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婷婷
(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3)
《泰西新史攬要》(以下簡稱《攬要》)是一部由西人李提摩太口述,華人蔡爾康筆錄的外國歷史性著作,敘述了19 世紀歐美各國的發(fā)展史,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個方面。此書由英人麥肯齊(Robert Mackenzie,1823—1881)原著,原名《19 世紀——一部歷史》(The Nineteenth Century:A History,1880年在倫敦出版),被斷語為“第三流歷史學著作中最乏味的一些殘余”[1]163,然而其中譯本卻是“晚清所有翻譯西方歷史書籍中銷售量最大、影響最廣的一部”[2]3。這一現(xiàn)象不得不引起譯界的注意,深思翻譯過程中的功過。近年來不斷有學者在相關論著中對其進行點評,卻都忽略了本書最大的特點——合譯。合譯,古已有之,是翻譯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講究變通,即適應與選擇。本文將以《攬要》在晚清社會的譯介為例,通過對傳教士與中國文人合譯中的翻譯思想與策略進行描述性研究,來反觀變通性在翻譯過程中的重大作用,從而引起更多學者對這一方面的重視,為當前基于互聯(lián)網的集體分工翻譯提供借鑒。
變通,即為滿足某種需求而不斷適應與選擇的過程?!白g者首先必須適應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才能在這個環(huán)境中得以生存,逐步實現(xiàn)自己的需求,否則就有可能被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淘汰?!保?]3
作為一個虔誠的福音傳布者,李提摩太來到中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發(fā)展教徒,傳播教義。他學習中文,投身賑災活動,深入了解中國社會,與中國底層百姓建立了比較廣泛的聯(lián)系。然而這條下層路線卻未使其在華事業(yè)有任何突破性的進展,傳教依舊徒有虛名。李鴻章曾指出:“你的教徒無非吃教,一旦教會無錢養(yǎng)活他們,自然散伙。我知道信奉耶穌教的中國人,沒有真正的讀書人在內。”[2]467這席話促使李提摩太對自己以往的傳教方法進行反省,開始將重心放在中國的讀書人身上,嘗試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國知識分子的上層精英路線。時值晚清時期,國家由強變弱,國民苦不堪言。面對西方國家的堅船利炮、聲光化電,中國知識分子中開始出現(xiàn)主動了解、吸收西學的傾向。蔡爾康是一個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他自幼邃于經古詞章,擁有深厚的國學根基,然因鄉(xiāng)試屢敗,報國無門,只好另辟它徑,投身報界,企圖通過引進西學改變國家命運,實現(xiàn)自身鴻鵠之志。
為適應晚清特殊的翻譯環(huán)境,合譯主體已開始改變各自的初衷,本能地另走一條循序漸進的道路。李提摩太放棄原有的下層傳教路線,開始研究中國知識分子;蔡爾康亦棄科舉,轉而投身報業(yè),引進西學知識。然而,合譯主體間依舊矛盾眾多。一方面,“晚清來華傳教士多以歐洲中心主義的眼光看待中國文化,夸救世之口,兼有不平等條約保護,造成傳播主體與受傳對象心理距離較大,文化傳播的阻力也大”[2]13,中國文人排斥宗教書籍,李提摩太的事業(yè)舉步維艱;另一方面,中西語言本源自不同語系,文化間差異甚大,加之長久隔閡,通曉者寥寥無幾,翻譯更著實不易,西學輸入也因此困難重重。
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要做出成千上萬次涉及選擇與處理的決定,以適應另一種文化,適應另一種語言,適應不同的編輯和出版商,最后還要適應讀者群”[3]35。此時,中西合譯主體為適應對方的文化、語言已各自做出讓步,然而在“讀者群”問題上,二者的需求卻難以滿足,必定要有意識地選擇一種方法來解決矛盾。甲午戰(zhàn)后,擺在民眾面前的是關乎國家生死的前途問題,有識之士希望借鑒西方興利除弊、變法圖強的改革經驗挽救國家命運,因此西學輸入刻不容緩,中國文人不得不與西人合作,采取西譯中述的合譯形式。這期間中國文人選譯的必定是那些進步人士感興趣的科學書籍,而對宗教書籍予以排斥,這種強烈的排斥感給傳教士的傳教事業(yè)造成了巨大的阻礙,然而,李提摩太為實現(xiàn)上層傳教路線不得不考慮中國讀者的接受程度,只好有意識地選擇那些既含有基督教思想,同時又是中國文人感興趣的科學社會書籍,然后再通過這些書籍感化中國知識分子,最終得到他們的支持,實現(xiàn)在華傳教。
