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艷
徐州市解放路小學北倚風景名勝戲馬古臺,南毗江蘇師范大學,漢風楚韻的滋養(yǎng)與現(xiàn)代文明的輝映,為學校的發(fā)展提供了豐厚的文化積淀和人文底蘊。以“解放”命名,以“解放”立校。學校創(chuàng)造的“小主人,大愿景”教育哲學,如今更成為一種學校的日常生活和“現(xiàn)象世界”。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的今天,我們把“創(chuàng)新與特色”這個時代命題建基于“解放教育”,同時以“課程”設計與操作為核心依托,努力建構為了兒童“一生”的課程。
我們找尋到了解放路小學課程規(guī)劃、推進與實施的兩個主題詞:“生命”和“解放”,這是對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和學?!傲∩倌辍迸囵B(yǎng)目標的堅守與發(fā)展,實現(xiàn)了課程的“命脈”、歷史的“根脈”和文化的“血脈”的一脈相承與無縫對掛。
生命的目的在于成就偉大,在于使其能竭盡所能地發(fā)展。培養(yǎng)生命中的尊嚴及尊重,建立一個每一個人都可以適應性發(fā)展的環(huán)境,使生命在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中,都可以擁有無限的可能,進而提升生命的意義。這也是教育的內涵。在課程創(chuàng)新與特色建構中,我們對“解放”的內涵有了更具實踐意義和個性魅力的定位:“小主人,大愿景。”基于“生命和解放”的課程原點,我們明晰了讓學生臻于“自己生長”“自然生長”“自由生長”的課程愿景,實現(xiàn)對學生、對生命、對生長終極意義的關懷。
作為學校發(fā)展的共同愿景,基于“解放”教育的課程創(chuàng)新與特色建構是過去的、今天的、明天的解放路小學的統(tǒng)一。這樣一種教育的理想規(guī)劃與價值厘定,源于我們對學?!皠?chuàng)新與特色”的理解。
學校的創(chuàng)新與特色,應該在哲學的觀照下堅守。解放路小學的課程創(chuàng)新與特色建構有一條重要的“根脈”,那就是“解放”教育,這種“形而上”的關懷,是一切“創(chuàng)新與特色”的重要基礎。拋開學校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的“另立門戶”“推土重來”,顯然是不夠嚴肅和審慎的。自建校來,我們始終堅信不疑、堅定不移地實施“解放”教育,以成熟的理性和豐滿的激情發(fā)展“解放”教育。如今,“解放教育”已經成為學校創(chuàng)新與特色建構的“血脈”和“命脈”。
學校的創(chuàng)新與特色,應該在課程的支撐下展開。學校的“創(chuàng)新與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學校課程的創(chuàng)新和特色課程的建設,因為課程是把宏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措施等與微觀的教學實際、學校生活聯(lián)系起來的主要媒介和途徑?!敖夥拧苯逃荒芸靠斩吹目谔枺ㄟ^課程自然而然地傳遞和表達。正是由于植根“課程”這片豐厚的土壤,著力建構為“基于生命,放飛天性”的課程,這項具有鮮明立意的整體變革,才讓我們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歷久彌新的“創(chuàng)新與特色”,課程創(chuàng)新與特色建構因而擁有了內在的生命和不竭的活力。
在課程創(chuàng)新與特色建構中,我們應該建設怎樣的課程,讓學生日有所長、月有所盼、年有所伴并影響和守護兒童的“一生”,在反復的追問和尋覓、對話與反省中,我們走上了一條“物境課程”“奠基課程”“活力課程”“自主課程”“評價課程”的課程創(chuàng)新與特色建構之路。
一、物境課程:浸潤學生的心靈成長
作為一種背景,物境文化決定著一個人、一所學校的氣質與層次?!拔业男@,我做主”,學校文化之于學生應該是生命存在的形式。它與學生之間不是一種簡單給予、接受的關系,而是一種互相接納、互相敞開、互相理解的關系,使學生通過與文化的相遇而成長。
學校依托“解放”之名,結合悠久的辦學歷史,深入建設校園文化,全力打造“行知文化、紅軍文化、水文化”這張名片。水文化為隱性依托,是物化呈現(xiàn);紅軍文化為立體展示,是精神源泉;行知文化為實踐路徑,是教育追求。
1.紅軍園悅目養(yǎng)心
解放路小學是中國紅軍小學,因此學校著力打造紅軍文化園。該園以水系貫穿,以紅軍長征途中主要故事為核心,總體風格突出“壯偉豪放”的特點,象征紅軍發(fā)展壯大的偉大歷程。以山門標志、廣場、主體雕塑、與浮雕結合的構建方式,形成高低借落,迂回曲折的總體風貌,使人文景觀融入自然環(huán)境之中,成為愛國主義教育、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開放式的人文景觀。
