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曾”字在《漢語大字典》中有兩種讀音、11種釋義。本文以“曾”的字形演變?yōu)榫€索,梳理“曾”字的本義、引申義和假借義,探索該字的源和流,以求還原其意義的演進(jìn)過程。
關(guān)鍵詞:曾 字形 本義 演變過程
《漢語大字典》中“曾”字有“céng”和“zēng”兩種讀音,11種釋義(見《漢語大字典》第1521頁)。本文以“曾”的字形演變?yōu)榫€索,梳理“曾”字的本義、引申義和假借義,探索該字意義的演進(jìn)過程?!霸弊值淖中窝葑?nèi)缦拢?/p>
甲骨文形體,象古代蒸食的炊器甑(zèng)。金文形體,上為蓋,中為腹,下為底,做飯用。小篆形體演變成了從八從曰,聲的形聲字。
一、“曾”字本義探源
(一)本義為“甑”
許慎《說文解字》“曾”字下云:“詞之舒也。從八從曰,聲。昨棱切。籀文作,按字亦作?!薄渡胶=?jīng)·大荒東經(jīng)》中有山,郭璞注:“音如釜甑之甑?!焙喂庠乐赋觯骸吧剑s為曾人所居制甑之地?!盵1]顯然不是“曾”字的本義。隨著出土文獻(xiàn)增多,“曾”的本義逐漸清晰。
甲骨卜辭中“曾”字寫作“”。從形體上看,象炊具“甑”上有蒸汽。馬如森《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釋曰:“曾,獨體象物字,金文鄫伯簋作,甲骨文從省‘作‘,曾為甑的初文,蒸食炊具,是為本義?!盵2]朱芳圃也認(rèn)為:“‘曾即,甑之初文。甑、甗炊飯,與鼎以烹肉同。其器下盛水,上盛飯,中置一箅(蒸鍋中的竹屜)。”[3]曾憲通、林志強(qiáng)著《漢字源流》中也提出:“曾非形聲字,中的‘田為象形。”[4]據(jù)《字林》云:“甑,炊器也。”甑是從鬲器的基礎(chǔ)上演變而來。何光岳在《楚滅國考》中也作出分析得“曾”實為原始社會末期新創(chuàng)造的甑器,即用以甑飯的飯甑,甑旁之瓦是后來所加。還提出“發(fā)明甑器的部落便稱作曾,后來發(fā)展為國號?!盵5]
可見,“曾”的本義應(yīng)該是一種叫作“甑”的炊器(詳見文末附圖1),后用來指代制作“甑”的地名,進(jìn)而演變?yōu)閲枴⑿帐?。作為炊器的意義后寫作了“甑”。此炊具在使用時有隔層,從而引申為“重疊”之義,讀為“céng”,同“層”,如《管子·輕重戊》:“有虞之王,燒曾藪,斬群害,以為民利”。
(二)“曾”為“增”和“贈”的本字
劉桓在《甲骨文考釋(續(xù)完)》一文中認(rèn)為“”也是“曾”的初文,“正因為象甑中之箅將器隔為兩重,故從曾之字多有重義?!盵6]按照劉桓的考釋,“”為“曾”之初文,在甲骨卜辭中就已存在一字多義的用法,分別用作“甑”“增”“憎”用。如《鹽鐵論·詔圣》:“雖曾而累之,其亡益乎?”《孟子·告下子》:“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薄秾O奭·音義》:“曾當(dāng)讀作增?!庇忠曛钢虚g隔兩代的親屬關(guān)系?!稜栄拧め層H》:“王父之考為曾祖,孫之子為曾孫”。郭注:“曾尤重也”?!霸妗薄霸鴮O”,表示中間隔兩代的親屬關(guān)系,在現(xiàn)代漢語中這層含義讀為“zēng”。
何光岳《楚滅國考》一文認(rèn)為,商滅夏后,“夏的同姓親族,或被俘虜成為臣仆,或被逼向四方遷避,唯獨曾人能立足于商朝附近,正因他們歷來對商忠心耿耿,常常入貢。以后曾便衍化為‘饋贈和贈送之義,又因拿曾人進(jìn)貢的物品當(dāng)作祭品,故又稱之為曾祭(蒸祭)?!盵7]所以“曾”字由本義引申出了“贈送”義。
二、“曾”姓氏由地名、國名演變而來
甲骨卜辭中,“”常用來表示國名和地名。《掇續(xù)》六二:“乙未[卜]貞,立事于南,右比□,中比輿,左比?!边@是武丁時期的卜辭,記錄的事件是商王南征,商軍的一支與曾國的武裝聯(lián)合行動。《殷墟文字甲編》二八三〇:“庚午卜王貞,其呼小臣烈從,在衣?……”這是稟辛?xí)r期的卜辭,記錄的是商王親自來到曾國。這些出土文獻(xiàn)表明,曾國早在商代就已經(jīng)存在,并與王室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商代卜辭有“□巳,……”(院.3.0.1875)。[8]丁山在《殷氏族方國志·曾》中認(rèn)為:“讀為潧(zhēn),是地名?!庇谑∥嵴J(rèn)為:“即金文曾之初文?!喈?dāng)為地名。《中》:王命中先省南國,行王居,在。與契文之,自系同地?!盵9]雖然“曾”的具體位置還有爭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曾”一度作為地名,是“潧”“鄫”“繒”的本字,進(jìn)而成為國號,最后演變?yōu)橐粋€姓氏。
不少學(xué)者都考證過曾姓的來源,楊建敏認(rèn)為“曾姓即來源于曾國”[10],最早的曾國以制甑聞名的曾人生活在中原潧(溱)水流域,河南省新密市溱(潧)洧流域是中華曾姓的祖居地,即曾姓的起源地?!缎帐霞本推分杏涊d:“曾氏出于鄫,姒姓,莒滅鄫,子孫在魯者別為曾氏?!焙喂庠涝凇冻鐕肌芬晃牡挠^點同《姓氏急就篇》一致,還進(jìn)一步考證了現(xiàn)在對應(yīng)的地點,文中找出《世本》中的記載。論證得出:“曾氏郡望出于魯國和廬陵郡?!盵11]
三、“曾”假借為虛詞
“曾”用作虛詞在先秦時期就已經(jīng)很普遍。
