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王梵志研究三題

2013-04-07 08:19:16李小榮
湖南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 2013年2期
關(guān)鍵詞:梵志大正藏饅頭

李小榮

(福建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敦煌所出王梵志詩,作為唐代白話詩的代表,近百年來,深受學(xué)術(shù)界的矚目,無論在作品的??恚只蜃髡呱綍r代的檢討及梵志體藝術(shù)特色之分析等方面,研究成果都頗為豐碩。②按,有關(guān)研究成果述評,可參李君偉《敦煌文書中的王梵志詩研究述評》(《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學(xué)報》2002年增刊,第101-103頁)、徐俊波《王梵志研究的百年回顧》(《湖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2年第2期,第86-90頁)、齊文榜《百年爬梳 百年開掘——〈王梵志詩集〉散佚整理與輯集研究回眸》(《漢語言文學(xué)研究》2010年第2期,第55-61頁)等。但是,由于研究方法與觀念的差異,特別是對相關(guān)材料理解不一,故在不少問題上仍有較大爭論,茲就三點略陳管見,以請益于大方之家。

一 王梵志傳說的生成年代及其核心來源

對于王梵志的身世,學(xué)術(shù)界看法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種觀點:一者以為實有其人,但有的認(rèn)為他生活在隋末唐初,有的主張他是天寶、大歷年間人,有的說他是晚唐人。顯然,一個詩人壽命再長,也不可能從隋末活到晚唐。二者則否定其人的存在。三者以為,現(xiàn)存三百多首“王梵志詩”:“決不是一人所作,也不是一時所作,而是在數(shù)百年間,由許多無名白話詩人陸續(xù)寫就的。”③項楚、張子開、譚偉、何劍平《唐代白話詩派研究》,第119頁,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就我個人而言,比較贊同第三種觀點。

有關(guān)王梵志的生平傳記,多出于小說家言。其中,敘述詳實且充滿神話色彩者是晚唐馮翊子《桂苑叢談》所引之《史遺》:

王梵志,衛(wèi)州黎陽人也。黎陽城東十五里有王德祖者,當(dāng)隋之時,家有林檎樹,生癭大如斗。經(jīng)三年,其癭朽爛。德祖見之,乃撤其皮,遂見一孩兒,抱胎而出,因收養(yǎng)之。至七歲,能語,問曰:“誰人育我?”及問姓名。德祖具以實告:“因林木而生,曰梵天,后改曰志。我家長育,可姓王也。”作詩諷人,甚有義旨,蓋菩薩示化也。④《杜陽雜編·桂苑叢談》之《桂苑叢談》,第8頁,《叢書集成初編》本,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9年。

正如業(yè)師陳允吉先生所說:“當(dāng)隋之時”這一句話很明顯的是唐代人敘說故事的口吻,他進(jìn)而推斷相關(guān)傳說的產(chǎn)生,大約是在唐初時期。⑤陳允吉《關(guān)于王梵志傳說的探源與分析》,《復(fù)旦學(xué)報》1994年第6期,第97頁。而這一傳說,至遲在中唐就廣為教內(nèi)人士所熟知,宗密(780-841)《圓覺經(jīng)大疏釋義鈔》、《圓覺經(jīng)略疏鈔》卷九兩次述及王梵志的神奇出生,后者云:

柰女者,有說從枯老柰樹中濕處而生,或云庵羅女,即是庵羅樹也?;蛭鲊艘还?,或前后翻譯不同,未詳本末。若此方者,有人云王梵志從王家庭前林檎樹中生,未詳虛實。①《大藏新纂 卍 續(xù)藏經(jīng)》第9冊,第919頁,上-中,石家莊:河北省佛教協(xié)會,2006年。

宗密介紹王梵志的出生,雖只有短短的一句話,但其核心要素則同于《史遺》所言??上У氖牵诿軐Υ藗髡f的態(tài)度不置可否。不過,他把王梵志傳說與柰女降生故事相提并論,則暗示了前者的生成同樣受到漢譯佛典的影響(有關(guān)分析,見下文)。②按,關(guān)于這一點,林伯謙先生《王梵志出生傳奇再探》(載《東吳中文學(xué)報》第5期,第179-213頁,1999年5月)亦有十分詳盡的分析。但是,林先生推測王梵志出生傳奇可能出于王梵志本人的自我宣傳,則證據(jù)不足。

關(guān)于王梵志的籍貫,諸書記載不一,大致說來,可別為三類:一曰黎陽人。敦煌遺書P.4978《王道祭楊筠文》(原題)曰:

