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梁元帝的政治悲劇

2013-04-02 03:29陳蒲清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3年5期
關鍵詞:梁武帝江陵魏征

陳蒲清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梁元帝(508—555),姓蕭,名繹,字世誠,小字七符。他是南北朝蕭梁王朝的第三個皇帝,是梁武帝蕭衍的第七個兒子?!霸笔撬闹u號,“世祖”是他的廟號。

梁元帝蕭繹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頗為特殊的皇帝。他是皇帝兼學者、文藝家。作為學者、文藝家,蕭繹是成功的。他熱衷學術,著作等身,有頗高的學術造詣。他富有才華,傾心于文學、藝術,無論詩、賦、駢文、寓言,還是繪畫,都頗有成就。但是,作為皇帝,蕭繹是悲劇人物。他雖然平定了侯景叛亂,中興梁朝,但是只坐了兩年皇帝位,梁朝就被西魏滅亡。如何評價梁元帝蕭繹的政治悲劇呢?

一、千秋功罪,評說紛紜

古代歷史學家對于蕭繹的政治評價可以分為三派:南派,北派,中派。

南派是生活在南朝的史學家,他們傾向于褒揚與同情。何之元在陳朝編撰《梁典》,評價蕭繹說:“至于幃籌將略,朝野所推。遂乃撥亂反正,夷兇殄逆。紐地維之已絕,扶天柱之將傾。黔首蒙拯溺之恩,蒼生荷仁壽之惠。微管之力,民其戎乎!”(《文苑英華》卷七五四引)《梁典》肯定了蕭繹復興梁朝、撥亂反正的功績,甚至用孔子贊揚管仲的話來贊揚蕭繹。當然,《梁典》對蕭繹的高度評價,跟陳朝開國之君陳霸先的評價有關。陳霸先評價蕭繹說:“武皇帝雖磐石之宗,遠布四海,至于克雪仇恥,寧濟艱難,唯孝元而已。功業(yè)茂盛,前代未聞?!绷何涞垭m然兒孫眾多,而且各自擁有地盤與軍事力量,但是,最后平定侯景之亂而恢復梁朝政權的人就是蕭繹。陳霸先對蕭繹的評價這么高,雖然不排除政治目的,但主要還是根據(jù)事實。

北派是出生在北方的史學家。南北朝時代以北方政權征服南方而終結(jié),隋朝、唐朝都是北方政權的繼承者,故北方史學家對南朝政治往往貶斥。貞觀三年(629年),唐太宗命令史臣補修前朝五史:《梁書》《陳書》《北齊書》《周(北周)書》《隋書》。唐太宗任命魏征擔任修史的總監(jiān),各史官分工編寫。貞觀十年,這五本史書修成。貞觀十五年,又命令李延壽等撰寫這五個朝代的史志,歷時15年完成。后來,李延壽為了更系統(tǒng)地記述南朝與北朝的歷史,避免支離破碎與矛盾,就私自撰寫《南史》與《北史》,到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

唐太宗本來就否定梁朝的君主,魏征、李延壽又都是出生在北方的史學家,所以他們對蕭繹取否定態(tài)度。李延壽貶斥蕭繹說:“元帝居勢勝之地,啟中興之業(yè),既雪仇恥,且應天人。而內(nèi)積猜忍,外崇矯飾。攀號之節(jié),忍酷于逾年;定省之制,申情于木偶。竟而雍州引寇,釁起河東之戮;益部親尋,事習邵陵之窘。悖辭屈于僧辯,殘虐極于圓正,不義不昵,若斯之盛。而復謀無經(jīng)遠,心勞志大,近舍宗國,遠迫強鄰,外弛藩籬,內(nèi)崇講肆。卒于溘至戕隕,方追始皇之跡;雖復文籍滿腹,何救社廟之墟?”(《南史·梁本紀下》)他接著引用了魏征對蕭繹的非常激烈的批評:“昔國步初屯,兵纏魏闕,群后釋位,投袂勤王。元帝以盤石之宗,受分陜之任,屬君親之難,居連率之長,不能撫劍嘗膽,枕戈泣血,躬先士卒,致命前驅(qū);遂乃擁眾逡巡,內(nèi)懷觖望,坐觀時變,以為身幸。不急莽、卓之誅,先行昆弟之戮。又沉猜忌酷,多行無禮。騁智辯以飾非,肆忿戾以害物。爪牙重將,心腹謀臣,或顧眄以就拘囚,或一言而及菹醢,朝之君子,相顧凜然。自謂安若泰山,舉無遺策,怵于邪說,即安荊楚。雖元惡克翦,社稷未寧,而西鄰責言,禍敗旋及。上天降鑒,此焉假手,天道人事,其可誣乎!其篤志藝文,采浮淫而棄忠信;戎昭果毅,先骨肉而后寇仇。雖口誦六經(jīng),心通百氏,有仲尼之學,有公旦之才,適足以益其驕矜,增其禍患,何補金陵之覆沒,何救江陵之滅亡哉?”李延壽撰寫《南史》與《北史》,本來就跟魏征有瓜葛,他又贊成魏征對蕭繹的批評,那么,自然要引用魏征對元帝的評論了。

