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合韻”看《說文解字》讀若字與正篆異部問題

2013-04-11 16:09:08劉忠華
關(guān)鍵詞:合音同音古音

劉忠華

(陜西理工學院文學院,陜西漢中723000)

一、學術(shù)界對異部現(xiàn)象的誤解

許慎《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用“讀若”字給正篆注音者近800 條,無論按哪家所定的古音系統(tǒng)及歸部來衡量,總有小部分讀若字與正篆的讀音分屬不同的韻部。對此,學術(shù)界迄今沒有深究。有人把許慎注音當做東漢時期變化了的讀音,如陸宗達言:“許慎用‘讀若’比擬漢代的音讀”[1]?,F(xiàn)代一般認為讀若僅是譬況,被注字與讀若字未必同音。上述看法均流于主觀。

首先,許慎用東漢音做注的觀點于理不通,與事實不符。

1.《說文》絕大部分讀若字與正篆同音,異部的只是一小部分,如用同音者古、異部者今的觀點確定讀若字的屬性,則會得出許慎取音標準不一、時古時今的結(jié)論。許慎在注音時會脫離同音原則而犯常識性錯誤?

2.《說文》是按照形音義統(tǒng)一、互求互證的原則進行說解的,用于配合說明古形、古義的注音,理應(yīng)屬于古音。如段玉裁所言:“圣人之造字,有義以有音,有音以有形。學者之識字,必審形以知音,審音以知義?!保?]746其中“審形”“知音”“審音”“知義”是指審古形、知古音、審古音、知古義。許慎用“讀若”類術(shù)語所注之音,自然應(yīng)該是古音。許慎不可能用東漢時代的今音去證明古義或者古形。

3.先秦韻部與漢代韻部在音值和歸字范圍兩個方面都有較大差別,如按時音作注,則音值和部屬變化了的字,必應(yīng)逐一注出,但《說文》讀若并非如此。據(jù)王力《漢語語音史》,先秦支耕宵陽文魚部幽7 部的歸字范圍到東漢都發(fā)生了變化,如支耕宵3 部范圍擴大,陽文2 部范圍縮小,魚幽2 部范圍改變[3],但是據(jù)我們考察,《說文》用讀若注音的范圍涉及先秦各部而不限于以上7 部,尤其是王力所舉歸部有變化的字,如先秦歌部轉(zhuǎn)入漢代支部37 字,先秦陽部轉(zhuǎn)入漢代耕部23 字,先秦幽部轉(zhuǎn)入漢代宵部47 字等,《說文》多無讀若注音??梢娫S慎用東漢音作注的觀點不通。

4.《說文》正篆“讀若A,又讀若(一曰)B”者,反映了共時多音的事實,一個字統(tǒng)讀與又讀的區(qū)別不能誤為古今音之別。如(括號中“第幾部”,為段玉裁的歸部):

前兩例,第一個是本音(統(tǒng)讀),第二個是又讀;后兩例,第一個是又讀,第二個是本音。可見在許慎心目中,正篆的兩個不同的讀音并沒有古今區(qū)別。

5.從合韻的內(nèi)涵及段玉裁于異部關(guān)系注“合韻”(或“合音”)的情況看,讀若字代表上古音。段玉裁《六書音韻表》將字音的不同區(qū)別為歷時縱向上的“與今韻異部”及共時橫向上的“與古本音齟齬不合”(異部)兩類。其中古本音(簡稱本音)指讀音有變化的字在古音系統(tǒng)中的歸部音[4],古合韻是指上古一字多音,而本音與又讀異部的現(xiàn)象[5]。《說文解字注》于正篆讀若字異部者,有47 例標注“合韻”(或“合音”),實把讀若注音當做上古音。

基于以上理由,我們認為《說文》讀若所注是上古音而非許慎所處時代的東漢音。

其次,被注字與讀若字未必同音的看法不合注音原則。如蕭泰芳所言:“凡用漢字直接給漢字注音者,其注音字和被注字讀音相同,則是古人注音時所遵循的一個原則。”注音的目的是為了以音知義,用異部字給被注字標音,不合注音原則,也有違注音的初衷,“如果注音字和被注字讀音不完全相同,就失去了注音的意義”[6]。對正篆與讀若字音異的現(xiàn)象,應(yīng)該考慮到某些字一字數(shù)音及許慎所注為又讀的情況。

