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革
東太湖溇港圩田主要分布于太湖東岸太湖出水口一帶,宋代太湖出水口是吳江,就是吳淞江的開始區(qū)域,當時一片水域,無淤積也無湖田。吳江長堤和吳江長橋形成以后,陸淤部分逐步形成了湖田,一開始淤圍在運河以東發(fā)展,溇港圩田是運河以西地帶的淤積形成的,圩田中的河港稱溇港。吳江長橋出水口最早開始淤積,淤積逐步擴散,太湖東岸的湖田與河港日益發(fā)達。吳江湖田出現(xiàn)于宋代,溇港河網(wǎng)體系與溇港圩田主要發(fā)展于元明,特別是明代。由于長橋一帶淤塞比較嚴重,太湖出水口最后轉(zhuǎn)移至北部的瓜涇口,其間的淤積、河網(wǎng)形成與湖田的發(fā)展過程非常復雜①繆啟愉:《太湖塘浦圩田史研究》,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5年版,第55-58頁。。溇港圩田對應(yīng)的河道主要是吳江十八港和南部一些水流時而出太湖、時而入太湖的河道②鄭肇經(jīng)主編:《太湖水利技術(shù)史》,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110頁。。河港的水流與湖田積淤變化在明代格外顯著,水流、作物與植被都相互交錯地發(fā)生影響,地理、農(nóng)業(yè)與人為的因素都在交織發(fā)生影響。由于江南環(huán)境變遷的重點集中于太湖出水口一帶,明代湖田的研究也有相當重要的學術(shù)意義。
吳江縣建于太湖出水口地區(qū)的沙洲上,那是一片浩淼水域中的沙渚,太湖出水沿長橋和長堤向東北流去,這是松江,也是吳淞江。長橋與長堤就是太湖東岸的界線。以前湖岸不明顯,唐代因漕運時太湖風浪之險,建吳江塘路,單堤運河,此單堤是運堤也是太湖堤。“震澤東受群川汪洋巨浸,至吳江尤廣衍,地為南北沖,千帆競發(fā),駛風怒濤,舂激噴薄一失便利卒莫能制。唐刺史王仲舒筑石堤以順牽挽,宋慶歷八年邑宰李問始建長橋由是各舍舟以途來往。”宋時在吳江塘路的基礎(chǔ)上修五六十里吳江長堤?!皯c歷二年,守臣以松江風濤,漕運多敗,官筑長堤,界松江、太湖之間,橫截五六十里?!碧鏊谔師o法建堤,建長橋以出水,松江口以長橋為中心,沿吳江長堤所有的五六十里區(qū)域內(nèi)的水域都是松江口水域。以后運河的堤外落淤,運河修雙堤成渠系運河。慶歷中期,“通判李禹卿堤太湖八十里,為渠益漕運,其口溉田千余頃”。這一漫長的松江出水區(qū)主要集中在長橋一帶。長橋界吳淞江和太湖的缺口之間,水面浩瀚,垂虹橋成為一時的美景。長堤、長橋抵擋太湖風浪,運舟穩(wěn)定,太湖東岸一片湖光水色①同治《蘇州府志》卷三十四,津梁二,吳江縣城外橋,“元袁桷記略”。。形成長堤與長橋后,運河以東地區(qū)的淤塞最先開始形成,吳江一帶人口增多,經(jīng)濟繁榮。但宋代的湖岸西部湖田似乎集中在長橋一帶,那里出水集中,泥沙也會集中,淤積成陸會形成淺灘,淺灘地區(qū)即早期的湖田區(qū)。塘路附近有大量的蘆葦,也有一部分湖田,南宋時官方管轄塘路,禁止占墾水道?!扒牢迥曛昧煤姳瑢R还茌?,不許人戶佃種茭菱,因而包圍堤岸?!雹谇 秴墙h志》卷四十一,治水一。早期有佃戶在利用湖田種植茭菱。光緒《平望志》引明代陳克禮描述平望附近的景觀:“相傳隋唐以來,此地淼然一波,居民鮮少,自南而北,止有塘路鼎分于葭葦之間,天光水色,一望皆平,此平望之所以名也。自唐置驛亭于堤之旁,民居稍集,往來有憩足之所?!雹鄣拦狻镀酵尽肪硎?,凡例;卷一,沿革。宋時水環(huán)境豐富,湖西水勢甚大,難以形成淤塞所要求的緩慢水流?!胺騾墙督缬趨撬山饾芍g,岸東則江,岸西則震澤,江之東則大海百川,莫不趨海。自西伍堰之上眾川由荊溪入震澤,注于江由江歸于海。地傾東南,其勢然也。慶歷二年欲便糧運遂筑此堤,橫截江流五六十里。致震澤之水常溢而不泄浸灌三州之田。”④(宋)單鍔:《吳中水利書》,清嘉慶墨海金壺本。長橋成后風平浪靜。大量文人停留后寫詩吟詠,形成垂虹橋文化。楊萬里言:“東是吳江西太湖,長橋橫截萬尋余?!雹?宋)楊萬里著,王琦珍整理:《楊萬里詩文集》上,卷八,舟泊吳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頁。在岸東,由于水流緩慢,形成許多淤塞與圩田。吳江塘路的其它地區(qū)也有類似的情況,既然湖東水流變緩,肯定發(fā)生淤陸。
每至五六月間,湍流峻急之時視之,吳江岸之東,水常低岸西之水不下一二尺,此堤岸阻水之跡自可覽也。又睹岸東江尾與海相接處污淀茭蘆叢生,沙泥漲塞,而江岸之東,自筑岸以來沙漲成一村,昔為湍流奔涌之地,今為民居民田,桑棗場圃。吳江縣由是歲增舊賦不少。⑥(宋)單鍔:《吳中水利書》,清嘉慶墨海金壺本。
太湖水的水位與岸東相比有一二尺的落差,太湖出水口以西形成急流,不容易停水淤積,湖東水位較低,水流減緩,則會產(chǎn)生大量的落淤。運東淤塞抬高水位,太湖與運河以東的水位落差就會減少,湖西水流也會緩慢,緩慢造成落淤,落淤形成湖田。清代以后,岸西淤陸愈加穩(wěn)固,并大規(guī)模地在西部發(fā)展。宋時剛剛開始淤塞長橋東部與長堤東部,東部淤塞,吳江大片水域逐步分割,最后形成一些渠系河道,運河也成為渠系河道。宋代岸東落淤與圩田的發(fā)展使吳淞江下游不暢,蘇軾建議將余處的塘路再修長橋以通水流?!敖D噎,雖暫通快,不過歲余,泥沙復積,水患如故。今欲治其本,長橋、挽路固不可去,惟有鑿挽路于舊橋外,別為千橋,橋谼各二丈,千橋之積為二千丈水道,松江宜加迅駛,然后官私出力以浚??凇!碧K軾建議在舊橋處別為千橋,舊橋不是原千橋,只能是塘路上的橋,這是一種加大過水面寬度以加強清流的方法?!敖裼谷葜?,先開江尾去其泥沙茭蘆,遷沙上之民;次疏吳江岸為千橋,次置常州運河一十四處之斗門、石碶、堤防,管水入江。次開導臨江湖海諸縣一切港瀆,及開通茜涇,水既泄矣,方誘民以筑田圍?!雹?宋)蘇軾:《蘇文忠公全集》東坡奏議,卷九,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明成化本。他又提到了單鍔的觀點:
