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梅
〔關鍵詞〕 心理教師;角色定位;亮相
有位剛工作一年的心理教師向其他心理教師求助:“開學了,學校開班主任研討會,領導給我一個任務——讓我給教師們做一次講座,順便進行自我宣傳,以便開展工作。領導的意思是主要講講教師自身的職業(yè)幸福感,或者是對學習困難學生的教育問題,可是,我工作才一個學期,在那么多有經驗的教師面前講,不亞于‘關公門前耍大刀。怎么講,講什么呢?”
其他的心理教師馬上給予這個教師鼓勵和心理支持:“很好啊,是次自我提高的好機會?!薄拔以趯W校里想給教師們講講,都沒有機會呢。”“這是領導讓你亮相啊?!薄?/p>
這么一說,有任務的心理教師更惶恐了:“是啊,就是因為這樣想,所以才要抓住機會啊。工作后頭一次在各位教師面前亮相,不能太難看了……要不然以后更沒辦法開展工作了。大家給點好建議呀?”
于是,教師們七嘴八舌地建議開了——
第一種建議:用敘事的方式講講自身實踐過的事,盡量不談及理論。
第二種建議:把自己做教師之前,做教師之后,前后的想法和感受說一說。然后把話題拋給教師們,讓教師們談談理想、人生等。
第三種建議:給教師們放一放視頻“教師是什么”——鄭辛遙老師的“智慧人生”,配上輕音樂,打動教師。
第四種建議:講一講一些和教師有關的專業(yè)理論,最好結合一點案例,讓教師們有所啟發(fā)。
建議之后,這位有任務在身的心理教師還是感覺到有困難:講自己的實踐是好,可是剛工作一個學期,好像沒有值得一講的實踐故事??!談理想、人生,自己的資歷是否太淺了呀?看看視頻,是否顯得太不專業(yè)了?講講理論,是否太枯燥了?
一、第一次亮相,心理教師怎么會感覺這么難
一般來說,學校內的這種講座屬于同伴互助性質,并不見得需要多高深的理論或者多全面的介紹,應該也不那么難??墒?,心理教師怎么會感覺這么難?從上文的案例中,我們分析接到任務的心理教師的想法,可以發(fā)現,之所以他會感覺這么困難,可能的原因如下:
1.心理教師對首因印象的重視程度使他們對這次講座的期待更高,覺得更難。首因效應是指人際交往中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關重要,對他人印象的形成影響很大。這是學習過心理學的人都非常熟悉的理論。對剛入校的心理教師來說,作為新教師,他們希望給同事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便在學校里立穩(wěn)腳跟。他們可能比其他未必真正了解這一理論的新教師更理解:一旦第一印象的建立出現偏差,今后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消除這種負面影響。因此,他們更為在意第一次“亮相”,更希望自己能夠在學校同事面前建立一個專業(yè)、良好的形象,讓學校教師們認可自己。
2.新手教師的教學專長水平的實際限制,使講座的內容選擇和方式深受局限。根據Berliner的觀點,教師教學專長的發(fā)展分為五個階段,各有特點:(1)新手階段,課本知識豐富,缺乏經驗,具有刻板性;(2)熟練新手階段,課本知識與教學經驗逐漸整合;(3)勝任型教師階段,目的明確,能處理復雜的問題和情境;(4)業(yè)務精干型教師,已經接近自動化、快捷性、流暢性和靈活性;(5)專家型教師,自覺性和自動化水平高。很明顯,剛工作一年的心理教師屬于新手教師,在心理學基礎知識方面儲備豐富,但很難實現理論知識與教育實踐經驗之間的融會貫通,在講座技巧方面也較為欠缺,因此,選擇什么內容進行講座、用什么樣的方式開展講座,都受到了能力和技巧的局限。
二、哪些因素會影響第一次亮相的效果
由于不知道案例中的心理教師選取了哪種做法,所以不敢貿然對上述建議給予評判。但在筆者多年與學校心理輔導教師合作的經驗中,有兩個做法類似但是效果不同的故事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讓筆者對影響心理教師“第一次亮相”成敗的因素有了一定的思考:
有位心理教師應學校領導的要求,在學校教師沙龍活動的時候組織個小活動,讓大家“輕松輕松”。于是,她準備了一個游戲活動“人際圈”。活動開始時,她讓所有在場的教師圍成兩圈、手拉手,并宣布了游戲規(guī)則。這時,有教師嘀咕著:這么幼稚??!自此,整個活動一直在一種奇怪的、不溫不火的氛圍中進行到最后。這位教師只得草草收場,感到非常尷尬。
無獨有偶,大概八年之后,有位心理教師也是應學校領導的要求組織活動。這位教師在教師大會上,組織了“鱷魚過河”的游戲,所有的教師分成幾組,完成“過河”的任務。活動之后,心理教師讓教師進行了簡短的交流:游戲過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什么感受?后來,教師們反饋很喜歡這次活動,希望下次還有這樣的活動。