1.維大唐開元二七年,歲在揆(癸)丑二月。東朔

2.方黎陽故通玄學(xué)士王梵志直下孫王道,謹(jǐn)

3.清酌白醪之奠,敬祭沒逗留風(fēng)狂子、朱沙染癡

4.兒洪(弘)農(nóng)楊筠之靈。(后略)

該文雖為俳諧游戲之作,③具體分析請參陳允吉師《論敦煌寫本〈王道祭楊筠文〉為一擬題俳諧文》,《復(fù)旦學(xué)報》2006年第4期,第78-88頁。且所述時、地多有矛盾之處,但“黎陽”之說同于《史遺》,它在今河南省??h。二曰宗密所說“此方”,既然它與“西國”(印度)相對,顯然指中土,然具體所指則不得而知。三曰西域,晚唐范攄《云溪友議》卷下《蜀僧喻》云:

云溪子昔遁西霞峰,厥氣方壯。嘗遇玄朗上人者,乃南泉禪宗普愿大師之嗣孫也?!使蛴龈卟磐鲋钦撸瑒t論六度迷津,三明啟道,此滅彼往,無榮絕辱也?;蛴杏奘棵翆W(xué)之流,欲其開悟,別吟以王梵志詩。梵志者,生於西域林木之上,因以梵志為名。其言雖鄙,其理歸真;所謂歸真悟道,徇俗乖真也。④范攄《云溪友議》第73頁,上海: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8年。

按,玄朗上人生平事跡不詳,⑤按,王寧以為玄朗即慧明禪師(參《〈云溪友議〉校注》第235頁,廈門大學(xué)博士學(xué)位論文,2009年5月),然聯(lián)系前后文,顯然有誤。因為玄朗行年為673-754,他不可能做南泉普愿禪師(748-834)的法孫。他既然是南泉普愿禪師(748-834)之法孫,則其活動時間當(dāng)在公元九世紀(jì)左右。云溪子是范攄的自稱,范為越人,玄朗與之相遇的西霞峰,在今浙江金華,⑥王寧《〈云溪友議〉校注》,第235頁。則玄朗教人別吟王梵志詩,亦當(dāng)發(fā)生于此地。而王梵志生于西域林木之上的傳說,極可能出自玄朗之口。

王梵志出生地地理方位東西懸殊的事實,正好從另一側(cè)面說明王梵志僅是個傳說性人物,而非唐代現(xiàn)實社會中的人物。眾多無名氏詩人把作品附麗于王梵志名下的做法,又進(jìn)一步加速了王梵志傳說的變異和流播。

最早引用王梵志詩者,據(jù)目前所知材料,當(dāng)為唐大覺律師所撰《四分律行事鈔批》卷十四:

如王楚志詩云:“身為客館舍,神是寄宿客??腿ヰ^ 中 空,知是誰家宅?”濟(jì)云:“南山 阇 梨在日,常誦一偈云:如鳥在瓶中,羅 縠 覆其口。羅穿鳥飛去,空瓶何所有?!苯庠疲壶B者識也,瓶者身也,羅者命也。人命一斷,神識既去,身何所能?⑦《大藏新纂 卍 續(xù)藏經(jīng)》第42冊,第1037頁,上。

其中“王楚志”之“楚”,顯然是“梵”字形訛而誤。另外,此處所引王梵志詩,與P.3021+P.3876寫卷所引大同小異,后者曰:“此身如館舍,命是寄宿客??腿ヰ^舍空,知是誰家宅?”此敦煌寫卷之內(nèi)容,是道教講經(jīng),而講經(jīng)時間,項楚先生依據(jù)原卷有“太上皇”一詞,指出在唐玄宗稱“太上皇”時期——至德元年(756)至上元二年(761)間,最早則在睿宗稱“太上皇”時,即延和元年(712)至開元四年(716)間,且前者的可能性更大。⑧參項楚《敦煌遺書中有關(guān)王梵志三條材料的校訂與解說》,《敦煌文學(xué)叢考》第453-45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既然是道教講經(jīng)時所引,則知其文字上的區(qū)別,當(dāng)是主講的道教法師改動所致。

大覺律師生平不詳,然其書撰出之時間,當(dāng)在太極元年(712)五月之前?!端姆致尚惺骡n批》卷十四所附日人寫經(jīng)題記有云:

唐大極元年夏五月十二日,于西京大莊嚴(yán)寺略出《義批》。⑨《大藏新纂 卍 續(xù)藏經(jīng)》第42冊,第1063頁,下。

“大極”,應(yīng)作“太極”,此乃睿宗年號,其在景云三年(712)正月十九日,赦天下,改元“太極”;五月十三日,又赦天下,改元“延和”;至八月三日,玄宗即位,尊睿宗為太上皇,七日,則改元“先天”。

《四分律行事鈔批》是對道宣(596-667)《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略稱《行事鈔》)的重要注本之一。道宣原著初稿撰出于武德九年(626)六月,定稿于貞觀四年(630,一說在貞觀八年)。大覺征引王梵志詩一事,至少能說明兩點:一者王梵志詩至遲在睿宗時就已相當(dāng)流行;二者王梵志詩蘊含了比較深刻的佛教義理,甚至和道宣生前所喜愛的偈頌一樣,表達(dá)出相同的旨趣。有趣的是,天寶十二載(753)十月十九日鑒真(687-763)東渡日本時攜帶的佛教物品中就有“大覺律師《批記》十四卷”,①參[日]真人開元著,汪向榮校注《唐大和尚東征傳·日本考》第88頁,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則知王梵志詩也當(dāng)隨此而為日人所了解。至平安時代(784-897),藤原佐世所編《日本國見在書目》中又載有《王梵志集二》、《王梵志詩二卷》,可見王梵志詩在公元八、九世紀(jì)就被日本人所熟悉了。

至若王梵志出生傳說之成因,顧浙秦先生以為在于中華傳統(tǒng)感生神話、原始巫術(shù)信仰、中華傳統(tǒng)醫(yī)術(shù)和佛教文化,因此,它的形成是民間的和多元的。②顧浙秦《王梵志出生傳奇探源》,《西藏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2003年第2期,第58-63頁。此說固然周詳圓融,卻似主次不分。如果我們回歸到唐代的歷史語境,則知外來佛教文化才是其核心來源。如前揭宗密《圓覺經(jīng)略疏鈔》卷九述及王梵志之神奇出生時,就把他與柰女降生故事相提并論。對此,郭立誠先生早在1944年撰出的《小乘經(jīng)典與中國小說戲曲》一文中就揭橥了《柰女耆婆經(jīng)》與王梵志傳說生成的密切聯(lián)系,指出“傳者因習(xí)聞印度柰女故事,故附會梵志亦生于樹癭中也”。③載張漫濤主編《佛教與中國文學(xué)》,《現(xiàn)代佛教學(xué)術(shù)叢刊》第19冊,第168頁,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后來,業(yè)師陳允吉先生則全面細(xì)致地比較了兩則故事之異同。④陳允吉《關(guān)于王梵志傳說的探源與分析》,《復(fù)旦學(xué)報》1994年第6期,第96-103頁。

佛教論述有情眾生的出生方式,分為四種,即胎生、卵生、濕生和化生。在前引《圓覺經(jīng)略疏鈔》卷九中,宗密明確指出柰女是濕生。⑤按,宗密《圓覺經(jīng)略疏》卷二亦曰:“胎則常人,濕則柰女?!保ā洞笳亍肪?9,第551頁,中。)宗密、馮翊子、范攄等人雖未交待王梵志出生方式到底屬于哪一種,但諸人異口同聲地指出是降生于樹木。據(jù)后秦僧伽跋澄譯《鞞婆沙論》卷云:

問曰:濕生云何?答曰:……或龍,或金翅鳥,或人,如是比眾生,因竹葦孔、腐樹孔……或各各相近,或各各相逼,生等生起等起成轉(zhuǎn)成有,是謂濕生。⑥《大正藏》卷28,第522頁,上。

馮翊子謂王梵志是生于林檎樹朽爛之樹癭,對照經(jīng)文所說“腐樹孔”,則知王梵志亦屬于濕生。

更值得注意的是,產(chǎn)生王梵志的林檎樹與產(chǎn)生柰女的柰樹,其實屬于同類果樹。⑦按,前揭顧浙秦先生《王梵志出生傳奇探源》一文中有詳細(xì)例證,故不贅列。既然樹種相同,出生方式又完全一致,可見王梵志傳說的源頭,就在《柰女耆婆經(jīng)》。尤其馮翊子所說“菩薩示化”,直接點明了故事生成時的佛教文化之背景。

