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山川風土有佳音:論元代的采詩者與采詩活動

2013-04-11 13:49:17杜春雷
關鍵詞:文人出版社

杜春雷

(北京師范大學 古籍與傳統(tǒng)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875)

采詩是中國古代一種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在文學、史學、民俗學領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古今學人對采詩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先秦時期——這一采詩的發(fā)生階段,而忽略了后世對采詩傳統(tǒng)的維系、繼承和接受,致使人們對采詩的歷史演進過程和重要發(fā)展階段缺乏明晰的了解。本文將在梳理采詩歷史發(fā)展的基礎上,探析元代采詩的概況特點與價值意義,希望可以拋磚引玉,引起學界對中國古代采詩傳統(tǒng)和元代采詩活動的關注。

一、采詩制度的發(fā)展及其意識化

采詩之風肇始于西周時期,并在很長時間內(nèi)作為一項制度化的官方行為而存在?!稘h書·藝文志》說:“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1]1708,指出先秦時期設有專門司職采詩的官員,采詩活動是統(tǒng)治者導情自察的一項政治措施。這說明上古的采詩,具有政治功效性,是實施德政的手段。

秦漢時期有無采詩制度是個有爭議的論題?!端螘分尽氛J為:“秦漢闕采詩之官?!盵2]白居易也曾說:“洎周衰秦興,采詩官廢?!盵3]960“周滅秦興至隋氏,十代采詩官不置?!盵3]90但揆諸其他大量史料記載,漢代樂府采詩應確有其事,且“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政治保障”[4]。

唐代初年,官方的采詩制度仍有保存,但至盛晚唐時期,已無相關記載。中唐時期的白居易曾在一道進士策問題中假設道:“今有司欲請于上,遣觀風之使,復采詩之官,俾無遠邇,無美刺,日采于下,歲聞于上,以副我一人憂萬人之旨識者,以為何如?”[3]1001白氏代表廣大文士,借科舉之口,發(fā)出了重置采詩官的呼聲。這無疑從側(cè)面告訴我們,當時的唐政府已經(jīng)不再專門設置采詩機構和專業(yè)的采詩人員。綿延流傳,不絕如縷的采詩制度在唐代迎來了謝幕的時刻。

唐以后的歷代文人大都津津樂道于采詩的光榮傳統(tǒng),滿懷眷戀和不舍地認為先秦以降之所以世衰俗漓、情媮政蠹,采詩的停廢是原因之一。在他們的認知里,采詩制度唯存在于先秦上古之世,采詩與天下大治之間有緊密的呼應和聯(lián)系。在這些文人的詩文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以俟采詩”的表述和訴求——文人們希望自己的詩語能通過采詩獲得上聽,發(fā)揮佐政的作用,以實現(xiàn)自己修齊治平的人生價值。這種近乎一廂情愿式的訴求雖然熾熱,卻因違背客觀實際而如空中樓閣,最終只能流于失敗。于是,無奈地自求豁達或調(diào)侃苦訴成為文人對待采詩不置現(xiàn)象的常有心態(tài),“閑人歌詠自怡悅,不管朝廷不采詩”(邵雍《秋游六首》)“世已無采詩,詩成為君哦”(歐陽修《橄欖》)“世無采詩官,悲歌寄鴻鵠”(郭祥正《前春雪》)之類吟詠不絕于耳。這種情緒在宋人的詩歌中有突出的表現(xiàn)——隨著采詩制度的廢止,采詩由實際行為逐漸概念化為一種意識存在,宋代文人借助這種意識一方面批評施政者薄古不尊,難克大治,一方面則不免在期許和臆想中等待采詩者的到來。

二、元代采詩的興起及其實踐

迨至宋末到元代,采詩活動從停存于文人追憶與想象中的意識化、概念化中復蘇,重又回到實踐的視野中,并風靡一時,構成元代文化史上一道特異的風景。

宋末元初乃朝代鼎革之際,異族入主之時,文人心態(tài)與時代思潮簸蕩起伏,文學創(chuàng)造力產(chǎn)生許多新質(zhì)變化,正應了“國家不幸詩家興”一語。加之元代立朝后,廢行科舉,薄遇儒生,客觀上也促成了文人收心于學問,放情于吟詠,立功不成,轉(zhuǎn)而立言局面的形成。其中,科舉停廢與詩歌興盛的關聯(lián)尤引人注目,元人對此已有成論,如劉辰翁曾指出:“科舉廢,士無一人不為詩,于是廢科舉十二年矣,而詩愈昌?!盵5]何夢桂認為:“科舉業(yè)廢,士以?噫之氣,郁發(fā)于詩?!盵6]戴表元也說:“科舉場屋之弊俱革,詩始大出?!盵7]科舉廢,詩歌盛的文化大背景,為采詩的興起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元人劉將孫評說道:“近年不獨詩盛,采詩者亦項背相望,寧非世道之復古而斯文之興運哉”[8],便頗感嘆于詩盛背景下采詩的復興,并稱贊其是追摹上古三代的盛舉。