園西側設一假山噴水池,四周鑲嵌卵石,中間設置“滴水穿石”景觀,比喻上善若水,求學勵志,也學滴水穿石之功。一組人物,幾竿修竹,幾塊卵石,一灣碧水,一種意境,此景觀再現(xiàn)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的景象?!傲曀罚瑯渌隆?,不禁令人注目良久、思緒萬千。
2.行知園品陶冶性
校園入口處要體現(xiàn)解放路小學“行知精神、新課改精神”的文化歷史特色。努力營造一種知陶,學陶,品陶,悟陶,用陶的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主題景園內設置“行知路”“師陶路”,將景園分解為生活根基主題石、桃李中華文化墻、大愛無疆版畫、美麗大腳行知路、六大解放文化園、圣人風采景觀等。
園中裝飾大腳印,比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知之路,腳踏實地。路上石刻,上書陶行知先生的生平經歷,做一詳解,與后面地圖上的簡介相互補充。用物化的方式將陶行知思想具體化。
教育的內容與形式經過審美化改造,成為一幅美麗的“畫”,一曲動聽的“歌”,那么與這幅畫、這首歌相遇的人就會在“欣賞”中自由地接納這幅畫、這首歌所表達的價值內涵。解放路小學校行知文化園,清新雅致讓人從容躬行,氣勢宏大使人襟懷開闊,文化敦厚會人厚重沉穩(wěn)。
3.青藤廊怡情養(yǎng)趣
校園西墻處為青藤長廊。長廊以“天下人文”為主題,意在涵養(yǎng)人文精神。北端置奇石,起名“蘭雪石”,源自李白的詩句“獨立天地間,清風散蘭雪”,蘊含蘭之馨香,雪之純潔,暗示做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芍^“杏壇聚英才談經論緯知天下”“學府納先賢通古博今識人文”,照應了“天下人文”。學生漫步在發(fā)亮的鵝卵石小徑上,樹葉、小草、垂柳依依,抑或是坐在綠蔭底下的木椅、石凳上,聽聽音樂,看看書,清風徐徐,耳邊有賞心的鳥鳴,眼中有悅目的綠意。
一塊石、一幅畫,一句話、一個小樹牌……這些并不起眼的景物,因為和生活和生命連在一起,有了遠遠超出景物本身的豐富意蘊。最終傳達給學生的是一種博愛的精神,一種嚴于律己的道德要求,一種高雅的行為準則。我們相信,從這個環(huán)境里走出去的孩子,一定能帶走超越景物的感受。
二、“奠基課程”:分享課程的權力
學校在執(zhí)行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的同時,應結合本校的傳統(tǒng)和優(yōu)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fā)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我們充分放手,讓每一位教師與學生都來分享課程的權利,擁有課程的開發(fā)權和決策權,讓每位教師與學生都能成為教材的建設者、開發(fā)者、研究者。經過充分論證,我們大膽提出了“解放課堂”的模式構想:凸顯“小主人自主與創(chuàng)新”的溫馨課堂。重基、樹人,科學、規(guī)范,打下學生終身成長的厚重底色。
在語文教研組的帶領下,該校各學科教研組之間掀起了“改革教學模式,解放創(chuàng)新潛能”的教研活動高潮。數(shù)學教研組提出了“自學互動、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音樂教研組提出了“營造創(chuàng)新環(huán)境、巧設問題情景、觸發(fā)藝術想象”的教學模式。體育教研組嘗試情景創(chuàng)設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自編游戲內容,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美術教研組在課堂教學中嘗試著營造氛圍,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突破定勢,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啟發(fā)想象。英語教研組根據(jù)任務型語言教學理論,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實踐,嘗試用“任務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把教學內容巧妙地與歌曲和唱詩聯(lián)系,很好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求索知識……
基于學科、遷移拓展,注重知識的生成性,注重知識的積累與運用。通過我們的實踐和總結,形成具有解放特色的拓展型校本課程:讓每一門課程都適應學生的發(fā)展。
