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漢代巴蜀經(jīng)學述論

2013-04-11 15:32:07舒大剛吳龍燦
關(guān)鍵詞:揚雄經(jīng)學巴蜀

舒大剛,吳龍燦

(1.四川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成都610064;2.宜賓學院 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四川宜賓644000)

漢代巴蜀經(jīng)學述論

舒大剛1,吳龍燦2

(1.四川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成都610064;2.宜賓學院 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四川宜賓644000)

漢代巴蜀經(jīng)學興起于文景之世,文翁獎勵儒學教育,領(lǐng)先全國以“七經(jīng)”造士,于是七經(jīng)之學盛行巴蜀,經(jīng)學人才輩出。兩漢巴蜀經(jīng)學以易學、小學最盛,《詩》、《書》之學次之,而《禮》、《春秋》、《孝經(jīng)》、《論語》之學亦有可觀。巴蜀學者不滿當時章句之儒“碎義逃難”、“違背孔真”的現(xiàn)象,自嚴遵始融《易》《老》于一爐,揚雄創(chuàng)擬經(jīng)新篇,從而構(gòu)成漢代巴蜀經(jīng)學獨辟蹊徑、自成體系之特色。漢末巴蜀經(jīng)學與巴蜀地域政治經(jīng)濟命運密切關(guān)聯(lián),今古兼治,揚馬擊鄭,于是以楊門之學和譙氏之學為代表的通經(jīng)致用之學和讖緯學大興。

蜀學;經(jīng)學;巴蜀;漢代

巴蜀大地,自古就是人文薈萃的地方,學術(shù)文化幾乎與中原同步孕育、并行發(fā)展。然而由于巴蜀地界西南邊繳,俗雜蠻夷之風,習尚異類之學,故時至戰(zhàn)國及漢初,或被中原人士視為“西辟之國而戎狄之長”[1]卷五《秦策三》,或稱其“有蠻夷風”,“好文譏刺”[2]卷八十九《循吏傳》,卷二十八《地理志》,或又稱“蜀椎髻左言,不曉文字”[3]《蜀王本紀》,243-244,似乎與中原禮義之邦有著相當?shù)木嚯x。但是種種跡象表明,巴蜀不僅有其自身的文化發(fā)展序列,也與中原地區(qū)有著較早的學術(shù)文化交流。特別是經(jīng)西漢景帝時期文翁建立學宮于成都市中,引進儒家“七經(jīng)”教育以后,巴蜀的學術(shù)文化便迅速與中原合流,有“蜀學比于齊魯”[4]卷三十八《蜀書·秦宓傳》和“巴蜀與齊魯同風”的說法,儼然是儒學文化的又一傳播和弘揚基地。本文擬以兩漢時期經(jīng)學為背景,略探巴蜀學人在儒家經(jīng)典傳授領(lǐng)域的所作所為及其成就。

一 漢代巴蜀經(jīng)學淵源略說

漢代巴蜀經(jīng)學之淵源,最可信據(jù)者,為《漢書·循吏傳》所記“文翁化蜀”史跡,以為“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2]卷八十九《循吏傳》。 “文翁,廬江舒人也。少好學,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景帝末,為蜀郡守,仁愛好教化。見蜀地辟陋有蠻夷風,文翁欲誘進之,乃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材者張叔等十余人親自飭厲,遣詣京師,受業(yè)博士,或?qū)W律令”[2]卷八十九《循吏傳》。 漢武帝立五經(jīng)博士前,漢承秦制,博士所教六藝百家皆備。文翁為獎勵學習,采取了很多優(yōu)惠助學政策:“減省少府用度,買刀布蜀物,赍計吏以遺博士。”[2]卷八十九《循吏傳》學員學成歸蜀,都有重用,并立地方官學,就學者減免稅賦,學有所成者起用,于是上學成了蜀地榮幸,蜀學大興?!皵?shù)歲,蜀生皆成就還歸,文翁以為右職,用次察舉,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學官于成都市中,招下縣子弟以為學官弟子,為除更徭,高者以補郡縣吏,次為孝弟力田。常選學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縣,益從學官諸生明經(jīng)飭行者與俱,使傳教令,出入閨閣。縣邑吏民見而榮之,數(shù)年,爭欲為學官弟子,富人至出錢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學于京師者比齊魯焉”[2]卷八十九《循吏傳》。 后來武帝立學,于文翁亦有取法:“武帝時,乃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自文翁為之始云?!保?]卷八十九《循吏傳》

東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也有類似記載:“孝文帝末年,以廬江文翁為蜀守。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頃。是時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承秦之后,學校陵夷,俗好文刻。翁乃立學選吏子弟就學,遣雋士張叔等十八人東詣博士受《七經(jīng)》,還以教授,學徒鱗萃,蜀學比于齊魯。巴、漢亦立文學。孝景帝嘉之,令天下郡國皆立文學,因翁倡其教,蜀為之始也?!保?]卷三《蜀志》文翁立教,是以儒家《七經(jīng)》(即《詩》、《書》、《禮》、《易》、《春秋》、《孝經(jīng)》、《論語》)為主體的經(jīng)學教育,直接啟導了漢代巴蜀經(jīng)學發(fā)展。

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二成都“孔子廟”條云:“昔司馬相如教授于此?!辈軐W佺《蜀中廣記》卷一“石室”條引《寰宇記》云:“石室,司馬相如教授于此,從者數(shù)千人。”[6]卷一可見規(guī)模之大,從學之眾。清嘉慶《邛州直隸州志》卷三十四《人物志》載:“胡安,舊志臨邛人,聚徒教授白鶴山點易洞,先生明天文歷象陰陽之數(shù),司馬相如從學焉。后乘鶴仙去?!弊D隆斗捷泟儆[》卷五六亦載:“白鶴山,在城西八里。常璩曰:臨邛名山曰四明,亦曰群羊,即今白鶴也。漢胡安嘗于山中乘白鶴仙去,弟子即其處為白鶴臺?!薄妒裰袕V記》卷七四引此文,末有“司馬相如從胡安先生授《易》于此”[6]卷七四句。 又卷一三引《益都耆舊傳》:“胡安,臨卭人,聚徒于白鶴山,司馬相如從之受經(jīng)。此縣又有林閭,善博學,自古天子有輶車之使,惟閭與嚴君平知之,為揚雄所師?!保?]卷一三司馬相如為學成名在文、景之間,早于文翁之倡教立學,其學受之胡安。