《說文》:“詞之舒也。從八從曰,聲”,即“曾”是用來加強(qiáng)語氣的詞語,段注在“詞之舒也”下注云:“葢曾字古訓(xùn)乃”列舉了很多例子來說明“曾”作為語氣詞與“乃”的用法一樣。如《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河廣》:“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薄读凶印珕枴罚骸霸蝗翩灼奕踝??!边@些例句中,“曾”都作“乃、竟”解,讀為“céng”。
“曾”作為一個“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在過去”的時間副詞,自先秦時代就已開始被廣泛使用了。段注列舉的“皇侃《論語疏》曰:‘曾猶嘗也‘嘗是以為孝乎”。李白《猛虎行》:“蕭何曾作沛中吏?!边@是說:蕭何曾經(jīng)作過沛縣的官。
“曾”亦被假借表示疑問,相當(dāng)于“何、怎”,如“曾奈”(怎奈)。
由此可見,“曾”字經(jīng)過了詞義的不斷發(fā)展,有些詞義已經(jīng)消亡。這些后起的詞義似乎與其本義相差甚遠(yuǎn),但是仔細(xì)考證也不難找出其間的聯(lián)系。我們可以看到“曾”字詞義較為清晰的發(fā)展脈絡(luò):
注 釋:
[1]何光岳.楚滅國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64.
[2]馬如森.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M].上海:上海大學(xué)出版社,2008.
[3]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3卷)[M].北京:中華書局,1962:104.
[4]曾憲通,林志強(qiáng).漢字源流.[M].廣州:中山大學(xué)出版社,2011:3.
[5]何光岳.楚滅國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64.
[6]劉桓.甲骨文考釋(續(xù)完)[J].學(xué)習(xí)與探索,1987,(6).
[7]何光岳.楚滅國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61.
[8]丁山.殷商氏族方國志[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1956.
[9]于省吾.《殷契駢枝》三編《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9:4.
[10]楊建敏.曾姓與曾國考源[J].黃河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2010,(1):51~55.
[11]何光岳.楚滅國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63.
參考文獻(xiàn):
[1]陳虎.副詞“曾經(jīng)”的虛化過程與成因[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2010,(2).
[2]丁山.殷商氏族方國志[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1956.
[3]張昌平.曾國為繒隨說[J].江漢考古,1994,(4).
[4]楊寬,錢林書.曾國之謎試探[J].復(fù)旦大學(xué)學(xué)報,1980,(3).
[5]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
[6]李學(xué)勤.曾國之謎[N].光明日報,1978-10-04.
[7]舒之梅,劉彬.論漢東曾國為土著姬姓隨國[J].江漢論壇,1982,(1).
[8]何浩.從曾器看隨史[J].江漢考古,1988,(3).
[9]甘露.“曾國之謎”探微[J].佳木斯大學(xué)社會科學(xué)學(xué)報,2006,(1).
[10]商務(wù)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古今漢語詞典[Z].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0.
[11][漢]許慎.說文解字[Z].北京:中華書局,2007.
[12]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古文字詁林(第一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3]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第2卷)[M].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87.
(曾露珠 福州 福建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3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