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相明,陳金圣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人文學院,江西景德鎮(zhèn)333403)
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等教育市場化的發(fā)展趨勢與高等教育領域的國際競爭日益突出,政府對高等教育投入不足成為世界性的難題,加之治理理論在各國迅速興起,使大學治理再次成為備受關注的公共議題。為了解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國外學界在大學治理領域的研究成果及進展,筆者利用Google學術搜索與John Wiley數(shù)據(jù)庫的搜索功能,以“University Governance”為關鍵詞,提取了數(shù)十篇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含學術論文、調研報告及制度文獻)。以這些文獻為基礎,筆者擬對國外大學治理領域的理論研究進行初步梳理,以期為國內學界的相關研究提供借鑒,為正在推進的大學改革與現(xiàn)代大學制度建設實踐提供理論參考。
國外對大學治理問題的研究極其強調“問題意識”,廣泛關注大學組織治理實踐層面的各種具體問題,大到高等教育外部環(huán)境變化對大學治理的影響,小到大學治理制度對大學內部事務的影響,可謂涵蓋宏觀、中觀與微觀多個層次。從筆者所檢索的文獻來看,重點研究的問題大致可歸納為四個類別:
(1)大學治理的理論問題研究,即對大學治理中的普遍問題進行理論分析。相關的代表作為美國學者 William L.Waugh發(fā)表在《政策研究評論》(1998年第4期)上的《價值與文化沖突:對大學治理的管理威脅》和倫敦大學學者Michael Shattock發(fā)表在《高等教育季刊》(2002年第3期)上的《現(xiàn)代大學治理概念之重構》。這類論文著重探討了西方大學在現(xiàn)時代所面臨的外部制度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此前的大學治理體系所構成的挑戰(zhàn),并在此背景下密切關注大學組織在治理制度與實踐層面的調整,及時對大學的治理變革進行評估,并提出指導性意見。
(2)對大學治理實踐中特定群體之有效參與的研究。這類研究中代表性的論文有美國學者Christine Maitland和Gary Rhoade撰寫、并收入美國新聞行政人員協(xié)會2001年高等教育年鑒的《工會和教師治理》,歐洲學者Rositsa Bateson和 John Taylor發(fā)表在《歐洲教育雜志》(2004年第4期)上的《大學生活中的學生參與:超越大學治理和政治激進主義》,以及荷蘭學者Peter Maassen發(fā)表在《歐洲教育雜志》(2000年第4期)上的《荷蘭大學治理中利益相關者角色的變化》。大學治理的制度體系與實施準則,最終必然要體現(xiàn)為大學內外部各利益相關方在大學重要事務中的有效參與。鑒于此,國外學者極其重視大學治理過程中的特定群體參與問題,尤其關注其參與的制度路徑與實際成效。應當說,這種研究路向把握住了大學治理的要義,現(xiàn)實價值也相當突出。
(3)對大學治理結構的研究。大學治理結構是整個大學治理制度或框架的基石,因而也構成了國外大學治理研究的重心。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有加拿大北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代理校長Charles J.Jago在該校2009年1月舉辦的大學治理研討會上的主題發(fā)言《大學治理:一位前大學校長的視角》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學者Leon Trakman發(fā)表在《高等教育季刊》(2008年第1期)上的《大學治理模式》。這兩篇論文都重點強調了新情勢下傳統(tǒng)大學治理所面臨的挑戰(zhàn)及其調整的方向。
(4)以大學治理的其他相關問題為探討主題的研究。如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校長米歇爾·史蒂芬森博士在2004年4月26日于印度尼西亞登巴薩舉行的大學治理研討會上作的題為《在入學、質量與責任管理中的大學治理與自治問題》的主旨發(fā)言,而荷蘭屯特大學的博士生Leisyte.Liudvika則以《大學治理與學術研究:荷蘭與英國大學中研究單位的案例研究》為其博士論文選題。這類研究可視為大學治理的延伸性研究,它關注的是大學治理領域更為局部性的問題或是大學治理與大學發(fā)展(教育質量、學術研究、社會聲譽等)之間的關系等問題。應當肯定的是,這類研究關注到了大學治理在更廣泛層面的現(xiàn)實影響,明顯拓展了大學治理研究的傳統(tǒng)邊界,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xiàn)實意義。
就研究方法而言,國外學術研究整體上似乎較為強調研究方法的規(guī)范性及其所謂的“科學性”,因而其人文社科領域的學術研究總體上也比較熱衷于運用實證性的研究方法。但因研究對象與研究者個人偏好等因素的影響,這一領域內的研究方法也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特征。主要的研究方法有:
其一,案例分析法。這是使用頻率極高的一種研究方法,尤其是在研究大學治理中微觀層面的問題時,更是如此。這種方法在大學治理領域的頻繁使用,從一定側面反映了大學組織區(qū)別于其他社會組織的一個重要特征——鮮明的個性化。如著名美國學者馬丁·特羅的論文《加州大學的治理:從政治到行政的轉變》(載于《高等教育政策》,1998年11期)。
