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董立勃的小說集中展示了下野地特殊情境下人性的覺醒與沉淪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性書寫模式,潛藏著作家對自我和他者的審視,是作家對特殊時代、特殊地域中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思考。
關鍵詞:董立勃 下野地 模式化 自審 他審
董立勃的下野地題材小說大都著力關注特殊地域、特殊時期獨特的人格,如《白麥》《烈日》《清白》《亂草》《靜靜的下野地》等。其小說對下野地的書寫往往呈現(xiàn)出一種模式化的傾向。這種模式化書寫的特征更加明顯地表現(xiàn)在他對下野地人性的關注、對女性性格的書寫等。深究形成這種人性書寫模式的根源,可以發(fā)現(xiàn)作家明顯的他審與自審意識。
一
董立勃的小說大都以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為背景,故事也大都發(fā)生在“下野地”這樣一個普通兵團農場。雖然作者寫了婚姻、權力、男權、世俗,但其背后卻透露出作家對人性、人的尊嚴與人格的獨特思考。然而,我們發(fā)現(xiàn),董立勃幾乎每一篇下野地題材小說都多次反復出現(xiàn)兩種相似的情節(jié)模式:一種是對于來到下野地的普通人,其人性特征都呈現(xiàn)出從蒙昧到覺醒再到抗爭的過程;另一種是針對下野地的知識者,其人性特征則基本都表現(xiàn)出從常態(tài)的麻木直至淪喪的趨勢。
模式一:人性發(fā)展的逐步覺醒型模式。作家對下野地普通人的人性書寫都依次經(jīng)歷了兩個階段,即第一階段:蒙昧;第二階段:覺醒與抗爭。
人性具有量變性特征。“人性在質上是生而固有、一成不變、不生不滅的,……;而在量上,在一定限度內,則可以是后天習得、不斷變化的?!雹?如果一個人最初是蒙昧、無意識的,那么經(jīng)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會發(fā)生量變,他可以由人性的不自覺變成人性自主、升華,人格獨立。
新中國建立之初,解放軍20余萬官兵開進天山南北的亙古荒原,形成了新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下的特別集體——生產(chǎn)建設兵團。與一般鄉(xiāng)鎮(zhèn)相比,兵團農場有著獨一無二的特殊性。它是一個準軍事化組織,權力在這里就像一只無形的手,操縱著下野地每一個人的命運。在下野地,工作、生產(chǎn)、吃飯、住房都由組織管理和劃分,甚至婚姻、女人也是由組織來分配。在這樣的組織權力控制的背景下,普通的生命個體幾乎沒有自主生存的空間。對于在下野地出生長大的董立勃來說,如何看待這種在特殊時期被棄置、被掩藏的人性呢?縱觀其小說中的人物,諸如白豆、白麥、梅子等,他們大都經(jīng)歷了一個相似的人性量變的過程:從蒙昧到覺醒抗爭。
首先來看第一階段——人性蒙昧期人物的狀態(tài)。董立勃下野地小說中的普通人在初始階段都表現(xiàn)出蒙昧狀態(tài)。初到下野地的年輕女性們深信“在家靠父母,出門靠干部”的道理,絕對信任組織和干部們,就像離家前信任父母一樣。這一點,最突出地表現(xiàn)在白豆身上。20歲的白豆參軍到了下野地,在這荒原上成了男人們注意的焦點。當胡鐵和老楊兩人都找婦女干事吳大姐提親時,白豆說:“大姐,我聽你的,聽組織的,你們說讓我嫁誰,我就嫁誰?!睂谴蠼阕詈笠宰ヴb的方式來決定自己的人生大事時,白豆竟然也順其自然。當老楊決定放棄她后,她又答應胡鐵的追求。但馬營長看中她后,她對胡鐵說應該聽吳大姐的,“她是干部,父母不在,我聽干部的”。把按組織要求嫁給馬營長視為忠于革命。當胡鐵說要與其一起逃跑時,她認為這是背叛革命。此時的白豆表現(xiàn)出下野地權利氣息俘虜下的人性最深處的蒙昧。
