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小學生心理教育與輔導二則

2013-04-29 00:44:03徐瓊劉怡
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課程版 2013年12期
關鍵詞:社會環(huán)境人際交往小學生

徐瓊 劉怡

摘 要:對小學生進行心理教育與輔導,教師既要對其人際交往中不良心理進行分析與疏導,更要走進其心里,幫助學生建立快樂成長的心理。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教育與輔導;人際交往;社會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3)12-0012-04

A:小學生人際交往中的

不良心理分析及疏導

徐 瓊

心理素質是人類一切活動的精神基礎,而人際交往能力作為一種非智力因素在人類活動中起著動力和調節(jié)等作用。小學階段是人際關系形成的重要階段。小學生從入學開始,就從家中的“中心”地位變成學生群體中的普通一員,在與老師和同學的接觸中建立起形形色色的人際交往,形成個人特有的人際關系。在關系形成的過程中,自我意識和群體意識產(chǎn)生了矛盾,導致他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產(chǎn)生認知的不協(xié)調,進而導致一些不良心理:嫉妒、自卑、自我中心等。下面就圍繞這些心理問題的成因作粗淺的剖析,并針對性地提出一些疏導策略。

現(xiàn)象一:競爭與嫉妒

競爭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個永恒的主題,是社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態(tài)。小學生自入學開始,就不可避免地涉入競爭環(huán)境。他們在校讀書,參加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比賽,都讓他們體會到了競爭的激烈。作為教師要善于調節(jié)和使用競爭手段,并輔之于相應的引導教育。

疏導策略:

1.充分認識競爭可能產(chǎn)生的負面作用,加強學生對挫折的忍受力。得當利用競爭能加強學生學習活動的動機,激發(fā)潛在能力。但競爭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產(chǎn)生嫉妒、嘲笑等陰暗心理,甚至攻擊等過度行為。這些負面影響,將極大地阻礙學生的正常發(fā)展。為了克服競爭的負面影響,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競爭中的挫折。其一,教育學生通過與他人的競爭經(jīng)驗,得到檢驗自己的機會,更客觀地認識自己,加強自我評價的能力;其二,正確對待競爭的失敗,認識“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將失敗作為一種進步的契機,探尋失敗原因,深刻檢討自己,找出克服困難之路。

2.積極引進協(xié)作手段,減少競爭的負面影響。除了加強挫折的忍受力外,積極引進協(xié)作手段,將會減少嫉妒。協(xié)作活動,使學生認識自己到達目標的機會是在與群體其他成員的協(xié)作中獲得的。認識與群體其他成員的關連性,必令其減少嫉妒感。

案例1:錢同學、羅同學是五年級1班的學生,他倆從小都喜愛繪畫,可羅同學受美術工作者的父親影響,基礎明顯要優(yōu)于錢同學,但錢同學并沒有氣餒,而是一直把羅同學當作自己學習的對象,而羅同學也并沒有因此和錢同學鬧矛盾,兩人在以后的學習中,相互協(xié)作,經(jīng)常利用課余時間互相切磋,交流繪畫心得,共同進步,兩人在繪畫上都有了明顯進步,四年級時兩人一起參加全國小學生書畫大賽并雙雙獲得銀質獎章。

現(xiàn)象二:去中心化和自我中心

在心理學家皮亞杰的理論中,“去中心化”和“自我中心主義”是緊密聯(lián)系著的概念。自我中心的人以自己的需要和興趣為中心,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得失,只以自己的經(jīng)驗去認識和解決問題,盲目地堅持自己的意見。因此他們在和同學的交往中,常常任性、霸道,唯我獨尊,這使得他們無法正確地認識自己,無法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去,阻礙了正常交往。

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很多家庭中孩子都處在中心地位,尤其是在農(nóng)村小學,孩子在長輩的眼里無異于小祖宗,久而久之就在家庭中形成了自我中心的個性。這一個性使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總是希望別人服從自己,而且以自己的眼光去評判周圍的事物,不能客觀評價別人和自己。

