里,學生慚愧地低下了頭,小聲說:“老師,我錯了,我拿回去重寫好嗎?”事后,學生主動地重寫了作文,并在此之后堅持練筆,作文果然有了明顯的進步。
鏡頭四:聚焦個性板書
板書是進行直觀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有了黑板和粉筆,可以根據(jù)講課的內(nèi)容的需要寫、畫出內(nèi)容或圖形。完整的板書是教師進行教學小結的提綱,是學生復習的依據(jù),也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講課的重點,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學《皇帝的新裝》一文,在學生速讀課文之后,要求學生用一個字概括全文,學生得出是“騙”字,教師板書后又在“騙”字前后各加上一條橫線成“__騙__”,并要求學生再讀課文,理清線索。這樣,學生閱讀思考后,很快得出了答案:“騙子騙皇帝,騙子騙大臣,大臣騙皇帝……大臣騙自己,皇帝騙自己……”本例中,如果教師不是設計了“__騙__”這一有創(chuàng)意的板書,學生就很難快速地理清線索并加以概括。而一旦學生順利完成之后回頭反觀,就會情不自禁地為教師的巧妙設計而拍案叫絕。
再比如:我在教學《醉翁亭記》這課時,把標題“醉翁亭記”寫成了“醉翁亭記”,學生先是“啊”的一聲,然后就會意地笑了,說是“醉翁醉了”。一下子就提高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空前熱烈。
我們只要細心地去發(fā)掘,去設計,就可以給學生找到眾多的“順藤摸瓜”的機遇,從而拓寬訓練的途徑,實現(xiàn)教學的優(yōu)化。
掩卷沉思,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也來姓一次“小”,姓一次“細”。細節(jié)雖小,卻不容忽視,值得我們認真關注和研究;細節(jié)雖小,卻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細節(jié)雖小,卻能閃耀出生命智慧的光環(huán);細節(jié)雖小,卻是“生命”的智慧創(chuàng)造……欣賞細節(jié)、關注細節(jié),才能使語文課堂魅力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