中派是能夠折中南北的史學家。貞觀五史中的《梁書》與《陳書》,是由姚思廉撰寫的。姚思廉的父親姚察,本來是梁、陳兩朝的舊臣,在隋朝繼續(xù)擔任史官,他完成了《梁書》與《陳書》大多數(shù)篇章的撰寫。姚思廉子承父業(yè),完成了《梁書》與《陳書》?!读簳ぴ奂o》評論蕭繹說:“史臣曰:梁季之禍,巨寇憑壘。世祖時位長連率,有全楚之資,應身率群后,枕戈先路。虛張外援,事異勤王;在于行師,曾非百舍。后方殲夷大憝,用寧宗社,握圖南面,光啟中興,亦世祖雄才英略、紹茲寶運者也。而稟性猜忌,不隔疏近,御下無術,履冰弗懼,故鳳闕伺晨之功,火無內(nèi)照之美。以世祖之神睿特達,留情政道,不怵邪說,徙蹕金陵,左鄰強寇將何以作?是以天未悔禍,蕩覆斯生,悲夫!”姚思廉撰寫《梁書》與《陳書》時,魏征擔任修史的總監(jiān),所以,姚思廉雖然觀點跟魏征有差異,但是不能忽略唐太宗的意見與魏征的評論。姚思廉只好在《梁書·敬帝紀》中跟李延壽一樣引用了魏征對蕭繹的評論。但是,姚思廉不在《梁書·元帝紀》中引用魏征對蕭繹的評論,正是為了堅持自己的觀點。

三派的評論,各有道理。南派的《梁典》,對蕭繹只有贊揚,當然不全面。北派的《南史》與魏征的批評,為了突出歷史的鑒戒作用,連蕭繹平定侯景、復興梁朝的功勞也抹殺了,更是偏頗的。代表中派的《梁書》對蕭繹有褒有貶,既能肯定他平定侯景、復興梁朝的功勞,又能批評他導致亡國的錯誤舉措,是比較公正、公允的。以上三派的批評,似乎有一個共同的缺陷,那就是過于看重蕭繹的個人素質(zhì),而沒有看到造成蕭繹悲劇的終極因素是封建體制的弊端。

二、平定叛亂,功不可沒

《梁典》與《梁書》都肯定蕭繹平定侯景、復興梁朝的功勞。這是實事求是的。

蕭繹年幼時就被封為湘東王。太清元年(547年),擔任荊州刺史,駐守江陵,并且都督荊、雍、湘、司、郢、寧、梁、南北秦九州諸軍事,還有“使持節(jié)”“鎮(zhèn)西將軍”的官銜。荊州刺史的地位非常重要。東晉和南朝的疆域,主要在長江中下流。長江下流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中心是首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市),長江中流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中心是江陵。所以,擔任荊州刺史,鎮(zhèn)守江陵,實際上掌握了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的命脈,幾乎可跟朝廷分庭抗禮。

蕭繹身處重位,不貪圖聲色,而是喜歡讀書、藏書、著書。他聚集到江陵城的圖書達到15萬卷以上;自己寫了接近700卷著作。南北朝時代的藩王,大多數(shù)驕奢淫逸,無法無天。蕭繹作為當時的一個藩王,是超脫時俗的。但是,他的作為,僅能適應不由自己擔當國家安危的太平時代,不能適應需要自己擔當國家安危的戰(zhàn)亂時代。不幸的是,戰(zhàn)亂降臨了,而且必須他自己擔當國家的安危。這是蕭繹文弱的肩膀所不堪負擔的。

