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懷林
(重慶廣播電視大學人文社科系,重慶 400039)
文化強國背景下高校文化建設的戰(zhàn)略轉向
向懷林
(重慶廣播電視大學人文社科系,重慶 400039)
“文化強國”是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興國戰(zhàn)略,對中國社會的深入發(fā)展和民族文化復興意義重大。作為先進文化和民族文化重要代表和傳承者的高校,必須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歷史使命感審時度勢,鼎新革故,重構文化建設策略,對文化強國和人類進步作出應有貢獻。據此,文章提出了高校文化建設必須實現的兩個轉向以及如何實現兩個轉向的四大路徑。
文化強國;文化建設;文化戰(zhàn)略
21世紀是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的碰撞交融頻繁,世界朝向多極化發(fā)展。在這樣的時代特征下,國家的強盛和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已不能簡單地取決于政治、經濟、軍事,而更取決于文化的強大和其對世界的影響力。文化作為人類意識形態(tài)、價值取向和文明進步的無形推手,其巨大作用在當今世界日益顯現??梢哉f,當今世界的競爭,其實已經是一種文化競爭。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確定了“文化強國”的戰(zhàn)略目標。這是中國共產黨繼科技強國、知識強國之后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科學態(tài)度和文化自覺為中國走向新的里程確立的強國戰(zhàn)略,其意義深遠重大。作為文化強國重要基地和先進文化主要傳播點的高校,必須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文化強國戰(zhàn)略的精神實質和戰(zhàn)略意義,以對國家、歷史、未來高度負責的使命意識和大學應有的文化自覺重新審視學校工作,以“文化強國”戰(zhàn)略思想為指導調整學校發(fā)展戰(zhàn)略,推陳出新、銳意進取,使高校緊跟時代步伐,成為“文化強國”的先進群體和主力軍。
要適時調整高校文化建設策略,就必須正確認識文化強國的精神內涵與思想意義。我們認為,文化強國有三個重要的精神內涵。第一,文化強國就是重塑文化形象。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也是一個文化大國,其文化成就燦爛輝煌,其文化品格鮮明厚重,以天人合一、關愛生命、道德為重的傳統文化不僅成為中國古代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社會動力,對人類文明進步也作出過重要貢獻。一個強大的國家或民族,總是統一在一個強大的文化基礎之上。因為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紐帶,總是以自我確認、自我表達的社會無意識,維系著這個民族共有的歸屬感、認同感和凝聚力。中華民族要在新的歷史時期再次騰飛,就必須在傳統文化基礎上鼎新革故,將時代要素和精神融入傳統文化的精髓中,重塑中華文化形象,從而對中華民族的振興提供堅實的文化基礎。第二,文化強國是讓中華文化產生巨大的文化競爭力和影響力。文化作為一種社會遺傳,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存世的深層價值基礎和最終本質,是其價值理念和精神力量的集中體現。以此而論,政治、經濟、軍事只是文化的折射和具體表現。比如,美國政治、經濟、軍事的強大其實正是1620年“五月花號公約”精神指引的結果。文化可以成為強大的生產力和競爭力在今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美國學者約瑟夫·奈(Joseph S.Nye)將文化的這一特點形象地稱之為“軟實力”,認為“在信息時代,軟實力正變得比以往更為突出”[1]。世界強國常常是通過其“軟實力”——文化形態(tài)所形成的制度產品或精神產品對人類文明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如西班牙、葡萄牙為人類社會提供的海洋文明,荷蘭為人類社會提供的信用體系和金融規(guī)范,英國為國際社會提供的產權制度、工廠制度、議會制度等。當今社會,文化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在政治上,文化作為意識形態(tài)不僅極大地影響著人們的普世觀和價值立場,也在深刻地改變著世界的格局,20世紀90年代東歐的解體和冷戰(zhàn)后世界陣營的重構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在經濟上,重商主義、重融主義淡出,文化主義來勢兇猛。美國的文化產業(yè)產值在其國內生產總值中占到了25%,在世界文化產業(yè)市場產值中占到43%。據統計,美國廣播和電視的收入已約占世界同類產業(yè)收入的56%,其收費電視的收入約占世界同類產業(yè)收入的85%,其電影票房收入約占世界電影業(yè)收入的55%。美國文化產業(yè)的收入早已超過了其軍火工業(yè)的收入,成為其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值得注意的是,如此強大的文化產業(yè)及傳播優(yōu)勢,勢必改變世人的消費習慣和價值理念,從而使全球美國化??梢姡斀竦膰H競爭其實已是一種以文化為優(yōu)勢的競爭。