有關(guān)柰女故事的漢譯佛經(jīng),今存藏經(jīng)中有《柰女祇域因緣經(jīng)》、《柰女耆婆經(jīng)》,二者皆簡稱為《柰女經(jīng)》,題為后漢安世高譯⑧又,隋法經(jīng)等撰《眾經(jīng)目錄》卷三謂:“《柰女耆域經(jīng)》一卷,晉世竺法護(hù)譯。”(《大正藏》卷55,第128頁,上)此與題為安世高譯者是何關(guān)系,俟考。,且內(nèi)容大同小異。經(jīng)中所言柰女故事,南北朝以降,即廣為人知。梁釋寶唱撰成于天監(jiān)十五年(516)的《經(jīng)律異相》卷三十一之“祇域為柰女所生,舍國為醫(yī)”故事,就出于《柰女經(jīng)》;⑨參《大正藏》卷53,第166頁下-167頁上。而各類經(jīng)疏音義中,亦常述及柰女故事,如隋凈影慧遠(yuǎn)(523-592)《維摩義記》卷一曰:

庵羅樹園,隨處別指,人謂此園饒庵羅樹,名庵羅園,事實不爾。蓋乃從其園主彰名,有女從于庵羅樹生,即呼以為庵羅樹女,與經(jīng)中說柰女相似。⑩《大正藏》卷38,第425頁,下。

唐善導(dǎo)(613-681)《觀無量壽佛經(jīng)疏》卷二曰:“言及與耆婆者,耆婆亦是父王之子,柰女之兒,忽見家兄于母起逆,遂與月光同諫?!?1《大正藏》卷37,第256頁,上?;哿眨?37-820)撰《一切經(jīng)音義》卷二六則曰:“《溫室經(jīng)》云:柰女者,即其人也。依花以孕質(zhì),故號濕生,即頻婆娑羅王之貴妃良醫(yī)耆婆之母也?!?2《大正藏》卷54,第479頁,中。而P.2440、P.3210《溫室經(jīng)講唱押座文》云:“毗耶離國有庵園,柰女還生奈花中。寶樹枝條光色好,非凡非圣化生身。祇域還從柰女生,妙通法術(shù)救眾生?!奔热环鸾讨v經(jīng)都言及柰女,則其奇異出生故事流傳之廣可想而知。特別是其子醫(yī)王祇域(又譯耆婆)的神奇事跡,無疑也會促進(jìn)柰女故事的流播,13參陳允吉《關(guān)于王梵志傳說的探源與分析》,《復(fù)旦學(xué)報》1994年第6期,第101頁。這真是“母以子為貴”了。

二 “翻著襪”的思想本質(zhì)及其影響

歷代評論王梵志詩時,最常提及的是其“翻著襪”之法,而且,對其含義的闡釋,多從寫作方法、修辭技巧等方面著眼。如張錫厚先生《論王梵志詩的口語化傾向》首先“翻著襪法”與劉勰《文心雕龍·隱秀篇》的“隱”相聯(lián)系,指出其特征是:“大膽使用違拗常情、異于傳統(tǒng)表達(dá)方式的新的語言手段,寄深沉哲理于隱喻之中的表達(dá)方式來敘事狀物,抒情言志”,“王梵志五言詩所使用的‘翻著襪法’正是正是這種以‘重旨’、‘復(fù)意’為旨?xì)w的隱喻手法的繼續(xù)和發(fā)展?!?4張錫厚輯錄《王梵志詩研究匯錄》第126-12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查明昊博士直接把它歸結(jié)為“翻案法”;①參查明昊《翻著襪法與寒山體》,《敦煌研究》2003年第3期,第100-103頁。梁德林先生則認(rèn)為它:“既是一種寫作思維方式,也是一種寫作方法,其特征是以逆向思維的方法構(gòu)思作品,令人耳目一新。這種方法反常合道,使詩產(chǎn)生奇趣。”②參梁德林《論王梵志“翻著襪法”》,《廣西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7年第1期,第62-65頁。諸家所論,悉有合理之處,然未能揭示其蘊含的思想本質(zhì),故補說如次。

“翻著襪法”是北宋人對王梵志詩特征的概述,較早見于黃庭堅(1045-1105)《山谷題跋》卷六《書梵志翻著襪詩》:

梵志翻著襪,人皆道是錯。乍可刺你眼,不可隱我腳。一切眾生顛倒,類皆如此。乃知梵志是大修行人也。昔茅容季偉,田家子爾,殺雞飯其母,而以草具飯郭林宗。林宗起拜之,因勸使就學(xué),遂為四海名士。此翻著襪法也。③(宋)黃庭堅著,屠友祥校注《山谷題跋校注》第166頁,上海遠(yuǎn)東出版社,2011年。