魏了翁《卭州新創(chuàng)南樓記》又記蜀中人物之盛曰:“臨卭居蜀上游,鶴山襟其西,卭水帶其南,風氣融液,土田衍沃。民生其間,檢履醇固,習尚儒雅,蓋自胡安先生、林閭翁孺,嘗為漢卿、云從之受業(yè),卒以名世。莊遵、陳立,嗣有顯問,風流所漸,代不乏賢?!保?]卷三九又《大邑縣學振文堂記》:“吾州之俗,檢履醇固,而被服文雅。蓋自漢以來,代有顯人,胡安先生、林翁孺、莊君平,以經(jīng)授長卿、子云,流風所漸,儒學日茂?!保?]卷四〇若《寰宇記》、魏了翁、《方輿勝覽》等所言可靠,則蜀學倡教不得自文翁始,因為早在文景時期已有胡安在蜀中傳經(jīng)矣。然而,成巴蜀教化規(guī)模而為天下模范者當為文翁。文翁與胡安可謂兩漢巴蜀經(jīng)學教育之先驅(qū)。

《漢書·地理志》:“景武間,文翁為蜀守,教民讀書法令,未能篤信道德,反以好文刺譏,貴慕權(quán)勢。及司馬相如游宦京師諸侯,以文辭顯于世,鄉(xiāng)黨慕其跡,后有王褒、嚴遵之徒,文章冠天下。由文翁倡其教,相如為之師。 故孔子曰:‘有教無類?!保?]卷二十八《地理志》東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故司馬相如耀文上京,揚子云(雄)齊圣廣淵,嚴君平(遵)經(jīng)德秉哲,王子淵(褒)才高名雋,李仲元(弘)湛然岳立,林公孺訓詁玄遠,何君公(武)謨明弼諧,王延世著勛河平,斯蓋華岷之靈標,江漢之精華也?!保?]卷三《蜀志》此八人乃為世所稱的蜀學、事功之代表人物。宋田況《進士題名記》:“蜀自西漢,教化流而文雅盛。相如追肩屈、宋,揚雄參駕孟、荀,其辭其道,皆為天下之所宗式。故學者相繼,謂與齊魯同俗。”[8]卷三〇皆稱漢代蜀學盛況。

清顧藹吉《隸辨》卷七“石室壁間題字”,從文翁當年所派學于京師的張叔之孫張景的題字中,發(fā)現(xiàn)稱贊張叔“以《詩》《書》發(fā),〔遺詣〕京師,受業(yè)《春秋》,〔學非〕仲舒,智非胡母”[9]卷七,“道為國師,出典方州,忠著金石”[9]卷七。又說叔之子弘農(nóng)太守張子陽,“著德義方,襲父經(jīng)業(yè),《春秋》《尚書》,海內(nèi)歸高”[9]卷七。可見張叔不僅自己是有成就的名儒名宦,而且其兒子張子陽、孫子張景都極有造詣,堪稱漢代巴蜀第一“經(jīng)學世家”。

下面分類論述漢代巴蜀經(jīng)學之源流和成績。

二 一枝獨秀的巴蜀易學

《易》學在巴蜀的傳播,淵源有自,從傳授時間上考察似不遲于中朝。商瞿《史記》作魯人,但漢文翁石室“壁間所刻古圣賢畫像”其名乃為“商瞿上”,楊慎據(jù)宋人的說法認為是瞿上鄉(xiāng)(在四川雙流牧馬山一帶)人。由于資料缺乏,此處不予討論。如果從兩漢《易》學文獻來考察,巴蜀易學是非常久遠的①。前引漢初胡安居邛州白鶴山傳《易》,司馬相如曾從之學《易》[6]卷一四。 宋人魏了翁《卭州白鶴山營造記》就說:“(卭)州之西直治城十里所,有山曰白鶴,……遠有胡安先生授《易》之洞,近有常公諫議讀書之庵?!保?]卷五〇司馬相如(前179-前117)在文帝景帝時已經(jīng)知名,他向胡安學習《易經(jīng)》,應該是青年時期的事情,最遲也應在文帝末年(前157)或以前。中原的田何傳授《易》學,大約在惠帝時,《高士傳》曾說“惠帝親幸其廬以受業(yè)”,當與胡安是同一時代人。田何傳《易》于中原,胡安也在巴蜀傳授《易》學,二人也許稍有前后,但相去不遠。司馬相如生活的時代應該和《易》學博士楊何同時,他在《上林賦》中說“修容乎《禮》園,翱翔乎《書》圃,述《易》道”[11]卷二《上林賦》云云,表明他為學比較關(guān)注“《禮》苑”、“《書》圃”和“《易》道”,史志說他曾經(jīng)跟從胡安學《易》是有根據(jù)的。

巴蜀稍為晚一點的《易》傳人有趙賓,文獻顯示他曾經(jīng)為中原易家孟喜的老師?!稘h書·儒林傳》載:“蜀人趙賓好小數(shù)書,后為《易》,飾《易》文,以為‘箕子明夷,陰陽氣亡箕子?;诱?,萬物方荄茲也?!e持論巧慧,《易》家不能難,皆曰非古法也。云受(授—引者注)孟喜,喜為名(稱揚—引者注)之。后賓死,莫能持其說,喜因不肯仞(承認—引者注),以此不見信(伸—引者注)。……博士缺,眾人薦喜。 上聞喜改師法,遂不用喜?!保?]卷八十八《儒林傳》趙賓既然曾經(jīng)傳《易》學之術(shù)于孟喜,他在世的時間就應與丁寬同時,約在漢景帝之時??上?,趙賓除留下用“荄茲”解《易》“箕子”遺說外,再無其他學說可考。

再晚有嚴君平,他名遵字君平,是漢宣帝、元帝、成帝時人,史家說他“卜筮于成都市,以為卜筮者賤業(yè),而可以惠眾。人有邪惡非正之問,則依蓍龜為言利害。與人子言依于孝,與人弟言依于順,與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執(zhí)導之以善,從吾言者已過半矣”[2]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 又說他“雅性澹泊,學業(yè)加妙,專精《大易》,躭于《老》《莊》”[5]卷一〇上。 宋鄭樵《通志·藝文略》“五行家”的“易占類”著錄有《周易骨髓訣》一卷,注曰“嚴遵撰”;《宋史·藝文志》“筮龜類”有《嚴遵卦法》一卷。二書雖然不見于漢唐人的著錄,疑為后世依托,但頗得嚴遵易學特征。

