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耘
【摘要】關于解決問題策略部分教學時,學生只追求問題的解決,策略意識很難形成,怎么辦?實踐證明,策略意識的形成需要我們老師在日常教學中進行訓練,為學生創(chuàng)造豐富的活動,給學生留足探索策略以及運用策略探尋解決問題途徑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的策略意識在豐富的體驗中自覺生長。
【關鍵詞】小學數學 策略教學 體驗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4-0138-01
“解決問題的策略”是蘇教版國標本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指導意見新增設的教學內容,旨在幫助學生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形成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然而解決問題的策略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教”所能教會的。所以,在策略的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留足探索策略以及運用策略探尋解決問題途徑的時間“逼”出學生的“策略”。
【案例描述】(蘇教版國標本四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表》)
一、感悟表格
師:前段時間進行了語文、數學、外語的期中考試,全班同學的各科成績如下。(出示兩種不同的記錄方式:一、雜亂無序的各科成績。二、列表整理后的成績)
師:你喜歡哪一種記錄方式?為什么?說說你的理由。
生1:第二種,因為簡明。
生2:第一種很亂!
師:是的,對比兩種不同的記錄方式,讓我們感受到表格整理的優(yōu)越性——簡明。(板書:簡明。)有些信息整理成表格后,更易發(fā)現其內在的規(guī)律。(板書:規(guī)律。)
師:像這種用列表的方式進行整理,就是一種策略。
【簡析:教者獨具匠心地從學生很熟悉的成績記錄方式引入新課,出現兩種不同的記錄方式,讓學生感悟用表格整理信息的簡明性,并進一步感悟到用表格整理信息容易發(fā)現其內在規(guī)律的特點。為下面學習用表格解決問題作了極好的鋪墊?!?/p>
二、選擇、設計、運用表格
師:三個好朋友去文具店買文具,在文具店里碰到了一些數學問題,我們一起去幫助解決。(出示情境圖:情境圖中增加了幾條信息,使情境中的信息涉及多個條件與問題,能引發(fā)學生思考:如何整理信息?怎樣整理信息才便于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思考能讓學生體會策略的價值。)
師:哎,這么多的信息,你想怎么做才能讓大家清楚地看到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整理。)
生:老師,可以列表呀!把它們整理好,再找有用的信息。
師:怎么列表呢?老師這兒有兩份空表格借給你們用,要不?
生:行!
【簡析:通過對學生生活資源和學習資源的整理,教師巧妙地引導學生充分感悟表格在生活和學習中的作用及其優(yōu)越性。如出示兩份表格,一份設計適合整理題中的信息,一份不適合。通過比較表格一和表格二,進一步理解信息之間的關系,引發(fā)對應的思想。并共同商討表格中應該包含的內容、結構,去繁留簡,優(yōu)化表格?!?/p>
三、反思交流,體驗策略
師:通過剛才解決問題的過程,你覺得用表格整理信息除了清楚、簡潔,還有什么優(yōu)點?
生1:能幫助我們很快解決問題!
生2:我們很快就能找到有用的信息!
師:是的,我們剛才體會到用表格整理信息除了清楚、簡潔,更主要的是便于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很快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四、整合表格,無表亦有表
師:同學們,我們通過表格把題中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排出來了,如乘法口訣表一樣,我們也可以隱去表格線,看不見表格線,但心中有表格。
【簡析:從兩個表格到一個表格,從一個表格到隱去表格線,內容逐步簡化,而數量之間的關系卻逐步清晰。運用表格解決問題,并不拘泥于表格形式上的完整,而是形成運用表格的意識,哪怕沒用表格線,只要相關信息整理成對應形式。這樣從更高層面上引導學生體會表格的價值。既簡化了形式,又深化了實質?!?/p>
思考:教學時教者不滿足于對“策略”一詞的語義理解,不是僅從形式上強化用列表的方法解題。而是讓學生感受用表格的方法,從本質上領會解決問題的策略之一“列表法”的有效性。到教師引領學生體會策略的價值,進而主動運用有關策略解決問題。由此我們可以得出:
1.“策略”在比較中形成
策略教學的根本目的不僅在于要讓學生會做題,獲得具體問題的結論和答案,更在于讓學生經歷并體驗策略的形成過程,獲得對策略內涵的認識與理解,感受策略給問題解決帶來的便利,真正形成策略意識,并能選擇策略解決實際問題。以上案例在教學中通常例題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教師直接畫表格,引導學生在表格中填寫信息;第二種方式是由學生自己設計表格整理信息。上述案例在第一種與第二種之間開辟了一條讓學生選表格的教學思路,選擇使學生的思考有了基礎,再通過比較,進一步理解信息之間的關系,為下一步自行設計表格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2.“策略”在反思中深化
策略的有效形成必然伴隨著對解題過程的不斷反思。及時引導學生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反思,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自身形成策略過程的認識,有利于學生不斷體驗策略的價值。如果學生通過深刻而有效的回顧反思,能夠領悟到:不管題目如何變化,我所掌握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卻始終有用,那就說明學生占領了學習解決問題策略的“制高點”。
3.“策略”需要多樣化的訓練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對“解決問題”目標提出了“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的要求。我們應鼓勵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解題,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鼓勵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使學生掌握常見的解題策略。
4.“策略”應注重各個領域的滲透
當然問題解決在小學數學教學領域無處不在,教師要始終樹立問題解決的意識,將問題解決滲透到各項學習內容中方可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增強。
在空間與圖形領域:在學習了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后,讓學生應用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要制作一個鏡框,鏡框周圍木條的長度和玻璃的大小該怎樣求?
在統(tǒng)計與概率領域:如,“平均數問題”練習中,學生收集了自家1月到3月份用水情況,用條形統(tǒng)計圖呈現:1月20噸、2月26噸、3月32噸。觀察統(tǒng)計圖后,首先自主提出問題: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噸?接著推測:4月份可能會用水多少噸?這樣層層遞進的問題,既注重統(tǒng)計觀念的培養(yǎng),又滲透問題解決的意識,收到一舉多得的教學效果。
在實踐和綜合應用領域:比如,四年級下“找規(guī)律”中,讓學生自主設計植樹方案,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列表、發(fā)現間隔數與棵樹之間的關系,進而構建解決問題的數學模型,提煉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綜上所述,解決問題策略的教學只有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發(fā)展思維,形成策略,最終學會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應用意識,學以致用,讓策略意識在豐富的體驗中自覺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