蕭繹擔任荊州刺史的第二年,即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發(fā)生了一件天翻地覆的大事,那就是侯景之亂。原來,梁武帝蕭衍晚年沉溺佛教而荒廢政事,又法紀松弛而政治混亂。太清元年(547年),東魏叛將侯景致信梁武帝,說他愿意依附梁朝,獻上黃河以南十三州的全部土地。蕭衍貪圖土地,不惜破壞跟東魏的關系,接受侯景,封他為大將軍、“河南王”,并運送大批糧食接應他。侯景卻暗中跟蕭衍的侄兒蕭正德勾結(jié),準備叛亂。太清二年(548年)八月,侯景起兵叛亂。當年十月,侯景兵臨長江,蕭正德秘密派遣幾十艘大船接應侯景的軍隊從采石渡(今安徽馬鞍山)渡過長江,侯景攻入首都建康。太清三年(549年)三月,侯景攻陷內(nèi)城——臺城,幽禁梁武帝。五月,梁武帝憂憤而死。梁武帝雖然子孫眾多,但是,或死,或敗,或另有野心,于是,平定侯景、中興梁朝的重任落到了梁元帝身上。

據(jù)《南史·元帝諸子》記載,蕭繹派長子蕭方等去朝見梁武帝,正碰上侯景攻入建康,蕭方等不肯退縮,蕭繹就調(diào)集一萬軍隊,要蕭方等率領支援臺城。蕭方等身先士卒,英勇殺敵,直到臺城淪陷,才回荊州。又,《梁書·王僧辯傳》記載,蕭繹派遣他的主要將領王僧辯率領一萬軍隊乘船東下,準備驅(qū)逐侯景??上?,王僧辯率領軍隊到達京城,梁武帝已經(jīng)跟侯景議和,并被侯景所控制。王僧辯只能先見侯景,再見梁武帝,然后脫身返回江陵。此后,因為侯景控制了梁武帝、簡文帝,蕭繹也不便采取行動。這時,梁朝的王侯官吏,紛紛到江陵依靠蕭繹。如:江夏王蕭大款,山陽王蕭大成,宜都王蕭大封,他們都是簡文帝的兒子;還有郢州刺史南平王蕭恪,等等。

太清三年(549年)四月,梁武帝秘密派太子舍人、上甲侯蕭韶到達江陵,蕭韶宣布梁武帝于三月十五日寫的密詔,任命蕭繹為侍中、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司徒、承制?!凹冱S鉞”,就是可以代表皇帝的權力?!俺兄啤保褪潜谢实鄣臋嗔Χ砘实坌惺?。于是,蕭繹準備東征,“令所督諸州并發(fā)兵赴都”(《北史·僭偽附庸·蕭詧》)。

大寶二年(551年)十月,侯景殺死簡文帝蕭綱,蕭繹也清除了后顧之憂。于是,蕭繹可以名正言順地討伐侯景,也可以集中兵力討伐侯景。大寶三年(552年)二月,蕭繹親自寫了《討侯景檄》。這篇檄文,篇幅宏大,氣勢充沛,頗多警句。如歷數(shù)侯景罪惡之后,總括說:“南山之竹,未足言其愆;西山之兔,不足書其罪?!彼钔跎q率領大軍從潯陽出發(fā)東下,陳霸先率領三萬甲士擔任先鋒。不久,王僧辯、陳霸先會師白茅灣(今江西九江北)。三月,攻下軍事重鎮(zhèn)姑孰(今安徽省當涂),再合圍建康城。王僧辯擊潰守軍,侯景逃跑到吳郡(今蘇州)。蕭繹命王僧辯率領百官祭奠蕭綱,追謚蕭綱為簡文帝,廟號太宗。四月,侯景在松江戰(zhàn)敗,只剩下三只兵船,想下海逃跑。羊鹍(名將羊侃之子)乘機殺死侯景,把尸首送到建康。王僧辯曝侯景之尸示眾,又傳首江陵。蕭繹封羊鹍為明威將軍、昌國縣公。

侯景叛亂,到處殺戮掠奪,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熱之中,嚴重破壞了江南經(jīng)濟。平定侯景之亂,蕭繹起了中堅作用,這是他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勞。