巴蜀《易》學的特色以象數(shù)、卜筮為主。趙賓授《易》孟喜,對今文《易》象數(shù)派的“孟京”有影響。此外,胡安有仙氣,嚴遵以卜尊,后之揚雄兼師二法。魏了翁說“遠有胡安先生授《易》 之洞”[5]卷五〇《卭州白鶴山營造記》,胡安居洞授《易》,臨臺升仙,可見他是修道成仙之人,當是仙道之流。嚴遵以卜筮勸善,兼道家、數(shù)術(shù)二術(shù)。其書之傳世者有《道德指歸》,最大特色就是融合《易》《老》,溝通儒道。書仿《周易》六十四卦上下經(jīng)例,將《老子》分為七十二章、上下二篇,《說目》曰:“昔者《老子》之作也,變化所由,道德為母,效經(jīng)列首,天地為象,上經(jīng)配天,下經(jīng)配地。陰道八,陽道九,以陰行陽,故七十有二首。以陽行陰,故分為上下。以五行八,故上經(jīng)四十而更始。以四行八,故下經(jīng)三十有二而終矣?!保?2]卷首《說目》嚴氏《得一篇》又說:“然《大易》乾乾光耀,萬物資始,云蒸雨施,品物流行。元首性命,玄玄蒼蒼,無不盡覆?!保?2]卷一《得一篇》史所謂其“專精《大易》,耽于《老》《莊》”,誠非虛語。 世謂《連山》占用“七八”,《周易》占用“九六”。揚雄少時即從君平游學,仿《易經(jīng)》作《太玄》,成一代擬《易》先鋒,張行成說揚雄《太玄》“義取于《連山》”②,當是趙賓、君平所傳。

四庫館臣述《易》學變遷說:“《易》本卜筮之書”,“《左傳》所記諸占,蓋猶太卜之遺法。漢儒言象數(shù),去古未遠也。一變而為京、焦,入于禨祥;再變而為陳、邵,務(wù)窮造化。 《易》遂不切于民用?!保?3]卷一胡安、嚴遵《易》學,尚近于《左傳》。趙賓之法,則遠啟孟、京,為禨祥《易》學鼻祖。學人曾經(jīng)分析漢代《易》學為四派:“訓詁舉大義,周、服是也”;“陰陽災變,孟、京是也”;“章句師法,施、孟、梁丘、京,博士之學是也”;“彖、象釋經(jīng),費、高是也”[14]。 放之蜀中,嚴遵頗近周、服;揚雄《太玄》似費、高;趙賓實啟孟、京。至于講究“章句師法”的博士《易》,本為蜀人所不喜(如李弘、揚雄),但史說“蜀之學于京師者比齊魯”,傳其術(shù)者當不乏其人。宣帝時,郫縣人何武與成都人楊覆眾等因歌王褒《中和頌》,贏得宣帝獎勵,于是“武詣博士受業(yè)治《易》,以射策甲科為郎”[2]卷八十六《何武傳》,所傳無疑就是博士《易》學。

東漢時期的太學仍然信守西京的施、孟、梁丘、京氏之傳,蜀人受學,師法也多是博士《易》。《后漢書》記譙玄、譙瑛世傳《易》,玄在西漢哀帝、平帝時期,瑛為東漢章帝的師傅,家自為學。又《楊由傳》載:“楊由字哀侯,蜀郡成都人。少習《易》,并七政元氣、風云占候,為郡文學掾?!保?5]卷八十二上《楊由傳》《段翳傳》載:“段翳字符章,廣漢新都人。習《易經(jīng)》,明風角,時有就其學者,雖未至,必豫知其姓名。”[15]卷八十二上《段翳傳》《華陽國志》又載郪縣(今三臺)人馮顥,少年曾跟從成都楊班、張公超及東平人虞叔雅學習,后來“作《易章句》及《刺奢說》,修黃老,恬然終日”[5]卷一〇中。 楊、段尚占,馮顥則崇黃老,自然是嚴遵一路風格,可見是巴蜀《易》學的本來特色。

《后漢書》又載任安受《孟氏易》,折象通《京氏易》,景鸞治《施氏易》,作《易》說③?!度A陽國志》卷一一又說成都任熙通《京易》,都是師法博士《易》。這些記載說明東漢巴蜀《易》學傳授,在本土特色外,還有勢力強大的中原官學博士易。

東漢時期,古文經(jīng)學經(jīng)過鄭眾、賈逵、馬融、許慎等人努力,已經(jīng)取得很大成就;鄭玄又兼治今古,遍注群經(jīng),開辟經(jīng)學“鄭學”時代。可是這些學術(shù)形勢,似乎對蜀中影響不大。及至三國時期,劉表在荊州設(shè)立學宮,表彰古文經(jīng)學,搞經(jīng)學的司馬徽、宋衷,搞文學的王粲、王凱等,皆活躍于這里,在經(jīng)學上都與鄭學對抗。梓潼的尹默、李仁自感“益部多貴今文,而不崇章句”,“知其不博”,于是二人“乃遠游荊州,從司馬德操(名徽)、宋仲子(名衷)等受古學,皆通諸經(jīng)史”,這樣一來古文經(jīng)學才傳入蜀中。李仁的兒子李譔,俱傳本家之學,后從尹默“講論義理,五經(jīng)諸子,無不該覽加博”,曾做過蜀漢后主太子的師傅。 李譔“著古文《易》、《尚書》、《毛詩》、《三禮》、《左氏傳》、《太玄》指歸”,是巴蜀首批古文經(jīng)學著作。史家說他的書“皆依準賈、馬,異于鄭玄”[4]卷四十二《蜀書》,是比較純粹的古文成果。

