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張麗麗
(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3)
論湯顯祖的詠劇詩
張利,張麗麗
(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3)
湯顯祖是明代著名的戲曲家、文學家。在他的詩集中,有一類特別的詩——詠劇詩。這些詩,吟詠了與戲曲有關的多方面內(nèi)容,主要表現(xiàn)在這幾個方面:一是關于戲劇的讀者;二是關于演員(劇中演員和唱者);三是是關于戲曲的演出行頭及收費標準;四是無知音的苦惱及劇作無法上演的愁苦;五是對昆曲的喜愛;六是關于戲曲理論方面的。其詠劇詩數(shù)量雖不多,但卻有著不容忽視的價值,在明代的戲曲及詠劇詩歷程上有著一定的地位。
湯顯祖;詠劇詩;內(nèi)容;價值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歷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后調(diào)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chuàng)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或《臨川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其一生著作頗豐,在其豐富的詩文中,有一些詠劇詩,本文主要研究其詠劇詩,解析其吟詠了戲劇的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以及這些詠劇詩的價值所在。
詠劇詩顧名思義,就是指吟詠與戲劇有關的詩。這里的詩是狹義上的詩。湯顯祖的詠劇詩主要吟詠了戲劇的這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關于戲劇的讀者;二是關于演員(劇中演員和唱者);三是是關于戲曲的演出行頭及收費標準;四是無知音的苦惱及劇作無法上演的愁苦;五是對昆曲的喜愛;六是關于戲曲理論方面的。這六個方面之間不乏有交叉的情況,為了便于敘述,在解析的時候,側(cè)重于其吟詠的主要方面進行歸類。
1.1 戲劇的讀者
戲劇有登上舞臺演出的一面,也有作為文本進行案頭閱讀的一面。正因為可供閱讀,所以優(yōu)秀的作品,必不乏讀者。湯顯祖的詠劇詩所吟詠的內(nèi)容,其中一個方面就與讀者有關。請看其詩《哭婁江女子二首》:
吳士張元長、許子洽前后來言,婁江女子俞二娘秀慧能文詞,未有所適??崾取赌档ねぁ穫髌?,蠅頭細字,批注其側(cè)。幽思苦韻,有痛于本詞者。十七惋憤而終。元長得其別本寄謝耳伯,來示傷之。因憶周明行中丞言,向婁江王相國家勸駕,出家樂演此。相國曰“吾老年人,近頗為此曲惆悵!”王宇泰亦云,乃至俞家女子好之至死,情之于人甚哉!
其一
畫燭搖金閣,真珠泣繡窗。
如何傷此曲,偏只在婁江?
其二
何自為情死?悲傷必有神。
一時文字業(yè),天下有心人。
《湯顯祖詩文集》卷十六
本詩作于萬歷四十三年(1625年),作者六十六歲,在臨川故鄉(xiāng)定居。上首的前兩句寫俞二娘在燈下閱讀、批注《牡丹亭》的傷景,俞娘一面閱讀,一面為杜麗娘、也為自己一撒傷心之淚?!赌档ねぁ穯柺酪院?,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可是象俞二娘反響這樣強烈,以至傷心而死,并不多見,致使作者感嘆不已,下首進一步發(fā)掘俞二娘傷心而死的原因。作者推測她必是一位感情豐富的女子,內(nèi)心埋藏著不可言狀的深情。正是在這點上,她的感情與杜麗娘的感情息息相通。末二句更進一層,說文人的創(chuàng)作只是一時的事業(yè),但它能在天下千千萬萬有心人的心靈里得到共鳴,這對作家來說,就是最大的成功了。這兩首詩形象地反映了《牡丹亭》在讀者中激起的強烈反響,也反映了湯顯祖與讀者在思想感情上的交流。
