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艷
【摘 要】《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一起合稱為“四書”,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經(jīng)典著作,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傳世寶典?!吨杏埂纷鳛橹袊幕浼怀袚鴮ν馕幕瘋鞑ズ涂缥幕涣鞯呢熑?,因此對其翻譯和研究十分有必要。
【關鍵詞】《中庸》 英譯 研究現(xiàn)狀
1. 引言
“四書”“五經(jīng)”是著名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典籍的代表。其中“四書”包括《大學》《中庸》和《論語》《孟子》。一般認為《中庸》是出自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后經(jīng)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南宋時期,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并成為“四書”并分別作了集注?!吨杏埂返闹行乃枷爰词侨鍖W中的中庸之道,宋代程頤解釋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庸》主張個人道德修養(yǎng)乃政治成敗的根本,依靠統(tǒng)治者的道的完善來實現(xiàn)國泰民安。
2. 《中庸》英譯本研究
目前經(jīng)典的《中庸》的英譯本有《The Mean》( D.C.Lau),《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James Legge),《The Middle Use》(Arthur Waley),《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Gu Hongming)和《The Doctrine of Mean》(Charles Muller),其中比較著名的譯本有兩部:一部是清末民初著名翻譯家辜鴻銘于1906年推出的譯著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另一部是出自于19世紀英國漢學家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英譯的五卷本《中國經(jīng)典》中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這是外國譯者《中庸》英譯的經(jīng)典之作。
截至目前,國外關于中國儒家典籍的翻譯研究還沒有涉及。而國內(nèi)關于《中庸》英譯的研究始于21世紀,《中庸》的英譯研究在近十年來才逐漸受到重視,主要表現(xiàn)在各種研究的期刊和碩博論文的涌現(xiàn)。為全面的了解《中庸》英譯的研究現(xiàn)狀,筆者共搜索到與《中庸》英譯研究的相關的不重復的論文共23篇:中國知網(wǎng)上17篇,萬方上8篇(除去與中國知網(wǎng)上面的重復的論文)。其中核心期刊的論文2篇,碩博論文8篇。這些論文的發(fā)表時間見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國內(nèi)學界對《中庸》英譯的研究始于21世紀之后,具體來說始于2004年以后。筆者將這25篇論文劃分為四類,分別是譯者及其翻譯思想研究、翻譯動機與策略研究、譯文對比研究、文化方面研究等,并對重點論文進行評述。
表二:
由上面可見,國內(nèi)外對于《中庸》英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譯者及其翻譯思想研究、翻譯動機與策略文化方面研究和譯文對比研究這四大方面。
3. 結(jié)語
通過對搜集到的論文主要內(nèi)容的研究,筆者發(fā)現(xiàn)雖然國內(nèi)對于《中庸》等儒家典籍的譯本研究主要集中于上述這四大主要方面,但研究內(nèi)容范圍和深度有待擴展。首先,在翻譯動機和策略研究的文章中,主要是從目的論,接受理論和異化歸化翻譯方法這幾個角度去分析。研究的范圍僅局限于這幾個方面,理論廣度和深度有很大的發(fā)掘空間。
其次,對于譯者及其翻譯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辜鴻銘這一個譯者和他的歸化翻譯方法,分析研究已經(jīng)比較透徹。其他譯者的研究僅略有涉獵,分析評述較少,可以從理雅各,穆勒等譯者及其翻譯思想方面來擴展研究。
第三,文化研究方面以往的論文主要集中于從意識形態(tài)對翻譯的影響、東西方文化的相互影響和特定文化背景對翻譯的影響這幾個方面進行相應的論述,以往的研究僅淺嘗輒止到文化傳播和交流,筆者認為可以更深入的挖掘文化本質(zhì),如從翻譯的文化轉(zhuǎn)向,文化過濾機制等方面入手對比不同譯者翻譯時對文化方面的不同涉獵。
第四,在譯文對比研究方面,目前所有關于《中庸》英譯的論文中只有兩篇文章對比分析不同譯者的譯文,而且這兩篇文章出自同一作者,主要研究了兩種和三種不同譯文的語篇銜接機制和譯者風格。對比的角度狹窄,而且對比的主要在書面和字里行間,沒有觸及到內(nèi)容深度層面。筆者認為可以從不同研究層面比較或者比較多個《中庸》英譯版本,對比其翻譯不同之處,有很多不同的研究層面,研究空間很廣。
【參考文獻】
[1]謝建平.文化翻譯與文化“傳真”[J].中國翻譯,2001.
[2]王東風. 翻譯文學的文化地位與譯者的文化態(tài)度[J]. 中國翻譯, 2000.
[3]錢桂榮,劉暢. 《中庸》兩種英譯本對比研究[J].語言研究,2010.
[4]張小波. 理雅各和辜鴻銘《論語》翻譯的對比研究[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0(3).
[5]李文革. 中國文化典籍中的文化意蘊及其翻譯問題[J].外語研究,2000.
[6]王之光,陳佩佩. 從意識形態(tài)看辜鴻銘的儒經(jīng)英譯[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