三、身死國滅,因素復雜

在平定侯景叛亂,并戰(zhàn)勝蕭紀、陸納以后,蕭繹于太清六年十一月,在江陵即皇帝位,改元“承圣”元年。但是,他即皇帝位還不到兩周年,災難就降臨了。

承圣三年(554年)九月,西魏派遣大將于謹、宇文護、楊忠(他就是隋文帝楊堅的父親)等率領五萬大軍南下。十一月初,包圍江陵。西魏軍隊先占據(jù)東方的渡口,攔阻梁朝的各路援軍,然后用精銳部隊攻城。蕭繹命令胡僧佑等分工守衛(wèi),自己也巡行都柵。二十九日,魏軍猛烈攻城,蕭繹出枇杷門,親自臨陣督戰(zhàn)。戰(zhàn)斗中,主將胡僧佑中流矢犧牲,梁軍潰敗。反叛者殺死西門的守卒,引西魏軍隊進入城內(nèi),江陵城被西魏攻陷。蕭繹派太子蕭元良與王褒做人質(zhì),向西魏求降。然后,自己乘白馬、穿白衣走出東門。他抽劍擊城門說:“我蕭世誠竟然到了這種地步?。 边@場戰(zhàn)爭,總共持續(xù)了28天。

蕭繹投降后,被蕭詧押往軍營。蕭詧對他進行數(shù)落、侮辱。當年十二月十九日,即公元555年1月27日,蕭繹被押向刑場。行刑者用土囊壓死蕭繹。蕭繹的太子蕭元良、小兒子蕭方略,同時被蕭詧殺害。

造成蕭繹悲劇的主要因素是當時的客觀形勢。西魏、北齊、梁三國鼎立,西魏最強大,梁最弱。蕭繹即位時,梁朝已經(jīng)非常衰敗,版圖大大縮小。河南、蘇北、淮南都被北齊占據(jù),漢中、蜀地、鄂西北被西魏占據(jù),嶺南地區(qū)又被蕭勃(梁武帝的堂侄)所割據(jù)。蕭繹能夠管轄的范圍只限于長江沿岸,西起江陵,東至建康。江陵處在西魏的威脅之下,危如累卵。正如《南史·梁本紀下》所說的:“自侯景之亂,州郡太半入魏,自巴陵以下至建康,緣以長江為界。荊州北界武寧,西拒峽口,自嶺以南復為蕭勃所據(jù)。文軌所同,千里而近,人戶著籍,不盈三萬。中興之盛,盡于是矣?!笔捓[,沒有能力改變北強南弱的客觀形勢,無力阻擋西魏宇文集團統(tǒng)一中國的步伐。

然而,北強南弱的客觀形勢是如何造成的呢?主要原因是南方政權比北方政權背負著更加沉重的封建體制的包袱,皇族爭權奪利,自相殘殺。

明末著名思想家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原君》中,深刻分析了封建君主制度的危害,他說:“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chǎn)業(yè),曾不慘然,曰:‘我固為子孫創(chuàng)業(yè)也?!浼鹊弥玻脛兲煜轮撬?,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曰:‘此我產(chǎn)業(yè)之花息也?!粍t,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泵總€封建帝王取得天下后,都把天下當成自己的私人產(chǎn)業(yè),大封親族為王侯。梁武帝也不例外?!赌鲜贰返摹读鹤谑疑稀贰读鹤谑蚁隆贰读何涞壑T子》《梁簡文帝諸子》等記載,梁朝有近四十個王,侯就更多了。這些王侯包括梁武帝的兄弟、堂兄弟、兒子,以及他們的后代。