聯(lián)系著詩序及兩首詩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看出好的戲劇對讀者的巨大影響,從對讀者的重大影響中,亦可以看出戲劇的藝術魅力之大,影響至深。情可以令人生令人死,戲劇有時亦有此功能。由此讀者的反應,更可看出《牡丹亭》此劇作的成功。
1.2 演員(劇中演員和唱者)
戲劇是要登上舞臺進行演出的,這就必然需要演員進行出演。詩中對演員進行評價,也就成為詠劇詩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了。
湯顯祖的詠劇詩中不乏涉及到演員的詩作。從中能看出其對演員的贊揚重視以及與演員之間的深厚情誼。
寄劉天虞
秦中弟子最聰明,何用偏教攏上聲。
半拍未成先斷絕,可憐頭白為多情。
《湯顯祖詩文集》卷十八
本詩贊揚了秦中弟子高超的演唱技術。不但明說其“最聰明”,詩的后兩句更是揭示出其聰明的所在,以及能與劇作融為一體的高超技藝。“何用偏教攏上聲”從中可以看出各個曲種之間的藝術交流。
《滕王閣看王有信演〈牡丹亭〉二首》
其一
韻若笙蕭氣若絲,《牡丹》魂夢去來時。
河移客散江波起,不解銷魂不遣知。
其二
樺燭煙銷泣絳紗,清微苦調(diào)脆殘霞。
愁來一座更衣起,江樹沉沉天漢斜。
這兩首詩表現(xiàn)了湯顯祖對王有信演出的贊賞?;陦魜砣ィ嗾{(diào)清微,反映了《牡丹亭》深人發(fā)掘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藝術力量以及旖旎纏綿、曲折委婉的藝術風格。演員高超的演唱技術能讓觀眾更好得與作品進行心靈的共鳴。這也是劇作者所重視好演員的原因。對演員的贊賞,可以看出亦是對演員技術的重視。好的演出效果是好的劇本與好的演技雙重作用的結(jié)果。
在他詠劇詩中,不僅有對演員的贊賞,同時流露出對優(yōu)秀演員的深深思念。
寄生腳張羅二恨吳迎旦口號(二首)
迎病裝唱《紫釵》,客有掩淚者。近絕不米,恨之。
其一
吳儂不見見吳迎,不見吳迎掩淚情。
暗向清源祠下咒,教迎啼徹杜鵑聲。
其二
不堪歌舞奈情何,戶見羅張可雀羅。
大是情場情復少,教人何處復情多。
吳迎是個很好的旦角,表演《紫釵記》中的霍小玉一角,相當富于感染力。但他長期沒有來,詩人因而十分想念他。湯顯祖與藝人之間密切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誼,由此可見一斑.
傷歌者
聰明許細自朝昏,慢舞凝歌向莫論。
死去一春傳不死,花神留玩牡丹魂。
前兩句贊揚其高超的演唱技藝,緊接著作者認為歌者雖死卻未死,而是留在花神那里演唱《牡丹亭》。從這可以看出作者對歌者逝去的惋惜,同時又寄托著美好的設想,歌者并沒死,而是繼續(xù)在花神那里,演唱著《牡丹亭》。
聽于采唱牡丹
不肯蠻歌逐隊行,獨身移向恨離情。
來時動唱盈盈曲,年少那堪數(shù)死生。
這首詩同樣是贊揚演員的。前兩句是贊美其高潔的品質(zhì),不肯隨波逐流,哪怕是獨身,也要堅守自己的陣地。后兩句是贊揚其高超的演技,能很好的把握住劇中的人物,能隨著劇中人物的情感轉(zhuǎn)變而變化。
湯顯祖的詩作豐富,但其詠劇詩卻不多,在其不多的詠劇詩中,有關演員的詠劇詩卻占的比重頗大。從這不多中的多數(shù)有關演員的詠劇詩可以看出,詩人對演員的贊賞,對演員的重視以及與演員之間的情誼。
1.3 戲曲的演出行頭及收費標準
在湯顯祖的詠劇詩中,有一些涉及到演員出演時所用的衣料以及演出的收入情況。
從湯顯祖的詠劇詩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其戲曲演出的行頭以及收費標準情況,這對于研究曲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紫襕戲衣二首
其一
試剪輕綃作舞農(nóng),也教煩艷到寒微。
當歌正值春殘醉,醉后魂隨煙月飛。
其二
無分更衣金紫羅,伎人穿趁踏朝歌。
俳場得似官場好,燈下紅香不較多。
從這“試剪輕綃作舞農(nóng)”“無分更衣金紫羅”可以看出當時演員的衣著布料,這有助于研究當時的生活水平。而從兩首詩中,也可看出當時人觀戲的狀況及心情。
唱二夢
半學儂歌小梵天,宜伶相伴酒中禪。
纏頭不用通明錦,一夜紅氍四百錢。
