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烏托邦里的荒原

2013-04-29 02:40:21王德威
讀書 2013年7期
關鍵詞:人面桃花格非烏托邦

王德威

格非曾是八十年代大陸先鋒小說的健將,成名作是一九八七年的《迷舟》。這個中篇小說以民初軍閥戰(zhàn)爭為背景,寫一場不明所以的軍事任務和情欲冒險。凄迷的背景,神秘的巧合,出人意表的轉折,格非筆下的歷史如此曲折隱晦,裂痕處處,以致拒絕任何微言大義。相對的,歷史也因此涌現(xiàn)各種可能,成為一種誘惑,一種充滿隱喻的誘惑。這誘惑挑逗格非的人物和讀者尋求真相,卻也埋伏著挫折和兇險。

對格非而言,以小說書寫歷史無他,就是呈現(xiàn)時間和敘述的危機,和危機中不請自來的詩意。正如《迷舟》主角在軍事任務的旅途中,“回憶起往事和炮火下的廢墟”,竟“涌起了一股強烈的寫詩的欲望”。

歷史、敘事和詩的碰撞是先鋒小說的敘事核心。大歷史從來標榜嚴絲合縫,一以貫之。先鋒作家反其道而行,他們直搗敘事的虛構本質(zhì),一方面夸張文字想象的無所不能,一方面又拆解任何符號表演的終極意義;一方面揭發(fā)現(xiàn)實的荒謬,一方面“打著紅旗反紅旗”,放肆荒謬的想象。這樣二律悖反的姿態(tài)代表作家面對歷史的惶惑與抗爭的方式,但更重要的,也投射了一種烏托邦的辯證。

評者陳福民論格非早期創(chuàng)作有如下的看法:他的小說在形式探索與語言試驗之外,“關涉到形成敘述與敘述行為憂郁品格的隱秘的詩學立場……從而突出人與歷史本身的聯(lián)系,最終重現(xiàn)一個純粹自我存在的烏托邦沖動”。在人民共和國歷史語境里,我要說這一“烏托邦沖動”是審美的,也是政治的;是“純粹自我的”,也是關乎群體的。格非早期小說之所以迷人,正是因為在這一語境里,他以動人的文字演繹烏托邦的——也是詩的——魅惑與反挫,追尋與悵惘。

《迷舟》之后格非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說像《青黃》、《褐色鳥群》、《呼哨》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九十年代初格非也開始寫作長篇如《敵人》、《邊緣》、《欲望的旗幟》等,這些作品延續(xù)以往的風格,但也許因為是寫作形式和“形勢”的改變,力道不如以往。一九九四年,格非的創(chuàng)作戛然中斷,而且一擱就是十年。當他再度提筆時,新世紀已經(jīng)來臨。二零零四年格非寫出《人面桃花》,繼之以《山河入夢》(二零零七),以及本文介紹的《春盡江南》。這三部小說形成一個系列,論者或謂之“烏托邦三部曲”,或謂之“江南三部曲”。不論如何,格非的烏托邦意識就此浮上臺面。作為三部曲的壓軸,《春盡江南》如何呼應前兩部的主題,又如何與先鋒時代格非的烏托邦詩學對話,是以下討論的焦點。

格非的“烏托邦三部曲”以《人面桃花》、《山河入夢》、《春盡江南》涵蓋百年中國追尋現(xiàn)代經(jīng)驗的起伏?!度嗣嫣一ā芬孕梁ジ锩鼮楸尘?,《山河入夢》將場景轉到五六十年代各種運動中的社會主義中國,《春盡江南》則描寫世紀末中國“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市場化現(xiàn)象。這三部作品中的人物關系有某種傳承,但這不是格非的重點;他顯然無意我們熟悉的家族三代接力式的大河小說。相反,人物之間如有似無的關系反而加深了我們對歷史斷裂、人生無常的感觸。在第一部里,知書達理的少女陸秀米因緣際會卷入革命狂潮,成為一個不可思議的革命者。第二部里,紅色干部譚功達(陸秀米的兒子)一心為國黨報效,然而他的熱情和理想過猶不及,注定成為政治的犧牲品。在述說政治寓言外,格非更想要傳達在詭譎的歷史氛圍里,個人身不由己的命運與抉擇。辛亥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同時,也關乎陰錯陽差的啼笑因緣;社會主義運動雖然“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種種私密欲望卻是此起彼落,只能以非常手段因應。

