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寶娟
摘 要:本文首先通過英漢習語的定義進行描述,進而發(fā)現(xiàn)在兩種語言對“習語”這個術語的定義中,英語中的“idiom”和漢語中“成語”狹義上幾乎是等值的。而在本文中“中國習語”對應的則是它的廣義理解范圍。即:成語,俗語,諺語和歇后語。習語是為人所熟悉的,同時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不論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都習慣在平常生活中應用習語。也因此,一些學者把習語形象地比作:“食物里的鹽”,“語言的生命和靈魂”又或是“語言的核心和精髓”。本文試圖對英漢習語進行對比分析,并淺析東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本文可分為三個部分??偟膩碚f,從習語的定義,來源和應用三個角度來對比分析,從而反映出了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
關鍵詞:習語;思維方式;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H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09-0211-02
一、習語的定義
習語(idiom)一詞的含義甚廣,是語言當中的精華,通常是富有哲理性和持續(xù)性的。從而千古流傳。在英語當中英語習語(idiom)一般指那些常用的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詞組,其蘊含的意義往往不能從詞組中的單個詞的意思推測而得。英語習語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習語囊括了成語,諺語,俚語,慣用語等固定詞組組或定型語句。在《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中可以看到這樣寫著:idiom n. 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clear from the meaning of its individual words and which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 unit.
有理論家曾說:所謂習語指的是在特定的某一個國家或者地區(qū)并具有這一國家或者地區(qū)風格的一種語言。目前仍然被使用,更通俗的講,就是詞組當中每個單詞都認識,但是把它們組合到一起,就不知道它的意義了。
而在漢語當中的習語(idiom;set phrase)是指在漢語詞匯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習用的固定短語。來自于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意思精辟,往往隱含于字面意義之中,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具有意義的整體性。它結構緊密,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抽換或增減其中的成分,具有結構的凝固性。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如“慢條斯理、無精打采、亂七八糟、八九不離十”等.
二、習語的來源
英語習語源遠流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和非常鮮明的民族色彩。其來源與其悠久的歷史、宗教的信仰和獨特的文化緊密相連。
(一)源于經典
《圣經》在西方世界無人不知,家喻戶曉。對世界各國思想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有深刻的影響?!妒ソ洝分泄适铝鱾鲝V泛,被社會上各個階層的人所傳述,引用。由此形成了大量的習語,具有豐富的聯(lián)想意義。比如:Olive branch(橄欖枝)源自圣經,意味著“和平”的意思,其真正含義為“講和”?,F(xiàn)在“伸出橄欖枝”這個習語已經被中國讀者廣泛使用。又如clean hands(干凈的手)來自《圣經·舊約·約伯記》第十七章?!癏e that has clean hands shall be stronger and stronger.”(“手潔的人將會愈益有力?!保┍硎玖疂?,清白。比如說:“他退休的時候兩袖清風?!薄癏e retired from office with clean hands.”
(二)源于宗教信仰及神話
在西方,宗教在社會生活和思想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英語國家人民大多信仰基督教,并滲透到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和文化藝術當中。也有很多習語源自古希臘,羅馬神話。受希臘,羅馬文化影響的習語可以說是舉不勝舉。比如:the apple of ones eye (掌上明珠),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而中華民族主要信仰佛教和道教,敬奉天神。漢語當中的許多習語都是來自佛教和道教,以及古代經典的神話。比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Every one has his/her own strong point.) “臨時抱佛腳”(take measures only when in urgency.)
(三)源于歷史事件
在大量的閱讀中,有許多習語源自歷史典故,一個民族的歷史蘊藏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是其社會發(fā)展的如實記錄。同時也給習語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就如英國歷史上曾受過羅馬人的入侵,同時,英國也曾經在北美建立過殖民地,而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英國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所有的這些歷史是都會反映在英語習語中的。比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條條道路通羅馬)the fifth column第五縱隊,(比喻“敵人派入的間諜”)
漢語中也有很多與歷史聯(lián)系緊密的,有很多具有明顯歷史文化特質的習語。如:“說曹操曹操就到”(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暗度陳倉”(imply something going on in secret.)
(四)源于生活
習語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如:“沉默是金”(siler is golden),英民族寡言少語。漢名族是一個喜歡高談闊論的民族,如:能說會道(to have ready tongue)。另:漢名族是一個崇拜龍的民族,龍既是祥和的象征也是力量與征服的象征,也是中華民族所崇拜的圖騰,有:龍馬精神(appearing ones best),望子成龍(to wish ones child to be a dragon).中英兩國人民都十分重視珍惜時間,只是英國人講求效率,注時效,而中國人實際生活中卻習慣于慢條斯理。如:Time is money(時間就是金錢)。
三、從習語的定義,來源和應用淺析東西方思維方式差異
習語的形式簡潔,通常帶有非常濃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英語和漢語在語法和語序上有許多的不同之處,是由于中國人和西方人思維方式不同。所謂“思維方式”,是指任何個人的思維中,這種思維習慣是一種文化的反映。
(一)邏輯的思維方式與直觀的思維方式
這種思維方式的差異,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淵源。中國傳統(tǒng)思維注重于實踐經驗,借助于直覺。中國人對事物的認識只滿足于對經驗的總結和對現(xiàn)象的描述,而不是追求事物的本質。中國人認為世界是不可知的,把一切都放整體中去綜合的考慮其他聯(lián)系。如:“吹?!?,“吃醋”,“龍眼”。在西方人的眼中,世界是可知的,并能夠分解為一系列的單個物體。這樣的世界觀使得他們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由已知推導未知,像解幾何題一樣,一絲不茍的進行邏輯性論證,得到合理的結論,步步為營,嚴密精確。
(二)線性的思維方式與周期性的思維方式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周期性的,中國人在說話辦事時,將思維發(fā)散后還是要再收回來,已達到盡量避免直接的去切入主題,往往間接的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而西方人不一樣,他們認為事物是獨立存在的,所以直線型的思維是他們習慣的思維方式,這使得他們認為直接表達更加符合他們。
(責任編輯 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