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霍桑作品《教長的黑面紗》與《紅字》中的黑面紗和紅字這兩個象征符號的對比研究,探究霍桑宗教觀及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歷程。通過這兩個符號顏色、功能、象征含義以及敘述方式推斷出,《教長的黑面紗》是其藝術(shù)起步階段,《紅字》代表霍桑藝術(shù)的成熟階段。無論是在思想上、對符號的處理上,以及藝術(shù)手法的運用上,《紅字》均勝《教長的黑面紗》一籌。
關(guān)鍵詞:霍桑 《教長的黑面紗》 《紅字》
《教長的黑面紗》和《紅字》分別寫于1836年和1850年。這兩部作品見證著霍桑的藝術(shù)成長之路。《教長的黑面紗》寫一位深受教民們愛戴的牧師在一天布道時突然戴上了一層黑面紗,引起了教民們的極大恐慌和各種猜測,但牧師始終未說出佩戴面紗的根本原因,也拒絕取下面紗,且一直將黑面紗帶進天堂。《紅字》是寫一個名叫海斯特·白蘭的女人因為犯了通奸罪,所以被迫在胸前戴著一枚紅色的象征著通奸的符號:紅字A。這個紅字A既體現(xiàn)了女主人公對所犯罪行的誠實以及有勇氣面對自己所犯的罪過,而且也起著讓人們監(jiān)測其所犯的罪孽的作用。然而,因為海斯特的坦然和贖罪,最后使得人們改變了對這個符號的看法,它由最初的通奸,一個恥辱的標(biāo)志,逐漸擁有了其神圣性,成了能干和安琪兒的象征?;羯5淖髌酚壬瞄L用符號的多樣性含義,來表達自己所要蘊涵的不確定性含義。
“黑”與“紅”
西方文化中,黑色是基本禁忌色,預(yù)示著邪惡、災(zāi)難、恥辱。面紗是遮擋掩蓋之物,常產(chǎn)生神秘感,然而賦予其黑色,則是將這種冷漠隱秘的罪惡呼之欲出。黑色在象征學(xué)中是一種與絕對性有關(guān)的顏色,如榮格認為,它表示失去意識、墮落、黑暗和哀傷。黑暗在基本的二元對立面中與光明對立,并與之相輔相成。黑暗是原始混沌的象征,它意味著上帝與光明的缺席,來世的黑暗地方。在《啟示錄》中,黑暗暗示世界末日的到來,也暗示不可言喻之物,神秘可怕。黑色通常代表陰暗、可怕、悲觀主義、災(zāi)難,故大多數(shù)與黑有關(guān)的詞都是貶義詞。如Black man(惡魔),black mass(安寧彌撒),black guard(惡棍、流氓),black words(不吉利的話),black magic(巫術(shù)),black sheep(敗家子),a black eye(丟臉、壞名聲)等。
紅色代表熱情、奔放、有活力、樂觀。紅色是血與火的顏色,是太陽的顏色,在西方文化中,紅色含義積極,一方面代表著愛情和生命,根據(jù)基督教的傳統(tǒng),紅色代表基督殉難時的血和熱烈的愛。紅衣主教,殉難者的服色;另一方面也代表著邪惡,異教徒,大淫蕩婦。紅色表示一種力量,一種沖破一切的力量,一種沖破外表、穿透本質(zhì)的力量。
《教長的黑面紗》中的遮臉黑面紗,讓人感覺陰郁、恐怖、厭惡。凡見到它的人都不寒而栗。牧師佩戴面紗表面上是對自己所犯過程的一種坦白,一種求得心安的欲蓋彌彰,而實則是對他人內(nèi)心安寧的擾亂。既然主動帶上面紗,表明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過錯,然而卻從未坦白過帶面紗的原因,沒有人知道其真相如何,讓旁人處于一種未知狀態(tài),整日的惶恐和猜測,嚴重擾亂了周圍人們的平靜。黑面紗帶在牧師臉上,卻烙在他人心里。帶上黑面紗后,牧師獲得了從未有過的力量,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不可少,尤其是對那些犯有過失的人。