《湯顯祖詩文集》卷十九
這首詩寫《邯鄲記》《南柯記》在臨川演出的情況?!鞍雽W儂歌”說明宜伶不是用純粹的昆腔,而是用當?shù)亓餍械穆暻粊硌莩岸簟?。由后二句可以看出當時演出的收費標準,是很有價值的史料。
1.4 無知音的苦惱及劇作無法上演的愁苦
好的作品,無人分享,是令人苦惱的事情,這種苦惱的心情也出現(xiàn)在湯顯祖的詠劇詩中。
《七夕醉答君東》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這里主要流露出作者找不到知音人的苦惱。從親自教小伶,也可看出優(yōu)秀演員(即是能完全把握《牡丹亭》神韻)的缺乏。
湯顯祖《醉答君東怡園書六絕》之五
說到彈珠愛我深,可堪消盡壯來心。
《紫釵》一郡無人唱,便是吳歈聽不禁。
前兩句表達了對劉君東對自己情誼的感謝,后兩句寫出了自己的遺憾,自己所作《紫釵記》得不到上演的機會。
1.5 對昆曲的喜愛
湯顯祖在其詠劇詩中,還流露出對昆曲的喜愛。
《越舸以吳伶來,期之元夕,漫成二首》
人日期君君有人,石床清沘注宜春。
今宵又踏春陽雪,解傍吳獻記燭巡。
湯顯祖期待著浙江的商船把吳歙(昆腔)班子請來,一直盼到元夕。等到昆腔班子來了之后,作者十分高興。他高興地踏雪夜游,秉燭聽唱,非常的愉快。從湯顯祖的興奮中,足可見其對昆曲的喜愛。
1.6 關于戲曲理論的看法
在其詠劇詩中,有的是關于戲曲理論的看法,這對于研究戲曲理論具有重要的意義。
沈璟和湯顯祖就戲曲音律和文采孰重孰輕問題上發(fā)生過激烈的爭論,他們各自也都以詠劇詩的形式發(fā)表過自己的看法。
沈璟認為音律比文采、情節(jié)更重要,湯顯祖則與他的看法相左。
見改竄《牡丹》詞者失笑
醉漢瓊筵風味殊,通仙鐵笛海云孤。
總繞割就時人景,卻愧王維舊雪圖。
《湯顯祖詩文集》卷十九
湯顯祖的名作《牡丹亭》的問世,給明代劇壇吹進了一股浪漫的清新的風。但有一些劇作家認為《牡丹亭》情節(jié)、文采好,但不合音律,于是紛紛加以改編,出現(xiàn)了不少作家的改編本。湯顯祖對這些改編本很不滿意,認為它們只顧講究音律,不注意劇本的意趣,喪失了原作的精神。這首詩也是同樣的意思。前兩句說自己的作品就象關漢卿的雜劇一樣,具有瓊筵醉客一般特殊的風味,又象吹奏給仙人聽的鐵笛一樣,響徹海云,不同凡響。因此自己的作品不為一般世俗的人所理解,是很自然的。下兩句是譏笑《牡丹亭》的改作者,空費心力,正如在王維的冬景圖上去蕉加梅一樣失去了原有的神韻。由此可以看出,湯顯祖最重視的是作品的內(nèi)在神韻,而非外在的音律。
綜上所述,湯顯祖的詠劇詩所詠的內(nèi)容廣,并不像有些詩人那樣成為一組詠劇詩,他的詠劇詩是比較零散的,并不成為一個系統(tǒng),但這不影響其價值,這對于研究曲史以及戲曲理論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湯顯祖詠劇詩的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方面是具有史料的價值,理論研究的價值;微觀方面是對于研究湯顯祖本人的價值。
2.1 宏觀方面的價值
2.1.1 史料的價值
湯顯祖詠劇詩所具有的史料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唱二夢》《作紫襕戲衣二首》上。
從“纏頭不用通明錦,一夜紅氍四百錢”“試剪輕綃作舞農(nóng)”“無分更衣金紫羅”可以了解到當時演出所使用的衣料以及當時觀戲的收費情況。這對于研究曲史以及明代的生活水平及其演員生活水平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1.2 理論研究的價值
其詠劇詩所具有的戲劇理論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見改竄《牡丹》詞者失笑》這首詩。
見改竄《牡丹》詞者失笑
醉漢瓊筵風味殊,通仙鐵笛海云孤。
總繞割就時人景,卻愧王維舊雪圖。
前兩句說自己的作品具有瓊筵風味,是通仙鐵笛,響徹海云。下兩句是譏笑《牡丹亭》的改作者,空自忙活,改動后的作品失去原有的神韻。由此可以看出,湯顯祖最重視的是劇作的內(nèi)在之韻,不同于沈璟強調(diào)戲劇外在形式的合律依腔。