其二,實證分析法。實證分析是近來國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盛行的主流研究方法之一,在大學治理領域的研究中亦得到了印證。如美國學者Tierney.William和James T.Minor合作的論文《治理的挑戰(zhàn):一個國家的報道》即是基于二人2003年所作的一項調查(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就大學中教師評議會或類似組織促進教師參與大學治理的實際效果進行調查)的研究成果。
其三,歸納法。這類研究往往是研究者在對某種具有普遍意義的現(xiàn)實問題進行理論總結的基礎上提出某種理論觀點或模型。如美國麥納特大學教師David Fuller向該校校務會提交的建議案《對共同治理的思考》和新南威爾士大學Leon Trakman的《大學治理模式》。
(一)大學治理的理論研究。大學治理是指“在所有大學利益相關者之間就重大問題進行權威性決策的結構和過程”[1]1。早在20世紀60年代,因當時高等教育民主化浪潮的蓬勃發(fā)展,大學治理即已成為國外學界關注的公共議題。隨著20世紀90年代全球高等教育領域治理理論與實踐的發(fā)展,大學治理再度成為學界的熱點研究論題。但較之前一階段的大學治理理論研究,新時期的理論研究有幾個較為顯著的突破:
一是學界的研究視野有了新的拓展,主要表現(xiàn)在:對大學治理的關注重心不再局限于制度、結構與機制等顯性的制度層面,而是涵蓋制度元素背后的決定性因素——創(chuàng)造某種治理方式并依循這種方式的“人”。正如Leon Trakman所言:“所有的治理模式都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管理人的,它們的好壞取決于創(chuàng)造和運用它們以及被它們所管理的人。”[2]77美國學者William L.Waugh亦在其論文中旗幟鮮明地指出:“技術不應該成為大學治理的本質,教師的作用才是作為學術機構的大學的核心技術。”[3]72顯然,20世紀90年代后國外的大學治理研究也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多推崇的“人本”理念。這種強調“人本”原則的研究取向無疑賦予了大學治理的理論研究以更多的“人學”意義,也構成了統(tǒng)攝這一時期大學治理研究的價值“靈魂”。
二是研究視角方面有所突破。傳統(tǒng)上大學治理的理論研究較重視制度等“硬規(guī)則”的作用,而現(xiàn)在大學治理中相關的“軟環(huán)境”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例如,作為對關注“人”的一種邏輯延伸,對大學組織文化的關注開始成為學界的主流研究動向之一。學者William L.Waugh即注意到大學組織中始終存在的兩種文化及其兩者間的潛在價值沖突,指出:“管理文化和學術文化是價值取向不盡相同的兩種文化,它們之間的文化沖突已在越來越多的大學和學院中制造了緊張和不信任?!保?]61對于這種組織文化的沖突,倫敦大學的Michael Shattock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思路:“現(xiàn)在是強調共同治理的時代了,但這需要學術決策進行某種改革,還需要行政群體與學術群體之間建立一種機制以有效發(fā)揮各自的長處,共同對大學治理作出各自的貢獻?!保?]235
三是在理論觀點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典型者如澳大利亞學者James Swansson與Deborah Blackman的研究,他們將傳統(tǒng)上強調正式機構與正式規(guī)則約束的治理方式界定為“硬治理”,指出現(xiàn)今則是應在關注大學的“硬治理”的同時,認真審視大學治理中的“軟治理”,并提出了包括選擇正確的學校董事并對其進行持續(xù)培訓、提供正確信息、平衡其與執(zhí)行首腦間的權力、培養(yǎng)集體質疑的文化等因素在內的構成“軟治理”的七要素。[5]44顯而易見,這種觀點是對過去過于關注治理規(guī)則等技術性要素而忽視相應的文化背景的一種理論糾偏。
(二)對大學治理中利益相關者參與問題的研究。大學作為典型的利益相關者組織,其治理問題的研究自然不應回避對大學利益相關方的治理參與問題。荷蘭學者Peter Maassen在其論文《荷蘭大學治理中利益相關者角色的變化》中,結合荷蘭有關大學治理法案的演變過程,探討了荷蘭大學中各利益相關方在大學治理權力格局中的權力分配與影響力的變化。他在文中指出,以1970年荷蘭“大學治理法案”的頒行為標志,較之同期歐洲其他國家大學治理結構的變化,荷蘭的大學治理在民主化的方向上走得更遠。[6]453—455而 1997 年的大學治理法案為外部利益相關者進入大學治理結構提供了法律依據(jù),該法案的執(zhí)行也可視為荷蘭大學內外部相互妥協(xié)的結果。[6]463—463
在大學內部,學生與老師始終是大學組織治理中最重要的兩類利益相關方,他們在大學治理中的參與也是可資研究的重點問題。歐洲的兩位學者Rositsa Bateson和John Taylor以實證研究的方法評估了中東歐大學中學生的參與狀況,結果表明,歐洲大學中學生參與的水平并非人們所想象的那么圓滿。針對這種情況,研究者指出,大學、教師和學院應在各個層次上積極開展能達到學生期望值和滿足其需要的組織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大學生活。[7]481—482而教師的參與則更是大學內部治理中的中心議題。對教師參與效度進行實證分析的代表性研究項目為美國學者Tierney.William和James T.Minor于2002年對全美763所大學(四年制大學以上)的2010名教師(含普通教師、重要學者和教授會負責人)所作的調查。結果顯示:盡管調查的763所大學中有87%的大學設置了教授會及類似機構,但很多教師仍對教師在大學治理中的參與有效性表示質疑。除課程設置、終身教職標準、教學評估標準之外,多數(shù)教師對決策參與的層級不高,話語權有限。在此調查基礎上,報告明確指出,美國大學應完善其內部共同治理機制。[8]10—15毫無疑問,大學的學術組織屬性從根本上決定了教師參與在大學治理中的獨特地位。正如美國教師聯(lián)合會所言:“無論在何種治理結構中,教師和職員必須有他們自己選出來的代表參加,必須尊重共治中各參加方的權利;大學共治的體制結構之建構,必須確保在各決策層級吸納教職員工的意見?!保?]10—11國外的這些調查研究表明,大學治理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即便是在通常被我們認為是較好地解決了治理問題的西方大學中,大學的有效治理也并非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實現(xiàn)。這更加警醒我們:在中國的大學改革和制度重建中,必須高度重視大學治理框架的建構和落實問題。