白麥的蒙昧不亞于白豆。老羅為了前妻的兩個孩子,讓醫(yī)生給白麥做了結扎手術。但她內心對老羅的恨意在得知家人得到首長的經(jīng)濟資助時一筆勾銷。當看到人們沉重的勞動、窘困的生活時,“白麥這才意識到她住的那座小樓,不是一般的房子而是人們的天堂。而她的生活用幸福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這時她主動放棄了自我。另外,《烈日》中老朱對梅子說:“我是黨小組長,你要聽黨的話?!薄拔医榻B你入黨”,梅子就讓他肆意扯開衣衫。
除了女性之外,下野地的普通男性在人性發(fā)展初期也表現(xiàn)為一種蒙昧狀態(tài),如《白豆》中的老胡,他知道馬營長把白豆調進炊事班的目的,而當馬營長大講革命隊伍婚姻自主的大道理后,老胡竟責備起自己來。
這些下野地的普通男女在面對被權力和世俗裹挾的世界時,起初幾乎都任人宰割,并麻木地承受。但是,在經(jīng)受艱難困苦之后其人性慢慢量變?yōu)橛X醒和抗爭。
模式的第二個階段展現(xiàn)的就是這種人性的覺醒與抗爭過程。最能代表這一覺醒過程的人是白豆。馬營長調戲她時,白豆手執(zhí)菜刀反抗。在得知胡鐵是被冤枉的之后,她多方奔走為胡鐵平反,并最終與胡鐵私訂終身。在組織掌控一切的環(huán)境背景下,白豆從逆來順受到舉刀維護尊嚴和愛情,表現(xiàn)出明顯的自我意識?!读胰铡分械拿纷用鎸虾瑑纱蔚牟卉壟e動誓死抵抗。最終,她為了尋找真愛而出走。雪兒和梅子一樣,當?shù)弥£犻L為了升職出賣了自己后,她不再甘愿做佟隊長的“玩物”,而是與吳克戀愛并最終雙雙殉情雪谷?!鹅o靜的下野地》中的了妹生性質樸、積極向上,頂著流言蜚語去找白小果學習識字,盡管被“捉奸在床”,但她沒有屈服,身懷六甲但卻坦然承受一系列的打擊。最終,在得知白小果被大樹砸死的消息后,她瘋了,這是她最終極的抗爭。而白小果也能夠不顧組織的反對和世俗的冷眼,與了妹私下舉行了“婚禮”。白麥受夠了老羅一貫的人性冷漠,決心離婚,這些都是他們人性意識覺醒后的抗爭。
董立勃小說中下野地的眾多普通人在經(jīng)歷波折后,大都從蒙昧的無意識狀態(tài)中覺醒,走向人性自覺。這種在量上的增長過程很明顯地表現(xiàn)為一種人性向上的覺醒型模式。
模式二:人性發(fā)展的墮落、異化型模式。“異化”一詞源自拉丁文,有轉讓、疏遠、脫離等意。黑格爾用以說明主體與客體的分裂、對立,并提出人的異化。生活中,權力和世俗導致人性異化,人的能動性消失了,遭到權力的誘惑和奴役,從而使人性走向墮落或者畸形發(fā)展。
董立勃小說中除了描寫軍墾戰(zhàn)士和普通農工,還有描寫支邊青年的故事。從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許多知識青年響應號召從內地城市陸續(xù)來到下野地,支援邊疆建設。相比單純質樸的鄉(xiāng)土姑娘,見多識廣的知識青年應該具有自由、獨立的人格和人性自主意識。但在下野地,與白豆們人性自覺上升的表現(xiàn)相反,這些年輕知識者的人性量變卻表現(xiàn)為一種逐漸墜落、異化的過程。面對著利益的抉擇,他們輕易就被世俗權利收編。