巴蜀學人多隱士,他們學習《易經(jīng)》多在于應用和卜筮,不在意著作,即使著述了也不在于炫世,故文獻傳者不多。宋代青陽夢炎說:“蜀在天一方,士當盛時,安于山林,唯窮經(jīng)是務(wù),皓首不輟。故其著述往往深得經(jīng)意,然不輕于自炫,而人莫之知。書之藏于家者,又以國難而毀,良可嘅嘆!”[16]卷首他說的雖然是南宋情況,但是對于整個巴蜀歷史來講也未嘗不是如此。直到東漢時,巴蜀《易》學傳授與博士《易》、古文《易》相結(jié)合,才產(chǎn)生了一批《易》學名著,正如前述景鸞“易說”、馮顥《易章句》、李譔《古文易指歸》④等文獻,這些似乎是巴蜀《易》學的首批成果。至于三國時郪(三臺)人王長文,又遠承揚雄的故智造起“易經(jīng)”來。他是蜀漢犍為太守王颙的兒子,曾經(jīng)依仿《周易》創(chuàng)作《通玄經(jīng)》四篇,其書有《文言》、《卦象》等篇,可以用來卜筮,當時的人比之于揚雄《太玄》。從此之后,巴蜀《易》學代代都有傳人,而且越傳越顯,至宋代便有程頤“易學在蜀”的話,不過那是后話了。

三 淵源有自的《詩》《書》之學

司馬相如《封禪文》云:“《書》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蛩挂哉?,君莫盛于唐堯,臣莫賢于后稷?!保?1]所引即《益稷》。文翁遣張叔等入京從博士受“七經(jīng)”,還教吏民,《尚書》即在其中,此時的《尚書》之學皆今文。

及至東漢,巴蜀治《尚書》學的人物有三位:張楷、楊統(tǒng)、何隨。

據(jù)《后漢書》本傳載,張楷字公超,成都人,為漢和帝時郡守、司隸校尉張霸中子,“通《嚴氏春秋》、《古文尚書》”[15]卷三十六。 《嚴氏春秋》為《公羊》學,自是今文;《尚書》卻是古文學。《后漢書》說他父親張霸“從樊儵受《嚴氏公羊春秋》,遂博覽‘五經(jīng)’”[15]卷三十六,是公超之學亦得于家傳。 公超不樂仕進,隱居弘農(nóng)山中,學者隨之,所居成市,華陰遂有“公超市”,五府連辟,舉賢良方正,皆不就?;傅蹠r“坐系廷尉詔獄,積二年,恒諷誦經(jīng)籍,作《尚書注》”[15]卷三十六。 公超所作《古文尚書注》是巴蜀第一部《書》學著作,考其時代,略遲于馬融,稍早于鄭玄,在中國《古文尚書》學史上應有一席之地。

楊統(tǒng)家居新都,五世皆傳《夏侯尚書》(見前引《益部耆舊傳》)。何隨字季業(yè),蜀郡郫人,漢司空何武之后,“治《韓詩》、《歐陽尚書》”。 蜀漢時因“世有名德,征聘入官”;入晉不仕,“居貧固儉,衣弊蔬食,晝躬耕耨,夕修講諷”,“目不視色,口不語利。著《譚言》十篇,論道德仁讓”[5]卷一一。 楊、何兩家皆今文學。特別是何隨,其祖武乃為漢宣帝唱王褒《中和頌》、留從博士習《易》者,自西漢中期至魏晉時期垂三百年,家學不衰,亦可謂能世其家學矣!此外,吳福連《擬四川藝文志》又考知“漢有王渙、李譔、譙,晉又有常寬、常勖、陳壽,皆通 《尚書》”[17],則《尚書》之學,不替其傳矣!

西漢時期,《詩》亦傳入巴蜀,文翁石室所授“七經(jīng)”之中即有《詩經(jīng)》,唯不詳所傳何家之《詩》??妓抉R相如《美人賦》,有所謂“途出鄭衛(wèi),道由《桑中》,朝發(fā)《溱洧》,暮宿‘上宮’”(《古文苑》卷三)之辭,鄭、衛(wèi)即《詩經(jīng)》十五《國風》之一,《桑中》、《溱洧》又為鄘、鄭之詩,“上宮”乃《桑中》所約之處……一篇《美人賦》,儼然在作《詩經(jīng)》鄭、衛(wèi)之旅!自非熟于《詩》者所不能為。

東漢至于魏晉,四家《詩》并傳于時。據(jù)吳福連《擬四川藝文志》考證:當時“習《魯詩》者李業(yè),習《齊詩》者任末、景鸞,習《韓詩》者杜撫、楊仁、杜瓊、何隨。三家之學,不絕于蜀矣”[17]。然而這只是博士《詩》學的情況,與中原一樣,民間學人之專攻,則以《毛詩》為盛。吳氏又說:“而其時習《毛詩》者,倍多于三家,故《毛詩》最顯于時。若文立、司馬勝之、常勖、王化、李譔、任熙、常騫、常寬,皆常璩所稱治《毛詩》者也。”[17]

巴蜀專著性《詩》學文獻,到了東漢才見著錄?!逗鬂h書·景鸞傳》載:鸞“能理《齊詩》”,“作……《詩》解”,“名為《交集》”[15]卷七十九下。 又《后漢書·杜撫傳》載,撫犍為武陽(今彭州)人,受業(yè)于薛漢,定《韓詩章句》。后歸鄉(xiāng)里,教授弟子千余人,“所作《詩題約義通》,學者傳之,曰‘杜君法’”[15]卷七十九下。《三國志·蜀書》又載,傳任安之術(shù)的“〔杜〕瓊,年八十余,延熙十三年(250)卒,著《韓詩章句》十余萬言”[4]。又載,李譔傳其父仁、師尹默所得荊州古學,“著古文……《毛詩》……指歸”[4],又說其旨與王肅所著書合,顯然與《鄭箋》立異。據(jù)上所引,景鸞有《齊詩窔集》;杜撫定《韓詩章句》,撰《詩題約義通》;杜瓊著《韓詩章句》10余萬言;李譔撰《毛詩指歸》。終兩漢三國之世,蜀中《詩》學文獻,其可考者僅此5種而已,今并皆不傳。自東漢末年鄭玄據(jù)《毛詩》作《箋》,三家《詩》遂廢,經(jīng)學形成“鄭學”時代。而蜀人杜瓊猶在蜀漢時為《韓詩》作10余萬字的《章句》,李譔又以賈馬之學以駁鄭,是皆不屑作人云亦云、隨風而靡之學者。