(三)對大學治理結構的研究。大學治理結構一向是大學治理研究的核心論題和重心所在。國外學界對大學治理結構的研究大多從外部治理結構與內部治理結構兩個角度展開。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各國高等教育體系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顯著變化,以及大學日益步入社會生活的“中心地帶”,研究者開始重視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與社會變遷對大學外部治理結構的影響,以及大學如何在政府、市場和市民社會三者之間保持適當?shù)钠胶?。當政府對大學出現(xiàn)某種程度的干預傾向時,努力捍衛(wèi)大學的獨立自治地位就成為西方國家大學在治理改革中努力的方向。加拿大北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前校長Charles J.Jago博士在2009年該大學董事會與教授會聯(lián)辦的一場關于大學治理的研討會上作主旨發(fā)言時亦強調:“如果(大學)治理要被內部力量或政府主導,大學的本質將會喪失?!保?0]1—8而在維持政府與市場的平衡方面,美國的大學相對較為成功。如著名學者馬丁·特羅就以加州大學為個案,研究了美國大學外部治理結構方面的變化及大學的調適。他在《加州大學的治理:從政治到行政的轉變》一文中探討了加州抵制政府影響力的問題。他認為加州大學以市場作為政治的替代品,通過這一策略較為成功地減少了政治力量的干預,保持了大學的獨立性。其結果是:“加州大學在某種程度上是公立機構,但在更大程度上卻像一個私人的公司?!保?1]201
另一方面,隨著“治理”理論的勃興,“共治”理念在這一時期的大學治理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不僅在大學外部治理層面強調大學要在政府干預、市場調節(jié)與社會治理三者之間維持某種平衡,而且在大學(尤其是美國的大學)內部更加倡導多元共同參與的共享型治理模式。共享型治理一般被理解為“在董事、行政人員、教師以及學生之間就任務、預算、教學和研究等主要決策所形成的相互認同和共同責任”[1]31??梢姡@種治理模式所描述的是“一個大學中各種團體參與大學的治理、交流和審議的過程”。[12]美國學者 Dennis J.Gayle 等人在其論文《21世紀的大學治理》中,在對美國大學20世紀90年代形成的共同治理模式進行修正的基礎上,提出了面向 21世紀的大學治理模型。[1]107—110但也有學者對大學治理結構的有效性及治理結構重構的必要性表示質疑,如歐洲學者Bobert Bimbaum和Adrianna Kezar均認為,大學校園內治理結構的重建并不能帶來預期的有效改善,相反,加強領導和信任,建立聯(lián)系應是提高改善大學組織運行狀況的更好方法。[13]163國外的研究成果對我們的啟示是:必須通過一套科學合理的制度安排來實現(xiàn)大學外部和內部的有效治理。在大學外部,要科學設計大學同政府、市場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以求大學在多種外部力量的共同影響下健康成長;于大學內部,應妥善處理學者、學校領導層、行政管理人員、學生等組織成員在大學運行和管理過程中的權力義務配置和關系協(xié)調問題。
(四)對大學治理相關問題的研究。大學治理同整個大學組織的運行及大學內外部多方面的事務密切相關,研究大學治理同這些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也是國外大學治理研究的重要內容。作為這方面代表性的成果,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校長米歇爾·史蒂芬森博士經(jīng)研究后認為:大學治理間接地影響到大學對很多事務的管理(如招生、教育質量和辦學責任等)以及這些事務的管理績效。而在這些事務的管理方面,他傾向于主要依靠大學的自治能力來解決,而非外部干預來解決,它分析了西歐大學自治與內部管理的歷史軌跡,并以此來佐證自己的觀點。[14]1—8而荷蘭屯特大學的博士生 Leisyte Liudvika則研究了大學治理對學術研究的影響,結果顯示,學術研究單位為了減少組織體制環(huán)境對學術研究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因素,往往會采取從被動服從、象征性服從到主動操縱等不同的戰(zhàn)略來應對。[15]341—372這些研究提示人們:在大學治理研究中,應高度關注大學治理對大學發(fā)展的動態(tài)影響。
盡管鑒于中西方大學在組織發(fā)展階段和外部制度環(huán)境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西方大學治理的研究成果恐難以直接為我國的大學改革實踐所用,但這并不意味著國外大學治理的相關研究成果于我們毫無價值。恰恰相反,其成果之于中國的高等教育及教育研究者仍具有理論與實踐上的雙重價值:理論上,其新的研究方法、路向與分析視角值得我們在本土化的研究中借鑒;實踐上,其理論研究成果反映了西方大學所面臨的治理問題及對策嘗試,因而對當下的中國大學改革與現(xiàn)代大學制度建設實踐具有某種重要的指引與參考意義。換言之,在高等教育理論研究和改革實踐領域,對域外動態(tài)的必要關注和學習借鑒是不無裨益的。