相比之下,中國文化產業(yè)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不到4%,在世界文化產業(yè)市場所占份額不足3%[2]。在軍事上,意識形態(tài)、政治體系、文化價值觀等隱性軟力量既是民族得以傳承、國家得以維系的精神支柱,也越來越成為國家最深層次的安全保障。一個國家被顛覆,常常是從其思想意識形態(tài)被顛覆開始的。因此,中國要實現文化強國,就必須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文化形態(tài)、文化產品,開拓傳播渠道和傳播市場,不斷提升中國文化的國際認同度和影響力,使中國成為對當今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文化大國。第三,文化強國必須全面提升中華民族的精神自覺。所謂精神自覺,是指人對自身精神訴求、文明取向的自我省悟與提高。文化作為人類的精神現象和這種現象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與人的精神自覺有著直接的聯系。換言之,只有當人類自覺到可以把自己的精神訴求對象化為一種外在的形式,文化的產生才成為可能。另一方面,人的文明屬性,不是由其動物性,而是由其文化性所決定的,要保持這種文化性,人就需要不斷地超越其動物性而始終保持其精神自省與精神升華。可見,文化是人類精神自覺的產物。要實現文化強國,核心問題是提高國民的整體文化素質,使廣大人民群眾具有文化強國所必須的精神自覺與文化素質。國民素質不高,經濟或技術再繁榮也不能成其為文化強國,因為文化作為人類社會的根基,總是植根于整個民族的土壤之中,土壤的貧瘠必然帶來根基的畸變,其社會的危機甚至坍塌也就不可避免。今天的中國,經濟不可謂不繁榮,技術不可謂不發(fā)達,但世風衰敗,人心不古,以功利主義為表現特征的動物性盛行,幼童被車碾壓路人可以視而不見,老人跌倒于道圍觀者可以心安理得地討論要不要扶起來。這樣的國民素質如不大幅度提高,文化強國只能是一句空話。
文化強國的思想意義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振興中華的需要。近百年來,對西方文化的崇拜使我們冷落甚至棄置了傳統文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經濟和技術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在學習、引進西方技術與經驗的同時,工具理性和利己主義也越演越烈,我們的社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文化危機。因此,中國必須重構精神基礎。二是世界文明走向的需要。三百多年來,以工具理性和功利主義為核心的西方文化在人類社會取得一枝獨大的強勢地位,時至今日,西方文化的種種弊端已帶來人類社會沖突不斷和危機重重。不少有識之士開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解決當代社會問題的良方。比如,早在20世紀初,羅素就曾向世人急呼,“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為需要”[3]。1988年,在巴黎召開的“面向21 世紀”第一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會議上,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瑞典科學家漢內斯·阿爾文博士指出:“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個世紀之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保?]法國著名文化學者湯因比認為:當今社會,“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國文明的精髓——和諧”[5]。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華,如以天(自然)人一體為價值取向的和合思想,以博愛、利他主義為社會動力的道德文化,以求同存異、和諧共處為現實原則的中庸思想,確實對化解當代危機、引導人類理性回歸具有極其深刻的現實意義。從這個意義講,文化強國就是讓中華文化走出國門,為人類的文明進步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高校文化是指高校在辦學歷史中積淀形成的價值體系、行為準則、個性特征、精神風貌的總和,它包含四個層面:精神文化層(觀念、價值形態(tài))、物質文化層(環(huán)境、設施)、制度文化層(行為規(guī)范)、行為文化層(傳播與表現)。高校文化是高校建設的靈魂和內在動因,決定著學校的發(fā)展方向和精神品格。高校文化建設是高校通過打造自身文化品格,實現其內在生存力、社會競爭力、文化影響力的學校建設。
高校既是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集中領域,又是創(chuàng)造、傳播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主要陣地,因此,高校是文化強國的主戰(zhàn)場和生力軍,在文化強國戰(zhàn)略中發(fā)揮著傳播先進文化、引領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高校要不辱使命,必須用“文化強國”的戰(zhàn)略思想為指導原則,全面反思評估現有文化建設模式,在此基礎上重新構建適應文化強國思想的文化發(fā)展策略,名副其實地發(fā)揮在“文化強國”戰(zhàn)略中的主導作用。
