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邏輯修辭教科書中,經常碰到比喻修辭、比喻推理、比喻論證、類比修辭、類比推理、類比論證、對比修辭、對比論證等概念。這些概念的基本涵義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qū)別,不同的教科書有不同的解釋。作者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認真研究了學者們的意見,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的疏理和整合,希望所持觀點對研究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邏輯 修辭 比喻 類比 對比
一、比喻辭格與類比辭格的異同
在修辭學中,既有比喻辭格,也有類比辭格。二者有哪些異同?比喻辭格是指不同類的事物之間具有某種相似點,便用彼事物來描述所要表現的此事物。從比喻辭格的結構看,它是由本體、比喻詞和喻體這三個“部件”構成的,但在這三個部件中,喻體非出現不可,否則便不是比喻,至于本體和比喻詞,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三個“部件”全有的,叫明喻;只有本體和喻體的,叫暗喻;只有喻體的,叫借喻。而類比辭格是指甲、乙兩事物不但有相似點,而且屬于同類,便以乙事物來描繪評價甲事物。類比辭格由本體、類比詞語和類體三部分構成,根據本體和類比詞語的隱現,可以分為明類、暗類和借類三種。明類是指本體和類體同時出現,兩者之間常以“象”“是”“似”“無異”“與……一樣”等詞語聯結。暗類是指本體和類體同時出現,但隱去了類比詞語。借類是指本體和類比詞語都隱去,而以類體替代未出現的本體。比喻辭格和類比辭格,除了類比的主客體是同類、比喻辭格的主客體是異類之外,兩者幾乎完全相同。因此判斷辭格的主客體是同類還是異類,這是類比辭格和比喻辭格的唯一區(qū)別。
修辭學有類比辭格,邏輯學有類比推理,這兩處講的“類比”概念含義不盡相同。前面談到,修辭學講的類比是指“甲、乙兩事物不但有相似點,而且屬于同類,便以乙事物來描繪評價甲事物。”邏輯學講的類比是指“同類或相近的事物之間的比較”,“根據兩個類似的對象在某些屬性上相同,推出它們在其他屬性上也可能相同的結論。”顯然邏輯學講的類比,不僅包括同類事物,也包括相近的事物。所謂相近的事物,是指具有相似點、在本質上相接近的事物。了解這些差異,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類比推理的本質屬性,在創(chuàng)新思維活動中,更大限度地發(fā)揮它的創(chuàng)造功能。
二、類比推理與比喻修辭的異同
類比推理與比喻修辭有著緊密聯系。比喻要使用類比,盡管進行比喻的時候往往看不出有什么推理過程,可是它里面的確隱含著類比推理。比喻在促進人們的認識和增強說服力上,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雖然它不是論證,只是說明,但隱含著類比推理的比喻,更能顯示邏輯的力量。比如:毛澤東同志把黨委抓工作與彈鋼琴作類比,把游擊隊分散作戰(zhàn)與漁人捕魚作類比,誰能說不是比喻呢?
類比推理與比喻修辭雖然有著緊密的聯系,但二者也有著重要的區(qū)別。
(一)比喻修辭是用生動形象的事物來突出被比喻事物的特征或說明某種道理,俗稱“打比方”,它是修辭學研究的范疇。而類比推理是根據兩個或兩類事物的相同屬性推出另外一種屬性也相同的推理,它是邏輯學研究的范疇。換句話說,類比推理和比喻修辭是兩種性質不同的研究方法。
(二)類比推理是由已知情況去推出未知情況,而比喻僅是把被比喻的主體(事物)和比喻的客體(事物)中的某種相同屬性進行比較,并不考慮它們能否推出其他情況。比如“打仗好比下象棋”,這是比喻,比喻的任務至此完成。如果擔心人們不理解,還可以作一句說明,“它們都需要調動多方面力量。”如果說,“既然打仗像下棋,而下棋要多看幾步才能取勝。那么,打仗也應該多看幾步才能取勝?!边@就是類比推理了。
(三)類比推理要求類比中的兩類事物在本質上要有相同之處,就是說在推理過程中,作為前提的各個對象需要有共同的本質屬性,這種共同的本質屬性愈多,結論的可靠性就愈大。比喻則不同,喻體和本體之間的比喻點并不一定非本質屬性不可,只要有一點相似就可以進行比喻說明。
(四)類比推理對兩類事物之間的距離領域無任何限制,比喻則不同。用來作喻體的事物與本體所屬的領域可以相距甚遠,愈遠,其效果就愈好。例如共產黨的本質與太陽的本質是不同的,兒童與花朵也相去甚遠,可是把共產黨比作太陽,把兒童比作祖國的花朵,卻是非常生動恰當的。
(五)類比推理的目的和結果是為一個新的判斷的產生提供新的知識,雖然新的知識是或然的,有待實踐證明的。而比喻的目的和結果并不在于一個新的判斷的產生,而是在于對原有判斷做出生動、具體、通俗的說明。例如,把馬克思主義比作政治上與軍事上的望遠鏡、把宗教比做麻醉人們的鴉片都屬于比喻,目的在于使馬克思主義和宗教這些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以便加深人們對這些概念的理解。
三、比喻推理與比喻修辭的異同