分析《說文》正篆讀若字異部而段玉裁注“合韻”(或“合音”)的材料,能看出許慎讀若的標音特點,并了解異部的原因。當讀若字所注為正篆之又讀,或者取讀若字的又讀給正篆注音者,正篆與讀若字在古音系統(tǒng)中是異部的。

二、正篆、讀若字的“合韻”及讀若注音分析

筆者在有關(guān)文章中已經(jīng)揭示出合韻的本質(zhì)特征,即一字多音而本音和又讀分屬不同韻部。根據(jù)段玉裁的古音歸部,鎖定《說文》正篆與讀若字異部而段氏注明合韻(合音)的材料(計47 例),考察正篆或讀若字合韻的情況,從中看出正篆與讀若字具有同音關(guān)系。分類分析如下。

1.正篆是合韻字,讀若字注其又讀。

計有44 例,分為兩類,第一類:有相關(guān)線索證明正篆是合韻字,于本音之外另有異部又讀,《說文》讀若注其又讀者(34 例);第二類:缺少相關(guān)線索,但在合韻的視域下可斷定正篆是合韻字,《說文》讀若字注其又讀者(10 例)。

(1)“蹁”,《說文》:“足不正也。從足,扁聲。一曰拖后足馬。讀若蘋?;蛟粡獭!倍巫?“此十一部十二部合韻?!?P83,為《說文解字注》頁碼,下同)

按,“蹁”屬第十二部,《說文》讀若“蘋”屬第十一部,或曰“徧”屬第十二部,前者為又讀,后者為本音。可見“蹁”是合韻字,其本音與又讀合韻。

按,《說文》“弇”及諧聲字“鞥黭渰揜媕”均屬侵部(第七部),讀若字“”屬蒸部(第六部)。又按,“鞥”,《廣韻》烏合切(古侵部),《集韻》又讀一憎切(古蒸部),可見“鞥”是合韻字,《說文》讀若“”為異部又讀。

(3)“敳”,《說文》:“有所治也。從攴,豈聲。讀若豤?!倍巫?“此十五部十三部合音也?!?P123)

(4)“睼”,《說文》:“迎視也。從目,是聲。讀若珥瑱之瑱?!倍巫?“此合韻也。”(P133)

按,讀若字“瑱”屬第十二部?!安V”,《唐韻》《廣韻》《集韻》他計切,古音屬第十六部,《廣韻》《集韻》又讀他甸切,古音屬第十二部,正與“瑱”同音。可見“睼”是合韻字,讀若“瑱”是異部又讀。

(5)“矍”,《說文》:“隹欲逸走也。從又,持之瞿瞿也。讀若詩云穬彼淮夷之穬?!倍巫?“‘矍’在五部。讀若從‘廣’聲字者,十部與五部同入也?!?P147)

先看“仍孕字皆乃聲,一部與六部合音”的情況。

“乃”之本音屬第一部,而“乃”聲字分屬之蒸兩部:“鼐”(第一部),“仍孕艿扔”(第六部),是“乃”字以不同的讀音參與諧聲的結(jié)果。按,“乃”另有第六部音(讀“仍”)的情況,如段氏于《說文》“仍”下注:“《周禮》故書仍為乃。”[2]372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乃,假借為仍。”古書中借“乃”表“仍”(第六部),說明“乃”在本音以外另有“仍”音??梢姟澳恕笔呛享嵶?,其第一部本音與第六部又讀合音(合韻)。換從古音系統(tǒng)中的歸部看,“乃”與“仍孕”是異部的。

從兩字“音義俱別”的角度,據(jù)《說文》讀若“仍”判斷,“迺”()有第六部音。從兩字“混用無別”的情況看,“迺”()與“乃”有同音關(guān)系,即“迺”()有第一部音。

(8)“楈”,《說文》:“楈木也。從木,胥聲。讀若芟刈之芟?!倍巫?“芟在七八部,胥在五部,合韻也。”(P240)

(10)“眢”,《說文》:“目無朙也。從目,夗聲。讀若委。”段注:“此與《小雅·谷風》‘怨’讀如‘萎’一例,合音也?!蹲髠饕袅x》烏丸反,引《字林》‘眢井,無水也。一皮反。’一皮卽委之平聲,古讀如此?!都崱の逯А风呶G校瑓u一皮也?!?P262)