《攬要》就是這種本能適應與有意識選擇相互作用的結果。雖然它在西方史學界價值不高,但所傳遞的信息對當時的中國知識分子來說猶如“暗室之孤燈,迷津之片筏”[4]序1。強烈的經世致用、以史為鑒色彩,使它成為晚清所有翻譯西方歷史書籍中銷量最大、影響最廣的一部。
隨著晚清政府社會地位的不斷下滑,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地位也因國家之間的地位不平等而遭受質疑。強烈的文化地位沖突必定會給中西合譯帶來巨大的阻礙。李提摩太與蔡爾康在合譯的過程中,首先必須解決的就是中西國家地位問題,而這在書名的翻譯中尤其突出。
此書原名The Nineteenth Century:A History,被譯作《泰西第十九周大事記》,介紹西方各國興利除弊、變法圖強的歷史詳情,后更名為《泰西新史攬要》?!拔骼砸d降世后每百年為一周,今適在十九周中也”[4]序3,故翻譯為《泰西第十九周大事記》更為貼切,為何要以“新史”代替“第十九周大事”呢?除了所譯史書有別于中國舊史書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中西文化地位問題。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文人心里更是根深蒂固,這些知識分子心中始終印有“中國中心主義”的思想,然而所譯書名《泰西第十九周大事記》以西歷為標準,忽略了中國沿用數(shù)千年的歷法,無形之中會產生一種“歐洲中心主義”的觀念,自然會引起中國知識分子的不滿,造成文化沖突。李提摩太的最終目的是“布道”,因此他不得不更改譯名,采用“以西順中”的策略,在不損害中國文化尊嚴的前提下傳播西學知識,從而為進一步的“布道”鋪平道路。
類似的翻譯變通處理在書中比比皆是,例如開篇第一卷的標題,原文為“Europe at the opening of the century”,即“創(chuàng)世紀/周之初的歐洲”,而《攬要》以中歷為準,譯為“歐洲百年前情形”;又如在翻譯標題“Louis ⅩⅤ”及“French nobles”時,以中國傳統(tǒng)紀傳體小說標題的形式變通原文,譯為文人業(yè)已熟悉的“法國魯意王第十五小傳”以及“法國世家小傳”。為了滿足各自的需求、避免文化沖撞,李提摩太與蔡爾康不斷適應對方文化傳統(tǒng),有意識地選擇那些既順應中國人思維方式,又暗含傳教動機的譯法,甚至出現(xiàn)了不少“誤譯”。
在介紹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時,麥肯齊原作中多次提到“revolution(革命)”一詞,李、蔡譯本中均靈活處理為“亂”或“整頓”“變易”,避免提及有關暴力推翻統(tǒng)治階級的事跡。這一方面滿足了當時中國知識分子的西學目的,即以西方教民、養(yǎng)民、新民、安民的經驗為中國改革推波助瀾,提供借鑒;另一方面,這樣的變通也彰顯了李提摩太對待法國大革命的消極態(tài)度,企圖通過美化西方歷史來贏得中國文人的信賴,從而使上層學術傳教路線得以進行下去。
李提摩太最終的目的是要在中國知識分子中進行“布道”,然而文人對此極為反感,他只好有意識地將基督教的知識糅合進《攬要》中,無形中向這些讀書人宣揚教義,因此《攬要》中也出現(xiàn)了不少“增譯”,例如:
“Over this constituency the king of Austria exercised the authority of emperor,representing in a shadowy way the old Caesars,whose dignities he was supposed to have inherited.Each of the petty states might be required to contribute troops for the defense of the empire.”[5]69
“其自主之通商鎮(zhèn)集亦頗與意大利相似,而奧地利阿國、普魯士國迭為雄長,有時奧王更儼稱為皇帝之尊,以轄治日耳曼,自言其權勢位望皆羅馬教皇之所給予,遇有戰(zhàn)事可檄召諸小國抽調額兵以為臂助?!保?]47
在翻譯奧王地位時,李以“皇帝之尊”翻譯原文的“the old Caesars”,方便中國文人了解西方權勢,而緊隨其后,李又增譯“自言其權勢位望皆羅馬教皇之所給予”,以此便在無形中將教皇地位駕馭在中國皇帝之上,從而向中國知識分子灌輸基督教的重要性,方便在華傳教事業(yè)的拓展。