四 勝義迭出的《禮》《春秋》《孝經(jīng)》《論語》之學

蜀人之治《禮》,不主文獻纂述,而在于日用常行??贾T嘉慶《四川通志》和《清代蜀人著述總目》,巴蜀古今《禮》學文獻,漢有3種,唐1種,宋16種,元7種,明10種,清代30余種,總計50余種。數(shù)量雖然不多,而特色卻很鮮明。據(jù)吳福連《擬四川藝文志》考證說:“蜀之制《封禪書》者,前有相如,后有楊終,典禮莫重于此也。《范史》稱,犍為董鈞習《慶氏禮》,永平中(東漢明帝年號,公元58-75年)草創(chuàng)禮制,多用其議,其《禮》學之名家與?《華陽國志》說李譔、常寬、文立、司馬勝之、王化、常騫,皆治‘三禮’,而《禮》之傳益廣矣!”[17]這是兩漢三國蜀人《禮》學傳授的情況,可謂代有其人,世傳其美。

禮儀的最高境界當然是祭天,而祭天最隆重之舉則是封禪。漢武帝文治武功既成,欲告天祭地,以炫百世無有之功烈,而董仲舒諸儒不知其儀,得司馬相如臨死前所草《封禪書》而成其事,其書自今猶保存在《史記》之中。蜀人《禮》學論著,應以此為最早也最巨。其后則有:東漢景鸞撰《禮略》,三國王長文撰《約禮》,晉杜龔撰《喪紀禮式》,雖然今已不傳,但顧名思義,都是“镕鑄禮經(jīng),自成一家言”[17]。甚至其后唐峨眉人仲子陵撰《五服圖》10卷,取喪禮所服緦麻、大功、期、齊衰、斬衰五種服制,繪成圖解,貞元九年(793)上于朝,其實質(zhì)仍然是主于實用的。

漢人之傳《春秋》,初期唯有《公羊》學,齊胡毋子都、公孫弘、趙董仲舒,皆傳《公羊》學。后來衍為顏氏、嚴氏,俱立于學官,是為《春秋》今文學。宣帝時,以其祖故戾太子喜《穀梁》,于是議立《穀梁》博士。至成帝時,劉歆于整理群書時得古文《左氏春秋》,以為事富而辭艷,請立《左傳》于學,今文諸博士不肯置對,歆撰《移太常博士書》以讓之,從而引發(fā)《春秋》今古文之爭。

蜀中傳《春秋》大致與中原同步。史稱廬江人文翁“少好學,通《春秋》”,“景帝末為蜀郡守,仁愛好教化”,遣張叔等東受“七經(jīng)”,還教吏民,《春秋》必在其中,這也許是《春秋》傳入巴蜀的最早記錄?!度A陽國志》說,張叔從博士受經(jīng),撰《春秋章句》,此乃蜀人有《春秋》學著作之始。常璩還載:“《穀梁傳》首敘曰:‘成帝時議立三傳博士,巴郡胥君安獨駁《左傳》不祖圣人?!保?]卷一〇下這是迄今可考的巴蜀學人最早的《春秋》學說。漢哀帝時劉歆《移太常博士書》批駁當時博士“謂《左氏》不傳《春秋》”[2]卷三十六,諸博士之說,蓋亦祖于胥君安也。

《后漢書·張霸傳》說:“霸以樊儵刪《嚴氏春秋》猶多繁辭,乃減定為二十萬言,更名‘張氏學’?!保?5]卷三十六兩《漢書》凡言“某氏學”者,皆學派師法也。張霸是史書明確記載蜀人在《春秋》學上形成學派的第一人。

兩漢三國時期,蜀中治《春秋》者,據(jù)吳福連《擬四川藝文志》考述:“而治《公羊》者,又有張楷、劉寵、張裔、王化;李譔著《左氏指歸》,黃容著《左傳抄》,又有尹默、李宓,皆治《左傳》;而壽良、王長文,則‘三傳’并治。 此漢晉之最有名者也?!保?7]然而,這一時期,蜀中史學發(fā)達,而經(jīng)學稍衰,《春秋》文獻除上述所舉者外,僅有楊終《春秋外傳》12篇、《春秋章句》15萬言[15]卷四十八《楊終傳》,王長文《春秋三傳》13篇[5]卷一一,黃容《左傳抄》數(shù)十篇[5]卷一一。

《論語》本文翁化蜀的教材“七經(jīng)”之一,舉凡巴蜀學人之業(yè)儒者必為研修,而有《論語》著述者,有漢末譙周《論語注》,其余多仿效《論語》之作?!斗ㄑ浴?3篇是揚雄的哲學著作,體例效仿《論語》,和他的《太玄》效仿《周易》一樣,是經(jīng)學史上最早的擬經(jīng)之作。班固在《漢書·揚雄傳》中詳述《法言》的寫作目的和內(nèi)容:“雄見諸子各以其知舛馳,大氐詆訾圣人……故人時有問雄者,常用法應之,撰以為十三卷,象《論語》,號曰《法言》。”[2]卷八十七《揚雄傳》《法言》不特語言取法《論語》,其篇章得名亦仿《論語》取其首章首句為稱。北宋司馬光撰《讀玄》倍加推崇:“孔子既沒,知圣人之道者,非揚子而誰與?孟、荀殆不足擬,況其余乎?”蜀漢犍為太守王颙之子王長文,亦仿《論語》作《無名子》12篇。蜀學的仿經(jīng)傳統(tǒng)甚至還影響了入蜀人士,如隋末王通,曾為蜀王侍讀、蜀司戶參軍,也曾仿蜀儒故智,遍擬群經(jīng)及《論語》,而作《續(xù)六經(jīng)》及《中說》⑤。