眾多的封建侯王往往是釀造禍亂的根源。這是因為:第一,他們不勞而獲,加重了人民的負擔,阻礙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第二,他們占據(jù)高位,機構(gòu)臃腫,使真正的人才不能脫穎而出,在危難時刻國家無人可用;而他們自己則養(yǎng)尊處優(yōu),完全喪失能力,“做官不辦事,管家也不成”,“肉柔骨脆,體瘦氣弱,不堪步行,不耐寒暑”(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戰(zhàn)亂中只好任人宰割。第三,王侯多,既享受特權,又不受法律的制約,往往胡作非為,而且培養(yǎng)了各自的攫取更大權力的欲望,一旦中央政權削弱失控,他們就會起來爭奪帝位,釀造禍亂,互相屠殺,這是被無數(shù)歷史事實所證明了的。即使是統(tǒng)一而強大的秦王朝、漢王朝、唐王朝、明王朝,這種現(xiàn)象也屢見不鮮。在中央政權不穩(wěn)定的兩晉南北朝時代,這種現(xiàn)象更加突出。西晉滅亡的內(nèi)因,就是“八王之亂”;東晉走向衰敗,內(nèi)因是晉孝武帝兄弟間的勾心斗角;劉宋王朝,宋明帝殘殺皇族,屠殺他的兄弟輩與侄兒輩,宋武帝劉裕的兒孫們幾乎被殺盡;蕭齊王朝,齊明帝與東昏侯,瘋狂殺戮皇族與大臣,終于走向滅亡。梁武帝想吸取前代的教訓,為了防止骨肉互相殘殺,對皇族采取寬容的政策。例如:他封六弟蕭宏為臨川王,后來發(fā)現(xiàn)蕭宏貪污,反而更加信任;蕭宏的兒子蕭正德叛國逃奔東魏,不得志而回來后,蕭衍竟然原諒他的過錯,還重用他。梁武帝的這種政策,不僅沒有收到什么效果,反而誘發(fā)了諸王侯爭奪國家大權的野心。兒子蕭綜、侄兒蕭正德的叛國,兒子蕭綸、蕭紀、蕭譽、蕭詧、蕭繹因為爭奪帝位而相互殘殺,終于導致梁朝滅亡。所以,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分析侯景之亂說:“這次大禍亂歸根是士族制度自然的結(jié)果?!卞X穆《國史大綱》說:“宗室強藩,亦不能忠心翊戴,轉(zhuǎn)促骨肉屠裂之禍?!?/p>

蕭繹亡國,當然有主觀因素,包括政治失誤與個人素質(zhì)。

蕭繹作為一個君主,他個人的主要政治失誤是:不識時務。這突出表現(xiàn)在重文輕武、定都江陵與缺乏外交經(jīng)驗上。

蕭繹即皇帝位之后,就以為天下太平,對嚴峻的形勢完全沒有警惕。他偃武修文,沉溺于學術與文藝,親近宗懔、黃羅漢、王褒、庾信、徐陵等文士,而疏遠軍事將領。王僧辯是他必須倚仗的軍事大臣,卻曾經(jīng)受到他的侮辱,又不留在京城。謝答仁是一員戰(zhàn)將,卻被他懷疑?!赌鲜贰酚涊d,當西魏大舉進攻江陵快要淪陷時,武將朱買臣、謝答仁建議蕭繹乘夜晚突圍,投奔任約的軍營,當時任約率領的援軍就駐扎在臨近江陵的馬頭岸。蕭繹卻拒絕了這個唯一可行的建議。一是因為他自己很文弱,不會騎馬奔馳;二是因為輕信王褒的話。王褒說:“謝答仁、任約,原來都是侯景的部下,難道可信嗎?不如投降?!笔捓[輕信王褒而投降,終于遭受可悲的結(jié)局,謝答仁也壯烈殉國。蕭繹在投降前,反思自己讀書萬卷,仍然免不了亡國,燒毀聚集到江陵城中的圖書,這大概是悔恨自己重文輕武吧。可惜,真正的問題不在于圖書,反而造成一場文化浩劫;也可惜,他覺悟自己重文輕武太晚了。

《南史·梁本紀下》記載,當蕭繹稱帝時,曾經(jīng)發(fā)生定都的爭議。大部分人認為應該定都建康,宗懔、黃羅漢、王褒等卻反對從江陵遷都建康,認為建康已經(jīng)殘破,而且“王氣已盡”。宗懔、黃羅漢、王褒等都是楚地人,所以反對遷都到吳地。蕭繹自己則缺乏對西魏的警惕,又貪戀江陵的繁華,不愿意遷到已經(jīng)殘破的建康,決定定都于江陵。等到西魏包圍江陵,蕭繹才省悟。朱買臣等請求說:“只有斬宗懔、黃羅漢,才可以謝天下。”蕭繹說:“當時是我的意見,不能怪宗懔、黃羅漢。”宗懔、王褒等都是蕭繹信任的文士,他們在蕭繹被害后都被西魏俘虜,后來做了北周的臣子。如果蕭繹不定都江陵,不把首都直接暴露在西魏的威脅之下,而是遷都到建康,就不會迅速被西魏滅亡。

