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教學的成功與否?教學方法的選擇和使用是關鍵。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將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學方法是一種認識方法,從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指導學生通過探索,發(fā)現“新知”的意義上說,教學方法也是一種科學方法。如何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培養(yǎng)學科素質,下面是在近年來的教學中應用到的幾種教學方法。
一、比喻教學法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詞術語最難被學生接受,在教學中巧用形象地比喻的方法最容易被學生接受,對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茂為重要。這樣一來,不僅有助于提高他們聽課的興趣,而且還能達到幫助理解和記憶的目的。例如:在講計算機原理及結構時,可以將計算機比喻成一個人,人的感官系統(tǒng)(如手、腳、眼等)相當于計算機的輸入設備,輸入信息到CPU(相當于人的大腦)經過處理后,由輸出設備(嘴巴等)輸出來。又如,在學習運用Windows XP“畫圖”程序繪畫時,需要設置前景和背景顏色,這兩個詞語學生不易聽懂,我是這樣來打比方的:我們畫圖畫,要用紙和筆,在電腦中畫畫也一樣,要選好筆(前景)的紙(背景)的顏色……。這樣一講,學生比較容易而且正確地理解??梢哉f比喻法是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一大特點,在以上課程中可大量運用。 諸如此類的比喻,很好地幫助了學生的理解,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寓教于樂法
“寓教于樂法”主要通過游戲引路,激發(fā)興趣。作為老師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是開發(fā)智力的催化劑,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開始教學我便發(fā)現我們的學生好動性強、好奇性強,他們的椅子上面往往有顆釘子,對于單調的練習很感冒,這讓我頭痛不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嘗試將游戲引入課堂中,采取“寓教于樂”的教學法,使枯燥單調的訓練變?yōu)橛腥さ挠螒?,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從而使學生能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分層施教法
關于分層教學法我認為有硬件和軟件兩方面進行處理。硬件上:現代教育承認學生個體的差異,加之地域、教育資源等的差異,同一個班級的學生信息技術水平懸殊很大.因此,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一點,我任教三年深有體會,我們電位的學生來自城鄉(xiāng)各地,學生自身,及他們的家庭教育資源差異非常之大。根據我們學生的特殊性,我首先嘗試了解我的學生的學習水平及能力差異,這一點,我通過二個渠道去了解,一,從他們的任課老師處了解,二,我的課堂上加強對每個學生的觀察(座位表和名字對應)。接著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前提下,將學生按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原則是既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授課、檢查方便又能兼顧同學之間的協(xié)作互助,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成鄰桌。這就初步完成了硬件分層。
軟件上:分層教學,我理解認為就是因材施教,發(fā)揮學生自主性,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不能遷就低水平,讓走在前面的學生感到“沒意思,沒水準”;也不能遷就高水平,對學困生放松要求,甚至“不聞不問”,這樣會導致后進生與好學生的差距越來越大。
上個學期的電格表格的教學上,我設計了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比較能體現“分層教學”,在“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作品”,也就是學生練習時。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制作表格,可以模仿老師剛才所講的示例,也可以在老師的的基礎上發(fā)揮創(chuàng)意,同時也提供了幾個樣例供同學們參考。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層次:
第一層:學生模仿課堂所講示例練習;
第二層:學生根據老師所提供樣例,模仿、創(chuàng)意練習;
第三層:學生自主發(fā)揮并創(chuàng)新。
我在擔當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的同時,更注意去做好一個發(fā)現者,鼓動者。生生問題、師生的問題發(fā)現和解決讓思維的碰撞不斷燃起知識的火花,學生的學習欲望自然高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得以充分的發(fā)揮。在絕大部分的學生完成任務的時候讓有創(chuàng)新操作的同學演示,既鼓勵及認可了個別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也開闊了其他學生的眼界,起到了相互學習與促進的作用。因此,這節(jié)課為了滿足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學習欲望,我適時鼓勵其對新知識,新方法的發(fā)現。并讓其演示來獲得不斷探索的滿足感。
我在課堂上的分層教學基本原則是:目標分層、作業(yè)分層,教學分合有序、學生協(xié)作互助,使不同層次學生每節(jié)課都能各盡其能,學有所獲,讓學生通過一定努力方能獲得成功的喜悅,也就是說讓學生能“跳一跳,摘到桃”,使學生都能在各自不同的基礎上有提高。
四、探索激勵法
探索激勵法就是指針對某一特殊的教學內容,教師先進行簡單提示或不作講解,只是給學生一個任務,讓其自己完成。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探索知識,完成學習任務。在探索式學習中,主要的不是對目標課題的學習,而是學習者對知識的探索過程,是學習者在探索知識過程中的思維飛躍。
如在進行用自選圖形畫圖教學時,我上課時就告訴學生自選圖形在什么地方;插入—圖片—自選圖形,然后就給出二至三幅用自選圖形畫的圖,讓學生選擇用自選圖形把將其中一幅畫出來。畫這種圖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探索:1、怎樣用自選圖形畫出圖形來;2、改變自選圖形的大??;3、移動自選圖形的位置;4、給自選圖形填色;5、在自選圖形上寫字;6、改變自選圖形的形式和方向。在我的引導下,學生積極探索,相互交流幫助,掌握了大部分自選圖形的操作能力,并能創(chuàng)作出簡單的作品。又如:在教三年級學生學習畫圖的“翻轉/旋轉”時,我在展示了該班學生的幾幅優(yōu)秀作品后(都是沒有用到翻轉效果的),又展示了一幅“鵝”的作品(水上倒映著美麗的倒影),接著又播放了一段視頻剪輯——“桂林山水”(山倒映在水中的漂亮畫面)。立刻就激起了學生的興奮點,接著提出問題:“鵝,怎么倒影到水中的呢,你們自己制作的漂亮圖畫能不能和這個鵝一樣有倒影呢?請同學們自己解決!”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們激動好奇地操作起來。一段時間后,率先完成的同學,興奮的舉起手來。得到我的肯定之后,開心的去指導其他同學,課堂氣氛輕松又活潑。在這次探索學習的過程中,不但完成任務,我還發(fā)現很多學生還學會了“拉伸/扭曲”“反色”等命令的使用。超額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