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筆者在思考這樣的問題:學生閱讀效果顯著的關鍵應當是閱讀教學中要放飛學生的思緒,而我們學生的思緒能否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放飛仍然取決于我們教師自己。平時的教學我是怎樣讓學生的思緒得到放飛而且又是高效放飛的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了一番探討。
一.學生的思緒能夠放飛應當值得我們信任
初中語文教材的篇目都具有極為豐富的人文內涵,充分利用這些人文內涵將會對學生的精神世界產(chǎn)生廣泛而又深刻的印象。應當說豐富的人文內涵是蘊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間,需要我們去加以充分的挖掘,初中語文與小學語文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內涵的隱藏性。從一定意義上講,沒有實實在在的讀,放飛不了我們學生的思緒,所挖掘出來的內涵則顯得比較單一,不是幾十個學生就是幾十個哈姆雷特的理想局面。但是,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又為什么不能去形成這樣的良好局面的呢?究其原因就是我們未能相信學生,總以為雖然是初中學生,但是他們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鑒賞能力還是比較貧乏的,就是放飛了學生的心緒他們也不能感悟出怎樣的道道來。事實果真就是這樣?一次外出學習使我大開了眼界,那是幾位教師上的同題教研課,讓學生去鑒賞閱讀諸葛亮的《出師表》。有一位老師是這樣處理教材和安排教學程序的。教學時他把帶來的輔助材料發(fā)放給每個學生,是些怎樣的材料呢?有陸游的《書憤》,有杜甫的《蜀相》,還有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極力渲染的精彩語段。教學時教者想讓學生去閱讀輔助材料,在讓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再去切入文本內容,學生在此系列性閱讀的過程中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然后讓學生去進行交流,學生所交流的內容比較富有獨到的見解,他們由此知道了諸葛亮輔佐兩朝之心的赤誠,知道了諸葛亮施政的主張對鞏固蜀漢根基所發(fā)揮的巨大作用。
二.學生的思緒得到放飛應當值得我們重視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的教學要尊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事實,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放飛學生的思緒。筆者在教學蕭紅的《呼蘭河傳》時,由于充分放飛了我們學生的思緒,則獲取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是讓學生去快速瀏覽課文,迅速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然后是讓學生去七嘴八舌地自由議論和交流。學生交流的主要切入點不外乎這樣的幾個方面:作者的筆下所描述的生活你有怎樣的感受,交流時筆者欣慰地看到,我們初中學生對作者所描述的童年生活還真是比較羨慕,究其原因是我們現(xiàn)在的學生與自然接觸得太少太少了。這也帶給我們一個信息,我們能否讓學生去多多接觸自然呢?引起了我們內心的強烈震撼。放飛我們學生的思緒,我們還必須去努力做到的是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必須尊重所有的學生,才是教育教學的真諦。
三.學生的思緒永續(xù)放飛應當值得我們追求
學生的思緒永續(xù)放飛應當是我們每個語文教師最理想的追求,可是這里應當擁有一個過程,即由捧到放。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筆者力求尊重客觀事實,讓學生在由捧到放的過程中逐步硬朗自己的翅膀。我們的初中語文教材其體例的安排十分地利于我們在教學中捧放我們的學生。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筆者總不去平均用力,大凡略讀的篇目都由學生去自主發(fā)現(xiàn)自行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即使是精讀篇目也不去面面俱到,學生能夠解決的問題還是由學生自行解決為妙。譬如《我的叔叔于勒》這是我們語文教材的傳統(tǒng)篇目,對作品的主人翁以及于勒這個作者筆下的人物形象還存有不少的爭議。對于類似這樣的作品筆者總是尊重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現(xiàn),從不去拘泥于某些方面的大一統(tǒng)。所以,對《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翁問題,由學生自己去探究就呈現(xiàn)出諸多的精彩來。有學生說應當是于勒,因為小說的題目告訴我們,而且作者對于勒的生活細節(jié)描寫得又是那樣的細膩,這細膩的刻畫已能夠充分地證明:作品的主人翁應當是于勒。但是,也有學生提出了異議,他們所道出的話語有板有眼,從某些意義上講也是不無道理的。所以,求大同存小異也是我們扶放學生所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
蔡敏,教師,現(xiàn)居江蘇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