鍔以謂古無吳江岸,眾水不積,運河高于荊溪,是以塞橋置堰,以防泄運河之水也。今因吳江岸之阻,眾水積而常溢倒注運河之內(nèi),是以創(chuàng)橋廢堰,見利而不見害也。今若治吳江岸泄眾水,則運河之水再防走泄,當于北門之外創(chuàng)一堰可也,其利害蓋如此也?;蛴衷?切觀諸縣高原、陸野之鄉(xiāng),皆有塘圩,或三百畝或五百畝為一圩,蓋古之人停畜水以灌溉民田,以今視之其塘之外皆水,塘之中未嘗畜水,又未嘗植苗,徒牧養(yǎng)牛羊、畜放鳥雁而已。①(宋)蘇軾:《蘇文忠公全集》東坡奏議,卷九,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明成化本。
隨著長橋與長堤不斷修筑、固定,淤塞在出水口的湖岸西部發(fā)展成灘涂,進一步發(fā)展成圩田。北宋中期孫覺曾將松江堤加固,當時他“出知廣德軍,徙湖州,松江堤沒,水為民患。覺易以石,高丈余,長百里,堤下化為良田”②(元)脫脫:《宋史》卷三百四十四,列傳第一百三,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堤下化為良田,明顯是太湖泥沙形成的過水口外落淤與圩田。孫覺修堤塘岸加固的材料先是竹筱,后用石料?!皩O覺,字莘老,高郵人,舉進士。熙寧中知湖州,以吳江水患命治之江橋,延袤二百余丈,覺募民修筑,勢愈雄壯。又湖塘兩岸,嘗責民以竹筱捍御,率數(shù)年一修,易敗或致潰決。覺復市石增筑,遂得支久,岸旁皆為良田?!雹?清)潘檉章:《松陵文獻》卷十三,官師志一,清康熙三十二年潘耒刻本??梢钥闯?,當時吳江長堤是土堤,堤防崩壞重修時也更換出水口,堤西也難以形成灘涂或湖田。由于工程質(zhì)量的原因,土塘常在風濤之中。
吳江居具區(qū)上游,昔吳郡也,其地濱太湖,故筑堤塘以為保障。唐穆宗朝,刺史王仲舒為橋以達其道路。宋紹定間提刑吳淵命知縣李椿重修之,自版圖入國朝,以民眾升州,又五十余年矣。州長諾海公至州,之明年乃謀諸僚友曰:“為政莫大于安民,安民莫急扵水患,由長橋而南至于平望延袤四五十里,風濤沖激日夜無休。時置郵,慮危官具,修以數(shù),則民多蒙其害。予甚欿然,將筑以厚完之,必鎮(zhèn)之巨石,然后可?!睂υ?“斯塘之為民害也久矣,或巨浸颶風,小石皆為之漂蕩。官日修治因循塞責,朝壘夕傾皆虛其費,自省郡及州之官屬,往往有志于斯卒無成議。”④(明)張國維:《吳中水利全書》卷二十四記,張?zhí)煊⒅琳劣浿琳吣辏d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78冊,第906頁。
在這種豐水環(huán)境下,地方豪強在吳江南部占田圍墾,由于淺水地帶眾多,修湖田時要擋住太湖水流侵浸圩田,故形成壩田。
右諫議大夫史才言:“浙西民田最廣,而平時無甚害之憂者,太湖之利也。數(shù)年以來,瀕湖之地多為軍下兵卒侵據(jù)為田,擅利妨農(nóng),其害甚大。隧伍既眾,易于施工,累土增高,長堤彌望,名曰‘壩田’。旱則據(jù)之以溉,而民田不沾其利;水則遠近泛濫,不得入于湖,而民田盡沒矣。欲望委本路監(jiān)司躬行究治,盡復太湖舊跡,使軍民各安其職,田疇盡蒙其利?!睆闹?。⑤(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録》卷一百六十五,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壩田之區(qū)就是湖田之區(qū),這時淺水區(qū)甚多,壩田是圍田的外岸,外岸也有堤水的作用,故稱壩田。在南部,太湖水流入水與出水轉(zhuǎn)換比較快,旱時用壩擋住太湖水流東出,澇時用壩抵擋外水排入太湖,壩田正此意義。大部分塘路是土塘,部分石堤南宋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石堤塘路的落淤非常快速,而土堤難以形成固定的落淤區(qū)。紹興年間,范成大在《思賢堂記》中記載吳郡太守洪遵“五月來臨吾州,由州南鄙望洞庭、略具區(qū),觀三江五湖之吐吞,濤波刮天,旁無邊垠,而石堤截然浮于巨浸之上”⑥(宋)范成大撰,陸振岳點校:《吳郡志》卷六,官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9-61頁。。巨浸之中和石堤浮于水面,堤東西一片水域,落淤不會大面積發(fā)生。楊萬里有詩曰:“才轉(zhuǎn)船頭特地寒,初無風色自生湍。堤橫湖面平分白,水拓天圍分外寬?!边@是對水面很大的描述,他在垂虹橋南部行駛時被風阻,“阻風只怕松江渡,過了松江卻阻風”⑦(宋)楊萬里著,王琦珍整理:《楊萬里詩文集》上,八十三,已過吳江,阻風上湖口;卷二十八,過太湖石塘三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3、496頁。。隨著元代石堤的全面修建,石堤使周邊地區(qū)形成落淤。沒有石塘,隨處坍塌,被水沖刷,淤積難成。至正石塘成于至正七年,“總其費為鈔八千余錠,石之工五萬四千,佐其役者倍之。塘基崇丈,其廣丈四尺有奇,其修一千八十丈。相其地勢,輒墄水竇,以疏橫流,凡為竇一百三十有六”①(明)張國維:《吳中水利全書》卷二十四記,張?zhí)煊⒅琳劣浿琳吣辏d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78冊,第906頁。。疏水孔道眾多,水流中的淤泥物質(zhì)自然在出水口處集中沉淀,石塘修建后泥沙淤淀量大增,陸淤過程也必然加速。盡管成陸加速,宋元時期官方的政策一直是以清理水道為主,不讓人種植灘湖之地,“乾道五年,置撩河軍兵專一管轄,不許人戶佃種茭菱,因而包圍堤岸。按:始而佃種茭菱,旋即包圍圩岸,故曰因而也”②乾隆《震澤縣志》卷二十八,經(jīng)略一,治水。。這時權(quán)豪侵占較多,“權(quán)豪侵占,植以菰蒲、蘆葦。又于吳江之南,筑為石塘,以障太湖東流之勢。又于江之中流,多置罾籪,以遏水勢,是致吳江不能吞來源之瀚漫,日淤月淀,下流淺狹”③(宋)范成大撰,陸振岳點校:《吳郡志》卷十九,水利下,第281頁。。江之中流置罾籪處應(yīng)在太湖岸以東,湖西灘地應(yīng)在至正石塘修建以后,石堤使太湖水流開始在堤西出現(xiàn)淤塞,水流要通過一些孔道與閘竇,就形成孔道外的淤塞與圩田發(fā)展的條件。
