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軍
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有味,致力于學生終身、全面發(fā)展,突出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通過幾年的閱讀積累,已儲備一定的知識,也有著相應(yīng)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正處于生理發(fā)育的初期,心智正在發(fā)展,即將邁入中學的大門,那么如何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發(fā)展他們的語文能力呢?
1.因勢利導,遷移應(yīng)用
六年級學生在校園里顯得更為活躍,他們有熱情,也顯得任性、容易沖動。有時他們會在桌面上、廁所里涂寫,幾句小詩、一行話語,以此表達對學校的留念,更多的學生早在第一學期就忙著寫臨別贈言。教師如何因勢利導,抓住學生的情感契機,引導他們以恰當?shù)姆绞奖磉_出來呢?實踐證明:積極疏導,把他們的心語得以外化,由此激發(fā)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是有效的路徑。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孩子們?yōu)槭裁聪矚g看電視,看完后津津樂道,是他們有過目不忘的本領(lǐng)嗎?下課了,操場上熱火朝天,為什么這么多學生大熱天還在打籃球,難道他們不怕熱?不,是他們喜歡,是他們愛好。他們喜歡看戲,我就課堂當舞臺,上課就是在演戲,要想把戲演好,師生就要進入角色,互相配合。課堂上,我不時來幾句幽默風趣的話語,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語文學科,語言為主,老師的語言不生動,如何能吸引學生呢?六年級學生喜歡動手動腳,我便叫他們扮演角色,充分發(fā)揮其個性。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今天來一節(jié)課件,明天講個故事,后天要他們當詩人,一天一個花樣,讓學生盼語文課快點來,個個喜歡上我的課,自然也愛上語文,從而發(fā)自內(nèi)心地愿學、樂學。
3.探索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增強40分鐘教學的效果
新課程要求體現(xiàn)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我在教學中嘗試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精心設(shè)計每一堂課,通過“畫一畫,演一演,賽一賽”,盡量讓學生動起來,以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時而以讀代講,讀文自悟;時而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滔滔不絕;時而以欣賞、傾聽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把握好課堂調(diào)控,盡量避免課堂紀律渙散的局面,使課堂教學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4.針對學生備好每一節(jié)課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教至關(guān)重要。我班的學生是五年級時組建的,學生成績、思想等各方面水平良莠不齊。學生的聽說能力較弱,所以如果授課采用較深說教,學生往往不能適應(yīng)。另外,同學雖然基礎(chǔ)較差,但學習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中等生、學困生占較大多數(shù),優(yōu)秀生相對較少。針對這一點,我備課時便有所側(cè)重,因此教學效果還可以。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例如我在講授《黃果樹聽瀑》時,因為這課的主題是“了解和感受黃果樹瀑布的美景”,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課文,確定教學重、難點,有針對性地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十分理想。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5.開發(fā)課程,熏陶情感
在實際課堂中,特別是六年級語文教學中,難以聽到瑯瑯書聲,所以我利用一切機會激發(fā)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同學們覺得畢業(yè)前的學校生活是緊張有序的,也是豐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們的習作里、日記中有生動的記錄;在他們的影集里、校園網(wǎng)里有珍貴的鏡頭;還有的以詩與畫的形式、書信的方式告訴自己的親朋好友,這是沒有預設(shè)的、水到渠成的語文學習活動。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探討實施決非上幾節(jié)公開課、寫幾篇文章、出幾份試卷所能含涵蓋的。我想,它的積極實施是體現(xiàn)在每個教學進程中的,六年級的師生同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應(yīng)共享一片艷陽天。
6.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收集寫作素材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一個又一個的鏡頭組合在一起可以成為一部電視劇,生活中一個又一個的小片段圍繞一個中心也可以成為一篇文章,重要的是我們要引導學生去留心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品味生活,用獨特的眼光從不同的角度品平常的生活,談?wù)鎸嵉南敕ǎ痪幸桓?,只要有真情流露即為好文章。如果說一篇文章的內(nèi)容是它的軀體,那么真摯的情感就是它的靈魂。平時我最喜歡批改學生的周記,也許很多人會說我傻,但我不這么認為,因為每當這時,我仿佛在與他們交談,與他們進行心靈溝通。周記是訓練學生寫作的重要方式,更是師生心靈交匯的一種重要渠道,每改完一篇周記,我的心情都是快樂放松的。因為他們開始學會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去留意生活的美,為寫作收集素材,同時不斷豐富自己的閱歷,為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活水。
很多學生并不是完全沒有話可說,而是羞于表達。課間我留意到幾個男生聚在一起,興致勃勃地談?wù)摗度龂萘x》中的精彩故事情節(jié),佩服其中的某人足智多謀、神機妙算、英勇善戰(zhàn)等。不同班女生在一起比較誰的語文老師更漂亮、嚴格,更關(guān)心學生等,每個人都有十分充足的理由證明自己的觀點。針對此,老師要鼓勵他們把這些話記錄下來,再拓寬思維有條理地敘述,相信其中不乏好文章。
7.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覺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fā)展的地位,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于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得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yīng)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他們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要讓學生發(fā)展自己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質(zhì)量。
8.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習慣
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培養(yǎng)一刻也不能放松,我常常告誡自己要用百分百的努力去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我們要學會煽情,要用百倍的耐心去誘導和教育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聽課、筆記、觀察、思考、閱讀、寫作等學習品質(zhì)。這種習慣的養(yǎng)成比告訴他們答案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