有趣的是,兩位心理教師的第一次“亮相”都選擇了游戲活動這一形式,對象都是教師,但是效果卻大相徑庭。對比分析兩個案例,會發(fā)現有這樣一些因素影響了效果:
1.游戲內容的特點?!叭穗H圈”是一個以人際交往方式為主題的活動,活動本身的運動量不大、互動程度不高——只需要動動手指頭,但是對每個參與者的體驗要求比較高——察覺不同的交往方式帶來的影響;“鱷魚過河”是一個以團體合作為主題的活動,活動本身的參與度、互動程度、對抗性都較高——需要組成小組,相互商議、協作,并在小組間進行比賽。相比來說,在人際安全氛圍一般、參與者與帶領者之間的關系不夠熟悉和緊密的情況下,小組互動性高和參與度高的活動更能讓教師們投入參與并產生良好的效果。
2.形式的可接受程度。兩位教師都采用了游戲活動的形式向教師們展現團體心理輔導的魅力,但是,兩位教師操作的時間相隔了八年,這八年里,教師接受的培訓形式日漸豐富,從過去的聽聽講座、讀讀書、參觀、論壇逐漸發(fā)展到體驗式教育、參與式培訓,教師們能夠接受一些參與度高的活動方式,所以,八年之前,有些活動方式會讓教師們感覺“幼稚”,八年之后,這些活動方式可能就被教師們接受了。
3.教師的預期與需求。教師們來參加活動,都或多或少地懷有各種目地,比如想從活動中得到些什么,想通過活動更多地了解授課者。而關于心理,也多多少少地有一些模糊的印象和認識,這些對心理、活動、心理健康教育乃至授課者、授課內容的預期和需求,都會影響他們對活動的判斷和接受程度。第一位心理教師的“亮相”是在教師沙龍時,參與的教師是一種松散的、放松的狀態(tài),教師們突然被要求按照一些要求做出各種“幼稚”的動作,自然容易抗拒;第二位心理教師的“亮相”是在全體教工大會時,參與的教師大多處于一種固定的、僵硬的狀態(tài),突然有一種參與度高、富有對抗性和趣味性的活動讓他們參與,他們就會感覺到新鮮、有趣,也就更加容易接受了。
綜上所述,要想讓第一次“亮相”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除了態(tài)度要謙遜、準備要認真之外,還要注意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否有助于調動教師們積極參與,注意活動形式是否能被教師們所接受,活動操作的方式是否與教師的預期、需求匹配。
三、心理教師怎樣亮相更合適
心理教師的第一次亮相,有些時候領導會有具體要求,屬于“命題作文”,有些時候則可以“自由選題”,只要能夠“讓教師們認可”“以后好開展工作”即可,那么,心理教師可以怎么做?有些教師可能會根據自己的長處和已有資源,選題、設計內容,但在筆者看來,心理教師的第一次亮相,除了展示自己的長處,展現心理工作的魅力之外,還要注意另一個目標——“以后好開展工作”,心理教師如何定位“第一次亮相”將極大地影響這個目標的達成。
1.第一次“亮相”的定位
第一次“亮相”除了是心理教師作為教師的亮相之外,其實還是心理教師所負責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亮相。因為在學校里,教師們對什么是語文學科、數學學科的認識雖然不那么完整,但多少有些認識,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于他們來說還是很陌生的。因此,心理教師的亮相,通常會讓教師產生這樣兩個層次的認識:“心理教師會做什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教師)就是做這個的?!鼻罢呔褪俏覀兺ǔUf的“讓教師們認可”,后者就是通常說的“以后好開展工作”。
從這個意義上說,作為心理教師在“亮相”的時候,還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通過這次活動,我希望教師們如何理解學校心理教師的角色,如何理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舉個例子,筆者曾經遇到一個這樣的案例:心理教師為了準備第一次亮相,翻閱了兒童發(fā)展心理學、變態(tài)心理學的理論書籍和一些個案集,介紹了很多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表現和干預個案。介紹的時候,全場鴉雀無聲,心理教師自我感覺也很好。后來,有好幾位教師找到心理教師說:“老師,你什么時候有空?我們班級學生不愿意學習(或紀律很差、有學生很逆反),你什么時候到我們班里來做個輔導呀?要不我把學生送到你這里來?”剛開始的時候,心理教師覺得很開心,后來她發(fā)現,教師們似乎把所有和“心理”搭邊的工作都要交給她了。她突然感覺到一絲害怕:我應付得過來嗎?如果什么地方沒做好,同事們會怎么看?