從文化強國的高度審視中國高校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之一,文化建設本末倒置,形式主義嚴重。高校文化建設,重心應立足在文化上。但中國高校文化建設形式主義風氣盛行,文化主體失落。其表現方式主要有:(1)領導方式的形式主義。學校領導在文化活動中往往只注重概念翻新和場面的熱鬧,而對到底用什么方法營造文化環(huán)境和構建大學精神卻不作過多的思考。(2)建設方式的形式主義。很多學校把文化建設當成了學雷鋒、才藝表演、校風建設、社會實踐的代名詞。這種看似熱鬧,實則淺薄的形式主義風氣,其實是把文化建設的手段當成目的,而將真正的目的消溶于熱熱鬧鬧之中。(3)認識上的形式主義。很多學校把文化建設等同于對學生的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甚至把學校文化建設歸口到學生管理部門,使高校文化建設成為德育工作的代名詞。在我們對1 000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中,有42%的問卷把校風校紀混淆于大學文化建設。
之二,重外形建設,輕內涵建設。文化是人的精神自覺與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產物,具有精神與物質兩重屬性,然而在這兩重屬性中,精神是本質屬性,沒有精神自覺與創(chuàng)造性,就沒有物質文化。所以,在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決定著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是外顯,精神文化是內涵,沒有精神文化的指引,物質文化只能畸形發(fā)展。高校文化作為一種亞文化現象,同樣具有文化的兩重屬性。大致說來,在高校文化的四個層面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是外部表現,精神文化是核心。然而,目前的普遍現象卻是各高校幾乎都熱衷于學校的硬件建設、制度建設、專業(yè)建設和學科建設,而恰恰忽略了這些建設后面的終極內容——精神內涵建設。這樣的結果,必然導致高校文化建設走向實用化、功利性、浮躁化。
之三,行政化色彩嚴重,文化自覺和理性精神缺失。高校既是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集中地,又是傳播、引領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主要場所,因此,文化自覺和理性精神是大學文化的本質特征,學術自由、科學精神和求是作風就是這種本質特征的具體表現。然而,今天國內的高校卻彌漫著濃厚的行政色彩,明明是教書育人、追求精神創(chuàng)造的場所,卻非要辦成等級森嚴、責權分明的衙門。
之四,功利主義泛濫,人文精神冷落。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了“第一次世界高等教育大會”,大會在《宣言》中明確提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高素質的畢業(yè)生與負責任的公民?!备咚刭|就不僅僅是專業(yè)素質,還更應具有身心素質、品格素質、文化素質。負責任的公民無疑是指具有良知的公民??梢?,人文教育是核心,離開做人這個起碼的標準,專業(yè)知識與技能也就失去了理性的方向。德國當代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6]人文理性是人類社會的第一理性,沒有人文理性的引導,人類社會只能畸形發(fā)展??v觀中國高校教育,功利主義泛濫,能給學校帶來直接效益與利好的專業(yè)建設、學科建設被很多學校熱捧,與就業(yè)與薪酬直接掛勾的專業(yè)學習幾乎成為這些學校學生學習的全部內容和終極目標,而對人的精神鑄造和靈魂凈化有著重要影響的人文教育則或多或少被冷落。前不久,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在痛陳這種現象時怒批:“人類對知識的崇拜已經超過了對思想的崇拜?!保?]長此以往,高校培養(yǎng)的大學生還能成為振興中華的文化精英嗎?
之五,注重共性建設,忽視個性建設。大學是人類教育的高級場所,也是最能體現人類文化和智慧的前沿地帶,因此,大學文化貴在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的精髓是個性化和獨特化。所以,世界著名大學總是具有鮮明獨特的辦學理念與個性品格。比如,哈佛大學的“與亞里士多德為友,與柏拉圖為友,更與真理為友”;耶魯大學的“自由教育”;斯坦福大學的“愿學術自由之風勁吹”;麻省理工學院的“既學會動腦,也學會動手”;康奈爾大學的“讓任何人都能在這里學到想學的科目”;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毫無特性的學習將一事無成”;牛津大學的“主照亮我”;劍橋大學的“此地乃啟蒙之所,智識之源”。反觀國內大學,共性泛濫而個性迷失,大學精神成為概念化、公式化的復制品。這樣的現實,如何能適應“文化強國”的戰(zhàn)略轉向?
高校文化建設要跳出以上窠臼,順應文化強國的戰(zhàn)略轉向,首先應實現兩個戰(zhàn)略轉向。