《孝經(jīng)》是儒家重要經(jīng)典,漢人稱孔子有“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jīng)》”之言;后人亦有“圣人之行莫先于孝,圣人之書莫先于《孝經(jīng)》”(范祖禹說)之論。自漢代以來,統(tǒng)治者倡言“以孝治天下”,故《孝經(jīng)》之書童而習之,長而能誦。自秦漢以來,巴蜀人士重德興孝,早成傳統(tǒng)。古代巴蜀之忠臣孝子,固不絕書于歷代史志;而耆儒碩學在研習儒家《五經(jīng)》同時,對《孝經(jīng)》也是精研恪遵,足以名家?!缎⒔?jīng)》亦文翁化蜀的教材“七經(jīng)”之一,早在西漢文、景之時,在文翁、張寬等人的倡導下,提倡德孝的經(jīng)典《孝經(jīng)》隨孔子《五經(jīng)》和《論語》傳人蜀中,成為造就巴蜀士人、重樹巴蜀民風的重要經(jīng)典,巴蜀學人從立德、立言兩個方面,共同豐富和發(fā)展了祖國文化的“孝學”內(nèi)容?!度A陽國志》稱:“嚴遵……常卜筮于市,假蓍龜以教,與人子卜教以孝,與人弟卜教以悌,與人臣卜教以忠。于是風移俗易,上下慈和。”[5]又:“鄭子真,褒中人也。玄靜守道,履至德之行,乃其人也。教曰:‘忠孝愛敬,天下之至行也。神中五征,帝王之要道也?!傻墼舜髮④娡貘P備禮聘之不應,家谷口,世號谷口子真(神中、五征未詳其義)。”[5]無處不體現(xiàn)出鮮明的“德孝”特色。巴蜀古代的《孝經(jīng)》學成就與其他經(jīng)學成就一樣,也取得了其他地區(qū)無可比擬的突出成績。然而,由于時代久遠,巴蜀古代文獻大量亡佚,清嘉慶重修《四川通志》著錄古代蜀人“孝經(jīng)學”著作僅有10種,而始記隋何妥《孝經(jīng)義疏》三卷,其實不確。如張寬等人之教習《七經(jīng)》,其中就有《孝經(jīng)》,其時間早在文、景之世;嚴君平“教人子以孝,孝人弟以悌”,鄭子真能總結(jié)出“忠孝愛敬”、“神中五征”等“至行”“要道”,當然也得力于《孝經(jīng)》傳入,時間都在成、哀之間,遠較隋代為早。

五 獨步學林的“小學”與“讖緯學”

小學諸書,粗可分成啟蒙識字系列、說文解字系列、方言別語系列、音韻訓詁系列等。在上述四大系列中,蜀人皆有良好表現(xiàn)。

據(jù)班固《漢書·藝文志》所載,西漢時期識字之書有六:一是秦代所傳《倉頡》3篇,有文字3300字;二是武帝時司馬相如《凡將》;三是元帝時史游《急就》;四是成帝時李長《元尚》(以上《急就》和《元尚》二書文字不出《倉頡》篇,只有司馬相如《凡將》有超過,而且沒有重復字);五是揚雄《訓纂》,這是《倉頡》三篇的續(xù)篇,其文字來源是:平帝時曾“征天下通小學者以百數(shù),各令記字于庭中”[2]《藝文志》,揚雄再從他們所記的文字中“取其有用者”,編錄而成;六是揚雄《倉頡訓纂》,系揚雄對原《倉頡》中重復之字進行抽換而編成,東漢時班固有再續(xù)《倉頡訓纂》之作。至此,六經(jīng)群書的文字蓋無遺漏了。漢代最早的小學著作是司馬相如《凡將》,收字最多的小學著作也是司馬相如《凡將》,還有揚雄《訓纂》、《倉頡訓纂》。 吳福連贊曰:“《凡將》、《訓纂》,蜀儒小學,冠冕海內(nèi)。”[17]

揚雄不僅有識字韻語《訓纂》,還有匯釋古今中外方言的語言學巨著《方言》,而這些又是他從林閭翁孺、嚴遵兩位先輩那里繼承來的,淵源有自。揚雄說:“先代輶軒之使奏籍之書,皆藏于周秦之室。及其破也,遺棄無見之者,獨蜀人有嚴君平、臨邛林閭翁孺者,深好訓詁,猶見輶軒之使所奏言,翁孺與雄外家牽連之親,又君平過誤,有以私遇,少而與雄也。君平財有千言耳?!保?8]卷一三他于是依據(jù)嚴氏、林閭所藏底本,增補而成第一部方言辭典《方言》,開辟了中國區(qū)域語言研究之先河,與《爾雅》及后來的《說文解字》并立為訓詁學三大基本經(jīng)典。

《爾雅》是匯集“五經(jīng)”訓詁資料的書,在中國訓詁學史上影響甚巨,地位比于經(jīng)典。張揖《進廣雅表》稱:“周公著《爾雅》一篇。今俗所傳三篇,或言仲尼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孫通所補,或言沛郡梁文所考?!保?3]卷四〇其源起是非常悠遠的。 《隋書·經(jīng)籍志》引《七錄》“犍為文學《爾雅注》三卷”;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敘錄》亦著錄“犍為文學《注》三卷”,并自注:“一云犍為郡文學卒史臣舍人,漢武帝時待詔。闕中卷?!标懻f犍為文學是漢武帝時人,他作的注就是《爾雅》的最早注本。漢代蜀人在識字、方言、訓詁三個系統(tǒng)都有著述,而且都具有開創(chuàng)性。吳福連說:“蜀之小學,最著于漢矣?!保?7]實不虛美。

兩漢讖緯學依附于經(jīng)學而行,興起于新莽,盛行于東漢。至鄭玄遍注群經(jīng)和讖緯文獻,經(jīng)緯互證,于是讖緯學與經(jīng)學難分彼此,讖緯學成為經(jīng)學之一部分。揚雄曾受授讖緯學:“〔王〕莽既以符命自立……欲絕其原以神前事,而〔甄〕豐子尋、〔劉〕歆子棻復獻之?!瓡r〔揚〕雄校書天祿閣上,治獄使者來,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從閣上自投下,幾死……有詔勿問。然京師為之語曰:‘惟寂寞,自投閣;爰清靜,作符命。’”[2]卷八十七《揚雄傳》似乎揚雄與讖緯學也有牽連,被時人目為“符命”的制作者。至東漢,巴蜀讖緯學盛行,巴蜀大儒多通曉讖緯,好言災異。翟酺“尤善圖緯、天文、歷算……著《援神》、《鉤命》解詁十二篇”;景鸞“兼受《河》、《洛》圖緯,作《易說》及《詩解》,文句兼取《河》、《洛》,以類相從,名為《交集》,……又抄風角雜書,列其占驗,作《興道》一篇,……數(shù)上書陳救災變之術(shù)”;楊由“少習易,并七政、元氣、風云占候”;段翳“習《易經(jīng)》,明風角”;趙典“學孔子七經(jīng)、河圖、洛書、內(nèi)外藝術(shù),靡不貫綜,受業(yè)者百有余人”,“朝廷每有災異疑議,輒咨問之。 典據(jù)經(jīng)正對,無所曲折”[15]卷八十二上《段翳傳》。