至正石塘為明代湖田大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人們也知道種茭以固堤岸,留淤成灘。弘治年間已經(jīng)有湖水渾與茭草合一可以促成湖田發(fā)展的概念,史鑒言:
吳江之地,當太湖東南。其在南者,分眾流以入湖,吳溇港、東宋家港、朱家港、蠡思港、直瀆港、黃沙港、韭溪是也。居其東者,引湖水以入江,瓜涇港、七里橋、桞胥港、虹橋、長橋、三江橋、三山橋、定海橋、萬頃橋、仙槎橋、甘泉橋、白龍橋是也,又自縣治至平望四十里間亦系分泄湖水之所,今為石塘,雖便往來,前輩嘗言其有害水道,故鑿竇以通水流。近年傾圮,俗吏鄙夫不知大計,輒因而筑之。又湖水之渾滓,易為停積,沿湖之人多種茭蒲,歲久成田,咸登糧額,遂致水道日微。又瓜涇港、長橋正當太湖東流入江要道,至為深闊。而瓜涇港居民慮賊所侵,輒夤緣巡捕官為之筑堰。長橋又為豪家湮塞,規(guī)為田宅,為患極大。今則入湖者泛濫不流矣,入江者洄流而西浸矣,日滋月長,其害將尤甚于今日也。④(明)張國維:《吳中水利全書》卷二十,“史鑑吳江水利說”,載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78冊,第731頁。
可見看出,明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太湖水變渾了,這是周邊山區(qū)農(nóng)業(yè)開發(fā)引起水土流失的結(jié)果,湖水渾更易淤留成灘。明代修石塘四次?!懊饔罉肪拍贲w通政居仁,重修;正統(tǒng)五年,周文襄忱,再修;嘉靖三十五年,倭平后曹令一麟,議開勝墩塘河壩,重修三塘;萬歷二十九年,劉侯時俊躬勘崩壞,力倡修筑,自吳江至王江涇砥如周道,稱為劉公塘。”⑤(清)徐崧:《百城煙水》卷四,清康熙二十九年刻本。石頭的塘岸穩(wěn)定的出水口使湖田穩(wěn)定地增加。萬歷三十三年,知縣劉時俊又修石塘八十八里,從秀水縣一直修到長洲縣,用巨石修筑。淤積進一步加速,塘西淤漲也使湖田在一些地區(qū)遠離湖岸,這種地方已經(jīng)不需要再修石塘了,但許多地方仍在修石塘,這樣的塘岸仍是太湖岸。石堤以西的湖田足夠多,石塘不臨水,無坍塌危險,也就無需修塘了。出水口地區(qū)淤積很盛,也出現(xiàn)湖田,但官方仍在開長橋,說明那些淤積距離也不甚遠。弘治四年吳中大水,“吳江萬六千人開浚長橋水竇,疏太湖之水以及吳淞江。蓋江口被民田之,及叢生葦荻蔓延數(shù)千畝,到是墾除之”⑥乾隆《吳江縣志》卷四十一,治水一;卷四十三,修塘。。水道淤積處多有野生植被的生長,植被加速泥沙淤積,湖田向遠離長橋的湖西發(fā)展。弘治年間,太湖“在 (吳江)縣治西南二里許”⑦弘治《吳江志》卷二,山川。;嘉靖年間,《吳江水考》載太湖已“西去縣城三里許”,這是長橋一帶淤積距離的變化。至于東南部地區(qū),許多離太湖岸較近的湖面已淤塞成陸,吳江縣治西南三十余里處形成一處平沙灘?!捌缴碁?,去縣治西南三十里,湖心浮漲,周可三十里許?!痹谶@種新形成的地段上,蘆葦是先鋒植物,“蒲荻葦蘆,年產(chǎn)其一,民頗利之”。這一沙灘還在擴展之中,“彼灘此地漲,變徒不居,科則有定,蓋利而不能常有也”①(明)沈岱:《吳江水考》卷一,水道考,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21冊,齊魯書社1996年版,第629、634頁。。長期以來,其生態(tài)環(huán)境到明末仍處于野生植被狀態(tài)。萬歷年間,吳江縣令霍華欲丈量平沙灘圩田,以定賦額,有人做“平沙謠”規(guī)勸官方取消賦稅,詩文首先講平沙灘的植被,“平沙灘頭千畝蓼,萑葦綿芊寡麥菽”,蘆荻蓼等先鋒植物眾多;再講農(nóng)民生活的貧困,“泥涂胼胝斫為薪,踰時傴僂才盈掬”,已成的圩田不穩(wěn)定,經(jīng)營困難?!皾u有良農(nóng)辟作田,三時風雨供櫛沐。具區(qū)濤浪拍天浮,咫尺堤防不須筑。幾番赤地涌鯨支,幾度靑苗實魚腹。間值驕陽雨露稀,桔槔無計施輪軗。堯木湯干兩不宣,三耕一稔猶云福。”②乾隆《震澤縣志》卷三十三,撰述三,詩集三,趙鳴陽“平沙謠”。明中葉以后湖田快速發(fā)展,水流環(huán)境非常微妙。黃浦江成為吳淞江主干河道后,吳江塘路的許多水口亦可以直接出水入東部湖泊,由湖泊群直接進入黃浦江,長橋以南的許多水流方向不一,河道也因此分化。吳江縣城東部的龐山湖一帶開始稱吳淞江。長橋一帶的水流已經(jīng)不稱松江了,過長橋后通過水道進入龐山湖,也就是進入?yún)卿两拥绤^(qū)③弘治《吳江志》卷二,山川。。隨著吳江東部高地的形成,吳淞江不再納長橋一帶的來水,只納瓜涇口的太湖出水?!皡卿辽狭?,南漸漲為田,去水惟瓜涇為速,故夾浦最險,今夾浦以下沙亦漸淤矣?!雹?明)沈岱撰,(清)黃象曦輯:《吳江水考增輯》卷一,水道考,沈氏家藏本。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橋一帶已經(jīng)徹底脫離原來的水環(huán)境。從垂虹橋南看吳淞江堤,以前一片水,明時一片灘。
吾嘗登垂虹亭而望之,其浩淼無涯,牛馬莫辨。長橋河西南以上皆納數(shù)郡之水,以備旱潦。而今淤塞有如此河者,已過其半,大則瀼為圩田,小則散為草梗,居民比屋,沃墅連疇,此治農(nóng)者之所當患也。⑤(明)伍余福:《三吳水利論》七論長橋百洞,明金聲玉振集本。
這種淤積而成的圩田有豐水的環(huán)境。“吳江惟二十八都為水窟,東抵周莊,西抵囤村,南抵牛場涇,北抵白蜆港,聞勝國時,大姓堤湖為田者故,小水即淹云?!边\河東西河港互通。以翁涇漾為例,“翁涇漾,去縣治南二十三里,為橋一,為竇十九。其受太湖來水凡三,曰錢家港,曰牛尾港,曰巴涇,與八斥、大浦港水同出運河”。翁涇漾在太湖西岸,與此小湖泊相聯(lián)的有三條港溇。未出運河時仍屬于太湖的一部分,出運河后,運河東部為一系列的小湖泊和小水蕩,“合而東播為謝家漾、車輄漾,為泥潭蕩,又東為六百畝蕩 (一名三百畝蕩),為女兒蕩,為廊廟蕩 (一名蛾蜂廟蕩),為槐婆潭,為李婆蕩,為桂枝蕩,為南戴蕩,為戾開蕩,為東長蕩,為蚌殼蕩 (一名蠣殼),俱合為長白蕩 (沈志云:此為東長白蕩),與元鶴蕩水會為楊墳蕩 (一名王墳),為孫家蕩為江澤蕩,為楊盧蕩,東經(jīng)義家路亦出元蕩,其北為楊家蕩為白蜆江東,為急水港出松江淀山湖”。這些小湖蕩與圩田、河道組成的景觀實際上就是碟形洼地景觀。吳江南部的運河區(qū)由于湖田開墾,水流漸涸,運河常常改道?!敖襁\船遇旱為震澤、梅堰、積瓦阻淺,改從烏鎮(zhèn)白米蕩由爛溪出平望,平望、市中前溪復淺,多從后溪行。”⑥(明)沈岱撰,(清)黃象曦輯:《吳江水考增輯》卷一,水道考,沈氏家藏本。在垂虹橋一帶,昔日的風景不再,河網(wǎng)縱橫,形成幾條主干河道。