又按,《小雅·谷風》“怨”與“嵬萎”協(xié)韻,段氏以為合韻:“‘怨’,本音在弟十四部,《詩·谷風》合韻‘嵬萎’字,讀如‘伊’?!保?]855說明“怨”之實際押韻音讀如“伊”(第十五部),與本音異部。此見詩歌韻腳字合韻與《說文》讀若字注出正篆異部又讀的合韻,本質(zhì)一致。

(11)“檷”,《說文》:“絡(luò)絲柎也。從木,爾聲。讀若昵?!倍巫?“合韻也?!?P262)

按,“檷”,段氏依《唐韻》奴禮切,歸第十六部,其讀若字“昵”屬第一部。而《集韻》《正韻》“檷”乃里切(之部),與“昵”同音。讀若“昵”為異部又讀。

(13)“郋”,《說文》:“汝南召陵里。從邑,自聲。讀若奚。”段注:“自聲在十五部,奚聲在十六部,合韻也。許葢用其方言如是。胡雞切?!?P291)

按,《說文》“自”聲字均屬第十五部,讀若字“奚”屬第十六部。段氏以“郋”的諧聲音為本音,把《說文》讀若“奚”當做方音?!班E”之方言讀音與本音異部合韻。

(17)“帴”,《說文》:“帬也。一曰帗也。一曰婦人脅衣。從巾,戔聲。讀若末殺之殺?!倍巫?“古音十四、十五部合韻?!?P358)

(18)“倗”,《說文》:“輔也。從人,朋聲。讀若陪位。”段注:“讀若陪者,之蒸合韻冣近也。”(P370)

(20)“孈”,《說文》:“愚戇多態(tài)也。從女,巂聲。讀若隓?!倍巫?“《篇》《韻》移爾、胡卦二切。十六部。隓篆文作。十六十七合音冣近?!?P624)

按,“孈”歸第十六部,《集韻》又許規(guī)切,正與讀若字“隓”(第十七部)同音。又按《篇》《韻》移爾、胡卦二切,古音分屬段氏第十七、十六兩部??梢姟皩@”是合韻字,讀若第十七部“隓”為又讀。

上述各例,根據(jù)相關(guān)線索或字音材料可斷定正篆是多音字,其本音與又讀合韻?!墩f文》讀若所注為正篆之異部又讀。換從系統(tǒng)中歸部的角度看,正篆與讀若字是異部的。

第二類:另有10 個合韻例,正篆雖無其他異讀線索或證據(jù)可供參考,但是從合韻的本質(zhì)和許慎注音的目的可以推斷,段玉裁注明“合韻”(合音),實際上是把正篆當做合韻字而把讀若字當做又讀來對待的。見(21)-(30):

(21)“赳”,《說文》:“輕勁有才力也。從走,丩聲。讀若鐈?!倍巫?“喬聲在二部。合韻冣近?!?P64)

按,“雈”,本音在第十四部,與“桓”同,讀若“和”則屬第十七部。段氏用“云若和者,合韻也”提示讀若“和”為“雈”之異部又讀。

(24)“筟”,《說文》:“筳也。從竹,孚聲。讀若春秋魯公子彄。”段注:“孚聲在三部,區(qū)聲在四部,合音冣近?!?P191)

按,“筟”屬第三部,“彄”屬第四部。段氏注明合韻,把“彄”當做“筟”之又讀。

(26)“楥”,《說文》:“履法也。從木,爰聲。讀若指撝?!倍巫?“按撝古音在十七部,此合韻也。”(P262)

按,“楥”古音在第十四部,也是后代沿用音,讀若字“撝”在第十七部。段注“今人語音為正”,提示“楥”之后代沿用音為本音??梢娮x若“撝”是又讀。

(27)郇,《說文》:“周文王子所封國,在晉地。從邑,旬聲。讀若泓?!倍巫?“此合韻也?!?P290)

按,“旬”及所諧字“郇”在第十二部,讀若“泓”在第六部。段氏注合韻,是把讀若字視作“郇”的異部又讀。

(29)“孎”,《說文》:“謹也。從女,屬聲。讀若人不孫為孎?!倍巫?“孎讀如倨,雙聲合音?!?P620)

按,“孎”第三部,“倨”第五部。段氏注明合韻,以“倨”為“孎”之又讀。

(30)“娺”,《說文》:“疾悍也。從女,叕聲。讀若唾?!倍巫?“許讀若唾者,合音也。”(P623)

