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玉蘭
合理地管理和使用實驗儀器是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得以正常開展的保證。農(nóng)村小學一般不具備條件配備專職實驗管理員,儀器往往由科學教師兼管。很多時候,科學老師抽不出時間發(fā)放和收檢儀器,怎么辦?我們不妨讓學生參與到科學儀器的管理中來,使他們成為儀器使用與管理的主人。
一、引導學生自主取用
因為沒有專門的實驗管理員,因此上課所需的儀器只能靠科學老師自己在課前準備。科學實驗課的準備工作較為繁雜,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為了節(jié)省準備時間,我們可以請學生幫忙,引導學生自主取用。
學生要做到規(guī)范地自主取用要有一個先扶后放的過程。我們可以培養(yǎng)一批科學小幫手,挑選一些對科學興趣濃厚且乖巧的學生做老師的小助手。首先教師要帶他們參觀,熟悉儀器室內(nèi)儀器櫥柜的擺放和各類儀器的放置位置,接著帶領(lǐng)他們一起尋找和拿取所需的實驗儀器,并適時向他們介紹拿和放儀器時要注意的事項。一開始,一些學生遲遲不能到崗,導致上課前儀器不能借到位,影響了課程的正常開展。這時候,教師不能“暴風驟雨”而要“和風細雨”,耐心地分析原因:耽誤整個班級不能準時上課的原因是有些學生沒有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準備好儀器。這樣,學生們就明白了及時領(lǐng)取儀器的重要性,很快便能準時到崗。他們在科學課代表的帶領(lǐng)下,根據(jù)老師開出的“處方”,在科學室相應的櫥柜取出相應數(shù)量的儀器,分別擺放在教桌(供演示實驗使用)和實驗桌(供分組實驗使用)上,為科學實驗課的正常開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如教學“物體的形狀改變以后”時,我安排了一個分組實驗“研究拉力與彈簧拉伸長度之間的關(guān)系”。課前,準備儀器的學生在每組實驗桌上各擺放了一袋彈簧和兩盒鉤碼,使其他學生在科學課上“有米可炊”。
二、指導學生合理使用
科學儀器室內(nèi)的儀器種類繁多,每一種儀器的保管方法及使用方法各不相同。如在使用玻璃儀器時,我讓學生輕拿輕放;在使用天平、砝碼、顯微鏡等精密儀器時,我要求學生注意使用方法,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碼,不能用手擦拭顯微鏡鏡頭等。我任教五年級的科學課時,第一單元“神奇的機械”里的輪軸、斜面、滑輪實驗要用到測力計,盡管實驗前,我提醒學生們注意測力計要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使用,可在動手操作時,還是有些調(diào)皮的學生這兒也測力,那兒也測力,不管被測物體的輕重,測力計被損壞了。我強調(diào)了“誰用壞誰賠償”(非人為因素除外)的原則后,損壞率明顯降低了。每次實驗前,學生認真了,操作也規(guī)范了。
三、帶領(lǐng)學生主動修理
有使用就有損壞,損壞在所難免。損壞了怎么辦呢?玻璃器皿損壞了只能扔掉,可是有些東西修一修還是可以用的。如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電和磁”,教學時,教師常常用到燈座、電池盒,這些東西使用時間長了,螺絲容易松動。課后,教師可組織學生將不完整的儀器重新組合起來。燈座甲缺一個黃片,燈座乙缺一顆螺絲,可以從其他不完整的燈座上拆卸下一個黃片、一顆螺絲安裝在燈座甲和燈座乙上,修理好后放入櫥柜。教師要指導學生多修幾個,其他的算作損耗。如小車的運動實驗,實驗時一輛小車的車輪突然被卡住了,一學生立即舉手尋求老師的幫助,同組的另一學生沒等老師來幫忙就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問題并很快將小車修理好了。課程結(jié)束后,我就這件事表揚了那位學生,以引導學生對自己能做的事盡量做,對自己不會做的事想辦法做。這樣,學生的自主修理意識增強了,動手能力提高了,在課堂上不會碰到一點小問題就喊老師“救場”,而是先自己動手試一試,實在修不好再請老師幫忙。
四、養(yǎng)成及時歸還的習慣
哲學家薩格雷說:播種一種行為,你會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你會收獲一種品格;播種一種品格,你會收獲一種命運。可見,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當日事當日畢的習慣??茖W課也是如此,儀器的收檢應該做到“課畢清”。因此,組織學生在課程結(jié)束之后對各組儀器進行檢查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做小車的運動實驗時,A學生檢查小車,B學生檢查鉤碼,C學生檢查秒表,不僅要檢查數(shù)量(鉤碼數(shù)量是否齊全),還要檢查質(zhì)量(秒表是否還能使用,動手按一按:開始、結(jié)束、歸零;小車要放在實驗桌上讓它行駛,看車輪是否正常轉(zhuǎn)動)。檢查結(jié)束后,A、B、C學生各自將小車、鉤碼、秒表放到相應的櫥柜中,如有損壞,及時在相應的櫥柜目錄卡上做好“減法”,電腦中的記錄也要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
五、及時登記新儀器
新的儀器到“家”了,教師要組織學生利用中午的時間及時分類放入櫥柜,并在相應的櫥柜目錄卡上做好“加法”,同時在電腦中作出相應的調(diào)整。當然,對一些化學藥品,教師要親自取用及存放,避免危險的發(fā)生。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儀器管理需要實驗員來完成,專職老師在時間有限、人員有限的情況下讓學生參與進來,提高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動手能力,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的精神,減輕了上課老師的負擔,促使師生共贏的新格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