按史志:附近運河自三江橋分而為二,其一曰:從南關(guān)前北流入?yún)卿两鄱髁髦寥飿?,沈志云此指塘河之路。其二?從南津口過江南,至垂虹入龎山湖為站船路。沈志云:此指學宮前至長橋河之路也。按《運河志》云:從南津口西行,其地曰江南,經(jīng)大明橋過雪灘而西至長橋河,至橋下播而為三:一自垂虹前北流入?yún)卿两缀魹檎敬?余二支即后所載之二河也。其三曰從垂虹西流至縣城東,循城址北行三里橋。沈志云:此指東門外泰安橋,沿城從南倉河岀三里橋之路;其四曰:從福民橋入東門,逾北門而出。沈志云此指城中之河也。此四河之志可謂詳矣,而今止存其一,以下三者皆塞而不通。夫史之志此也在弘治間不六十年而陵谷之變?nèi)舸?。沈志云今四河雖淺狹,而舟楫皆通,乃當時反云塞者,意其后復開浚也。①(明)沈岱撰,(清)黃象曦輯:《吳江水考增輯》卷一,水道考,沈氏家藏本。
從宋時的一片汪洋到明代的多條運河,這是一個水網(wǎng)形成過程。黃浦江成為主干后太湖出水加速,吳淞江又北移瓜涇口,吳江水流難排的形勢稍有改變,形成一定的落干,淤漲與圩田開墾加速。太湖水流長橋以東受阻,部分水流擴展到南部河港出水,南部一些原流入太湖的河港變成出太湖水流的河港。“有直港、烏橋、楊家、黃沙、上橫、新涇、后浜、孫田八港”,這八港,“昔為來水,今為去水,故附后唐家湖下”。這種變化是中部地區(qū)淤塞淤高引起的,“吳中之水皆北流,惟此八港之水皆南流,蓋太湖下流,甘泉等處壅塞,則水漫波溢,惟隙是求,唐湖之東諸蕩駢集,宜其舍彼而就此也”。出太湖后水流以南流為主,這種已經(jīng)變化了的水流也常被人為地壩塞,“八港條分,警于鹽盜,或壩或開,有通有塞矣”②(明)沈岱:《吳江水考》卷一,水道考,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21冊,第631、637頁。。這些河港到清代有六條已經(jīng)被淤塞。八港入太湖時,水流為天目山水流,沿荻塘而來,“荻塘以北之水,為漾為蕩,支派紛錯;及歸于橫草路,又合諸水而為一。欲確指某水從某港下太湖,條分而縷析之,雖土著亦不能辨”③(清)金友理撰,薛正興校點:《太湖備考》卷二,沿湖水口,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1-82、85頁。。附近地區(qū)的鶯湖,這時期由于容納眾水,其水勢與水位都比較高,“北接吳淞南霅苕,西連震澤東滔滔。五溪容納無窮水,水勢從來此倍高”④乾隆《震澤縣志》卷三十四,撰述四,詩集四。。
正是湖岸東部地區(qū)的淤高與干田化,湖岸以西的東太湖地區(qū)的落淤也非??臁墙挠偃沟脜墙L橋正東地區(qū)變高,南北低,部分出水北移,部分南移,而吳江中部相對應(yīng)的西部湖面開始形成大量的灘漲并被開墾成湖田,在坍塌與淤積交替過程中將水面分割成小湖泊,然后形成河道景觀,穩(wěn)定地形成了“湖中十八港”,“諸港樞紐湖心,朝夕吞吐,利害最大。其西之田日蝕于湖者,謂之坍湖;其東之沙曰漲為田者,謂之新漲。各以萬計,東南二湖俱成原隰,則壤為科亦以萬計,城南高壤俱成民居”⑤(明)沈岱撰,(清)黃象曦輯:《吳江水考增輯》卷一,水道考,沈氏家藏本。。坍塌部分基本上接近湖面。淤漲是在一點點的凸起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而成,淤積點的聯(lián)合使湖面被分割成數(shù)個小內(nèi)湖,小內(nèi)湖最后變成河港。十八港中“城西七港非湖漲所成”,其他十一條都由淤陸而成,又在淤陸中消失或萎縮。淤漲之前,垂虹橋西一片水域,淤漲中先形成“東南二湖”,就是東湖與南湖,二湖淤,河港成。南仁與吳家港在二湖淤塞后形成?!跋驎r東、南二湖,未曾淤漲之前并無港形,太湖之水直至長橋石塘,由諸橋泄入運河。自湖漲成陸,始有南仁、吳家港等港西接湖水。”⑥(清)金友理撰,薛正興校點:《太湖備考》卷二,沿湖水口,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1-82、85頁。東湖靠近吳江長橋的西南部,在淤積下形成封閉的內(nèi)湖,以后淤成湖田。嘉靖年間,“湖水東北流由廟涇、甘泉、三江等塘二十里直達龐山湖入?yún)卿两?,今東湖盡淤成田,止存三大河泄水。其由南仁河入者為西水路,由十家籪入者為江漕路”。東湖又叫牛茅墩,一開始河道廣闊,南仁河最早是一片水域,弘治九年定的泄水規(guī)模是一百二十丈,淤塞發(fā)展得很快,正德十三年,標準降為二十三丈。水路北折后形成闊七丈,長十八里的河道進入?yún)墙L橋。東湖另一條淤出的河港是江漕路,一開始也闊一百二十丈,泄水方向與西水路不同⑦(明)沈岱:《吳江水考》卷二,水治考下,第676-677頁。。在淤積的影響下,湖田發(fā)展的一般模式為湖面——小湖泊——寬河道+不穩(wěn)定的湖田——窄河道+穩(wěn)定的湖田。
東坍西漲也是風浪所致,太湖湖田發(fā)展與太湖波浪有關(guān),湖面在6-7級的風力作用下,湖心波高達1米,近岸地區(qū)波可達0.7-0.9米,由風浪掀起的泥沙流構(gòu)成對湖岸的塑造⑧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所湖泊室編:《江蘇湖泊志》,江蘇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82年版,第135頁。。唐宋時太湖東岸更為廣闊,運糧之船長期受太湖風浪的危脅。太湖岸形成后,運舟安穩(wěn),但湖田承受風浪,東坍西漲。坍田發(fā)生時往往形成積荒田,這種圩田灌水后就像小湖泊,需要重新戽水。有的淹一半,有的全部淹沒。弘治年間,吳江縣派員查勘湖田情況。沈岱言:“看得各都田,今昔坍入湖中者,有全圩俱坍,有一圩半坍不等,俱在水中。年坍年告,有前勘已完而糧未豁,有前勘已明而未報,有前勘未明而尚勘,渾亂其中,所據(jù)各役指某處水中,原無疆界為準,難以為據(jù)?!雹?明)張國維:《吳中水利全書》卷十五,公移,沈經(jīng)勘報吳江水利呈弘治十一年,載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78冊,第517頁。官方為了出水,往往拆毀一些圩田就地使圩田成湖,治水者曾試圖恢復南湖的湖面景觀。
