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
摘 要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即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由被害人或者檢察機關因犯罪行為遭受了損失,在司法機關進行刑事訴訟的過程中,一并解決民事賠償問題的訴訟活動。從立法本意上說,是為了減輕當事人訴訟費用的負擔,使當事人早日獲得賠償,節(jié)約訴訟資源,保證訴訟程序快速有效運行。因民事訴訟依附于刑事訴訟的進行,實踐中,往往忽視民事訴訟程序的獨立性,在“國家本位主義”、“先刑后民”等理念的影響下,我國法律及司法解釋對這個制度的規(guī)定存在很多缺失和不足,導致該制度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如受案范圍的限定、賠償范圍的局限、刑事訴訟程序終結后單獨提起民事訴訟的不能等等。筆者以其中的精神損害賠償能否納入賠償范疇問題,提出見解和看法。
關鍵詞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精神損害 賠償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一、法律規(guī)定及問題的提出
我國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第 99條規(guī)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財產(chǎn)、集體財產(chǎn)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p>
上述規(guī)定即明確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范疇、提出主體、賠償范圍作出籠統(tǒng)規(guī)定。根據(jù)96刑訴法作出具體規(guī)定的有2000 年的《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guī)定》、2002 年的《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等司法解釋,進一步確立了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的架構,明確規(guī)定只有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且將物質損失限定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已經(jīng)遭受的實際損失和必然遭受的損失。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失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這一系列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是否合理,實踐中引發(fā)了不少爭論和質疑,其中最令人詬病的即是精神損害賠償不能納入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的問題。那么法律為何作出如此規(guī)定,精神損害賠償納入附帶民事訴訟是否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筆者將逐一分析闡釋。
二、法律規(guī)定排除精神損害賠償?shù)脑蚣罢`區(qū)
(一)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的原因。
1、認為刑罰本身是一種精神撫慰手段,刑罰的懲罰性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被害人獲得精神慰藉,且在量刑同時考慮到犯罪行為本身造成的精神損害,若再允許精神賠償納入刑附民范疇會導致重復評價。立法者從公法優(yōu)先私法的角度出發(fā),過分強調國家暴力機器的報復性功能,而忽視安撫被害人情緒、給予被害人精神救濟的重要性。
2、認為精神損害賠償沒有明確賠償標準,完全依靠法官的內心確信和自由裁量,易導致異地異判。在此,立法的空白造成實踐操作的謹慎,司法機關在訴訟效率與權利救濟的公正矛盾中作出了取舍。
3、認為精神損害賠償不具有執(zhí)行力,因我國各地經(jīng)濟水平發(fā)展不一,賠償能力有限,即使判決一定數(shù)額的精神損害賠償金額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執(zhí)行,從而影響法院判決的既判力。立法者從維護判決地位的角度出發(fā),過分擔心了判決執(zhí)行力問題。
(二)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的誤區(qū)。
1、刑罰取代不了精神賠償。刑罰是國家暴力機關對犯罪的一種懲罰行為,目的預防和懲治犯罪,維護社會秩序,進而保護國家安定,是公法意義上的價值。而被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是以個人權利救濟出發(fā),意在維護被害人的權利,是私法意義上的價值。二者共存,不能相互替代。
2、司法效率不能犧牲公平、公正的秩序。我國現(xiàn)行憲法明確規(guī)定了對公民人權的保護,作為根本法的憲法,對人權的高度保護,應受到各個法律的全面支持,刑法亦不例外。在公民的精神價值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一般侵權行為之訴皆能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而將精神損害賠償排除在刑附民之外,明顯背離了公平原則,造成了立法與執(zhí)法的不公。
3、立法的缺失不能作為合理排除的借口。法律規(guī)定有一定的滯后性,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的賠償標準缺失、異地異判的問題很容易通過立法的完善而解決,立法的滯后不代表能犧牲被害人合法權益。另外,判決與執(zhí)行本就是兩個概念,不能因為執(zhí)行困難,而拒絕合法合理的判決。
三、精神損害賠償應納入刑附民程序
(一)法律依據(jù)。
1、我國立法情況。
我國《憲法》第 38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痹摋l規(guī)定,明確了公民的基本人權不受侵犯。
我國民事領域對精神損害賠償?shù)囊?guī)定與刑事領域大相徑。《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guī)定了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榮譽權、法人的名稱權、榮譽權、名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頒布實施的《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明確規(guī)定了當自然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2010年實施的《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二條進一步規(guī)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明確以立法的形式將精神損害賠償納入侵權之訴的賠償范圍之中。
2、其他國家立法的情況。
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不少國家立法支持精神損害賠償?shù)脑V求納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其中,典型代表為法國立法,除《法國刑事訴訟法典》外,又編纂《因犯罪行為而遭受經(jīng)濟損失的被害人請求賠償》,他一方面強調了附帶民事訴訟的獨立性,一方面又鼓勵被害人在刑事訴訟程序中提出民事賠償。《法國刑事訴訟法典》 第 3 條規(guī)定:“凡應對起訴的犯罪行為所導致的全部損失,包括物質上的,身體上的或精神上的在內,都可以提起民事訴訟?!?/p>
(二)精神損害賠償納入刑附民程序的必要性。
1、全面保護人權的必然要求。
單純的刑罰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對被害人來說是一種安撫,但這是公權力發(fā)揮的效力,是國家對罪犯懲罰的手段,對普通民眾來說,是犯罪分子應得的下場。而私法層面上,被害人的身心需要得到進一步寬慰,這種寬慰的客觀體現(xiàn)即為金錢,以現(xiàn)代社會的評價標準來衡量精神損害,更能充分維護被害人的權益。同時,讓犯罪分子承擔刑事、民事上的雙重責任,更能起到懲罰犯罪的作用。因而,將精神損害賠償納入刑附民程序是全方位保護被害人權利的必然途徑。
2、效率、公正有機統(tǒng)一的必然要求。
刑事案件的訴訟流程較民事案件進展快,檢察機關以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將刑事案件起訴到法院,一般情況下,定罪量刑的證據(jù)已經(jīng)查清,此時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不需要再過多浪費時間精力,節(jié)省了訴訟資源,提高了訴訟效率,對因訴訟費問題而沒有能力單獨提起民事訴訟的被害人來說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但是,倘若該附帶民事訴訟不能完全解決被害人需要解決的問題,無視被害人的精神需求,反而可能使附帶民事訴訟流于表面,加上刑事程序終結后,單獨提起民事訴訟又得不到法院受理,被害人的賠償訴求更是得不到應有的救濟。因而,將精神損害賠償納入刑附民程序實現(xiàn)了公正與效率的有機統(tǒng)一。
3、法律體系統(tǒng)一的必然要求。
如前文所述,我國根本法的憲法明確規(guī)定了公民的基本人權不受侵犯,而我國民事立法領域明確支持精神損害賠償請求。作為刑事犯罪領域,被害人的生命健康、人身自由等權利在遭受侵害時必定伴隨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親屬的精神損害,比如搶劫、尋釁滋事、交通肇事類犯罪等等,較之民事領域的精神損害有過之而無不及,否定精神損害請求違背了公平、正義的法理秩序,同樣不利于法律體系的統(tǒng)一。因而,將精神損害賠償納入刑附民程序是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統(tǒng)一的應有之意。
四、結語
綜上,精神損害賠償應當納入刑附民程序,但該程序不能被濫用,立法者應結合實踐,通過立法的完善,確定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提起的主體、請求范圍及具體賠償標準等,從而使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更有效得在實踐中發(fā)揮作用,達到效率、公正的有機統(tǒng)一。
(作者單位:海門市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