所謂校園文化,是指校園空間的學校文化?!靶@”這個詞匯本身就是一個空間概念。從構詞結構上看,“校園”是一個聯合式詞匯,“?!迸c“園”都是指代特定空間的場所。“?!钡谋玖x,是指用木棍搭成的囚籠,按《說文解字》的解釋:“校,木囚也?!敝劣凇皥@”,其本義是指培育花木、瓜果、蔬菜的園子,所以《周禮·地官·載師》注疏云“樊圃謂之園”,后指代一些特殊的場所,如供人休閑、游玩的地方或帝王、后妃的墓地。盡管“校園”一詞是經過合成的現代概念,其內涵與古義相去甚遠,但其場所化、封閉化的概念明顯。從這個意義講,校園文化是指以具體的校園場所為空間,以校園活動為主體,以校園現象和校園氛圍為主要特征的文化形態(tài),是高校校園行為文化(活動文化與動態(tài)文化)、視覺文化(物質文化、現象文化)的具體表現。所謂學校文化,是指開放、傳播態(tài)勢的學校文化?!皩W?!边@個詞匯本身就具有鮮明的拓展性與傳播色彩。從構詞結構上看,“學校”是一個附加式詞匯,“學”是對“校”這個特定場所的本質界定。“學”的本義是人為了求知和能干而不斷習得的行為方式,具有鮮明的持續(xù)性、開放性色彩,所以《尚書大傳》將其解釋為:“學,效也,近而愈明者學也?!薄靶А本褪遣粩嗄》屡c效法,“學”就是為了實現某種目的而不斷摹仿效法?!稄V雅》將“學”解釋為“識也”,識的過程也就是不斷地學習與提高。因此,學校這個概念,是指不斷地學習提高并傳播學習提高的場所。從這個意義講,學校文化是指以學校的影響力為空間,以學校的整體活動為主體、以傳播學校價值理念和行為目標為內容的文化形態(tài)。盡管校園與學校這兩個現代詞匯都是指代學習場所的名詞性概念,但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二者有很大區(qū)別:從詞性上看,校園是一個表示封閉、靜態(tài)的概念,學校則是一個表示動態(tài)、開放的概念;從屬性上看,校園更多地指向場所本身,重心在外部表象,學校更多地揭示場所的性質,重心在內涵特征;從類型上看,校園屬于子概念,學校屬于母概念。20世紀80年代,“校園文化”的概念開始出現并被廣泛復制,時至今日,這一概念對高校文化建設帶來的負面影響已日見明顯,其主要表現有三:其一,由于校園是一個強調地域場所的概念,在文化建設中極易誘導其關注點在物質層面、現象層面而忽略其精神層面的建設,從目前高校文化建設的現狀看,這種擔憂并非多余;其二,由于校園更多是一個空間概念而非內涵概念,校園文化的提法更容易引起人們對形式本身的追求;其三,由于校園文化是學校文化的子概念,校園文化的提法實際上是以小代大,以偏代全,極易將高校文化建設引向庸俗化、浮淺化。因此,要順應文化強國的戰(zhàn)略需要,高校文化建設必須實現從校園文化建設到學校文化建設的戰(zhàn)略轉向,正本清源,切實建構大學精神。
所謂人才興校,就是把對人才的專業(yè)技能、專業(yè)知識的培養(yǎng)作為學校發(fā)展的根本。這種理念建立在改革開放之初科技強國、知識強國的觀念基礎上,其思想核心是工具理性至上。我們知道,人類文明的兩大范疇是以科學技術為代表的工具理性和以人文精神為代表的價值理性。科學技術是推動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的強大杠桿,人文精神是引導人類社會理性進步的終極力量。從本質上講,價值理性決定著工具理性,因為精神超越是人的最終屬性,失去精神自覺,人充其量只能算是掌握了技術的“聰明的動物”。因此“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有前提和條件的,離開價值理性的引導,技術與知識只能成為利己與貪欲的工具和導致人類社會畸形發(fā)展的破壞力。當代社會的種種沖突與危機,已經無庸置疑地證明了這個道理。關于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關系問題,西方一些著名的學者早就有過大量論述,如齊爾美的“社會變遷”理論、涂爾干的“社會改革”觀、滕尼斯的“共同體與社會”學說,其基本觀點就是:在工具理性高度發(fā)達的當代社會,科學與人文必須二元互補,否則,人類無法走出二元失范帶來的社會危機。20世紀50年代以來,科學與人文二元互補的觀點成為西方后現代主義的重要思潮[8]。改革開放之初,百廢待興的中國在大步前進的世界面前,迫切需要發(fā)達國家的先進技術與知識,人才興校就是這種急功近利思潮的產物。然而,過分依重專業(yè)知識與技術,必然造成工具理性的膨脹和價值理性的失落。今天,大學生普遍存在的“文化貧血癥”和“精神衰弱癥”正是二元失范帶來的嚴重后果。近日,廈門大學女博士赴貧困地區(qū)調研因嫌待遇不高而在網上吐槽引發(fā)熱議就是高校教育去精神化的典型案例[9]。重理輕文、崇尚功利、漠視人文不僅是影響高校良性發(fā)展的沉疴,也是造成中國社會發(fā)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重構大學精神、實現文化強國,就必須扭轉二元失范的社會思潮,實現從人才興校到文化興校的戰(zhàn)略轉向。所謂文化興校,就是把對人才的全面培養(yǎng)尤其是價值理性的培養(yǎng)作為學校發(fā)展的根本。只有把“培養(yǎng)高素質的畢業(yè)生與負責任的公民”作為學校教育的目的,高校才能正確把握自身發(fā)展的方向,順應文化強國的歷史潮流,為國家、時代培養(yǎng)出品學兼優(yōu)、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為中華振興和人類昌盛造就出有責任感的公民。
高校文化建設要實現兩個戰(zhàn)略轉向,必須以文化強國的思想為指導,制定切實可行的文化建設策略與路徑。我們認為,高校文化建設的基本模式可描述為:高校文化建設是以精神文化建設為主導,以傳承、優(yōu)化、創(chuàng)造、宏揚人類優(yōu)秀文化為核心取向,以制度文化建設、環(huán)境文化建設、行為文化建設為著力點,以開放性、獨特性為基本立場,以中華傳統優(yōu)秀文化為內在動力的文化建設。