雖然“梵志翻著襪”一詩不見于敦煌寫本,然兩宋以來的歷史文獻(xiàn),基本上都?xì)w之于王梵志的名下。如惠洪(1071-1128)《林間錄》卷二曰:“子常愛王梵志詩云:梵志翻著襪,人皆謂是錯。寧可刺你眼,不可隱我腳?!雹堋洞蟛匦伦?卍 續(xù)藏經(jīng)》第87冊,第265頁,上。詩句文字上稍有不同,但惠洪明確標(biāo)示作者是王梵志?;莺楸救伺c黃庭堅多有交往,并與其討論詩法,極可能他是從黃氏處得知王梵志詩,然憑記憶,難免產(chǎn)生少許歧異。釋居簡(1164-1246)《答復(fù)之書記》則曰:“翻著襪頭王梵志。休特地,弄潮人在洪波里。”⑤北京大學(xué)古文獻(xiàn)研究所編《全宋詩》第53冊,第33258頁,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

眾所周知,古代襪子用手工織布做成,常人總把光潔平整的一面穿在外面,如此視覺上顯得美觀些;把粗糙的一面穿在里面,雖然硌腳,卻也心甘情愿。王梵志則不然,反其道而行之。黃庭堅為了揭示梵志翻著襪的思想內(nèi)涵,還舉出茅容殺雞飯母的事例,說明尊重母親遠(yuǎn)比尊重客人重要,因為那才是真正的孝道。而王梵志之舉,追求的正是適性之逍遙。對此,我以為宗密的評論最為中的,其《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二把志公、傅大士與王梵志歸為同一類的佛教人物,譽之為“或降其跡而適性,一時間警策群迷。”⑥《大正藏》卷48,第412頁,下。所謂適性,就是充分尊重個體的自性與獨立人格,而不為世俗觀念所左右。

其實,王梵志詩表達(dá)這一思想的作品比比皆是。如羨富笑貧本是一種社會常態(tài),王梵志卻說:“他家笑吾貧,吾貧極快樂。無牛亦無馬,不愁賊抄掠。你富戶役高,差科并用卻。吾無呼喚處,飽吃常展腳。你富披錦袍,尋常被纏縛。窮苦無煩惱,草衣隨體著?!雹唔棾Wⅰ锻蹊笾驹娦Wⅰ罚ㄔ鲇啽荆?,第2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一般而言,常人都會為貧窮而愁苦不斷,王梵志卻從內(nèi)心喜愛安貧樂道,因為清貧者就不會被盜賊惦記上,也不會攤派過多的賦稅與徭役。當(dāng)然,王梵志所講的貧窮,也不是到了家徒四壁且無立錐之地,而至少能保證“飽吃”的自足狀態(tài),由于自足才能自適。于此,他又說:“吾有十畝田,種在南山坡。青松四五樹,綠豆兩三窠。熱即池中浴,涼便岸上歌。遨游自取足,誰能奈我何。”⑧項楚校注《王梵志詩校注》(增訂本),第348頁。正因為物質(zhì)上的自足,才保證了其精神上的自適。易言之,王梵志更注重精神自由,對物質(zhì)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僅維持生命的常態(tài)即可。

“翻著襪”的這一思想特色,在后世亦有相當(dāng)?shù)挠绊憽H缒纤尾芏醋谏屨X(1091-1157)《宏智禪師廣錄》卷四云:“鬧嘈嘈處,卻倒騎牛;紛擾擾時,能翻著襪。諸人且作么生體悉?的的縱橫皆得妙,阿儂元自異中來?!雹帷洞笳亍肪?8,第39頁,下。正覺禪師言下之意是,面對紛紛擾擾的外境,內(nèi)心保持平和安靜最為重要?!鞍z”指“我”,“異”即“翻著襪”,代表的是適性自足。后來,釋行秀 (1166-1246)《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卷五則云:“梵志翻著襪,人皆謂是錯。寧可刺爾眼,不可隱我腳。王梵志奇人,此語大播人間,可謂皮燈球兒內(nèi)明外暗?!雹狻洞笳亍肪?8,第271頁,上。最后“皮燈球兒”之喻,依然強調(diào)的是自性(內(nèi)心)之明。南宋釋可觀(1092-1182)《自贊》又云:“反著襪多王梵志,得人憎是孔方兄?;翌^垢面只如此,也好一枚村里僧?!?1(宋)宗鑒《釋門正統(tǒng)》卷七,《大藏卍新纂續(xù)藏經(jīng)》第75冊,第341頁,上。顯而易見,可觀正是以反著襪的王梵志自比,描繪了清貧自守、適性自足的村僧形象。