按,“娺”屬第十五部,“唾”屬第十七部,段氏用“許讀若唾者,合音也”提示讀若“唾”是“娺”之異部又讀。

又讀不是一個字的常規(guī)讀音,隨著時代的變遷會逐步消失,如果后代韻書或音注材料中沒有記錄,則難于尋覓。段玉裁注明合韻,把《說文》讀若字當做正篆之異部又讀,既提示正篆是多音字,又側(cè)面表明許慎讀若是按照同音原則做注的。

2.讀若字是合韻字,其又讀與正篆同音。

根據(jù)相關(guān)線索或讀音材料可斷定讀若字是多音字,屬本音與又讀異部合韻。從正篆與讀若字的關(guān)系看,讀若字之又讀與正篆同音,表明許慎是取讀若字的又讀音給正篆做注的;而從古音系統(tǒng)中歸部的角度看,正篆與讀若字是異部的。計有3 例。

(1)“迣”,《說文》:“迾也。晉趙曰迣。從辵,世聲。讀若寘?!倍巫?“按許有‘窴’無‘寘’。‘寘’者,‘窴’之誤。凡‘寘彼周行’、‘寘諸河之干’皆當作‘窴’。眞聲而入十五部者,合音也。”(P74)

按,“迣”在第十五部,讀若字“窴”(依段氏)則屬第十二部字,根據(jù)同音做注的原則,“窴”應(yīng)該有第十五部音,段注“眞聲而入十五部者,合音也”是針對讀若字“窴”本音(第十二部)與又讀(第十五部)異部的情況而言的。

許慎給“迣”做注時取用了“窴”的又讀,導(dǎo)致出現(xiàn)“窴”之本音與“迣”異部。

按,讀若字“罷”是多音字,《廣韻》薄蟹切《集韻》部買切,古音屬支部(第十六部),又《廣韻》甫靡切《集韻》補靡切,古音屬歌部(第十七部)。按照注音字與被注字同音的基本原則,許慎應(yīng)是取用了“罷”的支部音為注音的。段氏歸“罷”為歌部,導(dǎo)致其與被注字異部。

讀若字“瞑”“窴”“罷”之本音與又讀異部合韻,許慎作注之音不是本音,從系統(tǒng)中歸部的角度看,讀若字與其被注字是異部的。

“瞑”,《唐韻》《廣韻》莫經(jīng)切及《集韻》《韻會》忙經(jīng)切,古音均屬耕部(第十一部),又《廣韻》莫賢切《集韻》民堅切,古音屬真部(第十二部),“瞑”是多音字。段氏歸“瞑”為耕部,以真部為又讀,故認為“瞑”是十一、十二部合音。按照同音原則,許慎自然是取用了“瞑”的真部音作注,而從系統(tǒng)中歸部的角度來看,讀若字的本音與正篆是異部的。

從上文的分析看,許慎于正篆之本音與又讀合韻者,用讀若注出其又讀,或于讀若字之本音與又讀合韻者,以讀若字的又讀注正篆,都屬于同音作注。由于許慎作注之音為又讀而非本音,因而從系統(tǒng)中歸部的角度看,正篆與讀若字是異部的。

三、“合韻”視域下正篆讀若字異部的深層原因

從對段玉裁注“合韻”而讀若字與正篆異部現(xiàn)象所做的分析看,在讀若字所注之音不是本音而是又讀的情況下,被注字與作注字在古音系統(tǒng)中是異部的。即在讀若字之音是正篆又讀,或者讀若字的又讀是正篆讀音的情況下,從古音系統(tǒng)中歸部的角度看,正篆與讀若字是異部的。

合韻是在韻部劃分和各部歸字的工作完成以后,為了解釋古音材料中某些字的實際讀音與系統(tǒng)中歸部音不一致的現(xiàn)象而特立的術(shù)語,合韻的本質(zhì)特點是字的本音與又讀異部。如果不明合韻內(nèi)涵,或者對某些讀若注音只是又讀的情況視而不見,拿今人所定的古音系統(tǒng)來衡量,就會誤會正篆與讀若字異部現(xiàn)象,曲解讀若注音的作用。而古韻分部與漢字歸部方法上的局限性,是導(dǎo)致出現(xiàn)正篆與讀若字異部現(xiàn)象的深層原因。傳統(tǒng)古音學采用系聯(lián)和從最薄弱處斷開的辦法分部[9],不考慮一字多音的問題,從顧炎武十部到王力三十部,也一直是按照一字一音的原則進行系聯(lián)、分部和歸部的,但是這種做法回避并掩蓋了上古階段某些字可能存在的一字多音而分屬不同韻部的真相。