案例2:一年級2班的小超同學最近剛跟著爸爸媽媽搬到了新家,他對新家的每件物品都非常喜歡和愛護,他覺得所有東西都是屬于他的。一天,他的干妹妹來作客,吃飯的時候兩個小朋友為了爭一個天線寶寶的卡通碗而吵了起來,誰都不肯讓步。就這樣一件小事,在媽媽用嚴厲的語氣要求他把碗讓給妹妹后,他竟然站起來就往門外走,說是要回奶奶家去了,他媽媽追上時他已經(jīng)走了挺長一段路。很明顯,小超這樣的表現(xiàn)是以自我為中心,在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幾年中,大人們都把他當成小皇帝一樣地伺候著,便在他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以自己為中心的觀念。這類孩子往往把注意力過分集中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上,忽略他人的感受,不能采納不同的意見。通常,這樣的孩子在班級中也會很難和同學和平相處,較為嚴重的還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攻擊行為。

疏導策略:

1.指導健康的家庭教育方法。健康的家庭教育,不能無休止地滿足孩子的愿望,也不能命令呵斥。家長要正確分析、對待孩子的自我為中心行為,多談心,多溝通,引導孩子多關注他人,從他人的感受出發(fā)去思考問題。

2.加強家校配合。教師要多和家長進行交流,主動了解學生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家校共同配合,多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多為他人著想,幫助孩子走出自我中心的誤區(qū)。

現(xiàn)象三:自信與自卑

自信源于自我,是一種自我評估、自我肯定的產(chǎn)物;而自卑感則是對自己品質和能力作出過低的評價,常表現(xiàn)為抑郁、膽怯、憂傷、害羞等自我否定。在小學生的人際交往中,自信與自卑往往有不同的行為表現(xiàn):自信的學生身邊總是圍繞著很多朋友;自卑的學生則總是獨來獨往,由于本身的自卑感,害怕和人交往,沒有知心的朋友,缺少友誼的滋潤,嚴重的甚至會使他們畏懼學校生活,以致影響正常的學習。

小學生形成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1.生理方面,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對自己的外貌會越來越重視,在一個班級中,往往外貌、穿著較漂亮的學生表現(xiàn)較自信。2.智能方面,有些學生智力、智能水平低于常人,在學習和集體活動中經(jīng)常處于落后地位,長此以往,容易形成自怨自艾,灰心失望的情緒,形成自卑感。3.家庭方面,社會地位低下的、經(jīng)濟境況困窘或殘缺畸形的家庭,會造成學生低人一等的心理,形成自卑感。4.教育方面,在當前就業(yè)等社會問題日益嚴峻的壓力下,家長往往對孩子提出較高的要求,施加種種壓力,容易誘發(fā)和強化學生自我否定意識,強化孩子的自卑心理。

案例3:四年級1班的小琪同學表現(xiàn)非常內(nèi)向,上課不敢舉手發(fā)言,與同學、教師交往時總是怯生生的,參加活動也不積極。班主任陶老師發(fā)現(xiàn)她的情況后,及時與她父母取得聯(lián)系,共同尋找問題形成的原因。原來,她一直有一種自卑心理,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好,覺得別人不會喜歡和她做朋友,因此她做什么事都擔心做不好,怕被人恥笑,處處貶低自己,孤立自己,再加上父母簡單的批評指責造成她越發(fā)沉默內(nèi)向,在她的自我意識里把自己的缺點無限擴大化,喪失了必要的自信。

疏導策略:

1.語言暗示法。教師要善于了解班中的學生,和有自卑感的學生多談心,深入了解其心理,有意識地用“你其實很聰明”、“你一定也可以”之類的語言為孩子打氣。

2.儲蓄成功法。在平時對孩子的教育中,注意發(fā)現(xiàn)孩子的進步表現(xiàn),當學生每有進步都及時表揚鼓勵,并為他們建立成功記事本,將每一次哪怕非常微小的成功與進步都記錄下來,幫助他們樹立成功的信心。

3.發(fā)揮長處法。教師要善于發(fā)掘學生的長處和優(yōu)勢,為他們提供表現(xiàn)機會和條件,盡可能讓他們在自己擅長的方面表現(xiàn)出優(yōu)秀的一面,并刻意在班級中放大他們的長處,讓同學們一起真心地肯定他們的能力,逐步克服自卑心理。