因為適性,所以有大自在與大快活。后世僧人對王梵志“翻著襪”,又常作如是觀。宋黃龍派高僧古月道融撰《叢林盛事》卷下載婺州癡禪玅禪師親書遺偈中有“王梵志韈已脫,一任橫拖倒拽”之句,作者謂之“真得大自在也”。12《 大藏新纂 卍 續(xù)藏經(jīng)》第86冊,第703頁,上。明末清初曹洞宗高僧凈斯(1610-1665)所說《百愚禪師語錄》卷六載其上堂之語曰:“惟有那明州憨布袋撫掌大笑云:‘快活不煞,快活不煞。’大眾且道他快活個甚么,梵志當(dāng)年反著襪?!?3《嘉興大藏經(jīng)》第36冊,第642頁,中-下。

當(dāng)然,“翻著襪”在詩歌寫作方法、語言運用上,誠如前述研究者所云,用翻案法,表現(xiàn)出“反常合道”。此在后世教內(nèi)外人士中,悉有體現(xiàn)。南宋《月林師觀禪師語錄》載上堂時對“梵志翻著襪”一詩的體悟是:“莫莫,醍醐上味,翻成毒藥?!雹佟洞蟛匦伦?卍 續(xù)藏經(jīng)》第69冊,第349頁,上。醍醐本為牛乳中最上等美味,佛經(jīng)每以之比喻涅槃與佛性。唐般若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jīng)》卷一即說:“契經(jīng)如乳,調(diào)伏如酪,對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猶如熟酥,總持門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諸病,令諸有情身心安樂??偝珠T者,契經(jīng)等中最為第一,能除重罪,令諸眾生解脫生死,速證涅槃安樂法身?!雹凇洞笳亍肪?,第868頁,下。但是,若于佛性、涅槃產(chǎn)生執(zhí)著,則醍醐也成毒藥,不但不能使眾生得到解脫,反而會讓世人沉淪苦海而不能自拔?!独m(xù)古尊宿語要》卷六載竹菴士珪禪師(1083-1146)住能仁寺時,入院有語云:“老禪來住山,梵志翻著襪;乍可刺汝眼,且要話頭活。”③《大藏新纂 卍 續(xù)藏經(jīng)》第68冊,第498頁,中。按,老禪是士珪自號,其以“翻著襪”的王梵志自比,并以之作為話頭,明確指出要活參,意即不能拘泥于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陸游《閉戶二首》(其一)說:“狥俗不如翻著襪,愛山只合倒騎驢。今朝更有欣然處,萬里知心一紙書?!雹堋度卧姟返?0冊,第24886頁。趙蕃(1143-1229)《呈壽岡先生》又謂:“莫將夢中事,重對癡人說。此語竟云何,梵志翻著襪?!雹荨度卧姟返?9冊,第30470頁?!胺m”雖屬用典,但從詩意看,皆突出了反俗歸真。而且,“狥俗”、癡人說夢都是常態(tài),二人卻分別加上“不如”、“莫”,自然就表達(dá)出強烈的否定之意。

三 “土饅頭”及其他

傳世王梵志詩中,與“翻著襪”一樣盛行的還有“土饅頭”一首,二者悉出于北宋人的記載,而不見于敦煌本。它既和黃庭堅有關(guān),更和蘇軾(1036-1101)有關(guān)?;莺椤独潺S夜話》卷十《東坡讀〈傳燈錄〉》云:

東坡夜宿曹溪,讀《傳燈錄》,燈花墮卷上,燒一僧字,即以筆記于窗間曰:“山堂夜岑寂,燈下讀《傳燈》。不覺燈花落,茶毗一個僧?!辫笾驹娫唬骸啊峭馔琉z頭,餡草在城里。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魯直曰:“既是餡草,何緣更知滋味?”易之曰:“須先以酒澆,且圖有滋味。”⑥張伯偉編?!断∫姳舅稳嗽娫捤姆N·日本五山版冷齋夜話》第96頁,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如果惠洪所記不誤,據(jù)孔凡禮先生意見,則知故事發(fā)生在元符三年(1100)蘇軾從貶所海南北歸途經(jīng)曹溪時。⑦孔凡禮撰《蘇軾年譜》第1368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而此時刊行于世的禪宗燈錄,只有北宋法眼宗道原的《景德傳燈錄》及臨濟(jì)宗李遵勖的《天圣廣燈錄》,然二者皆無“土饅頭”之說,故王梵志此詩的經(jīng)典出處,依然是個謎。不過,此時的蘇軾,早已看透生死(次年他即辭別人世),“土饅頭”一詩所體現(xiàn)出生死一如的豁達(dá)態(tài)度,與其心態(tài)當(dāng)有契合之處,這或許是惠洪把蘇軾讀《傳燈錄》與“土饅頭”詩統(tǒng)合在一起的緣故吧。