牧師因而贏得了前所未有的能量和力度。黑面紗只適合出現(xiàn)在悲傷陰暗之地,如死刑犯的臨終,葬禮上等。在婚禮上卻成了一個不協(xié)調(diào)的符號。從作品中不難看出,牧師本人也從心底里厭惡黑面紗,自從帶上它后,不愿照鏡子,也無法面對平靜的湖面,而且他原計劃死前摘掉面紗,但最終未能如愿。黑面紗體現(xiàn)了牧師的黑暗心路歷程,它帶給人的恐懼、悲傷,很多年后仍然記憶猶新。牧師早已被遺忘,但黑面紗留下的神秘和無所不在的陰暗力量卻永存。
《紅字》中的符號紅字從一開始就明確地告訴周圍的群眾,這是一個恥辱的標(biāo)志,向人們宣告佩戴的人犯了通奸罪,而且它始終佩戴在女主人公胸前。如果說面紗帶在臉上是為了掩蓋,而佩在胸前則是為了坦白,是海斯特對曾犯罪行的勇敢面對。這個火紅的A字表達了主人公似火的熱情,很多時候成為了鼓勵她的標(biāo)志。對紅字的符號,作者也進行了多處的美學(xué)上的處理,賦予了該符號美學(xué)的效果?!凹t字的做工精致,而且旁邊還配有金線,使得這個符號具有了美學(xué)的效果,它是那么的耀眼,那么的神圣,那么的體現(xiàn)了生命的活力。在黑暗中閃閃發(fā)光,在黑暗的角落里獨放光芒?!薄斑@個字做得非常的雅致,具有豐富華美的想象力,真誠為她所傳的衣服上最完美的裝飾?!雹?“它繡工地道,巧奪天工,一些精通這些手藝的女人十分有把握地對我說,這針腳證明曾有一種久已失傳的藝術(shù),即使經(jīng)緯能夠琢磨得出,也無法恢復(fù)這種藝術(shù)了。”②
神性與人性
《教長的黑面紗》中,教長原是一受人愛戴的牧師。然而突然有一天他帶上了那神秘的黑面紗,引起了極大不安和恐懼,甚至厭惡。然而牧師始終沒有取下過它,一直到死。教師不顧一起帶上面紗,前后最大不同是:“黑面紗讓佩戴者成為一個高效率的牧師?!雹郾毁x予了牢牢控制教民們生活的神秘力量。小說中不難看出,牧師借助于黑面紗為自己爭取了話語權(quán),通過面紗來提高自己的身份,保住自己的權(quán)威,讓教民們活在面紗這個符號的陰影中。牧師從最初的受人愛戴到后來的成為人們的迫切需要,其重要性不是因為他的布道,也不是因為他的品行,而是因為黑面紗這個符號,因為它將牧師與其教民們隔離開來,沒有人敢靠近教長,因為他披上的這層神秘的面紗,那么人們無法知曉他的內(nèi)心,無法知道面紗后牧師的表情,它使得教長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權(quán)利,沒有人敢靠近這個符號,但它卻無所不在、無所不能。佩戴面紗的人不但沒有坦白什么,相反總是會警告沒有佩戴它的人,讓沒有帶面紗的人慚愧和時刻反省。面紗雖帶在教長的臉上,卻作用在沒有帶面紗的人身上。教長深諳此道,充分利用了這一點,使得自己的教長地位更為神圣化。牧師的人性被其神性所取代,這也正是上帝的力量所在。作為上帝的人間代理,牧師需要這種力量。上帝如同這樣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符號,正因如此,人們更加迫切需要。雖然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仿佛上帝更加青睞那些災(zāi)難深重的人,正印證了那句“上帝只幫助那些自我?guī)椭娜恕薄:诿婕喎栂笳髦系壑粮邿o上的權(quán)力,也象征著宗教的高高在上。這個符號體現(xiàn)了霍桑此時的宗教觀,認為宗教有駕馭一切的力量,人的命運由宗教主宰。