上述對于小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產(chǎn)生的嫉妒、自我中心、自卑等不良心理進行了粗淺剖析,并提出一些教育與輔導的建議,意在引起教師的充分重視,更好地解決小學生人際交往中、心理發(fā)展中的一些問題,貫徹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并重的思想,使學生既掌握知識,又成為心理健康的社會有用之人。

B:心心相印 助其成長

劉 怡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諸實踐。他豐富的教育思想,為我們提供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啟示和教益。對于孩子們的養(yǎng)尊處優(yōu),他早有提醒:“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碧招兄壬M處熌茉趷鄣慕逃?,培養(yǎng)學生愛的情感,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用賞識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美,這種美哪怕是細微的;用寬容之心,去包容孩子成長中的缺陷,讓他們在優(yōu)化、寬松的標準下,收獲更多的自信與快樂。

走進心靈——那個憨憨的笑容

小波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由爺爺奶奶帶著。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導致他的學習習慣很差,基礎不扎實,學習跟不上。但他也很想得到大家的肯定,所以他努力寫作業(yè),從不拖拉,雖然字寫得東倒西歪,正確率幾乎為零;課堂上他也經(jīng)常舉手發(fā)言,雖然常常答非所問;他還常圍在我身旁,說要幫我搬作業(yè)本。

對于這樣的孩子,我不能用尋常的標尺來衡量他表現(xiàn)的優(yōu)劣,而應該更多地關注他的努力和變化。就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

所以無論他交上來的作業(yè)是如何的龍飛鳳舞,我都會仔細批改;即使他課文讀得含糊不清,我都會讓他給大家讀上一段,并表揚他讀得好的地方;哪怕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我都會讓他說說自己的想法,再教他該如何正確表達。

上次有位作家來學校做講座,簽名售書活動,他也很積極地向爺爺要錢來買(其實他看課外書是很吃力的),誰知才半天工夫,他就把錢弄丟了。他來找我,眼睛哭得通紅。我詢問了具體情況,原來他把錢塞在了牛仔褲口袋里,而那個口袋很淺,里面的東西很容易掉出來。我安慰他后向班里同學打聽,又叫了幾個同學幫他一起沿路找,但是沒找到??吹剿敲措y過的樣子,我拿出三十塊錢給他,叫他先去買書。然后我馬上給他爺爺打電話,告訴他這件事,并希望他們不要責怪他。

第二天,他來到我身邊,拿出三十塊錢說要還我。我說不用了,那是老師送給他的書。他聽了驚奇地叫了一聲“?。 比缓蟪液┖┑匦χ?,兩只手不停地搓。他盯著我看,好像仍然不相信,在我身邊站了一會兒,看我不像是開玩笑,才高興地回去了。

從小波身上我也明白了: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們的感情,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哪怕是一些細小的地方,你理解他,關心他,熱情地幫助他,他會永志不忘。反之,如果你傷害了他的感情,他同樣會“刻骨銘心”。

走進心靈——那盆綠綠的幸福樹

陶行知先生講過:“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小豪是班里的闖禍大王。他每天總會變著花樣“玩”,而這些令他快樂的“游戲”常常會給其他同學帶來傷害。所以,我耳邊總會傳來同學們的告狀聲:“老師,小豪上課時拿小橡皮屑扔我,我不理他,他就一直扔我。”“小豪今天帶來一大盒陀螺來玩,可他作業(yè)還沒完成呢?!薄袄蠋煟瑒偛排抨爼r小豪來拉我的褲子,連拉了幾次,我的褲子差點被拉下來?!薄瓌傞_始,我以為他就是調皮,故意搗蛋,所以每次同學們來告狀后,我總會叫他過來,問問情況,跟他分析分析其中的利弊,教育他以后要怎么做。但連著幾次后,我發(fā)現(xiàn)他搗蛋的花樣仍是層出不窮,看來光教育教育是不夠的。我就開始細心觀察他。

果然,大課間時,小倪同學拍球時沒把握好,結果球就撞到了小琪的身上。這時,小豪就走上前去,跟小倪說起話來,但沒說幾句,兩人就吵起來了。我走上前去一打聽,原來是小豪替小琪打抱不平,才跟小倪吵起來的。