南宋臨濟(jì)宗高僧釋曉瑩撰出于紹興二十五年(1155)的《云臥紀(jì)譚》卷上又載:

建炎三年元日,圜悟禪師在云居,嘗曰:“隱士王梵志頌:‘ 城 外土饅頭,豏 草在城里。每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而黃魯直謂:‘己且為土饅頭,當(dāng)使誰食之?!墒菛|坡為易其后兩句:‘預(yù)先著酒澆,使教有滋味?!煌蹊笾咀髑绊灒庥幸馑?,但語差背。而東坡革后句,終未盡余興。今足成四韻,不唯警世,亦以自警:‘城外土饅頭,豏草在城里。著群哭相送,入在土皮里。次第作 豏 草,相送無窮已。以茲警世人,莫開眼瞌睡?!编魑蛩焓謱懸赃z一書記,乃住萬年,號村僧者是也。⑧《大藏新纂 卍 續(xù)藏經(jīng)》第86冊,第669頁,中-下。

建炎三年,即公元1129年,此據(jù)蘇軾讀《傳燈錄》事已過去近三十年。圜悟禪師即楊岐派高僧克勤(1063-1135),他對“土饅頭”的改作,警世的意味更加濃厚。不過,克勤與惠洪有所不同,他說改梵志詩者是蘇軾,而非黃庭堅。誰是誰非,殊難斷語。

“土饅頭”一詩,流播甚廣,甚至還用于佛教法事活動中。南宋聞蘊編《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三曰:

魏侍郎請升座,寄居衢州常山縣。 持 服魏 矼 謹(jǐn)施凈財入山修設(shè),仍命山野升于此座,舉揚《般若》,以此功德資薦先考。致政宣教,往生贍養(yǎng),諸人還知么?這老居士,便是和州三世接待底魏公也。山僧大觀初行腳時,亦曾到他家時,侍郎尚幼。今日作從官,為國家宣力,皆乃翁陰德所致。此翁平生極修學(xué),喜讀佛書,從方外老衲游,精修梵行,常以王梵志《土饅頭頌》作佛事,以警悟流俗。⑨《大正藏》卷47,第820頁,下。

普覺禪師即大慧宗杲(1089-1163);魏矼(1097—1151),字邦達(dá),建炎元年(1127)任常山知縣,四年改宣教郎,紹興初曾代理吏部侍郎,八年(1138)后不久,因父亡守喪歸。宗杲為魏父薦亡法事,當(dāng)發(fā)生于此際。從大觀(共四年,1107-1110)至紹興前期,前后三十多年,知二者交往時間之長,所以,宗杲說魏矼以《土饅頭頌》作佛事,絕非虛言。

在后世作品中,“土饅頭”也成了常用典故之一,它既可狀寫墳?zāi)怪危ㄖ复鷫災(zāi)梗?,教外如劉克莊(1187-1269)之《贈貴上人》:“服寒食散方誰驗,營土饅頭計已遲?!雹佟度卧姟返?8冊,第36740頁。方回(1227-1305)《贈地理齊君龍吉》:“未拋金鎖甲,焉問土饅頭。”②《全宋詩》第66冊,第41424頁。教內(nèi)如明釋真哲說《古雪哲禪師語錄》卷九之“林間無數(shù)土饅頭,盡是當(dāng)年學(xué)道流。道眼已知空泡沫,遺骸未免葬荒丘”,③《嘉興大藏經(jīng)》第28冊,第348頁,下。清觀如輯《蓮宗必讀》卷一之“探春爭唱《少年游》,試看白楊樹下土饅頭”④《大藏新纂 卍 續(xù)藏經(jīng)》第62冊,第857頁,下。。諸如此類,真是不一而足。又可以比喻死或死者,比如劉辰翁(1232-1297)《唐多令》云:“城外土饅頭。人能飲恨不。古人不見使吾愁。莫有橫江孤鶴過,來伴我、醉中游。”⑤(宋)劉辰翁撰,段大林校點《劉辰翁集》,第328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顯然,人一死也就無所謂飲恨與否了。再如元代臨濟(jì)宗僧釋正印說《月江正印禪師語錄》卷三《淵維那禮祖》云:“參他活底祖師意,不必扣之枯髑髏。三尺炊巾收又展,千千萬萬土饅頭。”⑥《大藏新纂 卍 續(xù)藏經(jīng)》第71冊,第148頁,下。此處“土饅頭”、“枯髑髏”,顯然是互文見義。