《紅字》中紅字符號所起的作用與《教長的黑面紗》中的黑面紗符號所起的作用則剛剛相反。紅字A從一開始就是作為一個恥辱的標(biāo)志,一個有確定意義的符號。但因為佩戴它的人的救贖行為,使得該符號的意義一直在轉(zhuǎn)變,從通奸到能干到天使,見證了海斯特的救贖成長之路。符號意義的變化是因為海斯特的行為改變了它?!胺彩且郧耙娺^她的人,預(yù)想她會在在喃喃的云霧中黯然失色的人,這時都覺得驚奇了,甚至怔了一怔,他們看見她閃現(xiàn)著非常美麗的光,簡直使那圍繞著她的不幸和罪惡結(jié)成一輪光圈?!@個紅字產(chǎn)生了一種魔力,使她脫離了通常的人類關(guān)系,而被包圍在她自己的天地里?!雹?《紅字》中符號的力量未能抵擋得住人的力量,符號力量最終取決于人的行為。不像黑面紗,教長利用面紗獲得了神秘的力量,是符號改變?nèi)?,這暗示那時的霍桑更注重神性力量,強調(diào)宗教的至高無上。而《紅字》中,符號意義因為人的救贖行為而改變,從而符號具有動態(tài)含義,符號意義呈動態(tài)的發(fā)展態(tài)勢,暗示該階段,霍桑認識到的人性光輝遠勝過神。
黑面紗的實際意義雖不確定,然而該符號所產(chǎn)生的功能卻始終比較確定,那就是賦予佩戴他的人權(quán)力;而紅字A則恰恰相反,最初意義較為確定,然而該符號所起的功效卻不確定,人的行為決定了這種不確定性。牧師帶黑面紗的原因始終是個謎,但我們看可以看到這個面紗的權(quán)利無邊,無人能改變它。black,dark,shadow, shade, secret, conceal, hide, gloomy, sad,melancholy,mysterious,strange cloud,ghost-like,frightened,horrible,terror等詞的使用,整個小說基調(diào)灰暗,一切處在不明朗狀態(tài)中。而“紅字”符號意義明確,海斯特勇敢的承認和接受這個代表恥辱的符號,坦然面對自己的罪行,并走上了一條救贖的自我拯救之路,因而完全改變了該符號的意義。使得紅字這個恥辱的符號變成了一個象征著能干和美好的符號。這證明人的坦白和誠實能讓人永遠生活在光明世界。曾經(jīng)的恥辱符號這時擁有了特別的含義,甚至是保護的作用。“這個字給予佩戴的人一種神圣性,使她得以安度一切危難。倘若使她落到強盜手里,她也會安然無恙的。據(jù)說,而且許多人都相信,一個印第安人曾經(jīng)開弓射過那個徽章,箭射中了,但沒有傷人便落到地上?!雹?/p>
教長為何帶上黑面紗,無人了解。黑面紗帶給他人的是恐懼,是厭惡,但卻給佩戴的人帶來了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而這正是教長所最迫切學(xué)要的。“在帶上面紗之前,牧師是一個好牧師,但并不是那么強勁有力”。⑥而且作品中黑面紗顯然只適合那些苦難深重的人,那些非常悲傷的場合,在婚禮上這樣的場合卻很不合適。這也諷刺了教長的職責(zé)是去安慰人的心靈,而需要安慰的心靈首先要有心靈受到破壞,才有此類需求。所以上帝只幫助那些自我?guī)椭娜?,也就是說上帝讓所有的人受盡苦難,這樣才能更加感受到上帝的庇護。教長自己也討厭帶黑面紗,因為他說,“朝四周看,每個人臉上都帶著黑面紗”⑦,如果他的罪孽公布于眾,那么他也就無法再受到牧民們的尊重,那么他的權(quán)威和地位就動搖了。面紗遮住的是牧師的臉,遮住他的內(nèi)心世界,因為沒有人能夠看到他的表情,沒有人能夠知道他的真面目,這樣他就充當(dāng)上帝的身份。他能夠判斷人間的一切罪惡,而人們卻無法斷定出他究竟為何罪?在這種不確定的答案中,即使他犯了罪,但是他對帶上這副黑面紗也是最大的勇氣,更應(yīng)獲得人們的尊重。面紗承擔(dān)了一切過錯;而牧師卻在黑紗的庇護下安然無恙。因為未知,所以人們充滿好奇,那么牧師就成了一個謎一樣的人物。
