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從?!钤廊A
【摘要】目的探討小兒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的預防、治療。方法在我院兒科門診從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共查治的80例缺鐵性貧血患兒,通過口服鐵劑及膳食指導。結果經口服鐵劑4周后血紅蛋白達110g/L以上55例。6周后血紅蛋白達110g/L以上有23例,只有2例重度貧血轉上級醫(yī)院查明病因。結論經過口服鐵劑及膳食指導,總治愈率達97.5%,對治療、預防缺鐵性貧血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小兒營養(yǎng)性缺鐵貧血;臨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251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3717-01
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其發(fā)病對象主要在6個月-3歲的嬰幼兒為常見,是小兒中的常見病之一。以血清鐵蛋白減少、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和鐵劑治療有效為特點。是我國重點預防的小兒常見癥之一。本院兒科門診從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共查治80例缺鐵性貧血患兒,占篩查人類的25%,通過口服鐵劑治療,膳食引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兒科門診篩查0-3歲嬰幼兒共320人,其中血常規(guī)篩查人數發(fā)現(xiàn)貧血患兒80例,其中血紅蛋90-110g/L有60例占75%,60-90g/L,18例占22.5%,<60g/L,2例占2.5%。
1.2診斷標準血紅蛋白(Hb)90-110g/L輕度貧血,Hb60-90g/L為中度貧血,Hb60-30g/L為重度。Hb<30g/L為極重度。紅細胞平均容積(MCV)<80fl,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MCH)<26pg,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0.31,紅細胞寬度(RDW)升高[1]。
1.3臨床特點
1.3.1一般在非造血系統(tǒng)表現(xiàn)缺鐵對全身的代謝均有一定影響可出現(xiàn)食欲減退,體重增長減慢,舌乳頭萎縮、胃酸分泌減少和小腸黏膜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低下等癥狀,這些癥狀均由于代謝障礙。
1.3.2初始常有食欲減退、精神不振或煩躁不安而且不愛活動,皮膚黏膜變得蒼白。以口唇、眼結膜、甲床和手掌較為明顯。
1.3.3年紀越小的同時貧血就越重,病程越持久,則肝脾腫大越明顯但腫大很少超過中度。其中造血器官的表現(xiàn)由于骨髓外造血反應,脾、肝及淋巴系統(tǒng)輕度腫大所導致。
1.4方法80例均給予鐵劑治療缺鐵性貧血,常用口服給藥,二價鐵鹽容易吸收。
2結果
經治療2周后食欲好轉,煩躁等精神癥狀減輕。治療4周后血紅蛋白達110g/L以上的有55例占68.75%,經治療6周后血紅蛋白達110g/L以上的有23例占28.75%,只有2例重度貧血占2.5%轉上級醫(yī)院查明病因。
3討論
缺鐵性貧血癥狀的輕重取決于貧血的程度、貧血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速度。其癥狀多發(fā)生在6個月-3歲的嬰幼兒。由于發(fā)病緩慢,初時家長多不注意,至就診時患兒已為中度貧血,并且缺鐵性貧血病兒較易發(fā)生感染。因為缺鐵性貧血發(fā)病緩慢,機體耐受力強。當血紅蛋白下降至50g/L以下時心率增快,可不出現(xiàn)心功能不全的現(xiàn)象;合并呼吸道感染后,心臟負擔加重,可誘發(fā)心力衰竭[2]。因此當血紅蛋白降至70g/L以下時,會導致幼兒發(fā)生心臟擴大和雜音,此為貧血的一般表現(xiàn)而非缺鐵性貧血的特有體征。儲存鐵不足,尤其表現(xiàn)為早產、雙胞胎或多胞胎患兒,鐵攝入量不足,常是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生長發(fā)育快,需鐵量增加,鐵的吸收障礙,鐵的丟失過多等因素,都是造成缺鐵性貧血的原因。首先在胎兒時期就應適當注意鐵元素的攝入,防止鐵和其他營養(yǎng)素的缺乏,所以應當做好衛(wèi)生宣教工作極為重要。并且要注意母親在孕期和哺乳期的營養(yǎng)及合理膳食搭配。讓家長意識到該病對小兒的危害性和預防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小兒的營養(yǎng)指導,適時添加含鐵豐富且鐵吸收率高的輔食品,如魚、瘦肉、肝等,并且要倡導母乳喂養(yǎng),還應當注意合理膳食搭配。嬰兒以牛乳喂養(yǎng),必須加熱處理,以減少因過敏引起腸道失血;嬰幼兒食品(牛奶制品、谷類制品等)可加入適量鐵劑進行強化;對低體重兒、早產兒宜在2個月左右即給予鐵劑預防[3]。從各年齡組發(fā)病率分析,6個月-1歲有56例占70%,發(fā)病最高,1-2歲次之有16例占20%,2-3歲較少占10%,有8例。其原因可能是嬰兒后期體內儲存鐵逐漸耗盡,需要靠食物中的鐵補充。而年齡越小食譜越單調,隨年齡增長,含鐵輔食得到補充,缺鐵情況得到好轉,因此在嬰兒期更易缺鐵性貧血[4]。鐵劑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疾病的特效藥,二價鐵鹽容易吸收,所以在臨床中均選用二價鐵鹽制劑,總治愈率達97.5%。因此,患者如沒有特殊的病因,應口服用藥;應當在兩餐之間口服為宜,既減少了對胃粘膜的刺激的同時又利于吸收。同時還要服用維生素C,以加強鐵劑的吸收,并每2周復查血常情況。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后再繼續(xù)口服鐵劑6-8周以增加體內鐵儲備。其中小兒中輕度貧血患兒可有厭食和異食癖等癥狀表現(xiàn),而小兒中中度以上的貧血可出現(xiàn)心慌、注意力不集中、智力減退、皮膚及口唇蒼白等癥狀,如果不采取早期治療的同時可繼發(fā)各種感染,影響小兒的生長發(fā)育。因此嬰幼兒貧血應及早予以糾正。同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讓家長意識到該病對小兒的危害性及做好預防的重要性。小兒出生后的合理喂養(yǎng),強調及時添加鐵較多輔助食品,避免缺乏缺鐵性貧血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薛平東,主編.兒科學[M].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381.
[2]諸福棠,主編.實用兒科學[M].下冊.第七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717.
[3]王慕逖,主編.兒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357.
[4]張文麗,王新利.嬰兒期營養(yǎng)性貧血多因素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