除了“土饅頭”的比喻外,禪宗語錄里又有“鐵饅頭”之說。北宋云門僧人懷深(1077-1132)《慈受懷深禪師廣錄》曰:“慧林鐵饅頭,做來年已久。不是不拈出,自是人不受。覷著齒牙寒,咬著眉頭皺。不是張鵬舉,誰人敢下口。”⑦《大藏新纂 卍 續(xù)藏經(jīng)》第73冊,第105頁,中。日本臨濟(jì)宗僧東福圓爾(1202-1280)《圣一國師語錄》“示空明上人”條則云:“只舉話頭,不作佛法想,不作破除想,用存心等解,不用情生疑殆,沒理路,沒滋味,如鐵饅頭?!雹唷洞笳亍肪?0,第19頁下-20頁上。前例比喻無從下手的困境,但后者則帶有“土饅頭”的部分喻義,如“沒滋味”一詞,顯然出于王梵志原詩。更值得注意的是日僧卍山道白(1635-1714)《東林語錄》之《和葉移來落眼,中土鐵饅偈并序》,它首先轉(zhuǎn)錄了虎關(guān)師煉(1278-1346)《濟(jì)北集》中的詩話(按,其開頭部分與前揭曉瑩《云臥紀(jì)譚》卷上內(nèi)容大同小異,故不贅引),云:

虎關(guān)曰:“甚矣哉,風(fēng)雅之難能乎?三大老皆未到于極矣。蓋梵志者,意到句不到。東坡放而不警矣,圓悟警而不精矣,只涪翁之論亦佳矣,然無句,何哉?取梵志之到者,效蘇公之改,曰:“無常鬼餮饕,個個好滋味?!庇骤笾局唤饩廊硕?,吾輩豈受嘲調(diào)乎!作一頌曰:“ 林 下鐵饅頭,豏 皮堅叵毀。無常鬼齒摧,故號金剛體?!贝松w余興云爾。

道白接著評論道:

右四老之心聲可聞,而今老衲不論其到極與未到極,但感并足為警醒,卒添七言二絕,謾躡四老故步,自警警他,書以與實山居士:信言城外土饅頭, 豏 草親從城里投。畢竟人人添一個,此中滋味預(yù)知不?信言林下鐵饅頭,今古多看以暗投。直下縱然明破了,沒滋味處卻甘不?⑨《大正藏》卷82,607頁,中-下。

道白于此,不但綜合運用“土饅頭”與“鐵饅頭”之典,而且層層遞進(jìn),處處翻案,把“翻著襪”法發(fā)揮到了極致。

最后,順便說一下梅堯臣(1002-1060)的《韻語答永叔內(nèi)翰》,詩云:“世人作肥字,正如論饅頭。厚皮雖然佳,俗物已可羞。字法嘆中絕,今將五十秋?!雹狻度卧姟返?冊,第3297頁。詩中以饅頭之喻闡述書法觀,別開生面,其理路與王梵志“土饅頭”有異曲同工之處。拈出于此,供方家進(jìn)一步探討。

猜你喜歡
梵志大正藏饅頭
早期刻經(jīng)、寫經(jīng)的文本流變及其語言文字學(xué)價值
以北齊響堂山石刻佛經(jīng)看《大正藏》文本變化
北齊響堂山石窟刻經(jīng)與《大正藏》用字比較研究
詩二首(其一)
“饅頭辦”沒了吧?
買饅頭
早期大乘佛典書面流傳舉證:“梵志”與“樓至”
和曾梵志抽雪茄
博客天下(2014年2期)2014-09-20 02:40:53
半個饅頭
小說月刊(2014年7期)2014-04-18 13:11:34
廣東美術(shù)館藏品
文藝研究(2008年9期)2008-04-29 10:24:04
庄河市| 五台县| 信阳市| 陵水| 神木县| 崇义县| 通道| 宁安市| 资源县| 河北区| 郎溪县| 江油市| 新竹市| 福安市| 江陵县| 邵阳县| 雅江县| 陵川县| 抚宁县| 岗巴县| 潼关县| 黑水县| 开平市| 东宁县| 抚宁县| 凯里市| 绍兴县| 左贡县| 南平市| 阿合奇县| 长岛县| 华亭县| 呼伦贝尔市| 衢州市| 普安县| 景东| 正镶白旗| 开化县| 靖江市| 铁力市| 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