格非的故事并不讓我們意外,他的敘事風格和他要講述的內(nèi)容所形成的反差才更吸引我們。格非的文字典麗精致,令人發(fā)思古之幽情,想想《人面桃花》、《山河入夢》這樣的小說題目就可以思過半矣。但格非將這樣的風格嫁接在后現(xiàn)代、后社會主義式的情景上,陡然喚生突兀和荒唐的氛圍。在很大意義上,這一風格延續(xù)了他先鋒時期的標記:在特定歷史轉折點,暴力與混沌架空了常態(tài)表意結構,卻也激發(fā)出了始料也是“史”料未及的詩情。

如上所述,在描寫史與詩交會點的同時,格非投射自己的烏托邦想象。在以往作品里,烏托邦總是以隱喻形式表現(xiàn),愛欲、物象、聲音、顏色、古典詩歌等。而觸動烏托邦想象的人物不論身防內(nèi)份如何,內(nèi)心總耽溺在飄忽的欲想里。他們有著詩人易感的氣質(zhì),外在歷史風暴如何強大,也無礙他們自己的追求——哪怕是一場徒勞。他們的姿態(tài)有時讓我們想起了存在主義式荒謬英雄。

但在《人面桃花》、《山河入夢》里,烏托邦成為一個具體空間或政治設置?!度嗣嫣一ā防锾一◢u上花家舍原來是化外江湖之地,卻成為革命興革的理想倒影。而《山河入夢》中的花家舍則是一個完美到了可怕的人民公社式所在。無論是陸秀米還是譚功達都被推向臺前,直接介入這些烏托邦的構造。我以為格非這樣的場景、事件安排失之過露。但我更要探問的是格非將過去的隱喻的烏托邦寄托和盤托出時,他的敘事策略是什么?

這一問題到了《春盡江南》變得無比明顯?!洞罕M江南》的主人翁譚端午(譚功達的兒子)是個詩人,在八十年代末的南方小城里小有名氣,到了九十年代顯然難以為繼。所幸端午的妻子龐家玉是個精明能干的律師,也就得過且過。家玉其實有段過去:當她還叫李秀蓉的時候是個文藝女青年,和端午有過一夜激情,事后端午偷了她的錢一走了之。數(shù)年之后,秀蓉改頭換面成了家玉,居然和端午成了夫妻。家玉的“變臉”當然有點匪夷所思,但格非應該是有意為之。中國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改變之劇烈往往讓人有恍若隔世的錯覺,一個小人物的改頭換面又算得了什么?

九十年代以后的花家舍的改變又何嘗不是如此。小說中段,我們得知花家舍已經(jīng)成為高級銷金窟,外觀高雅,里面人欲橫流。這是社會主義市場化突飛猛進的成果。不僅如此,格非也告訴我們《人面桃花》里作為革命盜匪窩的花家舍已經(jīng)成為舞臺表演項目,而五六十年代作為毛記“美麗新世界”的花家舍也被包裝成紅色遺產(chǎn),專供旅游觀光客參訪。一百年來中國對烏托邦的追求,從辛亥革命到共產(chǎn)革命再到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原來不過如此。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里寫他的“烏托邦三部曲”,格非的感慨不可謂不深。

《春盡江南》寫烏托邦的幻滅,尚不止于對花家舍作為一個理想空間的一再傾覆。格非花了更多篇幅描寫后社會主義種種怪現(xiàn)狀,包括端午夫妻各自經(jīng)歷的情欲誘惑,學界到商場的爾虞我詐。小說后半段寫到家玉投資的房子居然讓租戶霸占,拒不搬遷,最后做律師的她必須動用黑道力量才能擺平。在這些情節(jié)里格非所運用的筆調(diào)完全是現(xiàn)實主義路數(shù),甚至有了辭氣浮露的痕跡。比起《人面桃花》、《山河入夢》,《春盡江南》距離格非早期那種如夢似幻的、神秘而且抒情的風格更遙遠了。這本小說給我們最大的震撼是讀來“不像”是格非了。當烏托邦與現(xiàn)實開始對號入座,烏托邦作為隱喻的力量消失。而烏托邦的失落莫非也正是一種詩意的失落?