蕭繹對待西魏,最缺乏外交經(jīng)驗,既輕信,又沒有謀略。蕭繹對西魏屈服,卻幻想保持自己的獨立性。西魏滅蕭繹的導火線,是蕭繹得罪了西魏的當權者。他對西魏的使臣不卑躬屈膝,還希望西魏歸還部分領土。柏楊《中國歷史年表》說:“孝元帝蕭繹致書西魏太師宇文泰,請依舊圖定疆界,詞頗不遜。宇文泰笑曰:‘天之所廢,誰能興之?’遣柱國常山公于謹、大將軍楊忠,率軍擊南梁,徑圍江陵,百道攻城?!笔捓[不加強國家的力量,對西魏抱有幻想,缺乏外交謀略,也是亡國的重要因素。

蕭繹的個人素質(zhì),也是有明顯缺陷的。例如,他過于自信,性格暴躁,多疑猜忌。正如魏征所批評的那樣:“沉猜忌酷,多行無禮。騁智辯以飾非,肆忿戾以害物。”《南史·梁本紀下》還舉了兩件例證:“悖辭屈于僧辯,殘虐極于圓正。”

《梁書·王僧辯傳》記載,王僧辯是蕭繹最主要的將領。當河東王蕭譽不服從征調(diào)軍隊的命令時,蕭繹的長子蕭方等討伐失敗而犧牲,蕭繹急于派王僧辯領兵討伐蕭譽,王僧辯卻反對馬上出兵。因為,他認為必須等待自己先從竟陵調(diào)集一萬精兵,否則不足以取勝。蕭繹疑心王僧辯是故意拖延,召見王僧辯說:“卿何日當發(fā)?”王僧辯說出自己的意見,蕭繹大怒,馬上逮捕王僧辯。蕭繹對王僧辯說:“卿拒命不行,是欲同賊,今唯有死耳。”王僧辯說:“僧辯食祿既深,攸責實重,今日就戮,豈敢懷恨?但恨不見老母?!笔捓[竟然拔劍砍傷王僧辯的左大腿,王僧辯大量出血而暈死,連王僧辯的兒子、侄子也被逮捕入獄。這時,蕭譽的軍隊前來攻打江陵,蕭繹不知所措,只好派人到獄中向王僧辯詢問計謀,釋放出王僧辯,任命他擔任城內(nèi)都督。對待王僧辯的態(tài)度,充分反映出蕭繹的確性格暴躁,多疑猜忌。

又,《南史·梁武帝諸子傳》記載,蕭圓正是蕭紀的第二個兒子,他在江陵任職(江安侯、散騎常侍),并不贊成蕭紀發(fā)動對蕭繹的戰(zhàn)爭。蕭紀在長子蕭圓照的慫恿下,率領巴蜀大軍東下,企圖占領江陵,于是蕭圓正被蕭繹逮捕入獄。他在獄中看到蕭繹寫的《回首望荊門》詩,就寫詩說:“水長二江急,云生三峽昏。愿貰淮南罪,思報阜陵恩?!笔捓[看了圓正的詩,也感動流淚,卻沒有從輕處理圓正,而是希望圓正自殺。蕭紀大軍失敗后,蕭圓照也被捕入獄,蕭圓正見到哥哥圓照,感嘆說:“阿兄!何乃亂人骨肉,使酷痛如此?”圓照悔恨自己的失誤。蕭圓正是無罪的,但是,蕭繹始終不放過蕭圓正,而是命令蕭圓正與蕭圓照在獄中絕食,過了十三天,活活餓死。蕭繹不放過蕭圓正,雖然根源于株連無辜者的封建法律,但是也反映出蕭繹的殘虐,不能寬容。