根據以上認識,實現兩個戰(zhàn)略轉向的高校文化建設策略是:三點一線、開放內斂。所謂三點一線,是指高校文化建設的靈魂與主線是精神文化建設,制度文化(組織架構及其運行規(guī)則)建設、環(huán)境文化建設、行為文化建設是著力點。在高校文化中,精神理念是內涵和動力,盡管精神理念是無形的,但卻引導、支配著學校行為。制度文化、環(huán)境文化、行為文化是精神內涵的外顯和表現形態(tài),所以應成為高校文化建設的抓手。所謂開放內斂,是指高校文化建設必須在開放包容的基礎上形成自己個性化、風格化的文化內涵。文化具有封閉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封閉性是指文化的具體性與獨特性,是文化之其所以是文化的屬性,開放性是指文化作為人類最活躍的精神現象,總是相互交融與影響的特點。高校文化要成為優(yōu)勢文化,就必須兼收并蓄、取長補短、獨樹一格。文化個性是文化存在的依據,高校文化建設說到底是一種文化力、競爭力的建設,而無論是文化力或競爭力,都離不開文化品格與個性的形成,所以,高校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形成自己的文化品格與個性。
實現兩個戰(zhàn)略轉向的高校文化建設的具體路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用大學章程統領大學精神文化建設,用制度建設、環(huán)境建設、行為建設凸顯大學文化。大學精神是高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積淀、濾化、凝煉形成的觀念形態(tài)與價值取向,是引導、支配大學行為的主體文化,代表著大學全體成員的價值認同、理想追求、精神風貌以及大學文化的個性魅力,是大學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大學之所以為“大”,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蘊,而這個文化底蘊,就是大學精神。因此,沒有文化底蘊的大學,絕非真正意義的大學。高校要構建真正意義上的精神文化,應該把握四個原則。一是方向問題。大學文化是人類先進文化的代表,是最富于進取、最具有活力的文化形態(tài),因此,大學精神的核心取向是求真求善求美,高校精神文化建設必須在這一目標下積淀形成。求真,就必須以科學的態(tài)度實事求是,遵重規(guī)律、遵重知識,勇于朝向真理;求善,就必須倡導博愛天下、勇于擔當的人文精神和寬松自由的學術精神;求美,就必須超越自我、陶冶情操、詩意升華?!叭蟆本袷谴髮W文化必須恪守的圭臬。二是態(tài)度問題。大學精神是人類思想精華的凝聚,代表著人類文明進步的前端,因此,應以篤誠嚴謹的態(tài)度對待大學精神的建設,力避浮躁與時髦。那種隨波逐流、標語口號似的行為只會使大學精神旁落。三是方式問題。大學精神是觀念形態(tài),盡管看不見、摸不著,但卻通過大學制度、大學環(huán)境、大學行為體現出來且無處不在。因此,大學精神文化建設除通過大學章程、校訓、校風等方式體現外,主要通過制度文化建設、環(huán)境文化建設、行為文化建設進行綜合建樹。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大學章程是大學建設的指導性文獻,因此,大學章程應充分體現大學文化。學校決策者必須花大力氣組織精悍力量認真研討、撰寫,用章程統領學校文化建設工作。四是品格問題。大學精神的形成,其實是一種文化品格的形成,品格決定了大學文化的影響力和競爭力,當然也就決定了大學的成功與否。因此,樹立大學文化品牌是大學文化存在的基礎與價值所在。
第二,把科學嚴謹作為制度建設的質檢標準。廣義地講,文化是人類精神創(chuàng)造、價值理念、行為規(guī)范的積淀與傳承。一方面,人用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著文化的輝煌,另一方面,人又總是在自己創(chuàng)造的文化環(huán)境中習得與進步。因此,人的完善與發(fā)展,并非放任無拘,而是需要受到文化的規(guī)范與約束,這種規(guī)范與約束,正是人類躍向更高文明的行為保障,也是制度形成的文化基礎。在大學文化中,制度是大學健康發(fā)展和學生接受良好教育的保障,它包含培養(yǎng)目標、教學制度、校規(guī)校紀等。所謂制度,簡而言之,就是以某種文明形態(tài)為原則而形成的行為規(guī)范,其目的就是讓社會行為在一種約定俗成的框架內有序存在與發(fā)展?!兑捉洝す?jié)卦》云:“天地節(jié),而四時成。節(jié)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笨追f達疏:“王者以制度為節(jié),使用之有道,役之有時,則不傷財,不害民也?!笨梢?,制度本應是順天(順應規(guī)律)達人(符合人的文明發(fā)展)的產物,按今天的話講,就是客觀規(guī)律和規(guī)范的產物。作為規(guī)律,制度必須實事求是;作為規(guī)范,制度必須嚴謹有序。大學文化是人類最活躍、最先進的文化,其核心價值是進取與求是。因此,高校制度文化建設,應走出為管理而管理的僵硬模式而朝向為求是而管理的模式。簡單地說,制度的建立是為了保障求真求善求美的需要。要保障這種需要,制度就必須以科學嚴謹為立場,為大學精神的自覺發(fā)展提供保障。換言之,高校制度的建立必然體現大學精神。大學制度就是通過對受教育者個體行為的節(jié)制與協調,使其整體地朝向大學精神所指向的預期目標。就制度本身而言,它約束人,用一種外在的力量制約人的內在支配力,但制度這種外在約束力一旦得到行為主體的認同,就會形成一種文化無意識而成為行為主體自我約束、自我進步的強大力量,從而為人的自我發(fā)展提供廣闊的空間。美國學者博克所說的制度文化“有一種似非而是之處,它通過約束人的行為而使人獲得解放”就是講的這個意思[10]。需要清醒認識的是,既然制度最終是以一種文化無意識的方式對被制度者產生作用,也就是說,它是在被制度者廣泛認同與接受的基礎上理所當然地發(fā)揮效能,因此,被全體成員廣泛認同就成為衡量制度的重要原則。這其實也是衡量一種制度是否合理或有否成效的重要標準。所以,制度的建立,應立足于科學的態(tài)度,即實事求是、以人為本的態(tài)度。當然,要保證制度的效果,嚴謹、具體的措施也必不可少,因為人的個性行為,必須經過強有力的約束與調整才能形成統一協調的共性行為,這種共性行為是實現大學目標的重要前提。以此而論,大學制度的建立必須以科學嚴謹為基本原則和質檢標準。沒有科學這個實事求是的依據,再嚴謹的制度也會使大學精神步入歧途;沒有嚴謹這個保障手段,再科學的制度也難有實效。