如果黑面紗表明牧師對罪惡的坦白,那么為什么不能將其所犯之罪明示于人。退一步說,即使他的確因為犯罪而佩戴面紗,那么他的懺悔不夠徹底,至少只有他自己明白,也許他自己也不明白,他沒有勇氣說出一切,所以說他的懺悔是不確定的,是虛偽的,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良心免受譴責(zé)罷了。這也反映了教區(qū)人們的心靈,人們從牧師的臉上照見了自己心中的陰影,卻沒有勇氣去解開其中神秘的暗示,情愿禁錮在最可悲的境況中。
小說中提到牧師自己也討厭面紗,他不愿照鏡子,也希望在入天堂時摘掉。他不敢照鏡表明他并不心甘情愿、真心實意地佩戴面紗,而只是為了某種不可示人的秘密。小說中大量使用不確定的“也許類”詞,沒準(zhǔn)兒之類的詞,更加說明了這種不確定性,那么黑面紗的符號從不確定逐漸到確定。而《紅字》中海斯特帶上那個象征著通奸的標(biāo)志,而且是掛在胸前,心胸坦蕩地接受這一切,即使是恥辱的象征。海斯特的標(biāo)志意義明確,從開始的確定性逐漸變得不確定。
罪與惡
牧師帶上面紗,擾亂了教民們的平靜,置他人痛苦不顧,只為讓自己擁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這是真正的邪惡。而海斯特雖然犯了通奸罪,但她心底有愛。為了自己心愛的人,犧牲自己,獨自承擔(dān)一切苦難。人孰能無過,重要的是敢于承認并改正自己的過錯。牧師用黑面紗掩蓋了一切,利用面紗的特點,表面上仿佛懺悔,其實是逃避。如果說他帶上面紗是為了贖罪,然而他為何始終不說明真相,而且還狡辯說:難道這世界上還有未犯錯之人嗎?如果他利用黑面紗讓旁人自慚形穢,那也是擾亂了他人內(nèi)心的平靜,對人心靈和精神的破壞是一種比肉體摧殘更為惡劣的行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惡。
霍桑筆下,誠實是最高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罪和惡是兩個概念,真正的惡就是不坦白、隱瞞、對他人心靈的折磨和干擾。從伊甸園的故事開始,人類就是開始走向贖罪之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也是為人類贖罪的象征。根據(jù)基督徒的思想,人生下來就是有罪的,罪惡本身并不可怕,有過就要勇敢地去承受,去改正。而最大的邪惡,是對人內(nèi)心的折磨。
黑面紗,是帶給人心靈的折磨,正如海斯特的丈夫齊林沃斯一樣,他沒有犯罪,算是一個受害者,但為了報復(fù),他折磨牧師的心靈,在霍桑的筆下,他才是罪魁禍?zhǔn)?,他才是真正惡的體現(xiàn)。面紗可以理解為牧師是為了提醒他人所犯到的錯誤,所以讓那么有罪之人,感到害怕和慚愧。一個是將自己的安全建立在他人的恐懼上,面紗中,牧師拒絕了牧民、宗教人士以及女友的勸阻,而拒絕揭掉面紗,讓旁人無法忍受。因此,一個身份上的救贖者成為了一個真正需要救贖的人。