四、具體批評,值得商榷

史學家們的某些具體批評,是值得商榷的。

魏征批評蕭繹說:“不急莽、卓之誅,先行昆弟之戮”,“戎昭果毅,先骨肉而后寇仇”。這種批評,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并不全面,值得商榷。第一,據(jù)《梁書》《南史》的元帝諸子傳的記載,在侯景攻入建康后,蕭繹就調(diào)集一萬軍隊,要長子蕭方等率領守衛(wèi)臺城;又據(jù)《梁書·王僧辯傳》記載,蕭繹為了驅(qū)逐侯景,接著又派遣他的主要將領王僧辯率領一萬軍隊乘船東下??上?,王僧辯率領軍隊到達京城,梁武帝已經(jīng)跟侯景議和,并被侯景所控制,蕭繹也不便采取行動。等到梁武帝一死、簡文帝被殺,蕭繹就大舉進軍,似乎不能說“不急莽、卓之誅”。第二,因為爭奪帝位而相互殘殺,主要責任還不在蕭繹這一方,而在他哥哥蕭綸、弟弟蕭紀及侄兒蕭譽、蕭詧的一方。我們已經(jīng)在前文敘述了這些事件。我們再看一段具體情節(jié)?!赌鲜贰ち何涞壑T子傳》記載,當蕭紀率領巴蜀大軍東下企圖占領江陵時,蕭繹還寫信規(guī)勸蕭紀,讓他平安返回蜀地,永遠鎮(zhèn)守。蕭紀不聽勸告,被打敗以后,蕭繹又寫信說:“吾年為一日之長,屬有平難之功。膺此樂推,事歸當璧。倘遣使乎,良所希也。如曰不然,于此投筆。友于兄弟,分形共氣。兄肥弟瘦,無復相代之期;讓棗推梨,長罷歡愉之日。上林靜拱,聞四鳥之哀鳴;宣室披圖,嗟萬始之長逝。心乎愛矣,書不盡言?!辈⑶覍懺娛闱椋骸盎厥淄G門,驚浪且雷奔。四鳥嗟長別,三聲悲夜猿?!蔽覀冞€可以把蕭繹跟蕭詧對比。蕭繹沒有主動進攻蕭詧,而是蕭詧配合西魏進攻江陵,侮辱、處死蕭繹以及蕭繹的子孫。對比一下,就可看出蕭繹對待皇族中的對手,態(tài)度還是比較好的。個人還猜測,魏征的批評還有可能是有感于唐太宗兄弟間的相互殘殺而發(fā)。

蕭繹跟蕭綸、蕭紀相比,也不是急于做皇帝的人。《南史·梁本紀下》記載:太清三年三月,侯景攻占建康后,就有手下大臣請求蕭繹“為太尉,都督中外諸軍事,承制主盟”,蕭繹堅決拒絕說:“議者可斬?!彼脑?,蕭韶到江陵宣布梁武帝于三月十五日寫的密詔后,蕭繹才擔任侍中、假黃鉞、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司徒、承制主盟?!读簳ぴ奂o》反復記載了蕭繹推辭的過程。太清四年(大寶元年)十一月梁武帝逝世后,南平王蕭恪及蕭大款、蕭大成、蕭大封、蕭圓正等親王們就上表勸蕭繹即皇帝位,被蕭繹拒絕。太清五年(大寶二年)侯景殺死簡文帝以后,親王、大臣們又在十月與十一月兩次上表勸蕭繹即皇帝位,蕭繹回答說:“大恥未雪,何以應龍圖?”四方官吏紛紛上表,蕭繹干脆下了一道曉諭四方的命令:“四岳頻遣勸進,九棘比者表聞。譙沛未復,塋陵永遠。于居于處,寤寐疚懷;何心何顏,撫茲歸運?自今表奏,所由并斷。若有啟疏,可寫此令施行?!笨梢娝菆詻Q拒絕的。太清六年平定侯景叛亂后,王公、大臣們于三月上表勸蕭繹馬上即皇帝位,仍然被蕭繹拒絕。四月,蕭紀已經(jīng)在成都宣布即皇帝位,王公、大臣們于五月上表勸進,還是被蕭繹拒絕。八月,蕭紀率領軍隊東下,徐陵上表規(guī)勸,言辭特別懇切,其中有句云:“伏愿陛下因百姓之心,拯萬邦之命。豈可逡巡固讓,方求石戶之農(nóng);髙謝君臨,徒引箕山之客?未知上德之不德,惟見圣人之不仁。率土翹翹,蒼生何望!”接著,王公、大臣們又三次上表勸進,蕭繹才在十一月即皇帝位。而且,他仍然堅持“不升正殿,公卿陪列而已”。

但是,如果全面考察蕭繹的言行,他似乎不是一個腐化的君主,也不是一個殘暴的君主。蕭繹不腐化,是史學家們一致肯定而沒有異議的,《梁書》《南史》都說他“不好聲色”。蕭繹是否是殘暴的君主呢?否。且舉幾個實例。(1)侯景控制梁武帝、簡文帝以后,梁朝的王侯官吏,包括簡文帝的兒子蕭大款、蕭大成、蕭大封等,他們紛紛到江陵依靠蕭繹。蕭繹都接納安排,甚至委以重任。(2)除了在戰(zhàn)爭中消滅對手,除了王僧辯、蕭圓正事件,蕭繹似乎并沒有迫害其他大臣,而且,他認識到自己對待王僧辯的錯誤后,一直重用王僧辯。(3)他關心農(nóng)業(yè)。大寶三年正月發(fā)表《課耕令》;十一月即位后,次年三月又馬上發(fā)布《蠲免力田詔》,關懷下層民眾。(4)大寶三年五月,侯景傳首江陵,蕭繹下令斬侯景之左仆射王偉、少卿周石珍等四人于江陵,接著就發(fā)表《赦余黨令》,赦免其他被侯景裹脅的人。這一切,說明他不是暴君。所以,魏征批評蕭繹“爪牙重將,心腹謀臣,或顧眄以就拘囚,或一言而及菹醢,朝之君子,相顧凜然”,似乎太過分了。