元代采詩活動的具體信息反映在元人所作贈行詩和贈行序、集類序中。此類贈行詩有王沂《贈采詩熊思齊還清江》(《伊濱集》卷八)、陳旅《題楊顯民采詩卷后》(《安雅堂集》卷三)、范梈《贈答楊顯民四方采詩》(《范德機詩集》卷五)、鄭元祐《送楊季民采詩還江西》(《僑吳集》卷五)、倪瓚《送賴善卿采詩》(《清閟閣集》卷六)、梁寅《贈采詩方道成》(《石門集》卷五)、吳原可《送彭丙翁胡復初采詩》(《乾坤清氣集》卷五),此類贈行序有劉辰翁《贈采詩生序》(《須溪集》卷六)、劉將孫《送彭元鼎采詩序》《送臨川二艾采詩序》《蕭學中采詞序》(《養(yǎng)吾齋集》卷九)、劉岳申《贈劉孟懷采詩文序》(《申齋集》卷一)《贈采詩兩生》(《申齋集》卷二)、虞集《葛生新采蜀詩序》(《道園學古錄》卷三十一)、鄭元祐《送楊季民序》(《僑吳集》卷八),集類序有吳澄《詩珠照乘序》(《吳文正集》卷二十二)、錢鼒《大雅集原序》(《大雅集》卷首)、傅若金《鄧林樵唱序》(《傅與礪文集》卷四)。我們可以通過解讀這些詩文,了解元代采詩的具體概況。

根據(jù)相關記載,元代的采詩者有楊季民、方道成、熊思齊、郭友仁、楊顯民、彭丙翁、胡復初、蕭學中、劉孟懷、陳天衢、張文淵、葛存吾、鄧彧之、賴良諸人。這些采詩者,除賴良是浙江天臺人,方道成籍貫不詳外,其余都隸籍江西。這并非簡單的巧合——元代的江西人杰地靈,斯文鼎盛,在元代文學版圖上已可與傳統(tǒng)的文化勝地江浙比肩頡頏而隱隱然過之,其地位之重要,成就之豐碩,在江西文學歷史發(fā)展中堪稱最高峰。元代江西籍大儒吳澄曾說:“宋末江右之能詩者,若章貢,若廬陵,若臨川,若盱江,若清江,皆有人焉。”[9]其實,何止宋末,放眼整個元代,江西詩壇在詩人、詩作數(shù)量和質(zhì)量方面都成績卓著。代表元詩創(chuàng)作成就,歷來廣受稱頌的“元詩四大家”,江西詩壇就貢獻了虞集、揭傒斯、范梈三位,時人稱江西為“詩國”,并非虛譽。詩歌創(chuàng)作的繁盛,促進了采詩者的出現(xiàn)和采詩活動的興起。采詩者都是能詩者,有些甚至享有詩名。他們從事采詩活動,主要有兩方面的動機:一是甄集佳什,防止其流落湮沒,一是互通有無,增進一己之詩藝。濃厚的詩歌創(chuàng)作氛圍和良好的詩歌傳播渠道(采詩為重要傳播渠道之一)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締造了“江西詩國”的盛況。

采詩的過程即離家漫游的過程。中國古代文人歷來有“游”的傳統(tǒng),游山歷水,登臨懷古,“游”之于詩人,可博胸次,可廣見聞,可冶情操,可萌詩思,是詩人素養(yǎng)培修的重要手段。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如屈原、李白、杜甫、蘇軾等,都是游歷豐富,游蹤過人的典范。陸游所謂“君詩妙處吾能識,正在山程水驛中”[10],“揮毫當?shù)媒街?,不到瀟湘豈有詩”[11],楊萬里所謂“閉門覓句非詩法,只是征行自有詩”[12],都積極肯定了“游”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意義。元人也認識到了“游”對詩歌寫作的促進作用,“游益廣,詩益肆”成為文人群體較為統(tǒng)一的認識[13]。元朝混一南北,融通東西,是氣象崢嶸的大一統(tǒng)帝國,文人因之多能豪壯其志,慷慨其氣,萌生遠游的愿望,加之元廷重吏輕儒,文人陟階路途阻斷,名利束縛減褪,因此,“游”的思想和觀念熾行一時?!坝巍辈坏梢蕴岣呶娜说脑娝?,而且提供了一個接觸其他杰出詩人和優(yōu)秀詩篇的機會?!坝巍币娑啵佑|益多,進而收集整理,完成采詩的可能性益大??梢?,“游”之于采詩,不僅是“過程”,也是有益的推力。