比喻推理與比喻修辭的共同之處在于它們都是運用“以彼物比此物”的手法,在作用上有相似之處,都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使深奧復雜的道理淺顯化。它們的不同點是:
(一)比喻修辭中的比喻,被比喻的對象是具體的事物,如“豆腐西施”楊二嫂。而比喻推理中的比喻,被比喻的對象是比較抽象的事理,如“精兵簡政是克服物質困難的一項重要的政策?!?/p>
(二)比喻修辭中的比喻,用以比喻的是一個具體鮮明的形象,如“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而比喻推理中的比喻,用以比喻的卻是一組具有內在必然聯系的對象。如“氣候變化了,衣服必須隨著增減。”“孫行者化為一個小蟲鉆進鐵扇公主的肚子里去,而把她戰(zhàn)敗?!薄百F州的小老虎能吃掉龐然大物的驢子”。后兩個例句雖然出自神話和寓言,但仍然揭示了生活的真理,它們本身的內在聯系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它們都能起到一定的論證作用。
(三)比喻修辭中的比喻,喻體和本體之間不具有邏輯關系。而比喻推理中的比喻,本體和喻體之間具有邏輯關系。例如,在魯迅《故鄉(xiāng)》中有這樣一句話:“豆腐西施”楊二嫂,“正象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仃伶的圓規(guī)。”“楊二嫂”是具體事物,“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是個具體的鮮明的形象,“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和“楊二嫂”之間沒有邏輯關系。這種修辭學上的比喻,目的在于增強藝術感染力,而不在于說明抽象的事理。
(四)比喻修辭中的比喻,比喻面狹窄且容量小,對事物加以形象化的說明,可以使人產生奇妙的想象和聯想。比喻推理中的比喻,比喻面廣且容量大,寓事理于形象之中,使人從比喻中悟出事物的道理。
(五)比喻修辭中的比喻,目的是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體化,以便人們理解和接受。比喻推理中的比喻雖然也能起到一定的修辭作用,但主要目的在于增強文章的邏輯說服力,人們讀后感覺到的不是它的形象,而是它深入淺出說明的道理,使人對新論證的命題深信不疑。
(六)比喻修辭中的比喻,通常只是對概念加以修飾,使讀者對某一概念產生形象化的感受,僅存在于比喻句中。比喻推理中的比喻,在形象化的表述中往往要貫穿于某一段落,甚至于全文中。
四、比喻論證與類比論證的異同
比喻論證是用與論點有著某種聯系且通俗易懂的形象、故事、典故作為論據進行推論,從而證明論點的一種論證方法,也就是通過比喻進行論證的方法。比喻者與被比喻者之間,類相異,理相同。只有類相異,才能作比喻,只有理相同,才能進行推理,才能起到論證的作用。在比喻論證中,論點是本體,是抽象的事理,論據是喻體,是與論點有某種關系的形象群(一個或數個形象)。喻體同本體之間有推出某種道理的關系。常言道:“以所知諭其所不知”“喻巧而理至”,都極準確地概括出了這一論證方法的特點。
魯迅的《拿來主義》,通篇運用了比喻論證,用對待一所大宅子的態(tài)度,比喻應該如何對待外國的文化遺產問題。用“魚翅”“鴉片”“姨太太”分別比喻外國“文化中有益的”“雖有害但可利用其有利因素的”和“全然有害的”三部分。用“昏蛋”“廢物”“孱頭”三種形象比喻三種人:對文化遺產“全盤否定”的左傾機會主義、“全盤吸收”的投降主義和膽小怕事的人。
運用比喻論證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一)拿來作比的事物,應當是人們比較熟悉、容易理解的,否則就起不到幫助說明的作用。
(二)兩種事物之間必須有某些相似點,而且必須是實質性的問題。在論證的時候,要揭示兩者之間的相似點,闡明兩者之間的邏輯關系。比喻不可濫用,不倫不類的比喻將會適得其反。
類比論證是類比推理在論證中的應用。這是根據兩個對象或兩類事物在許多屬性上是相同的,從而推出它們在其他屬性上也相同的一種論證方法。在《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用妻私他,妾畏他,客欲有求于他,因而使他受了蒙蔽,證明了宮婦私王,朝臣有求于王,王也受了蒙蔽的道理。這里運用的就是類比論證。
采用類比論證的方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盡量增加用以類比的相同屬性的數量,相同屬性愈多,結論愈可靠。
(二)盡量采用對象的本質屬性進行類比,愈是采用本質屬性進行類比,結論愈可靠。
(三)用以類比的對象的相同屬性與結論的屬性之間應有一定的聯系,聯系越密切,結論越可靠。
類比論證和比喻論證都是利用事物之間的比較,以彼示此。比喻的雙方不是平行并列,而是一主一次,以次示主。二者的區(qū)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類比論證的前提必須是真實的事物,或者是具有科學根據的,這樣才能推出符合實際的結論。比喻論證的前提不一定是實有其事,可以是寓言、神話,也可以是作者通過合理的想象營構的。只要包含的道理為真即可。比如《愚公移山》的寓言比喻依靠群眾,堅持不懈,必能取得成功?!稗r夫與蛇”比喻對敵人不能仁慈。引用這些比喻,都能增強論證的效果。