第三,把建構文化場作為環(huán)境文化建設的原則。高校物質文化主要包括學校環(huán)境與學校設施兩大范疇。學校設施如圖書館、實驗實訓設備、體育設施、活動場館的重要性早已為人們所認識,尤其是圖書館,其藏書量和發(fā)揮的功能,常常與這所學校的文化底蘊和影響力成正比。比如,世界最著名的大學哈佛大學圖書館的藏書量高達1 300多萬冊,另有微縮復制品800多萬件[11]。資料顯示,牛津大學圖書館的藏書量達到650萬冊,且每周吸納新書5 000冊。芝加哥大學圖書館的藏書量也達到600萬冊。學校設施作為高校文化建設的“硬件”,其重要作用及意義無庸置疑。這里,我們主要探討學校環(huán)境在大學文化中的作用和建設問題。學校環(huán)境主要指學校建筑及由此形成的環(huán)境氛圍。
人們常說,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意思是指:文化決定環(huán)境、環(huán)境決定意識,意識決定人的言行。這樣,文化通過環(huán)境決定人的邏輯成立。古人“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就是這個道理。人的文明進步總離不開具體的環(huán)境,而環(huán)境說到底是文化的產物。大學就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環(huán)境,也是最能體現人類文化的地方。大學文化的特殊性在于它不僅是針對大學群體的文化,同時也是對社會文化反復選擇吸收并形成自己獨特個性和價值取向的文化,后者決定了大學教育和大學文化與一般教育或組織機構的區(qū)別:大學教育和大學文化更多地是通過被教育者和被影響者的選擇比較與內化吸納實現其教育作用和影響作用。教育能否對被教育者產生作用,不僅取決于教育的外在力量,如教師、教學資源、教學手段等,更取決于受教育者自我認同、自我接受的態(tài)度、方式、力度等內在力量。換言之,教育的效果更多地取決于受教育者自我內化的質量。大學教育的特殊性,不在于它是比一般教育更高深的教育,而在于它是一種為受教育者提供更易于自我選擇與自我學習的教育。學校教育的基本含義就是通過對一個特定環(huán)境的營造,創(chuàng)設一種教育優(yōu)勢,使教育發(fā)揮更大的功能。也就是常說的它是一種專司教育的場所。所以,場所或者說學校環(huán)境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要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除了正規(guī)的課程以外,學生置身于其中的環(huán)境也是一種教育要素或反教育要素。一個骯臟的環(huán)境培育不出環(huán)保意識和美學意識?!保?2]就大學教育而言,環(huán)境要素尤顯重要,因為大學教育是一種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內在濾化與自我選擇的教育,實現這種教育的前提之一就是大學教育必須盡可能地將教育預期外化為具有暗示與導向作用的環(huán)境要素,為受教育者的自我選擇與內在吸納提供足夠的對象和氛圍。在我們對1 000名在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中,有41.2%的學生期望學校成為“一個想學習的環(huán)境”。國外著名大學都十分注重校園環(huán)境建設。劍橋大學的校園以保留中世紀風格的建筑聞名于世,凸顯出學校堅守文化傳統、宏揚文化傳統的精神追求;哈佛大學的校舍被譽為“一部三維空間的歐洲建筑史”[13],其包容、廣納的價值取向明白無誤;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真正具有文化底蘊的學校其墻壁也會說話,感受過牛津大學濃郁文化氛圍影響的人無不贊同:對牛津學生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他周圍的生活和環(huán)境[14]。因此,在大學環(huán)境建設中,必須把環(huán)境當成有生命的對象看待。也就是說,要把大學環(huán)境當成能表述、會引導的對象進行建設。要做到這一點,有兩個要點需要把握:一是要把學校追求的大學精神與學校環(huán)境建設有機結合,環(huán)境體現精神、精神融于環(huán)境,使學校環(huán)境成為大學精神的言說與象征。二是要使環(huán)境建設具有鮮明的暗示性和傾向性,環(huán)境的外部特征與內涵表達要具有合目的性的魅力,這種魅力能有效地將受眾引向環(huán)境所蘊含的預期目標。大學環(huán)境應成為體現大學精神的文化場,它通過文化的暗示與引導,直接或間接地宣示著大學的精神,影響著大學的行為,體現著大學無窮的魅力與影響,是大學永遠也讀不完的厚書。
第四,把開放為平臺、個性為取向作為行為文化建設的策略。高校行為文化是指學校行為,如教學、科研、學術交流、學生活動、對外交往與傳播所產生的文化現象。行為文化是大學精神的動態(tài)表現,是大學精神最活躍、最具有可塑性的文化要素,在大學文化建設中作用顯著,但也最容易流于膚淺與庸俗。因此,行為文化建設必須定位準確、措施到位。