中午,大家排著隊去食堂吃飯了。小豪因為個子高,排在后面。只見他要么弄弄前面同學的帽子,要么就拉拉別人衣服上的帶子。這樣一路走去,他一點兒也沒閑著。

飯廳里,我端著飯盆在給學生們添飯。唯獨添到小豪時,他總會照例說聲“謝謝”。

布置班級圖書角時,我提議讓學生從家里帶點綠色植物來,結果第二天小豪就帶來了一盆綠綠的幸福樹。它的葉子長得很茂盛,青翠油亮,透著生機,很像小豪的那雙大眼睛。

……

我又從其他任課老師那里了解到,原來在他的小時候,父母去外地工作了,把他留給了爺爺奶奶照看。老人們帶孩子,能做到的是保證他吃飽穿暖,不怎么關注他的性格、習慣的養(yǎng)成等,所以造成了現(xiàn)在的他任性、自私、不會與人相處。

之后,我找他又談了一次,在這次談話中,我先夸獎了他的優(yōu)點,如正直善良、懂禮貌,并說這兩個優(yōu)點是班里其他許多孩子所沒有的,所以老師希望他能繼續(xù)保持下去。他聽了我說的話,臉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我就趁機說到了與人相處之道,告訴他朋友之間相處最重要的是真誠,不是靠用一兩個玩具吸引或是用拉拉扯扯就能維系友誼的。希望他能把他的正直、善良同樣用在與同學相處上。然后我又舉了幾個他曾經(jīng)遇到過的一些情況,跟他分析當時他應該怎么樣做會有更好的效果。在我們的共同討論下,他意識到了自己當初的做法是不妥的,馬上承認了錯誤。

自從這次談話以后,我發(fā)現(xiàn)小豪的表現(xiàn)好多了。他不會再去捉弄同學,跟同學們的矛盾也少多了。但我知道,這只是他跨出的第一步。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還要繼續(xù)用心引導他走好每一步。

冰心說過:“除了宇宙,最可愛的只有孩子?!彼麄儾粫嬢^你曾經(jīng)指責過他,也不會因為你會跟他的父母告狀而跟你保持距離。他們總想找到享受快樂與努力學習的平衡點,總想在同學和老師面前都能做到最好,但也正因為他們還是孩子,所以總是顯得那么的經(jīng)驗不足,以至于有時會玩得忘了寫作業(yè),會為了朋友間的義氣而做錯事。

但不管他們遇到什么困難或逆境,他們始終不會放棄自己,因為他們知道老師的眼里有他,心里有他,所以他們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給你驚喜,讓你感受到他的成長。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每天享受著和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也深深感受到陶行知先生說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p>

猜你喜歡
社會環(huán)境人際交往小學生
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甘肅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環(huán)境教育與未來教育發(fā)展的趨向
未來英才(2016年13期)2017-01-13 17:42:19
初中古詩詞教學的幾點嘗試
從《無名的裘德》看哈代的悲觀意識
科技視界(2016年26期)2016-12-17 19:55:25
簡述大學生人際關系
青年時代(2016年27期)2016-12-08 07:25:33
淺析校園心理劇的應用及其對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影響
被人情綁架的鄉(xiāng)村酒席——記憶鄉(xiāng)村文化
資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0:33:03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05:51
淺析社會環(huán)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
科技視界(2016年14期)2016-06-08 13:56:55
我是小學生
盘山县| 桃江县| 汾西县| 瑞安市| 鄂托克前旗| 濮阳市| 浮梁县| 霍城县| 禹州市| 南木林县| 仙居县| 临洮县| 中阳县| 永春县| 芦山县| 水富县| 富源县| 乌鲁木齐市| 宜宾市| 布尔津县| 泰来县| 龙井市| 马鞍山市| 宝丰县| 虞城县| 彭泽县| 新乐市| 香格里拉县| 莫力| 黄梅县| 沙河市| 沙坪坝区| 溧水县| 斗六市| 无棣县| 云南省| 河南省| 尉氏县| 阳江市| 余庆县| 潼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