(二)類比論證(推理)中的事物(前提)應是同一類事物,它們的可靠性取決于二者本質上的相同點。本質上不同的事物是無法進行類比的。原則上講,比喻論證可以在廣泛的事物之間進行,只要比喻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間在某一點上確有相同之處,即可取這點來比喻。如:用“唇亡齒寒”喻示弱小國家利益相關,要一致對外;用“房子要經常打掃”喻示人的思想要經常自我檢查等。
(三)類比論證是類比推理在論證中的應用,側重于增強論證的邏輯性和說服力,而比喻論證側重于使論證形象化,風趣化,易于被讀者接受。
(四)類比論證能根據已有的知識推出新的知識,比喻論證只能幫助人們對已有的知識加深理解,不能推出新的知識。所以比喻論證只能作為一種輔助的論證手段,是一種間接的論證,它和直接論證結合在一起,才能把論點說透。
五、對比論證與類比論證的異同
對比論證是將兩種性質截然相反或有差異的事物進行比較,從而達到否定錯誤論點,樹立正確論點的目的。對比論證有“橫比”和“縱比”兩種?!皺M比”是將發(fā)生在同一時期、同一區(qū)域的兩種性質截然相反或者有差異的事物進行比較,通過這樣的對比,對錯誤的或者不好的事物予以否定,對正確的或者好的事物予以肯定。例如毛澤東同志的《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在強調各級黨委領導實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意義時,將項羽不愛聽取別人意見,一人稱霸,最后失敗的史實同劉邦禮賢下士,廣納群言,最后勝利的史實進行了對比,就是這種“橫比”論證的運用?!翱v比”是將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時間、地點的不同情況進行比較,揭示事物在不同階段的屬性。例如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八十年前中國共產黨誕生時,黨員只有五十幾個,面對的是一個災難深重的舊中國。八十年后的今天,我們黨已成為執(zhí)政五十多年,擁有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祖國的政黨。這個巨大變化,是中華民族發(fā)展的一個歷史奇跡?!?/p>
“縱比”和“橫比”既可單獨使用,也可綜合使用。只要使用得當,就能把抽象的、陌生的、不易理解的事物說得清楚易懂。
運用對比論證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只能在同類事物中進行對比,如果不是在同類事物中進行對比,就會犯無類比喻的錯誤。例如“尺”與“斤”不能相比,因為前者指長短,后者指重量,兩者之間不是同一關系,不是同類,這樣的比較是無意義的。
(二)對比的事物、事理要有針對性,從正反兩方面對比,才能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
(三)對比并非是兩種相反事物的簡單羅列,而是要加以分析說明。
(四)事物常存在中間狀態(tài),故對比事物、事理的正反面時,不能絕對化。
對比論證和類比論證有其相同之處,因為二者都是通過比較,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認識過程也是一致的,都是通過已認識的一事物經過比較進而認識未知的、本質相同或完全不同的另一事物。但二者也是有區(qū)別的,其區(qū)別是:
(一)“比”的對象選擇方法不同。類比論證選擇“比”的對象很嚴格,它要求性質、環(huán)境和條件完全相同。而對比論證則要選擇相對或相反的事物,不強調條件和環(huán)境。
(二)二者“比”的目的不同。對比論證“比”的目的是突出“異點”,通過對比或反襯,使觀點更鮮明;而類比論證則是通過“比”找出相同點,借同類別事物所具有的共性,使論點得以成立。換句話說,對比論證是異類比較,比異顯異,理在異中。類比論證是同類比較,比同求同,理在所求之同。
(三)類比論證能從已知推出未知,使人們獲得新知識;而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一樣,只能幫助人們加深已有的認識,不能推出新知識。
(四)類比論證是一種邏輯思維形式,而不是“邏輯的通道”。對比論證則是一種認識形式,或稱之為思維方法。
參考文獻:
[1]譚永祥.修辭精品六十格[J].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2]李先焜.論比喻推理[A].邏輯學文集[C].長春:吉林人民出版
社,1979.
[3]何應燦,彭漪漣.普通邏輯自學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
版社,1986.
(郜林濤 上海 華東理工大學人文學院 2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