長橋,闊一百三十丈,其南即湖,今淤為田,上有牛茅墩東西江漕等路并吳家港等港數(shù)漲數(shù)浚。弘治四年浚還為湖,嘉靖元年浚南至十字港,即三汊港,長一百九十九丈,闊如舊。北至顧公廟闊五十六丈,嘉靖二十三年浚南灘上段,東長三百九十二丈,西長二百四十九丈,南闊一百三十四丈,北闊一百丈。下段垂虹橋基之東西各長八十四丈,各闊七十八丈。②(明)沈岱:《吳江水考》卷之二,水治考下,第678頁。
治水者使南湖區(qū)重新擴展為湖面,當時河道闊百丈左右,極易恢復成湖。隨著湖田的發(fā)展,河港變小,無法恢復湖面,官方也只好“多開河渠以泄湖勢”③(明)沈岱:《吳江水考》卷之二,水治考下,第678頁。。從宋元到明中葉,太湖出水以吳江長橋為中心,明中葉后形成十八港散漫出水的狀態(tài)。隨著圩田與湖中河港的擴展,出水的咽喉拉長、變細,湖水的宣泄由集中變?yōu)榉稚?。出水口增加,出水湖岸增多,總體上卻散而無統(tǒng)。狹小而曲折的河港使太湖出水形勢更加困難。隨著淤塞的發(fā)展,長橋和長橋以南地段以吳家港、南仁港和浪打穿為主要出水口。吳家港——吳江長橋是在原出水口縮小情況下發(fā)展的一條主水路,稱西水路;南仁港穿運河達龐山湖,為東水路;經(jīng)浪打穿達淀山湖的一條為江漕路。明代中葉時吳家港為主要泄水通道。到明末,十八港淤塞嚴重,吳家港——吳江長橋一路淤塞,一分三。吳江長橋水路淤塞后,北部瓜涇口一帶成為出水主流,湖水繞道東山進入瓜涇口,下泄更加迂回④鄭肇經(jīng)主編:《太湖水利技術(shù)史》,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頁。。出水口日益堵塞,大水時需要進行疏通?!昂曛嗡哪?、五年、七年,吳中大水,給事中邑人葉紳疏請疏導,朝廷從之。八月敕工部侍郎徐貫,與從行主事祝萃會同巡撫都御史何鑒,知府史簡尋訪水道通塞之由,以吳江萬六千人開浚長橋水竇,疏太湖之水以及吳淞江。蓋江口被民田之及叢生葦荻蔓延數(shù)千畝,至是墾除之?!奔尉付暧挚R淮?,“巡按御史呂光洵,以地方被災,疏開三吳水利,浚長橋、三江、八斥、平望四處”⑤乾隆《震澤縣志》卷二十八,經(jīng)略一,治水一。。這種辦法也無力阻擋太湖出口的日益堵塞。
吳江長橋處的水則碑立于宋代,以刻度記載周邊水面的淹水情況。在水面豐富的宋元時期,太湖東、西部,各湖泊與河道之間的水流大多聯(lián)為一體,垂虹橋附近古代測水位的水則碑很有功效,水則碑以局部的水位可以探知吳江整個地區(qū)各處的水位。
左右一碑,面橫七道,道為一則以下一則,為平水之衡,水在一則則高低田俱無恙,過二則極低田淹,過三則稍低田淹,過四則下中田淹,過五則上中田淹,過六則稍高田淹,過七則極高田俱淹。如某年水至某則為災,即于本則刻曰:某年水至此。凡各鄉(xiāng)都年報水災,雖官司未及遠臨踏勘,而某等之田被災不被災者,已豫知于曰報水則之中矣。⑥(明)沈岱撰,(清)黃象曦輯:《吳江水考增輯》卷二,水則考,沈氏家藏本。
水則石碑在元代仍有這種功能,當時水環(huán)境豐富,垂虹橋處的水則碑的水位變化與其他地區(qū)有一致化表達。隨著豐水環(huán)境的消失,來水與去水通道可能完全被堵塞,水體不能一體化。長橋周圍除了吳家港外沒有大規(guī)模的出水洪流,垂虹橋附近與其他各處的水面聯(lián)系大大減少,水面分割,水位變化難以反應(yīng)在水則碑上,此碑開始失效。
按二碑,石刻甚明。正德五年猶及見之其橫第六道中刻“大宋紹熙五年水到此”,第七道中刻“大元至元二十三年水到此”,正德五年大水城中,街路皆斷,稽其碑刻,水到六則,與宋紹熙中同,則元之水猶過也。今石尚在,而宋元字跡與橫刻之道盡鑿無存,止有減水則例四字,亦非其舊,乃于大直刻“正德五年水到此”,“六年水到此”,既無橫道,何以為則,且增六年而遺四年,繆矣哉。失古建置之意,不知伊誰之過也。①(明)沈岱撰,(清)黃象曦輯:《吳江水考增輯》卷二,水則考,沈氏家藏本。
南宋和元代一直有刻石字跡,說明刻石有效。明代抹去原字,說明測量可能出現(xiàn)了問題,有關(guān)人員欲修正水則與吳江高低田的關(guān)系,測了一次就放棄了。說明這時水流不相聯(lián),水則碑無效了。乾隆年間,官方欲重建水則碑,卻根本不能正確地測量水位。各地淤淺與開墾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很長時間,地形差異加大,水則碑完全不能體現(xiàn)各地水位,客觀上失去了測量意義。
馮志云:吳江垂虹亭水涯有國朝乾隆十二年立水則石碑,高七尺有奇,面橫七道,分七則為合邑被淹高下田準。注:誠善矣,然即一邑上則田,稽之其高下有難。一例視者,八斥以北田俱高,至同里嚴扇等處則又高,至小廂薛塔田最高,通邑全淹,彼處平岸而已,皆上上則田也,平望以南田低,震澤西路其低彌甚,然亦皆上上則田也。水則每則僅得尺許,今統(tǒng)計合邑上上則田高下或四五尺,六七尺不等,何以為準。大抵兩邑地勢北高而南下,立水則時或第就近而舍遠歟,抑今昔地勢變遷歟,低田亦同則,辦賦以視漲湖田糧仍蕩則者,高下相反。②(明)沈岱撰,(清)黃象曦輯:《吳江水考增輯》卷二,水則考,沈氏家藏本。