晚清社會,中西文化矛盾尖銳,李提摩太與蔡爾康在合譯中不斷變通,靈活處理,最終完成這部影響深刻的譯作。
“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到1895年甲午海戰(zhàn),是中國史學從封建舊史學中脫胎出來,開始睜眼看世界的時期?!保?]4這一時期,擺在人們面前的,已經不是求強求富,而是救亡圖存的問題,中國知識分子必須面對社會現(xiàn)實,考慮國家民族的命運,調適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接受心態(tài),隨時迎接外來世界的挑戰(zhàn)。
《攬要》是一部西方歷史學著作,翻譯之時正逢中國社會形態(tài)發(fā)生巨變,李提摩太與蔡爾康在翻譯時試圖以史學做武器,通過借鑒西方改革歷史,以抵御侵略、拯救國家,因此,譯作中有機融合了許多舊學新知,從而將史書編寫體例推向新境界。
在史書敘述結構方面,考慮到中國讀者的閱讀趣味和接受環(huán)境,李、蔡二人采取中西合璧的特殊史學形式,即將中國傳統(tǒng)史書體裁紀傳本末體與西方卷、章、節(jié)合成的史書體例相糅合。兩者合二為一的卷節(jié)體不僅能分篇綜述縱橫交錯的各種政治事件,而且能清楚地表述紛繁復雜的歷史在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中的前因后果。
在史書翻譯的具體形式上,李提摩太與蔡爾康亦創(chuàng)制了新體例。首先,“是書所紀全系西事,在西人之習聞掌故者自各開卷了然,及傳譯華文,華人不免有隔膜處,故間采華事以相印證,原書則無是文也”[4]5。為方便中國人閱讀,李、蔡結合中國社會實際,在西歷后輔以中國歷法,便于印證歲月。中西歷對照,既避免了中國人產生迷惑,又形成了強烈的中西社會現(xiàn)狀對比,鞭策著中國人加快改革的步伐。其次,“是書以國為經,以事為緯”[4]5,在內容的編排上,李、蔡突出各國世系,清晰的脈絡更加有助于中國人了解泰西各國的狀況和發(fā)展歷程。再次,“讀他國書莫苦于人地諸名記憶不清”[4]6,因此,李提摩太與蔡爾康在完成譯作后又分章節(jié)作人地諸名表一卷,使初次涉及此書或對外國歷史不甚了解的人能初步熟悉地名、人名及各種事件的性質,從而便于理解原文。最后,書中隨處可見各種注釋、按語,以中國人所熟悉的事物解釋原文抽象陌生的名詞、句子。例如,“國家選練”后輔以小字“如今中國旗綠經制額兵之類”;“況相爭至二十五年,其殺戮而死亡者生靈不下數(shù)百萬”后又綴以按語“中國近年遘發(fā)捻諸逆之亂,兵民與賊之慘遭浩劫者,乃不下數(shù)千萬”。中國人所熟知的概念、情況與原文形成對比,更便于他們了解泰西各國情況。
李提摩太與蔡爾康在《攬要》中創(chuàng)造的史書翻譯新條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原文豐富的知識,加上譯文清晰易懂的脈絡,拓寬了史書的閱讀市場。這種體例,此后的史學翻譯家們紛紛效仿,一直沿用至今。
傳統(tǒng)譯學注重原文與譯者的關系問題,譯者的翻譯必須緊緊依據(jù)原文,受限于原文;《攬要》的成功取決于李提摩太與蔡爾康在合譯中的靈活變通,將譯者從原文中解放出來,在本能的適應與有意識的選擇中找出最實際的翻譯方法。這種變通性在當前基于互聯(lián)網的集體分工翻譯中極具實踐意義,但自身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視,如果不很好地把握譯者解放的度,就會與原文背道而馳,合譯個體間更難以謀和一致。至于如何把握譯者解放的度,不妨跳出傳統(tǒng),從更大的歷史文化背景去深入研究。
[1](英)柯林武德.歷史的觀念[M].何兆武,張文杰,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2]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胡庚申.翻譯適應選擇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英)麥肯齊.泰西新史攬要[M].(英)李提摩太,蔡爾康,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5]Mackenzie Robert.The Nineteenth Century:A History[M].Chicago:Fairbanks,Palmer & Co,1881:69.
[6]李洪巖.中國史學的近代化[J].學術研究,1999(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