以語文為例:一年級“兒歌伴我走過七彩童年”,引導孩子在兒歌的夢幻樂園中暢游,在幼小的心靈中感受七彩陽光。二年級的“童話、童心、童趣”,貼近童心、觸摸世界、激發(fā)興趣,引領學生在童話王國中徜徉。三年級的“小寓言,大道理”,觀察世界、明辨是非、促進心理成長,在文學天地中領會做人道理、促進道德成長。四年級“腹有詩書氣自華”,誦讀經典、感悟國學,詩詞歌賦積淀出文化內涵、滋養(yǎng)出儒雅氣質。五六年級“與名著同行,與圣賢為友”,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扇閱讀的新窗戶,讓孩子接受經典文化的滋養(yǎng),與大師對話,與圣賢為友,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為孩子的人生打好生命的底色。
教師在自主的、個性化的研發(fā)過程中,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甚至是“用自己開發(fā)的教材教”。新的課程結構形成的過程也就成了課程內容持續(xù)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過程。
三、活力課程:展示自我的快樂編碼
解放路小學的課程首先是基于生命的課程。它堅守和彰顯的是兒童立場,它用實踐詮釋和印證了“課程是為了兒童的”。本著“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行知教育理念,學校主張學生走出課堂,注重實踐,拓展特長,用自己的身心來感受生活,增長才干,快樂成長,求真知,會做人。課程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創(chuàng)造。
讀書節(jié)與教師節(jié)相結合,體育節(jié)與運動會相結合,英語節(jié)與圣誕節(jié)相結合。還有文化節(jié)、科技節(jié)、藝術節(jié)、感恩節(jié)、旅游節(jié)、面食節(jié)、白雪節(jié)、創(chuàng)想節(jié)、明星節(jié)……孩子們自己商量主題,自己設計活動,自己參與評價,真正實現(xiàn)了“我的節(jié)日我做主”。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在書山上攀登,在藝海里遨游,在科苑里增長智慧,在體育場上大顯身手,在異國的天地中暢談。學校把時間和空間交給了學生,把美育和體育送給學生,把興趣愛好還給學生。讓笑容洋溢在學生的臉上,讓歌聲飄蕩在校園的上空,讓孩子們真正成為學習和生活的主人,還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
人的生活一定要有一種節(jié)奏感,要有忙碌,有停頓。就像印第安人,有個習俗,他們走著、走著路,會忽然停下,你問他干嗎,他說我走得太快,我要等等我的靈魂,別讓靈魂丟了。學生的節(jié)日,就是讓自己的靈魂放松,就是打破慣有的節(jié)奏,就是讓生活多一點色彩,多一波瀾,多一點變化……
讓學校的愿景在人造器物中得到充分表達,并通過儀式和典禮來強化,通過校園故事來傳承。這一整套要素集聚而形成的整體文化,把學校變成了一個有目標、有活力和有明確方向的生活團體,給師生的日常學習生活賦予了特定的意義。
四、自主課程:擁有選擇課程的機會
林語堂先生說:“學校應如同一片森林,學生應猶如猴子一般在其間自由跳躍,任意摘吃各種營養(yǎng)豐富的堅果?!薄白灾髡n程”是解放路小學實踐活動類課程改革邁出的一大步。學校在征集學生興趣的基礎上,結合為學生提供“課程超市”,打破年級、班級界限,實行“走課”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選擇,擴大學生求知領域,拓展學習空間,豐富學生的世界。學校將活動課程分別定義為“345(展示我)”和“596(我就樂)”兩類課程,獨具特色又豐富多彩,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的興趣。
“345(展示我)活動課程”主要包括科學探究、管樂、合唱、舞蹈、古箏、圍棋、書法、足球、網(wǎng)球、輪滑、乒乓、素描、電腦繪畫、英語說唱等校級社團,此類社團以培養(yǎng)特長為主,無年級班級限制,學生長期參與。“596(我就樂)活動課程”主要包括“數(shù)學萬花筒”“小小音樂家”“剪紙”“貼畫”“故事大王”“創(chuàng)意彩泥”“七巧板”“跳皮筋”“兒童畫”“創(chuàng)意制作”“漢字開花”、“棋行天下”“編織”“花樣跳繩”等年級社團。利用每周五下午的時間全面落實。自主課程采用“一、二、三、四、五”管理模式——“一個明確”,將活動課程明確擺在“課”的位置,時間、內容上課表,并嚴格執(zhí)行;“兩種類型”,即走班課程,面向全體、自由選擇、興趣組合,社團課程發(fā)展特長,培養(yǎng)特長生;“三個層次”,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及愛好,設高、中、低三個層次;“四個固定”,確保時間、地點、學生和指導教師相對穩(wěn)定。“五項落實”,課程計劃、教材及材料、管理督查、課程檔案、課程評價落實。
現(xiàn)在學校有校級社團17個,年級社團54個,全校6個年級、2500多名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興致勃勃地來到自己的“工作室”,參與研究、快樂學習、共同提高。