元人采詩周游四方,地域范圍較廣,非僅僅局限于鄉(xiāng)閭之間,如廬陵鄧彧之采詩至岳陽(傅若金《鄧林樵唱序》),臨川兩位艾姓采詩者,遠赴杭州和金陵采詩(劉將孫《送臨川二艾采詩序》),廬陵葛存吾采詩“乃沿豫章,泛彭蠡,上九江,浮游湘漢之波,遂遡三峽,至于蜀都而止焉?!盵14]楊顯民則“游秦淮,歷齊魯之墟,過泰山,拜孔林,而迤北至于京師?!盵15]有些采詩者,往返萬里,延擱數(shù)年,其間駕風濤,犯雨雪,冒炎暑,克服種種困難,方始完成使命,其所經(jīng)歷的艱辛,正可以反映出采詩的可貴和采詩者的可敬。

采詩的過程,必然伴隨著刪詩和選詩。刪和選其實是一個過程,所謂刪詩是見而不采,將難入法眼的詩歌排除在外。選詩則是見而采,將中意的詩歌采錄入編。一般認為,《詩經(jīng)》是孔子刪詩的結果,因此,圣人刪詩成為后世效法的楷模。雖然文人們大都聲稱不敢望圣人之項背,臧否文藝,但實際操作起來,往往憑己意定奪,鮮顧其他。不過,元代文人對待刪詩和選詩的態(tài)度還是頗為嚴謹?shù)?。如王義山便說:“作詩難,選詩尤難。”[16]烏斯道則提出:“理膩而思深,脈貫而辭暢,若明珠美玉,無毫發(fā)瑕累者,始可中選擇”[17],所立標的不可謂不高。

采詩所選詩作,有零章散篇,也有成帙專集,如鄧彧之在岳陽采詩,就采得了臨湘鄧舜裳的《鄧林樵唱》,由具體描述來看,它應該是鄧舜裳的詩歌別集。當然,這種采得別集的情況是極少見的,采詩者更多地是將各地處于零散狀態(tài)的詩篇采集起來,形成總集,然后謀求梓刻,以保流傳??煽贾獣拇祟愒姼杩偧泄腥瘦嫛对娭檎粘恕?、劉孟懷輯《崇雅》、賴良輯《大雅集》。其中,唯獨賴良輯《大雅集》流傳至今。今傳《大雅集》八卷,古體四卷,近體四卷,乃賴良聽從楊維楨的勸告,“去游吳越間,采諸詩于未傳者”而成,本來采詩二千余首,楊維楨為之刪削,僅存三百首。十去其九,本令人惋惜,但元末詩人無集行世者卻頗賴以考見,采詩的文獻價值亦由此可見。所謂“大雅”,典用黃庭堅之言:“安得一奇士有力者,盡刻杜公東西川及夔州詩,使大雅之音復盈三巴之耳?”[18]李白《古風》亦有句云:“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痹婏L,崇尚雅和,以“雅”名集,如“崇雅”“大雅”“皇元風雅”之類,正反映了一時風氣。

三、元代采詩的特質(zhì)與意義

元代的采詩活動與唐以前的采詩制度有很多不同,不可混為一談。

先秦時期,采詩的執(zhí)行者是采詩官?!稘h書·食貨志》言:“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于天子?!盵1]劉歆《與揚雄書》說:“詔問三代周秦軒車使者、遒人使者,以歲八月巡路,求代語、童謠、歌戲。”[19]何休《春秋公羊傳解詁·宣公十五年》則曰:“從十月盡,正月止……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間求詩?!盵20]幾則史料提及的采詩者雖然有行人、使者、鰥寡等不同,但他們都是受官方派遣的,有采詩任務在身的“被動”采詩者這一點則是相同的,可以說,他們就是基層的采詩官。漢代的采詩者來自官方樂府,無需贅言。唐代雖有太常卿采詩和風俗使采詩兩種形式的采詩活動,但無一例外,他們都是有職品的官辦人員。由此可見,唐以前的采詩者都是代表統(tǒng)治者意志的,為政府服務的“行政”人員,帶有官方性質(zhì),因此他們的采詩活動可以冠以“采詩制度”這一稱謂。反觀元代,采詩的執(zhí)行者不是采詩官,而是民間普通詩人,其采詩的動力也不是來自官方的指令,而是詩人自發(fā)從事,因此,元代的采詩是民間性的,可以稱為采詩活動,但不能冠以“制度”一詞。