不僅巴蜀多讖緯學者,而且形成廣漢楊門之學和巴西譙氏之學兩大讖緯學派。東漢初年,楊仲續(xù)之孫楊春卿“善圖讖”,春卿子楊統(tǒng)“朝廷災異,多以訪之”,曾以“九世之運”說言光武中興事,著《內(nèi)讖》二卷。統(tǒng)子楊厚尤擅讖緯學,厚弟子任安精通經(jīng)學而又窮極楊門讖緯學,楊厚曾預言“漢三百五十年之厄”;其另一弟子董扶則勸太常劉焉入蜀:“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任安弟子何宗用楊統(tǒng)“九世之運”讖緯說,勸進劉備稱帝。此為楊門之讖緯學。西漢末年,以善說《易》、《春秋》的譙玄喜言圖讖,《一統(tǒng)記》載,東漢末年,其后人譙“治《尚書》,兼通諸經(jīng)及圖緯”;其子譙周“有董、揚之規(guī)”,為杜瓊唯一真?zhèn)鞯茏?,而杜瓊為得任安真?zhèn)鞯臈铋T讖緯學者,故譙周兼得讖緯學兩學派精髓;譙周又拜“蜀之仲尼”秦宓為師,其讖緯學著作有《讖記》、《喪服圖》、《法訓》等;漢末,楊厚弟子周舒解釋《春秋讖》中“代漢者,當涂高”為“當涂高者,魏也”,譙周則以讖緯勸后主降魏:“先主諱備,其訓具也;后主諱禪,其訓授也。如言劉已具矣,當授與人也?!贝藶樽S氏之讖緯學[19]。

六 結(jié)論

漢代巴蜀經(jīng)學興起于文景之世,文翁獎勵儒學教育,開巴蜀士子京師游學之風氣,又領(lǐng)先全國以“七經(jīng)”(以《五經(jīng)》加《論語》、《孝經(jīng)》)造士,于是七經(jīng)之學盛行巴蜀,經(jīng)學人才輩出。此外,巴蜀學者對漢代經(jīng)學影響很大,如景武時期張寬撰《春秋章句》,是為漢人為《春秋》經(jīng)章句之學的第一人。漢宣帝時趙賓“說《易》巧慧,《易》家不能難”,曾經(jīng)影響《易》師孟喜。元成時期,嚴遵精研《易》道,耽于《老》《莊》,居市卜筮,“與人子言依于孝,與人弟言依于悌,與人臣言依于忠”,有《易》著多種,其《老子指歸》首開“《易》《老》會通、儒道融合”之先河。哀平新莽之時,揚雄仿《周易》著《太玄》、仿《論語》著《法言》,肇開中國儒者仿經(jīng)擬圣之習。東漢章帝時,楊終建言促成白虎觀會議,并參與論考五經(jīng)同異。漢順帝時,翟酺上書建言重修太學,曾促成太學重光和經(jīng)學再興。所有這些都是當時蜀人治學活動的閃光點,也是蜀學對儒學發(fā)展的重要貢獻。

據(jù)繆荃孫《蜀兩漢經(jīng)師考》統(tǒng)計,漢代巴蜀經(jīng)學人物文獻可考者65人[20]。兩漢巴蜀經(jīng)學以《易》學、“小學”最盛,《詩》、《書》之學淵源有自,而《禮》、《春秋》、《孝經(jīng)》、《論語》之學勝義迭出,時有可觀?!逗鬂h書·儒林傳》列巴蜀經(jīng)學人物六人:任安習《孟氏易》,任末、景鸞習《齊詩》,杜撫、楊仁習《韓詩》,董鈞習《慶氏禮》。漢代巴蜀學者任經(jīng)學博士者三人。董鈞“永平初,為博士。時草創(chuàng)五郊祭祀,及宗廟禮樂,威儀章服輒令鈞參議,多見從用,當世成為通儒”[15]卷七十九《儒林列傳》;另兩人為成都人羅衍(字 伯 紀) 和 楊 班 (字 仲桓)[5]卷十一《益粱寧三州先漢以來士女目錄》。 楊仁、任安、董扶曾推辭博士任命[21]。漢代巴蜀多忠孝節(jié)烈者,“忠臣孝子,烈士貞女,不勝詠述”[5]卷三《蜀志》,雖無《孝經(jīng)》學文獻記載可述,巴蜀《孝經(jīng)》學之盛行普及可知。巴蜀學者不滿當時繁瑣經(jīng)學背離孔子思想,自揚雄開始多有擬經(jīng)之作,成為漢代巴蜀經(jīng)學的一大特色。

漢代巴蜀亦多通經(jīng)致用之士。除上文所述專經(jīng)著述之外,蜀地經(jīng)師兼有通經(jīng)之作,關(guān)涉政治世運與經(jīng)術(shù)教化,如譙周《五經(jīng)論》、《五經(jīng)然否論》、《五教志》等。自司馬相如至于秦宓以下,漢代蜀士多因通經(jīng)致用而譽滿天下。漢末巴蜀經(jīng)學與巴蜀地域政治經(jīng)濟命運密切關(guān)聯(lián),于是以楊門之學和譙氏之學為代表的通經(jīng)致用之學和讖緯學大興。

注釋:

①關(guān)于漢唐巴蜀《易》學,可參看:金生楊《漢唐巴蜀易學研究》,巴蜀書社2007年版。

②張行成《易通變》卷四○“四易本原”云:“西漢揚子云作《太玄》,義取于《連山》;后周衛(wèi)元嵩作《元包》,義取于《歸藏》。于是二易,世亦有書?!?/p>

③景氏書,《經(jīng)義考》、《通志》、《擬四川藝文志》皆作《易說》,不確。其書又作《交集》、《奧集》。《北堂書鈔》卷九六引《益部耆舊傳》云:“景鸞字漢伯,少隨師學,經(jīng)七州之地,能理《齊詩》、《施氏易》,兼受《河》《洛》圖緯,作《易》說及《詩》解,文句兼取《河》《洛》,以類相從,名為《交集》。又撰《禮》內(nèi)外記,號曰《禮略》。”《后漢書》本傳同。曹學佺《蜀中廣記》卷九一引《益部耆舊傳》作《奧集》。朱彝尊《經(jīng)義考》卷八兩存之。蓋“奧”字古文作“窔”,與“交”形近,遂誤?!秺W集》兼《易》與《詩》而言,“易說”乃概稱,非正式書名。