清人考證當時高低田差達六七尺,而水則碑也只有七尺。終明一代,吳江湖田處于不斷地擴張中。湖田西部盡管有坍的現(xiàn)象發(fā)生,東部的湖田卻不斷地淤漲,水面少,河道窄,淤塞嚴重。伍余福言:“為今之計,去其泥沙以伐其葦草,仍令佃之者,經(jīng)野分守,以時蕩滌而后水有余利,久無滔天壅積之患矣?!雹?明)伍余福:《三吳水利論》七論長橋百洞,明金聲玉振集本。水災時湖岸東西的水面才處于一體化狀態(tài)?!皡墙瓝?jù)江湖之會,屹然中流,每遇霖雨積旬,潦水漲溢,渺然無際?;蝻L濤大作吞嚙沖激,其害又甚于雨。東風則江水西浸,西風則湖水東泛,俄頃數(shù)尺,人力莫施。故瀕湖之人謂之賊水者,此也。議者徒欲開一渠,浚一涇,置一閘以為治之之方,是皆徇偏一之見而無救患之益也。何則?吳江水多田少,溪渠與江湖相連,水皆周流無不通者?!雹?明)張國維:《吳中水利全書》卷二十二議,史鑑“吳江水利議”,載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78冊,第799頁。此外,水則碑也會因社會機制失效而失效。水則碑有效可以指示水位,官府看到水位大漲時便動員官員下鄉(xiāng)。明后期民間水利共同體失效,水則碑即使準確也已無濟于事。
廣闊的東太湖水面使湖田暴露在風浪沖蝕之下,官方的水利在于加強圩岸建設(shè),規(guī)劃河港寬度,并在合適時機興眾疏通。弘治八年,湖田與植被的發(fā)展使吳江長橋一帶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淤塞不通的現(xiàn)象,官方發(fā)動了一萬六千人“開浚長橋水竇,疏太湖之水以入?yún)卿两?,蓋江口被民田之叢生蘆葦蔓延數(shù)十畝,至是墾除之”⑤(明)沈岱:《吳江水考》卷之四,水議考中,第707頁。。這種人為的社會干涉只能暫時緩解壓力,寬大水道的變窄在傳統(tǒng)的技術(shù)時代是不可避免的。官方制定了許多湖田圩岸制度,湖田區(qū)的官員動員鄉(xiāng)村社會建立維護圩岸的機制。史鑒這樣分析明初治水者的堤岸制度:“吳江之田盡居江湖濱,支流旁出皆蕩漾,不可以名計,茍不致力于堤防以御捍之,則未見其可也。本朝永樂中治水東南,尚書夏忠靖公創(chuàng)于前,通政使趙君繼任于后,無不注意于堤防,皆妙選官屬,分任諸縣,而二公則周爰相度而考課焉。其法常于春初編集民夫,每圩先筑樣墩一為式,高廣各若干尺,然后筑堤如之。其取土皆于附近之田,又必督民以杵堅筑,務(wù)令牢固,堤既訖,工令民罱泥填灌,取土之田必使充滿復于堤之內(nèi),外增廣其基,名為抵水。蓋堤既高峻,無基以培之則歲久必頹矣。又課民于抵水之上,許其種藍而不許種豆,蓋種藍必增土,久而日高;種豆則土隨根去,久而日低矣。此雖為繁碎難行,然亦可使民繇之而不知也。厥后二公去任,二三十年間豈無水患,而不至于大害者,良由堤防猶存之力也?!雹?明)張國維:《吳中水利全書》卷二十二議,史鑑“吳江水利議”,載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78冊,第800頁。
夏原吉修湖田時,設(shè)計的制度規(guī)則需要對鄉(xiāng)村共同體進行充分動員。標準極為具體,甚至包括種藍靛固岸這種細節(jié),外圍圩岸成了“抵水”。隨著湖田的發(fā)展,湖岸植被人為地演變成各種樹木。有的用柳,沈周有詩:“百畝良田湖水陰,門前楊柳路沈沈?!焙笃谏涓?,“吳江長橋如長虹,西來太湖橋下通。我家落日水如鏡,炤見人影在水中;蘇州南來是太硝,少見楊柳多桑株。誰家女子在樓上,手揭紅簾看打魚”②(明)沈周:《石田先生詩抄》卷五,太湖竹枝歌二首;卷六,耕隱,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37冊,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95、111頁。。這一帶的居民仍在一片水沼中生活,兼事漁業(yè),圩岸種楊柳或桑樹。圩田穩(wěn)定時,一般為小圩?!秴墙肌分杏涊d一次坍湖后圩田報廢數(shù)達589個,合165頃77畝,以后又續(xù)勘出19頃91畝和28頃89畝,共計21457畝③(明)沈岱:《吳江水考》卷之一,水道考;卷之二,水蝕考。第629、668-669頁。。平均每個圩田36畝,這樣的圩是小圩。單獨圩田的規(guī)模也有記載:
十都前副扇涼角圩,濱臨太湖,不必開溇,止筑圍岸,長十丈,面闊四尺,底闊六尺,加高四尺,每丈該用木椿土石工料銀五錢五分,東至莊蕩,西至月字圩界,南至付字圩界,北至角字圩。
十都前副扇帶字圩,濱臨太湖,不用開溇,止筑圍岸,共長三十一丈二尺,面闊四尺,底闊六尺,加高四尺,每丈該椿石料銀五錢五分,東至郎字圩,西至束字圩,南至束字圩,北至徐家漾。
十都前副扇仰字圩,濱臨太湖,不用開溇,止筑圍岸,共長六十八丈,面闊四尺,底闊六尺,加高四尺,每丈該椿石料五錢五分。④(明)五圻:《東吳水利考》卷之五,吳江縣水利圖說,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22冊,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133-134、132頁。
臨水立岸,要有固基的木椿,每個圩岸要加木椿。周長在一百丈以下的圩很小,十丈圩田面積不足一畝。稍離湖水的圩,已經(jīng)成為較為穩(wěn)定的圩田,要開十字河才能排水。那些圩往往都一二百丈長。“二十八都副扇七圖北氣字圩,開十字河,長一百九十二丈,面闊一丈五尺,底七尺,深七尺。”⑤(明)五圻:《東吳水利考》卷之五,吳江縣水利圖說,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22冊,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133-134、132頁。十字河達到一百九十二丈,圩岸長度大約是這個數(shù)的二倍,為三百八十四丈,按正方形估算,這種圩田的規(guī)模當有153畝,規(guī)模稍大。但湖田形成初期的大圩應(yīng)達千畝左右,沈岱認為積荒田的前身往往是大圩。“按積荒者,皆洼下之田,其端肇于圩岸之不修,以非開辟時阪隰也。觀其深,洼田身恒與河底相等,中心潭田深倍于河。審形度勢,蓋昔人占江湖水面,乘時旱涸,破波筑土,崇圍設(shè)堤為此畝,頃動以萬計,非所謂圩田、壩田者。輿是非大集人力以勝于天不能也。是以今當欲蒔之先,已耕之后,一遇淫雨潦漲,必多集桔橰以戽之,一名曰‘大輣車’。動以百數(shù),蓋計田派人,計人派車,計車料水,建標立限,時驗刻量,更番戽踏,日夜無休。聚散有時,催督有法,此又非大集人力以勝天亦不能也。是故塘老圩長,沿堤分岸,糾察巡警。岸之漏者塞,疎者實,沖者捍,坍者繕,低者崇,隘者培,亦日夜無休,些毫失慎,水走岸崩,百力皆廢,民無為生。謂:非民以岸為命輿。弘治以前,能舉此政,縣無荒田,正德五年一遭水沴,土荒民流,千家無十存者;百家無一存者。則岸既罔修,車安復集,逃者不歸,官不為理,無怪其為拋而為積也?!雹?明)沈岱:《吳江水考》卷之二,水蝕考,第669-670、665-666、668頁。