[1]Dennis J.Gayle,Bhoendradatt Tewarie A.Qninton White.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University,ASHE-ERIC Higher Education Report,Volume 30,Issue 1,November 2003.
[2]Leon Trakman.Modeling University Governance,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Volume 62,Nos.1/2,April 2008:77.
[3]William L.Waugh.Conflicting Values and Cultures:The Managerial Threat to University Governance,Policy Studies Review,Winter 1998.
[4]Michael Shattock.Re-Balancing Modern Concepts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Volume 56,No.3,July 2002.
[5]James Swansson,Deborah Blackman.Governace in Australian Universities:Where Next?CESifo DICE Report,F(xiàn)ebruary 2009.
[6]Peter Maassen.The Changing Roles of Stakeholders in Dutch University Governance,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Vol.35,No.4,2000.
[7]Rositsa Bateson,John Taylor.Student Involvement in University Life—Beyond Political Activism and University Governance:a view from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Vol.39,No.4,2004.
[8]Tierney.William,James T.Minor.Challenges for Governance,a National Report,a Report Prepared by the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Los Angeles,CA),No.ED482060,2003.
[9]Shared Govern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 Statement by the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 and Policy Council,AFT Higher Education,2006.
[10]Charles J.Jago,An Ex - President s Perspective On University Governance,Address at a UNBC Board and Senate Workshop on University Governance,January 24,2009.
[11]Martin Trow.Governance in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the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es into Administration,Higher Education Policy,1998,11.
[12]David Fuller.Considering Shared Governance,draft Presented to Faculty Senate,Staff Senate,and the Student Government Association and the University Cabinet,F(xiàn)ebruary 5,2008.
[13]Harry De Boer,Leo Goedegebure.On Limita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Change:Dutch University Governance in Transition,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July 2001.
[14]Michacel Stevensen.University Governance and Autonomy Problems in Managing Access,Quality and Accountability,Keynote Address to ADB Conference on University Governance in Denpasar,April 26,2004.
[15]Leisyte Liudvika.University governance and academic research:case studies of research units in Dutch and English universities, a doctorate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Twente,November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