采詩者身份的不同,決定了采詩目的的差異。唐以前的采詩大體以觀風知弊為目的,元代采詩的目的則因人而異,并深受時代思潮影響。具體來看,宋末元初的采詩者多有感于兵余亂后,文獻凋零,史佚人亡,想要通過采詩,以詩存人,以人存史,其目的多為保存一代之文獻。其后,隨著元代政治統(tǒng)治的穩(wěn)固,特別是大德、延祐年間,文治日隆,號稱盛世,舂容平和的雅致文風盛行一時,采詩者大都以尚雅相推許,互通聲氣,在保存文獻之余,刻意切磋詩技,擷長補短。同時在周游之余,領略風俗,培神養(yǎng)氣,期得江山之助。如葛存吾便說:“今天下車書之同,往昔莫及。吾將歷觀都邑山川之勝,人物文章之美,使東西南北之人,得以周悉而互見焉。且夫風物之得以宣通,詠歌之易以傳習,則莫盛于詩。緣古者采詩之說而索求焉?!盵14]其所言采詩之緣起,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頗具代表性。

綜上所述,元代采詩者的采詩活動是有價值的、獨特的。它繼承了先秦漢唐采詩制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突破了宋代停滯于“采詩意識”的局面,大規(guī)模、旗幟鮮明地標舉“采詩”二字,“以采詩自名”[21],勇于實踐,以表達淑法文明之世,以鳴當代詩盛的強烈愿望,并得到整個文士階層的廣泛認可和積極響應。元代的采詩者獨樹一幟地書寫了有異于前代采詩的文化史篇章,在采詩發(fā)展史上具有開拓意義,值得后人銘記。

參考文獻:

[1] 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2] 沈約.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550.

[3] 白居易.白居易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

[4] 李錦旺.漢樂府采詩說再認識[J].江淮論壇,2003(6):117.

[5] 劉辰翁.程楚翁詩序[G]//李修生.全元文(第8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551.

[6] 何夢桂.宋君巽詩序[M]//何夢桂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189.

[7] 戴表元.陳晦父詩序[M]//戴表元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117.

[8] 劉將孫.送彭元鼎采詩序[M]//劉將孫集.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89.

[9] 吳澄.蒼山曾氏詩評序[G]//李修生.全元文(第14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361.

[10] 陸游.題廬陵蕭彥秀才詩卷后[M]//陸游全集校注(第6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34.

[11] 陸游.予使江西時以詩投政府丐湖湘一麾會召還不果偶讀舊稿有感[M]//陸游全集校注(第6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397.

[12] 楊萬里.下橫山灘望金華山[M]//楊萬里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1979:1356.

[13] 戴表元.劉仲寬詩序[M]//戴表元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123.

[14] 虞集.葛生新采蜀詩序[M]//虞集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498.

[15] 李存.送楊顯民遠游序[G]//李修生.全元文(第33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346.

[16] 王義山.乾坤清氣詩選跋[G]//李修生.全元文(第3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138.

[17] 烏斯道.乾坤清氣詩序[G]//李修生.全元文(第57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106.

[18] 楊維楨.大雅集敘[G]//李修生.全元文(第42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493.

[19] 錢繹.方言箋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820.

[20] 公羊壽.春秋公羊傳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361.

[21] 吳澄.詩珠照乘序[G]//李修生.全元文(第14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371.

猜你喜歡
文人出版社
內(nèi)卷
科教新報(2024年4期)2024-03-17 09:48:21
古代文人與琴棋書畫
我等待……
讀者(2021年5期)2021-02-05 02:52:39
文人與酒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紫禁城(2019年11期)2019-12-18 03:14:58
文人吃蛙
宋代文人愛睡覺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文人與石
寶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23
你想踩著哪一款輪子飛馳?
桃江县| 万宁市| 海宁市| 康马县| 泗洪县| 泽州县| 综艺| 乐山市| 沙田区| 松滋市| 寿阳县| 太仆寺旗| 乐陵市| 资源县| 保山市| 台东县| 绥德县| 赫章县| 丰顺县| 松溪县| 海伦市| 平利县| 蚌埠市| 新巴尔虎左旗| 集安市| 策勒县| 巢湖市| 翼城县| 彰化市| 永春县| 英吉沙县| 修文县| 乌兰察布市| 左贡县| 阿克陶县| 军事| 旅游| 九寨沟县| 茶陵县| 伊春市| 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