最初的圍田“頃動以萬計”,這是很大的圩,為地方豪強所圈占。這種圩田必然要求一定規(guī)模的戽水人員,一旦戽水制度不行,水利崩潰,圩田很快便會進水荒廢。大水漫淹以后,外人不容易分出圍田與太湖的水面。嘉靖三十七年大水,水淹至中下之田,“吳江二十八都最低,知縣曹一麟勘至淹處,圩大而水深,曹怒曰:‘湖也’!責引路者。三十民泣曰:‘此田,從春蒔苗可證?!`人沉水底取出爛苗,視之不信,復行復取數(shù)處,皆然”。圩岸失修,積水不排,即成拋棄之田。正德四年夏天大雨成災,正德五年“舊水未消,春雨連注,至夏四月橫漲滔天,水及樹杪,陸沉連海。官塘、市路彌漫不辨,舟筏交渡。吳江長橋之不浸者尺余耳,浮尸積骸塞途蔽川。凡船戶悉流淮揚通泰之間,吳江田有拋荒自此始”②(明)沈岱:《吳江水考》卷之二,水蝕考,第669-670、665-666、668頁。??傊敃r許多圩田大而深。宋元豪強圍墾時大圩盛行,明初亦以這種大圩制度為主。此種田制在明中后期改變,在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壓力下分成一百多畝的中等圩。無論在什么時候,臨水區(qū)都是十幾畝或幾十畝的小圩,這種圩突于深水前緣,人們要通過各種水利技術(shù),特別是立椿技術(shù)才能保住小圩岸,大圩成本大,無法圍筑。淤塞到一定程度后,豪強往往才能整合成大圩,以后豪強勢力受削,水利制度不行,自然又分成小圩。并圩可以形成千畝以上的圩,穩(wěn)定圩田區(qū)的圩田規(guī)模大都百畝左右。儒林六都的圩田宋元時期已經(jīng)圍出,類型很多。 “宋元定制,七則起科,上分三等,中、下各二等。下則有圍田、灘田之目。圍田者,圍筑淺灘,便于耕種。今里圩有‘照圩’、‘中騰下圍’、‘焯圍’、‘巨圍’、‘箕圍’之名昉此。灘田者全無圍岸,叵四都之平沙灘,故里有‘煒灘圩’。明制,九則起科,上三則為田,下三則為蕩?!雹矍 度辶至贾尽焚x役。
圩田起于河灘地上,四周起土成圩岸,圩田內(nèi)部的土壤逐步發(fā)展成良性水稻土,成為上等田。灘地隨時會因水淹而無收成,圩田卻有穩(wěn)定的收入。儒林六都的上等田,“租額米二石或一石九斗,以其土高而肥。若遇豐年,每畝可收三石余。年之次者,畝可收二石五六斗。年之下者,亦可收二石一二斗。從無淹沒之患,且種菜、麥亦必豐收,故其租獨重”④乾隆《儒林六都志》土田。。新形成的湖田擋在河道處,官方對此往往無可奈何。
江湖非丈尺可計,計丈尺于江湖之間,非得已也,何也?昔水而今淤為田也,浚則奪其田以為江湖,不有章程,人焉遵信。若吳江之牛茅墩,以及甘泉之上下,吳家港以及垂虹橋之上下,皆嘉靖二十三年察院呂公所勘應(yīng)浚之丈尺而未浚者也,是固可征也。然今亦可執(zhí)以為的乎?曰:觀元之水道不同于宋,今之水道又不同于元,其可泥乎?⑤(明)沈岱,(清)黃象曦輯:《吳江水考增輯》卷二,水治考下,沈氏家藏本。
成田要報稅,坍田要免稅,終明一代,湖田的漲坍造成了賦稅問題。“通量新漲以攤其糧,照得坍湖告勘,年積歲繁。以田日攤而糧愈少,糧日倍而愈多也。虛糧非經(jīng)奏請,焉得除免。切思本縣西有坍湖,東有新漲,東漲之土即西坍之田,是坍湖者,新漲之原額,新漲者坍湖之后身,非有二也。今坍湖之民,日苦賠糧,貧困愈甚,新漲之民,日享其利,國課不輸,利害不均?!雹?明)沈岱:《吳江水考》卷之二,水蝕考,第669-670、665-666、668頁。坍湖區(qū)新漲與坍湖在不斷進行,此漲彼坍。為了圩田防坍,有人提出一種斜坡岸式:
照得太湖風浪,勢如排山,岸遇輒崩,日就成浸,非人所能御也。又查有等低灘形如鱉裙,風趕浪沖,反不坍損,因求其故。站岸壁立,與浪相抗,必傾斜,坡不深,隨浪相迎,不鬬。為今之計,不若令各有田之家各于其站立之處,或石塊或瓦屑或煤鐵等灰填滿其處,一如斜坡之式,加之泥沙或植茭蘆楊柳等樹,以殺其奔突之勢,則其圍塍未必如往年崩塌之易矣。況有水利專官督其工程,不甚為難,果得舉行萬民幸甚。⑦(明)張國維:《吳中水利全書》卷十五,公移,沈經(jīng)勘報吳江水利呈弘治十一年,載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78冊,第518-519頁。
沈岱所記的筑式也很詳細?!拔羧酥^:有一尺之堤障一尺之水,是已無此。而田蝕于水,謂之坍湖。水積于田,謂之拋荒?!卑妒接卸喾N:“岸高六尺,以平水為定高下增減。基闊八尺,面闊四尺,謂之羊坡岸。其內(nèi)有丈許深者,于大岸稍低處植以桑苧,謂之抵水?!卑妒接型撩?。“俗名馬蹄環(huán)圩,植以茭蘆謂之護岸,其遇邊湖邊蕩,甃以石塊,謂之擋浪。又于圩外一二丈許列柵作埂,植茭樹楊謂之外護,今盡廢無遺焉。此周文襄公定制,尤詳于二十八、九都,蓋此最低也,每年縣官于農(nóng)隙時詣看坍損,督塘長圩甲修之,后官不出,民亦不舉,乃遂廢焉?!雹?明)沈岱撰,(清)黃象曦輯:《吳江水考增輯》卷二,水則考,沈氏家藏本。擋浪之法為明初周忱之法,當時水多田少,圩岸多臨風浪,筑岸防坍,首要在于擋浪,因為圩岸多因風浪而坍?!扒懊髦芪南骞字ǎ^擋浪者也?!雹谇 墩饾煽h志》卷三十,經(jīng)略三,修塘。按難易程度分三等:“一等難修,水中突起,無基而成,又兩水相夾,易于浸倒,須用木樁、竹笆、石礟方可成功;二等次難,系平地筑基;三等易修,系古岸頹塌者。三等筑法頂闊皆六尺,腳闊皆九尺,高以一丈為率,極低之田,岸務(wù)極高,能比往昔大潦之水高岀一尺,則永無患矣。”深水中開圩田需要“水中突起,無基而成”,這是最難開墾的圩田。需要打樁,填上竹笆、石礟等物,最后才排水成田。低水區(qū)還要做子岸,圍岸內(nèi)層再筑一岸稱子岸,“子岸較圍岸又卑一、二尺,蓋慮外圍水浸易壞,故內(nèi)作此以固其防,筑法與圍岸。