這個心理教師的擔憂不無道理,如果教師們都認為學生的心理疏導應該是心理教師的工作,姑且不論心理教師的時間、精力和能力是否足夠完成這些任務,單從教師的做法來看,就已經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解得過于狹隘了。而這種狹隘的理解,多少和心理教師的“第一次亮相”有關系——集中介紹了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過于強調專業(yè)心理干預方法,的確會讓教師們感覺到“心理輔導與咨詢有用”“心理教師很專業(yè)”,但也會理解成“學校心理工作=問題學生咨詢=心理教師的工作”。教師們的這種理解,和目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 以及心理輔導教師的角色定位是有一定偏差的。
美國施密特博士認為,21世紀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是綜合性工作體系。傳統的心理工作是以心理教師為中心的,以提供信息為本質的,以治療為重點的工作,而綜合性心理輔導工作應該是服務于多種人群的,包括預防性、發(fā)展性和治療性的目標,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只是屬于中小學心理教師一個人的,也不只是他一個人的責任”。因此,施密特建議所有的心理教師“建立你工作體系的第一步,是尋求其他人或組織的加入,并記得與你的同事們合作?!币寣W校里的大部分教師相信“你所提供的服務,以及這一工作體系中他們負責的部分,對于達成教育所有學生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p>
我國吳增強教授也認為:學校心理輔導教師是完成學校心理輔導各種任務的主角,需要面向學生、家長和教師提供咨詢、顧問和指導等服務。對教師的工作職責包括:“為教師提供心理顧問服務”“給教師做心理輔導業(yè)務培訓,指導教師開展班級心理輔導、學科教學輔導等”。在談到和教師的合作時,吳增強認為:心理輔導教師要“強調并尊重一般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在學校中的地位:他們是學校教職員中的主體,唯有他們的協助與合作,才能達成幫助學生的目的”。
因此,對心理教師來說,在第一次“亮相”之初,就要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有全面的思考,并且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有清晰的認識。這樣,才能在“亮相”之時,在展現心理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心理輔導工作的專業(yè)魅力之外,還能幫助教師們建立一個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教師角色定位的正確認識。
2.基于上述定位的一次“亮相”
基于上述角色定位,筆者接下來要分享一個“亮相”案例。
某位心理教師來到一所高中學校,兩個月后,學校迎來了一次心理健康周活動,于是,她在這次心理健康周上為教師們開展了一次講座。
她先匯報了一下自己近期的工作:最近在學校接待了幾個學生個案,高三學生的主要困擾是壓力較大,沒有辦法安心上課,也沒辦法考出好成績。
接下來,她講述了心理學如何看待這些問題,講述了焦慮對人的健康、學習和人際交往的影響;這時,心理教師適時地講了自己看到有些教師承受壓力的表現,并表示敬佩;然后,她繼續(xù)講述自己處理這些個案的過程:向班主任了解情況、向學科教師討教學科學習方法、自己如何對學生進行思維調整和放松訓練。
最后,她感謝這些教師的參與和幫助,并強調說:這些教師的方法符合心理學原則,而對類似問題的干預和治療也有賴于這些原則的綜合運用。自己只是嘗試著將學習的方法加以運用,影響力只是一小部分,還有許多是需要教師們共同合作的。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心理教師并沒有講很多內容,似乎只是講了一個小小的個案,但在講述個案的時候,這位心理教師做到了這樣幾點:
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既生動,又專業(yè)。心理教師從自己的工作個案說起,“講學生的故事”是最吸引教師們關注的方法,同時,心理教師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個案,展示了專業(yè)功底,“有兩把刷子”的感覺能讓教師們產生認同感。
將團體與個人結合,既客觀,又溫情。這是最讓筆者覺得這位心理教師有智慧、定位清晰、有助于教師們理解學校心理工作的地方。心理教師在介紹個案輔導過程的時候,是從一個綜合干預的角度來介紹,而不是一個“單干戶”的角度來介紹的,這種綜合干預的介紹方式有助于教師理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個綜合工作體系,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這個工作體系中的一部分;再者,心理教師對學校教師的感謝也讓教師們感覺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愿意幫助心理教師,也愿意參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后,學校心理教師由于個人能力、精力和所學限制,也不是對心理工作的所有領域都擅長的,心理教師說明自己的“可為、不可為之處”也讓教師們能夠感覺到心理教師的真誠與客觀,更能夠接受、幫助這位年輕的心理教師。達到這樣的效果,就為“以后好開展工作”奠定了基礎。
學校心理輔導工作還是一項年輕的工作,心理教師作為這項工作的主要承擔者,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還要主動爭取更多教師、領導對這項工作的理解、幫助、支持和參與。因此,如果有機會,讓我們好好亮相!
(作者單位:上海市靜安區(qū)教育學院,上海,200040)
編輯 / 黃才玲 終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