其一,打造名師文化。著名教育家、清華大學“終身校長”梅貽琦有一句影響甚廣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有大師之謂也?!闭\然,學校的價值體現在文化、文化的價值體現在教師、教師的價值體現在名師。教師不僅是學校文化的具體傳播者,同時也是學校精神和學校影響力的集中體現,沒有教師的大學,充其量也只能是一個美麗的場所,沒有名師的大學,再美的大學也沒有光彩。所以,在緊盯大學文化建設諸種要素尤其是大家都十分感興趣的物質要素時,絕不能忽視名師文化的的建設,因為名師不僅是大學最寶貴的資源,也是大學文化的根本。戰(zhàn)時的西南聯大設備簡陋、條件艱苦,卻造就了像楊振寧、李政道、黃昆、朱光亞這樣一大批享譽中外的卓越人才,歸根到底,是劉文典、聞一多、沈從文、金岳霖、馮友蘭、錢鐘書、林徽因、吳大猷、華羅庚這樣的名師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名師淵博的學問、超然的境界、卓著的人格對學生的積極影響不容置疑。近年來,對西南聯大現象學界多有探討,但對名師作用的認定幾乎是一致的。要打造名師文化,首先就要創(chuàng)造產生名師的人文環(huán)境和物質環(huán)境。名師的自身價值是其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大學要創(chuàng)造寬松的學術環(huán)境和教學環(huán)境,警惕行政化、企業(yè)化、瑣碎化對學術環(huán)境和教學環(huán)境的干撓。要提倡學術自由和教學風格的多樣性,糾正學術行政化和教學評價體系簡單化的傾向。要制訂科學的學術和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鼓勵學術個性和教學上自我風格的形成。要進一步改善名師的物質待遇和工作條件,使名師成為教師自我提高、自我成長的楷模。其次,制定科學合理的名師遴選制度。真正認識名師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把名師建設作為大學文化的重要戰(zhàn)略,以學術成就、教學效果、社會影響為原則制定名師遴選標準,把學、教兼優(yōu)的教師推上名師舞臺,讓他們對大學文化建設發(fā)揮重要作用。同時也要制定相應的名師淘汰制度,讓濫竽充數和不思進取者不能一名定終身。第三,構建合理利用名師資源的機制。名師是大學文化的寶貴財富,也是強大的文化動力,必須人盡其才,科學管理。要制定相應制度充分發(fā)揮其作用。比如,減少其傳統課時,讓其傳、幫、帶青年教師,其發(fā)揮的作用可能更大。再比如,給名師配備助手,讓其從事務性的繁瑣中解放出來,將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學術與教學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其正能量??傊?,不僅要善于發(fā)掘名師資源,更要善于利用好名師資源。
其二,注重多元文化交流。人類文化總是在繼承與創(chuàng)新中能動發(fā)展,沒有繼承,文化就失去根基,沒有創(chuàng)新,文化就停滯不前?!八形幕某砷L都是承續(xù)與變遷的結合”[15]。大學文化代表著人類最先進的文化,更應在繼承與創(chuàng)新中不斷前進。要創(chuàng)新,就必須兼收并蓄、吐故納新。五四新文化運動之所以能給社會帶來新風,無疑是“西學東漸”的結果;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能夠取得今天的成效,無疑也是中國走向世界、博采他人先進文化的回應?!吨芤住分v“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換個角度講,事物要變化、要發(fā)展,總是要超越先前的元點與格局,否則,只能是抱殘守缺、僵化至死。因此,大學文化建設一定要有大眼界、大氣量,要敢于、善于采諸家文化之長,補自家文化之短。眼光不能總是向上,還要向下,向下才能看清現實的大地;也不能總是向內,還要向外,向外才能眼界開闊、茅舍頓開。須知,大學之“大”,非校園之大、學生之眾,實為“有容乃大”之謂。從這個意義講,大學文化何須懼流行文化、非主流文化?更何須將形形色色妖魔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化腐朽為神奇,實乃大學文化之特殊功能與不可推卸之神圣職責。惟其如是,大學文化才可能不斷優(yōu)化、與時俱進。馮友蘭撰寫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云:“聯合大學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轉移社會一時之風氣,內樹學術自由之規(guī)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違千夫之諾諾,作一士之諤諤”,其精神要義對今天的大學文化建設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其三,培育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前文已說過,大學教育是一種自我吸納、自我內化的教育,大學文化是一種自我覺悟、自我積累的文化。隨著學習層次的提高,學習者知識積淀的不斷豐富、精神視野的不斷開闊和自我選擇能力、判斷能力的增強,學習的主導力量開始了由外向內的轉向。這樣,自我學習、自我提高就成為大學生素質能力生成的兩大路徑。大學社團活動就是大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實踐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大學生可以有效地鍛煉自己的集體意識、社會責任、協作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展示能力。