湯顯祖的這種理論主張對研究戲劇的理論貢獻頗大。他為戲劇理論又添上了重要的一筆,是戲劇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2.2 對研究湯顯祖本人的價值
湯顯祖作為明代有名的戲曲家、文學家。研究其詠劇詩,有助于更好的了解他本人。從詠劇詩中既可以看出其作為文學家的修為,又可以看出其對于戲劇各方面的看法,對于更全面的了解湯顯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從他的詠劇詩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具有很深的語言駕馭能力。憑借著深厚的文字功底,發(fā)表著自己的看法,抒發(fā)著自己的感情。
從他的詠劇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讀者的哀嘆,與讀者通過文本所進行的心靈交流;從他對縱多演員高超技藝的贊揚,可以看出他對演員技藝的重視與肯定;他對演員的思念之情,可以看出他與演員間的深厚情誼以及他對昆曲的熱愛。
由于能力有限,本文只找出了湯顯祖的這些詠劇詩,通過對湯顯祖詠劇詩內(nèi)容的歸類以及其詠劇詩價值的分析,使讀者對其詠劇詩有所了解,希望對讀者有所裨益。
[1]趙山林.歷代詠劇詩歌選注[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988.
[2]湯顯祖.湯顯祖詩文集[M].徐朔方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郭英德.明清傳奇戲曲文體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4]吳梅.中國戲曲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
[5]葉長海.中國戲劇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6]郭富民.插圖中國話劇史[M].濟南:濟南大學出版社, 2003.
[7]胡忌,吳敢,楊勝生.古代戲曲論壇[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8]譚帆,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9]齊森華,陳多,葉長海,等.中國曲學大辭典[A].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0]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四冊)[C].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11]包海英.中國古代詠劇詩中的“交游”現(xiàn)象[J].齊魯學刊,2011,(2).
[12]吳晟.從詠劇詩看詩歌與戲曲文體表現(xiàn)的寬度與限度[J].文藝理論研究,2010,(2).
[13]趙山林.清代中期詠劇詩歌簡論[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5,(1).
責任編輯:周哲良
I23
A
1672-2094(2013)06-0033-04
2013-10-10
張利(1989-),女,漢族,安徽省阜南縣人,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在讀文學碩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張麗麗(1988-),女,漢族,安徽省太湖縣人,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在讀文學碩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