與之相反,海斯特為了他人幸福而甘心自己承受一切苦難。海斯特·白蘭,以如此的方式,在這個世界中扮演者一個角色?!半m然人世在她身上刺了一個標(biāo)記,那對于一個女性的心比燙在該隱額上的標(biāo)記更加難堪,但她有天生的堅強個性與稀有的才能,所以世界是不能完全把她拋掉的?!雹?“如果到處都揭穿實情的話,在海斯特·白蘭以外,許多人的胸上都要閃耀出那個紅字來?!雹?“不過,海斯特·白蘭還在努力相信世上的人誰也不像她那樣的罪孽深重,拿這一點作為證據(jù),我們就可以承認這個因為自身的脆弱和男人的無情法律而成為可憐的犧牲者的女人,還沒有完全腐敗?!雹?而海斯特則是公開承認自己所犯之錯,那么這樣他人就有安全感,在海斯特面前會有優(yōu)越感。而丁梅斯黛爾不敢面對自己的罪行,因而受到心靈上的折磨,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正如他所說:“海斯特,你在胸上公開地戴著那個紅字,你是幸福的!我的紅字秘密地燃燒著!”{11}海斯特說:“誠實是我謹守的唯一美德,而且無論經(jīng)過怎樣的困難,我都確實把握得很牢。”{12} 從這個可憐的牧師的悲慘經(jīng)歷中,我們可以得到許多教訓(xùn),但是我只要把這歸納到一句話里來:“誠實吧!誠實吧!誠實吧!縱使不把你的最壞之點,坦白地顯示給世界,也要表示出某些跡象,借此可以使人推想到你的最壞之點!”{13}
“我們做過的事,有它本身的神圣性。”{14} “人們用一個紅字標(biāo)明這個婦人犯了罪,那個字母又具有那么有力而悲慘的效驗,除去跟她自己一樣犯罪的人以外,再沒有別的人會同情她。然而人類如此懲罰的罪惡,上帝卻給了她一個可愛的嬰兒作為這罪惡的直接后果,這個嬰兒也就生存在那個受辱的胸懷中,把她的母親和現(xiàn)世的人種與后裔永遠地聯(lián)系起來,最后將成為天國中被祝福的靈魂!”{15} 讓受難的人,就如這個可憐的婦人海斯特那樣,自由地表現(xiàn)出他的痛苦來,總該比把痛苦全然隱瞞在自己的心胸里要好得多。”{16}
霍桑強調(diào)人可以自我完善,比如說海斯特,她犯下原罪,而她的丈夫則是伊甸園中引誘夏娃偷吃禁果的罪魁禍?zhǔn)住K麑⑺偷搅巳缫恋閳@的新英格蘭,讓她一個人在那兒生活,最終她沒能抵擋住誘惑,吃了禁果,被驅(qū)逐出伊甸園,從此以后開始過著艱難的救贖生活。海斯特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獨自默默地承受這一切。通過努力,逐漸獲得他人諒解,并將珠兒獨自撫養(yǎng)成人,她的善良和忍耐深深感染著周圍的人們,甚至是她的丈夫,最終也開始懺悔自己的罪過。在《紅字》中,海斯特是一個完美的女性。
單一性與多重性
黑面紗這個符號在作品中始終沒有過多描述,自始至終它只是一種黑色遮臉之物。少有筆墨描寫黑面紗,它始終是一個癟單一符號。它在人們心里引起的騷動也始終如一,雖然該符號指代意義不確定,但其不確定性卻始終在確定性中體現(xiàn),它帶給人們的就是恐懼、害怕、厭惡以及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一種讓人畏而遠之的力量?;羯]有用筆墨對該符號進行描述,該符號始終處于一種扁平敘事中。而紅字A的符號,則完全不一樣?;羯;舜罅抗P墨對符號進行描述,并賦予其美學(xué)效果。而且還將這個符號用三種形式體現(xiàn)出來。
紅字符號呈現(xiàn)出三種狀態(tài),一個是佩戴胸前的紅字A,一個是牧師用手捂胸口的動作,一個是活生生的紅字,那就是珠兒。敘事結(jié)構(gòu)的三重性讓該符號具有多重含義。不但呈三種狀態(tài)展示,而且這三個符號各自本身還體現(xiàn)一種動態(tài)發(fā)展。