這讓我們再一次思考小說題目《春盡江南》的反諷意義?!敖稀痹诟穹堑男哪恐挟斎挥刑厥庖饬x,這是桃花島花家舍的所在,也是世外桃源的延伸。作為地域、文化甚至意識形態(tài)的坐標,“江南”在五胡亂華、北方世族南下后開始浮出歷史地表,千百年來明媚豐饒的形象早已深植人心。而相對中原所代表的密不透風的正統(tǒng),江南的風流天成尤其是詩詞歌賦詠嘆的對象。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紀,格非卻要寫《春盡江南》了。舉目所見,他的江南空氣污染,建筑丑陋,各種華洋事物雜亂無章。傳說中的江南才子佳人早已無從得見,有的是跳梁群丑,或像譚端午這樣無所事事的廢人。

對照《人面桃花》、《山河入夢》里的革命情節(jié),我們理解江南更有一層政治含義。從元代以來江南就是遺民聚散之地,明清之際更是孤臣孽子盤桓的淵藪,以致在清初帝王眼中,江南“不僅是各種反清運動的頻發(fā)地,亦是悖逆言辭生產(chǎn)的策源地”(見楊念群《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tǒng)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三聯(lián)書店二零一零年版,350頁)。果如此,格非想象現(xiàn)代烏托邦試驗發(fā)源于此,也就不足為怪。然而春盡矣。如今的江南偽士當?shù)溃袃~橫行,還談什么革命理想,批判精神?江南不再是烏托邦,而是“荒原”。

譚端午不僅是《春盡江南》的主人翁,也是格非構想中承載當代歷史精神的主體。如果與歷史宿命對抗的“烏托邦沖動”必須有詩意作為后盾,譚端午以詩人的面貌在小說中出現(xiàn),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反諷的是,《春盡江南》不是烏托邦小說,而是為烏托邦預作悼亡的小說。這使譚端午的角色變得曖昧起來。

譚端午出現(xiàn)在小說開始時,很能代表格非想象的八十年代末的文人姿態(tài)。他醉心文藝,倜儻不羈;他可能并沒有太多才氣,但在小城的情境里已經(jīng)足夠使喚。他輕易就勾引了女青年李秀蓉上床。但要不了多久,譚端午就開始見識到現(xiàn)實的壓力。他的工作無趣,人際關系貧乏,他與“變臉”之后的秀蓉或女律師家玉的婚姻也乏善可陳。比起周遭人物,譚端午其實明白自己的困境,也偶有掙扎改變現(xiàn)狀的心思。然而他既無動力,也無能力。他每天抱著《新五代史》消遣時光,仿佛自己也就是那個混沌不明的時代的傳人。

論者已經(jīng)指出,譚端午的塑造延續(xù)十九世紀俄國小說的“多余者”(劉月悅語)。他們夾處歷史裂變中,有理想?yún)s沒有能量,最后只能為時代所遺棄。即使如此,我以為這個角色還可以更復雜飽滿一些。對格非而言,詩人的無所作為代表了烏托邦向當代歷史的臣服。想想“烏托邦三部曲”前兩部里的人物,辛亥之際的陸秀米或是五六十年代的譚功達雖然未必完成他們的理想,但他們以肉身之軀挺向革命狂潮,見證了時代的巨變。陸秀米和譚功達不是詩人,但他們的抉擇與成敗卻透露詩意。此無他,他們的“烏托邦沖動”成就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勇氣。但格非眼里的九十年代后的中國不再提供這樣的條件。

詩人是怎樣在當代中國消失的?小說前段處理了一九八九年詩人海子(一九六四——一九八九)之死。海子崛起于八十年代中期,他的詩歌風格質(zhì)樸、意象恢宏,帶有社會主義詩歌的雄渾,卻又體現(xiàn)“新時期”對審美烏托邦的渴望。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六日,海子在山海關臥軌自殺,震驚了他的崇拜者。他的死被視為是“新時期”結束的象征,一個屬于詩的年代的消逝。兩個多月以后,天安門事件爆發(fā)。事件平息以后,中國天翻地覆的改變剛剛開始——告別革命,進軍市場。

由海子所象征的“詩人之死”因此成為《春盡江南》的潛臺詞。借由譚端午的例子,我們見證的卻是“詩人不死”。詩人不死,但詩人的生活卻是行尸走肉,在在暗示了這個時代又掉入魯迅嘗謂的“無物之陣”。這也正是格非的烏托邦辯證盡頭的最大的無奈。無獨有偶,當代大陸另一位小說家蔣韻的新作《行走的年代》(二零一零)也同樣處理了“詩人不死”的吊詭命題。蔣韻也視八十年代為一個詩的時代,一個天地曠遠的“行走的年代”。她的小說中也有一段不可思議的“變臉”的情節(jié),在此存而不論。所可注意的是,小說中曾經(jīng)行走四方的詩人到了市場時代搖身一變,成了房地產(chǎn)商人,而他最新的廣告詞不是別的,就是海子生前最后一首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比起蔣韻那位成為“成功人士”的詩人,譚端午的落寞可能更讓我們心有戚戚焉。唯其如此,譚端午的何去何從也更讓我們關切。但這個角色沒有完全發(fā)揮。格非企圖從譚的無所作為折射社會的市儈與丑陋,從而銘寫當代中國“多余者”的悲哀。問題是,當端午成為一個社會怪現(xiàn)狀的折射鏡的同時,他的詩情,不論好壞,也被小說敘事擱置了。小說最后暗示端午會走上寫小說的路子,而書末附錄他早年詩歌作為一種對詩人前世“遺骸”的悼念。