《米香》中的許明最具代表性。許明是從上海來到新疆的支邊青年,被大伙看做下野地的知識分子。米香拒絕了放羊倌和勞動模范老謝,在許明失落時,她給了許明莫大的慰藉。當吳場長說如果米香肚子里的孩子是許明的,那么他的黨員資格要取消,也更不可能留在場部機關工作,同時還要接受組織上的處分。面對這種現(xiàn)實,許明選擇保全自己的名譽和政治地位。宋蘭也是上海支邊青年,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她被老謝侮辱后被迫嫁給了老謝,婚后屢遭文盲丈夫的性虐待和毒打。但由于她被組織樹立為知識青年扎根邊疆的典型,報紙上鋪天蓋地的溢美言辭,報告會上光彩矚目的形象讓她有了政治上的滿足感,掩蓋了她生活中的不幸,不自覺地淪為了一個政治宣傳工具。《清白》中的李南也算是下野地的知識分子。對于劉付全在老婆穗子失貞后打罵穗子這件事,李南打抱不平,說穗子也是受害者。但在聽到自己所愛的谷子失貞的流言后,卻拋棄了谷子,并與小白結合,把愛情抵押給了權力。他的人性進一步異化。新婚妻子的不忠讓他迷失方向,他開始和營里大部分女人偷歡,以此報復別人,懲罰自己,以致暴死。
傳統(tǒng)文化中,知識分子常常被看做文化代言人的角色,是道德和社會義務的承擔者。他們有獨立的思想,但往往需要得到社會尤其是權勢者的認可。當他們?yōu)榱嗣晃锻犊?、附和世俗權勢時,許明等下野地知識者的人性就走向異化并最終淪喪。小說的震撼之處,就在于描繪出了知識者向權力和世俗妥協(xié)的過程。
二
董立勃在下野地題材的一系列小說中,著力展示了那些淳樸、善良的人們對自由真誠人性的領悟與執(zhí)著追求,同時也從相對的一面書寫了下野地知識青年的人性墮落與異化,在這兩種模式背后,透露出作家潛意識中對他者和自我的審視。
董立勃在其作品中首先關注的是來到下野地的普通人,尤其是普通女性的人性發(fā)展歷程,并在書寫過程中有意識地以一種他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下野地,人性的被壓抑作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已經(jīng)被大家當做一種約定俗成的規(guī)范而認可,同時又用這種規(guī)范無聲地壓制那些初來下野地的、往往以弱者形象出現(xiàn)的人們。但小說中白豆等人最終都能以自己極端弱小的力量和卑微的處境,勇敢地突破下野地強大的“傳統(tǒng)觀念”而大膽追求愛情和自我人格。對這些普通人的性格、心理的逐步變遷,作家是秉持著熱情肯定甚至激賞的情感態(tài)度進行書寫的。小說中,下野地的普通人們作為書寫的主體出現(xiàn),但作家并未對其進行二元化的價值判斷,而更加關注這些淳樸的人們由初來下野地的唯命是從到之后的覺醒與抗爭,其所爭取的并非世俗的權利與地位,而是自我人格的被尊重和自由意志的得以實現(xiàn)。
相對于下野地的普通人,青年知識者們卻往往被權利、世俗所左右,名利的誘惑使他們寧可舍棄愛情和自尊,甚至甘于屈從非人性的生存狀態(tài)。對于這些知識者們,作家是以一種自我審視的意識來進行塑造的。一方面,作家作為知識分子的一個個體,由于特殊的知識分子身份,使作家能夠從自我的視角出發(fā),客觀審視知識分子的人性弱點,在一定程度上發(fā)現(xiàn)并挖掘出特殊歷史背景下知識、文化、文明對人性的遮蔽和淹沒;另一方面,以知識分子群體觀念來觀照第一代下野地人的精神狀態(tài),對來到這里的知識青年們進行人性深處的審視。在對知識分子群體的自我反觀過程中,書寫出下野地知識者人性的墜落與淪喪。這種自審意識滲透著濃厚的反思色彩,也是董立勃小說的獨特成就。
由此可見,董立勃的小說雖有一定的模式化傾向,但從中透露出作家對特殊時代和特殊地域中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思考。
參考文獻:
[1] 王海明.人性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3.
作 者:鄒淑琴,新疆大學人文學院講師,新疆大學2011級在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編 輯: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