④李氏書,《經(jīng)義考》、《通志》、《擬四川藝文志》皆作《古文易》,不確?!度龂尽繁緜髟疲骸爸盼摹兑住贰渡袝贰睹姟贰Y’《左氏傳》《太玄》指歸,皆依準賈、馬,異于鄭玄?!薄肮盼摹?、“指歸”具兼包《易》、《書》、《詩》、《禮》、《太玄》而言。

⑤杜淹《文中子世家》說,文中子憂“道之不行”,“退志其道”,“乃續(xù)《詩》、《書》,正《禮》、《樂》,修《元經(jīng)》,贊《易》道,九年而‘六經(jīng)’大就?!寮?,文中子之教興于河汾,雍雍如也。大業(yè)十年,尚書召署蜀郡司戶,不就。十一年,以著作郎、國子博士征,并不至。十三年,江都難作”云云,似乎王通“續(xù)‘六經(jīng)’”在大業(yè)九年(613),而署蜀職乃在十年(614)。薛收《文中子墓碣》載:“十八舉本州島秀才,射策高第。十九除蜀州司戶,辭不就列。大業(yè)伊始,君子道消,……時年二十二矣。以為卷懷不可以垂訓,……乃續(xù)《詩》、《書》,正《禮》、《樂》,修《元經(jīng)》,贊《易》象”云云,是其“續(xù)‘六經(jīng)’”在署蜀職之后。大業(yè)初,王通22歲,其生當開皇四年(584),19歲署蜀王府職,在仁壽二年(602)。其大業(yè)九年“續(xù)‘六經(jīng)’”,實在署蜀職之后。

[1]戰(zhàn)國策注釋[M].何建章注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

[2](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82.

[3]張震澤.揚雄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4](三國)陳壽.三國志[M].(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1958.

[5](晉)常璩.華陽國志[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6](明)曹學佺.蜀中廣記[M]//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

[7](宋)魏了翁.鶴山集[G]//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

[8](宋)袁說友.成都文類[M].北京:中華書局,2012.

[9](清)顧藹吉.隸辨[M].北京:中華書局,2003.

[10](宋)洪適.隸釋·隸續(xù)[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1](漢)司馬相如.漢司馬相如集[G]//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

[12](漢)嚴君平.老子指歸[M]//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

[13](清)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M]//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

[14](清)吳翊寅.易漢學考[M]//續(xù)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5](南朝宋)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6](宋)青陽夢炎.春秋經(jīng)筌序[M]//趙鵬飛.春秋經(jīng)筌//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

[17]吳福連.擬四川藝文志[M]//尊經(jīng)書院初集.光緒成都刻本.

[18]法言義疏[M].汪榮寶注疏.陳仲夫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

[19]陳國燦.略論漢魏時期的巴蜀學派[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4).

[20]繆荃孫.蜀兩漢經(jīng)師考[M]//續(xù)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1]楊更興.兩漢巴蜀經(jīng)學略論[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6,(6).

A Study on Confucian Classics in Bashu in the Han Dynasty

SHU Da-gang1,WU Long-can2
(1.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4;2.Sichuan Thinkers Research Center,Yibin University,Yibin,Sichuan 644000,China)

The study on confucian classics in Bashu in the Han dynasty starts between Wen and Jing period,asWen Weng put a premium on confucian education with seven confucian classics as the canon. As a result,the study on seven confucian classics boomed in Ba and Shu,with Yi learning and ancient Chinese linguistics as themost popular.Being critical of breaching realmeaning of Confucius,scholars in Bashu,such as Yan Zun and Yang Xiong,created a unique characteristic in the study on Confucian classics.I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Han dynasty,the academic in Bashu was tightly associated with politics and theology of Yang school and Qiao school became the representatives.

Shu learning;study on confucian classics;Bashu;the Han dynasty

B222

A

1000-5315(2013)06-0005-09

[責任編輯:蘇雪梅]

2012-11-15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10@ZH005)“巴蜀全書”,四川省社科基金規(guī)劃項目(SC12E001)、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儒學研究中心重點項目(RX12ZD02)“中國儒學文獻通史”,“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儒學研究中心重點項目(RX13ZD02)“漢魏經(jīng)學傳承與文獻考述”。

舒大剛(1959—),男,重慶秀山人,歷史學博士,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儒藏》主編、《巴蜀全書》總編纂,主要從事儒學、歷史文獻學等研究;

吳龍燦(1969—),男,浙江永嘉人,哲學博士,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后,宜賓學院思想家研究中心講師,主要從事歷史文獻學、經(jīng)學、中國哲學、政治哲學等研究。

猜你喜歡
揚雄經(jīng)學巴蜀
皇侃論“學”與南朝玄學的經(jīng)學化理路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7:26
川渝兩地攜手共建“巴蜀電影聯(lián)盟” 聯(lián)合打造巴蜀特色電影
青年共建“雙城圈” 攝影同話“巴蜀情”
試論揚雄《法言》對儒學的發(fā)展
元代朱子后學經(jīng)學著述整理之特色
原道(2020年2期)2020-12-21 05:47:02
漢魏經(jīng)學的“人才進退”問題
芻議揚雄筆下的蠶桑及民生觀
揚雄的蠶叢說與史學價值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國學(2020年1期)2020-06-29 15:15:34
經(jīng)學還是子學?——對政治儒學復興之路的一些思考
哲學評論(2018年2期)2019-01-08 02:11:42
大同县| 内黄县| 静宁县| 台北市| 镇坪县| 永顺县| 调兵山市| 辽宁省| 东安县| 乌什县| 卢湾区| 武城县| 遂溪县| 麦盖提县| 平和县| 绩溪县| 井冈山市| 泸州市| 阳朔县| 广宁县| 新化县| 隆昌县| 三亚市| 嘉定区| 明溪县| 芷江| 新化县| 宝清县| 宜兰市| 石首市| 鄂托克旗| 吉木萨尔县| 策勒县| 贵阳市| 卓资县| 浦县| 车致| 昔阳县| 芷江| 麻栗坡县| 洛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