從“三部曲”的計劃來看,《春盡江南》既然寫的是烏托邦的失落,因此所呈現(xiàn)的敘事變得平鋪直述,似乎也就理所當然。但我認為這卻讓作品本身的復雜度降低。格非觸及的其實不應只是社會怪現(xiàn)狀,而更應是小說敘事和詩歌在文類本體學上對話的難題。詩人以文字意象觸動電光石火的靈機;小說家在敘事流變中追蹤生活曲折無盡的長河。但兩者之間又不必是絕然對立?;氐疥惛C裾摳穹窃缙谛≌f的特色,在于“關涉到形成敘述與敘述行為憂郁品格的隱秘的詩學立場,從而突出人與歷史本身的聯(lián)系,最終重現(xiàn)一個純粹自我存在的烏托邦沖動”。我要說譚端午是個失敗的詩人是一回事,格非寫譚端午這個失敗的詩人又是一回事。我理解格非對當代中國“烏托邦沖動”不再的感嘆,但作為曾經(jīng)的先鋒創(chuàng)作者,他如何保持自身“隱秘的詩學的立場”,而不完全向現(xiàn)實以及現(xiàn)實主義敘事撒手,應該是他寫三部曲的初衷。如此,《春盡江南》的烏托邦辯證——也是詩的辯證——就有繼續(xù)發(fā)揮的余地。

我想到一九六四年兩位西方左翼陣營大師阿多諾(Theodor Adorno)和布洛赫(Ernst Bloch)的一場對話。阿多諾指出資本主義文化工業(yè)無所不在,復制一成不變的“今天”,儼然完成一種令人無所逃遁的“烏∕惡托邦”。布洛赫反駁阿多諾,認為“美麗新世界”無論多么完美,總不能排除有些我們心向往之的事物仍然付諸闕如(something is missing);而只要我們?nèi)杂袑δ巧形磳嵺`的、難以命名的事物有所憧憬,烏托邦的沖動就縈繞不去。

回到《春盡江南》的敘事。我認為格非所希望傳達的當代歷史危機感,正是那種有關烏托邦想象辯證的膠著狀態(tài)?!叭壳钡慕Y局似乎是悲觀的。但我們要問詩人“不死”,是否只是因為詩人已經(jīng)完全被當代社會馴化?抑或是詩人隱匿了身份,徐圖大舉?就著《春盡江南》的敘事邏輯,格非寫出了烏托邦里的荒原。但在時間的另一個轉折點上,詩人未嘗不可能寫出荒原里的烏托邦。

(《春盡江南》,格非著,上海文藝出版社二零一一年版,35.00元)

猜你喜歡
人面桃花格非烏托邦
閑話格非
北方人(2022年16期)2022-08-23 11:00:52
閑話格非
北方人(B版)(2022年8期)2022-07-04 13:19:03
藝術烏托邦的締造者
河北畫報(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16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金橋(2019年11期)2020-01-19 01:40:36
網(wǎng)絡空間并非“烏托邦”
傳媒評論(2018年8期)2018-11-10 05:22:26
人面桃花相映紅
題都城南莊
我就是我
格非稱色情只是《金瓶梅》的外衣
洪峰馬原們的烏托邦
西南學林(2013年1期)2013-11-22 07:19:10
凌云县| 六枝特区| 铜陵市| 沛县| 白水县| 寻乌县| 安西县| 常德市| 航空| 余干县| 澎湖县| 蒙阴县| 合川市| 阆中市| 偏关县| 开化县| 辽宁省| 屯留县| 大兴区| 日喀则市| 名山县| 洛宁县| 兰西县| 盐源县| 德安县| 安吉县| 五原县| 永昌县| 克山县| 札达县| 肇东市| 泸水县| 威宁| 通化县| 郓城县| 泾阳县| 保亭| 贡嘎县| 宜宾市| 长沙县| 兰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