上古階段一字不止一音的情況,清人早有述及,如張行孚認為“古文簡少,往往一字數(shù)用”而兼有完全不同的讀音,姚文田“論古字已有數(shù)音”、劉逢祿“論字有兩讀應(yīng)兼收兩部”[10],錢大昕于《毛詩多轉(zhuǎn)音》指出:“古人音隨義轉(zhuǎn),古字或數(shù)音”,并批評顧炎武“泥于一字只有一音,隨謂詩有無韻之句,是不然矣?!保?1]黃侃提出“一字數(shù)音”說,并有專題論述,指出:“一字或有數(shù)音,古今所同也。有人言古代字止一音,無一字數(shù)音者;不知一字數(shù)音,其起源遠在太古?!保?2]實際上,多音字會以不同的讀音參與押韻、諧聲,而出現(xiàn)“一字協(xié)兩部”的現(xiàn)象。古音學家在漢字歸部過程中,對實際上應(yīng)該視作一字數(shù)音現(xiàn)象的語音材料,采用從多從眾的原則,取其常見音歸部,而把一個字的其它讀音(又讀)過濾掉了。因此,如果某個字是以又音參與押韻、諧聲、假借,或者又音出現(xiàn)在直音、聲訓(xùn)的注釋框架中,這時,拿所擬定的古音系統(tǒng)為衡量標準,自然會出現(xiàn)矛盾。對此不明,則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上古一字數(shù)音的現(xiàn)象尚未受到學術(shù)界的普遍重視,哪些字在上古階段是多音的還沒有系統(tǒng)的研究和全面整理,加之以往對合韻的本質(zhì)認識模糊,是對具有協(xié)韻或同音要求的語音材料所出現(xiàn)的“失協(xié)”現(xiàn)象不能正確解釋的根本原因之一。希望本文能拋磚引玉。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1]陸宗達.說文解字通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83.

[2]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王力.漢語語音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83-84.

[4]宋洪民.也談“古本音”[J].古漢語研究,2008(1).

[5]劉忠華.段玉裁詩合韻的本質(zhì)[J].廣西社會科學,2012(3).

[6]蕭泰芳.陳刻《說文解字》讀若字及徐鉉等所注切音舉誤[M]//敝帚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127.

[7]劉忠華.段注《說文解字》正篆與讀若合韻現(xiàn)象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12(7):138-139.

[8]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縮印本)[M].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1995:40.

[9]郭云生.論《詩經(jīng)》韻部系統(tǒng)的性質(zhì)[J].安徽大學學報:哲社版,1983(4).

[10]陳新雄.古音學發(fā)微[M].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415.

[11]錢大昕.十駕齋養(yǎng)心錄·卷一[M].上海:上海書店,1983:21.

[12]吳方編校.中國現(xiàn)代學術(shù)經(jīng)典·黃侃劉師培卷[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62.

猜你喜歡
合音同音古音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康有為藏西夏字書《同音》殘葉版本考
西夏學(2020年2期)2020-01-24 07:44:28
《同音》二字格探析
西夏學(2019年1期)2019-02-10 06:22:06
從上古文獻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gòu)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體系的幾個問題
English Jokes: Homonyms
論漢語方言合音的類型
——兼議洛陽方言合音現(xiàn)象*
偃師方言里的合音詞
智富時代(2016年8期)2016-05-14 12:13:31
從中古音看陜西紫陽縣方言聲母的演變
由“醬紫”想到的
中學語文(2012年34期)2012-08-15 00:49:31
屯昌县| 昭苏县| 松溪县| 德阳市| 元谋县| 屯昌县| 湘阴县| 九江县| 晴隆县| 宜春市| 津市市| 正镶白旗| 北川| 三明市| 南召县| 揭东县| 乌苏市| 邢台市| 肥乡县| 屏边| 塘沽区| 开鲁县| 河南省| 汕尾市| 苍梧县| 东乡县| 财经| 长宁区| 昌平区| 都江堰市| 余江县| 石嘴山市| 昌邑市| 西贡区| 浦江县| 邯郸县| 徐闻县| 定边县| 宕昌县| 鞍山市| 尤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