同腳而異頂,如圍岸頂闊六尺,子岸須頂闊八尺方為堅固,其腳基總闊二丈,須一齊起筑為妙”。圩內(nèi)要筑戧岸,戧岸將大圩分成若干個小圩?!皯臧?,岸外開溝,圍田無論大小,中間必有稍高稍低之別。若不分別彼此各立戧岸,將一隙受水遍圍汪洋,法于圍內(nèi)細加區(qū)分,隨其高低形勢截斷,另築小岸以防之。筑時要于低田外邊開溝取土,內(nèi)邊筑岸,內(nèi)岸既成,外溝亦就。外溝以受高田之水,使不內(nèi)侵,內(nèi)岸以衛(wèi)低田之稼,俾免外入,又為高低兩便之法?!焙锒荚诘袜l(xiāng),土壤稀缺,取土有規(guī)定:“河渠既多,浜溇又深,無撮土可取也。須查本地有老板荒田或新荒田,與夫年遠廢基遺址不便耕種者,入糧緩征項下,聽民采土筑岸,又不然查本地有茭蘆之介居水次,止收草利,止征蕩稅者,申免其稅,聽民采土筑岸?!雹?明)沈岱撰,(清)黃象曦輯:《吳江水考增輯》卷二,附筑岸法,沈氏家藏本。明代姚文灝的圩岸制度通行于太湖東部各地,非常詳細地規(guī)定了高地與低地、圩岸與子岸的不同,也規(guī)定了種茭制度?!斑吪R湖蕩圩岸,外須種茭蘆以御風浪,其狹河宣泄去處卻不許一概侵種以遏水勢?!雹?明)沈岱:《吳江水考》卷之四,水議考中,第710頁。在與水道直沖的圩岸上,官方不允許種茭,水漲時這些圩岸被沖毀后可以泄洪,種茭則不利于洪水毀岸。史鑒也發(fā)現(xiàn)農(nóng)民在水口種茭使河港淤塞的情況。他說:“工部侍郎周忱,郡守邢宥,雖兩修之 (運河),不能復如疇昔之固,隨葺隨壞,竇有傾者,輒隨而湮之,加以沿湖之人多種茭草,淤而為田。而水道日微,歲長月增,其害將見?!雹?明)張國維:《吳中水利全書》卷十八志,史鑒“運河志”中,載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78冊,第672頁。
也有各種圩岸堵漏技術(shù)與規(guī)則。鄭樟華條例規(guī)定有:“田有漏巵,旱則易涸,潦則易溢。修補之法:先將漏處開掘深六尺至磉底為度,廣三四尺。小漏,用牛糞;大漏用石灰,俱以土泥和勻塞於漏處,將土泥填高一尺,用木樁舂實。以一尺為一層,漸次層筑舂,極堅實與老岸平。”在一般的易沖毀之處,要固基、修子岸并種植茭蘆,“瀕臨湖蕩之圩及匯角等處之岸,風浪沖激,尤易損壞。須將老岸增筑極闊,或更于岸內(nèi)筑墐,即抵水也,岸外筑埂,種楊及植茭蘆以蔽之,即護岸也”。在圩田內(nèi)部,要求修戽水溝?!伴_總溝,此即岀水之車溝也,(圩)大小不等,有數(shù)十畝至數(shù)百畝,由此戽水岀入。遇水漲之年,不先修筑,甚至沖坍,害及一墐一圩者。今議堅固砌法,大溝墻底俱用硼光磚灰,砂砌筑高三尺闊、二尺長、六尺上,用石條或短木橫架于上,復于水門置閘,板與老岸相平。其小溝丈尺工料遞減?!雹?明)沈岱撰,(清)黃象曦輯:《吳江水考增輯》卷二,附筑岸法,沈氏家藏本。吳江塘路一帶水災多有,要求有較好的鄉(xiāng)村水利社會組織與官方的支持。夏原吉和趙居仁的治水對吳江水流的穩(wěn)定作用甚大,湖田因此常豐。“然人亡法廢,堤日就傾,水患復作,正統(tǒng)間尚書周文襄公,講求二公之法,而損益之。由是水患漸平,民安其業(yè)。近年以來,法度廢弛,上恬下嬉,民無所恃。每年府雖下縣,縣雖下鄉(xiāng),率皆以偽應(yīng)之?!苯Y(jié)果堤防“壞者十七八,欲求水之無害者難矣”①(明)張國維:《吳中水利全書》卷二十二議,史鑑“吳江水利議”,載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78冊,第800、801頁。。史鑒認為筑岸、車戽等環(huán)節(jié)的運行都需要鄉(xiāng)村水利自組織系統(tǒng)?!胺蛩簽E者,既筑堤以障之矣;水之壅遏者,又疏渠以導之矣;而水之停積者,若不竭力以車戽,則何從而減之乎。然民之貧乏者,或無力而弗供,豪獷者又恃頑而不服,以致互相推調(diào),坐視陸沈,在乎上之人為之激勸,而安集之爾。往年水患初作,上自長貳,下自簿尉,無不躬親看視,奔走道路,未嘗寧居。故諺有‘救水如救火’之言,當急不當緩也。頑者治之,貧者寬之,由是人知警勸而法在必行。自近年設(shè)立水利官后,一切委之,然地既廣遠,卒未能周,居東則西不知,在南則北罔恤,欲求其無誤,難矣?!雹?明)張國維:《吳中水利全書》卷二十二議,史鑑“吳江水利議”,載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78冊,第800、801頁。
他發(fā)現(xiàn)水利官設(shè)置以后,地方水利反而不行。正是水利共同體的某些功能受到了打擊后,縣府才通過集權(quán)系統(tǒng)專管水利。史鑒認為以前的治水官方與鄉(xiāng)村皆處于動員狀態(tài),后期官方委官,鄉(xiāng)村水利共同體組織反而無力了,共同體組織渙散無力,必然會導致水利失常。
以上所述表明,湖田的快速增長與明代太湖出水水流變化有關(guān)。宋元以后,在太湖周邊地區(qū)農(nóng)業(yè)開發(fā)的影響下,太湖水流渾質(zhì)化,運河以東出現(xiàn)大量淤塞并由此傳遞到太湖岸以西的太湖內(nèi)部。吳江長堤石堤化以后淤積開始加速,東太湖區(qū)域在淤塞下形成許多湖泊,并由此形成出水河港,湖田就是在這種水環(huán)境下逐步發(fā)展,其一般模式為:湖面——小湖泊——寬河道+不穩(wěn)定的湖田——窄河道+穩(wěn)定的湖田。由于水流與波浪的作用,湖田發(fā)展在東漲西坍的環(huán)境下取得一定的平衡。臨湖水面地區(qū)的圩田一般是小圩田,遠離水面的圩田規(guī)模較大,需要許多人戶共同戽水,官方也因此制定了許多圩田規(guī)則。由于明后期的水災使大圩破壞,共同體制度難行,圩田又變小。終明一代,湖田水流、植被與環(huán)境變化都較快,各種制度與水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之間也都存在著微妙的聯(lián)系,反映了鄉(xiāng)村水利中復雜的生態(tài)與社會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