我們還要看到,蕭繹對于自己曾經(jīng)有所反省。他在《金樓子·自序篇》中說:“余不閑什一,憎人治生,性乃隘急。刑獄決罪,多從厚降;大辟之時,必有不忍之色。多所捶樸,左右之間耳。劉之亨嘗語余曰:‘君王明斷不凡,此皆大寬小急也?!彼€在《金樓子·立言篇上》中說:“性頗尚仁,每宏解網(wǎng),重囚將死,或許伉儷自看,城樓夜寒,必綈袍之賜?!灶H狷急,或有不堪,不欲蘊蓄胸襟,須令豁然無滯?!边@種個性,是不適宜擔任封建君主的,特別不適宜在亂世擔任封建君主。他還說,自己特別憎恨叛變者、不服從命令者、違法者,規(guī)定“叛者死”“不附者死”“違令者抵罪”。這也大概是發(fā)生王僧辯、圓正事件的原因。

魏征又批說:“雖口誦六經(jīng),心通百氏,有仲尼之學,有公旦之才,適足以益其驕矜,增其禍患,何補金陵之覆沒,何救江陵之滅亡哉?”蕭繹熱衷甚至沉溺于學術與文藝,作為一個帝王,特別是作為一個身處亂世的帝王,當然是不合時宜的,甚至是造成亡國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們也不贊成因此而否定他的藝術成就,更不能因此否定他的人格。

李延壽貶斥蕭繹:“外崇矯飾”,“攀號之節(jié),忍酷于逾年;定省之制,申情于木偶”。蕭繹的確有矯飾的毛病。其實,許多封建君主,包括有作為的君主,都有矯飾的毛病。因此,我們對蕭繹不能責備求全,更不能深文羅織。梁武帝去世后,侯景把持政權,又立蕭綱為帝,所以,蕭繹既不能馬上興兵,又不能跑到建康吊祭。這是客觀形勢使然,不能說是忍酷于逾年。他母親去世時,政治局勢安定,他為什么不能刻木像而虔誠侍奉呢?如果連他為去世的母親刻木像而虔誠侍奉,也認為是矯飾,那就太過分了。

總之,我們認為,不能以成敗論英雄,更不能以成敗定人品,因此應該全面評價蕭繹,既要批評他導致亡國的錯誤,也要肯定他平定侯景之亂的功勞。造成蕭繹悲劇的客觀形勢是“北強南弱”,而終極因素是封建體制的根本弊端。在南朝的君主中,梁元帝蕭繹,是不可以跟宋孝武帝、宋明帝、蒼梧王、齊明帝、東昏侯、陳后主之流受到同樣譴責的。他的亡國,主要是侯景之亂以后“北強南弱”的客觀形勢造成的,是封建體制所造成的。

猜你喜歡
梁武帝江陵魏征
中國史上最能杠的“找碴兒王”
江陵愁望寄子安
魏征身后的落寞
漢語四聲
江陵東周楚墓出土青銅兵器中的吳越文化因素分析
梁武帝:就要逼你造反
唐太宗因何會砸了魏徵的墓碑
慶奪金
梁武帝出家
唐太宗的“砸”與“立”
林甸县| 吉木萨尔县| 汝阳县| 册亨县| 武义县| 东乡族自治县| 岐山县| 壶关县| 涪陵区| 温泉县| 古田县| 阳西县| 水城县| 轮台县| 海城市| 沁源县| 玉龙| 塔城市| 芜湖县| 九江县| 海城市| 行唐县| 兴仁县| 耒阳市| 泽州县| 云安县| 汉沽区| 新田县| 正定县| 辰溪县| 西藏| 海盐县| 广南县| 岳西县| 杂多县| 锡林郭勒盟| 军事| 涞水县| 西乡县| 龙胜| 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