丁梅斯代爾不敢坦白自己罪行,不敢面對過失,始終用手捂住胸脯,要掩藏心中秘密,可這恰恰暴露了他的內(nèi)心,讓醫(yī)生產(chǎn)生了懷疑,并受到醫(yī)生的折磨。最后,他終于坦白自己的罪,人們仿佛看到了烙在他胸前的紅字。他倒下了,胸前的紅字也就不復(fù)存在了。這表明他最終還是擁有了誠實的美德。海斯特勇敢面對自己的過失,內(nèi)心平靜,一直在為自己的罪行贖罪,最終贏得諒解和尊重。珠兒從一出身開始就和紅字緊密聯(lián)系一起,她的出現(xiàn)就是罪行的曝光和彰顯,她是罪惡的標(biāo)志和產(chǎn)物,是一個邪惡的小鬼,“她像是一個縹緲的幽靈,有一團火焰貫穿她的全身:她像是在熱情的瞬間不期然而來的結(jié)晶品,她如最明亮的小火團,亮得像世界上從未曾有過的”{17}?!斑@個小人兒成了另一個形式的紅字:賦予了生命的紅字!”{18} “珠兒就是那個紅字,只是她能惹人愛,同時也賦有千萬倍的力量來贖償我的罪惡!你們不能把她奪去!我情愿先死掉!”{19} “這孩子已經(jīng)從惡魔的陷阱中把她母親救出來了。”{20} 而且她也不允許海斯特摘掉胸前的紅字,并引導(dǎo)和幫助丁斯梅代爾做最后的坦白。珠兒,一個富于生命力的符號,如果說丁梅斯代爾捂住胸的手代表著一個軟弱的紅字,海斯特佩戴的紅字,則成為誠實、勇敢、贖救的標(biāo)志;而珠兒,有血有肉,生動活潑,鬼靈精怪,則代表了光明的未來和希望。
上述論述中不難看出,《教長的黑面紗》中,黑面紗這個符號是扁平的、單薄的、無力的,是作者藝術(shù)的起步階段。在《紅字》中,紅字這個符號血肉豐滿,呈現(xiàn)三種形式,呈動態(tài)發(fā)展,這個時候的霍桑對文字的處理已經(jīng)是匠心獨運,其寫作技巧已經(jīng)爐火純青。
通過比較霍桑的《教長的黑面紗》和《紅字》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教長的黑面紗》中符號力量改變了人,因為帶上了黑面紗,故牧師擁有了神秘的力量。而在《紅字》中,人的行為改變了符號的力量,強調(diào)人性戰(zhàn)勝神性。牧師,作為社會的主流話語和統(tǒng)治階級,借助黑面紗這個神秘符號來實現(xiàn)對教民們的控制;而海斯特,作為社會中一個“他者”,卻通過自己的救贖行為改變了代表恥辱的紅字A的內(nèi)涵。黑面紗體現(xiàn)了人的命運被神秘力量控制,在霍桑筆下,這神秘力量即指宗教。在宗教面前,人蒼白脆弱、無生命力。如果說霍桑在《教長的黑面紗》中體現(xiàn)一種比較陰暗和悲觀的基調(diào),是宿命論情結(jié),更體現(xiàn)成事在天的主題;而在《紅字》中體現(xiàn)一種比較熱情奔放、勇敢執(zhí)著的樂觀基調(diào),海斯特對待生活積極熱情,通過人為努力,終獲認同,并得到諒解,最后回歸伊樂園,則更體現(xiàn)了事在人為的主題。這兩部作品見證了霍桑在思想、宗教觀以及寫作技巧等方面逐漸走向成熟的發(fā)展歷程。
①④⑤⑧⑨⑩{11}{12}{13}{14}{15}{16}{17}{18}{19}{20} [美]霍桑:《紅字·福谷傳奇》,侍桁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6頁,第10頁,第111頁,第60頁,第62頁,第62頁,第130頁,第131頁,第174頁,第133頁,第63頁,第93頁,第71頁,第71頁,第78頁,第81頁。
②③⑥⑦ [美]霍桑:《教長的黑面紗》,見黃家修:American Literature: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頁,第127頁,第117頁,第131頁。
作 者:陳小紅,文學(xué)博士后,廣州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xué)、生態(tài)文學(xué)。
編 輯: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