自主課程是孩子們的快樂時間,關注需要,張揚個性。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書海遨游、科海探航、藝海徜徉。羽毛球、乒乓球、足球,增強了體魄;繪畫、素描勾勒了美好的生活;創(chuàng)意彩泥、編織、制作手腦并用,創(chuàng)意無限;演講、朗誦、講故事鍛煉了膽量,訓練了口才;舞蹈、合唱、管樂、陶冶了性情……開放的主題、豐富的內容、靈活的方式、精彩的活動,開發(fā)孩子們創(chuàng)造的潛能。不同年齡、不同班級孩子間的合作,讓他們結交了更多的新朋友,分享著成功的喜悅。
五、評價課程,體驗成功的快樂
在“解放課程”里,評價不是為了甄別優(yōu)劣,而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我、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增強自信,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師生的成長與發(fā)展。解放路小學把育人目標定位為開發(fā)學生的多元智能和最優(yōu)智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教學智慧,使每個孩子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得到自我展示和成功體驗,形成了素質教育目標明確的“六小少年”育人特色。
“勤勞勤奮小學生”:學生在各科成績上有進步、作業(yè)完成得很出色,在得到全班同學的投票選舉后就可以得到。
“多才多藝小能人”: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參加學校文藝活動,單項表演在班級受到同學和老師的表揚,在各類大賽中獲獎,就可以獲得獎章。
“愛國愛家小公民”:弘揚紅十字會的博愛精神,扶危濟困的小志愿者們開始行動。給社區(qū)敬老院帶去笑聲;給病殘兒童送去問候和祝福等。
“自覺覺人小先生”:在解放路小學,“人人都是小學生,人人都是小先生”,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就可以“一面做,一面學,一面教”,這些不同特長的“小先生”,在各種比賽中獲得佳績,并把自己的本領無私地傳授給小伙伴。他們既教了別人,又教了自己……
“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小先鋒”:動植物標本制作、電子制作、“三模”制作、實驗活動等研究小組取得進步;在學習方法上有創(chuàng)新。
“堅定堅強小勇士”:能夠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遇到困難,能夠戰(zhàn)勝自我;在訓練站軍姿、走正步、打軍體拳,親身體驗軍人的生活中能夠咬緊牙關堅持下來;在同學遇到困難時,能勇敢站出來幫助他。教師以寬容、賞識的態(tài)度為學生天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fā)創(chuàng)設寬松、平等、民主的研討氛圍和學習環(huán)境。在教學過程中變教師要學生學什么、怎么學為讓學生自己決定要學什么、該怎樣學。創(chuàng)新性作業(yè)設計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學校一改過去教師布置、學生抄寫的機械化作業(yè),變之為創(chuàng)新性多元化作業(yè):有反映學生好奇心求知欲的“奇思妙想”;有先畫后寫的“孩子的畫與話”;有各抒己見的“今日說法”;有充滿藝術探索的“金曲暢想”;有顯示學生研究歷程的“我的探究”……
改革評價方式就是要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不斷獲得成功喜悅的同時,喚起學習的興趣和人生的自信。作為解放小學的兒童是幸福的,六小少年的評選,是對分數(shù)的一種淡化,對學生的良好品行、素質的細致評價,讓更多的孩子的身上發(fā)出了閃光點,讓每個孩子感到自豪和自信,正如孩子所說:“我會繼續(xù)努力,爭取把六個獎章全拿齊!”從真正意義上解放學生的頭腦、雙手、眼睛、嘴巴、空間和時間,學校成了孩子名副其實的樂園。
徐州師范大學信傳學院楊耀東教授認為,“人的本能是趨于快樂,所以在快樂自主的基礎上構建的課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放小學的師生們徜徉在五彩斑斕的童心課程里,“心和心靠近,手和手相牽”。讓我們一路走來,解惑童心,放飛天性,給予學生一生的奠基。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市云龍區(qū)解放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