正因為如此,發(fā)達國家的大學都非常注重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在美國,三人以上即可申請、登記社團,學校不僅為學生社團提供學術理論和組織管理方面的指導,同時還提供物質資助[16],使社團活動成為大學教育、大學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表現形式,既豐富了學校文化,增強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社會的人際交往和社會交往,激發(fā)了大學生的求知欲望,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協作精神。豐富多彩的社團活成為美國大學“培養(yǎng)高素質的畢業(yè)生與負責任的公民”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值得我們認真借鑒。盡管中國與美國國情有別,不宜生搬硬套,但取其精要,終歸有益。
其四,鑄造個性文化。文化個性是文化存在的依據。理由如下:(1)文化是人的精神自覺的產物,而精神自覺的前提是超越已有的知識體系與觀念體系,因此,精神自覺總是趨向獨特化、自我化;(2)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生存環(huán)境和精神傳統,其自覺的表現形態(tài)和內涵取向也不盡相同。因此,文化存在的座標與合法性在其獨特性和自我性,否則,只能消融于他文化。大學文化是文化中的文化,是大學文化對社會文化反復選擇提煉并融入自我意志、自我取向的文化結構,其個性特征尤為鮮明。19世紀初,洪堡、康德、費希特等人在創(chuàng)辦柏林大學時,就將“孤寂”與“自由”確定為大學精神的兩個基本原則[17]。孤寂就是獻身真理而自甘寂寞,自由就是服從理性而無所約束。這其實正是大學自覺精神的兩個方面,也是大學文化追求個性品格應遵循的共同取向。概言之,大學精神貴在特立獨行。英國教育家阿什比認為,任何時代的大學都是“遺傳”與“環(huán)境”的產物[18],那么,中國的大學就不僅僅是現實環(huán)境的產物,更應是文化傳統的產物。也就是說,中國的大學文化在堅持“孤寂”與“自由”的原則下,其深層文化動力應來源于文化“遺傳”。因為,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社會遺傳、深層價值形態(tài)和民族合法性的基礎,遺傳不到位,只能病變或異化。因此,中國的大學文化在體現人類先進文化的同時,必須植根于傳統文化的基石,這是中國的大學必須承載的文化責任。事實上,中國的大學文化建設在緊跟一些浮華傾向的時候,正在遠離傳統文化的元點。盡管時有作秀式的提及,那也僅僅是花拳秀腿、裝點門面。概念化、貧血化正是時下國內大學文化建設的痼疾。那么,怎樣才能秉承傳統自成一格?我們認為,首先是大學須客觀、認真評價中國傳統文化,從中提煉所需的文化養(yǎng)分,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品格。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營養(yǎng)豐富,是文化進步取之不盡的寶庫,外國人早就從中受益良多。比較經典的例子如戰(zhàn)后的日本在中國傳統的孝悌文化中提煉出了“三恩運動”,從和合思想中提煉出了“團隊精神”,使其成為強大的社會動力,幫助日本很快在世界重新崛起。始建于公元14世紀的韓國著名的成均館大學,至今仍然把中國儒家思想精華作為特色鮮明的大學精神,其校訓就是:仁、義、禮、智。把儒家思想作為學校文化原則的學校在韓國不在少數。不少西方有識之士也早就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吮吸營養(yǎng)。伏爾泰十分崇拜孔子,他在自己的禮拜堂里供奉著孔子的畫像,并把孔子奉為人類道德的楷模。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直到費爾巴哈以及大文豪歌德等人都研究過中國哲學,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過中國文化的影響。萊布尼茨甚至認為,正是中國的發(fā)現,才使歐洲人從宗教的迷惘中覺醒過來。中國傳統文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法國的啟蒙運動,也影響了德國的辯證法思想。從20世紀下半葉開始,西方學術界對西方現代文化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反思,得出兩個基本命題和結論:第一個命題是“中國文化對歐洲啟蒙思想發(fā)生過重要影響”;第二個命題是“啟蒙思想是西方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的必要條件”;結論就是西方的現代化進程受到過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19]。新加坡的李光耀總理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把中國儒家理念中的“忠、孝、仁、愛、禮、義、廉、恥”作為國家的“治國之道”,今天,中國的傳統文化已成為新加坡治國安邦的核心價值理念。那么,中國的大學同樣可以反過來向外國人學習,也在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吸取一些本屬于自己的文化精華以適應“文化強國”戰(zhàn)略轉向。其次,要有意識地營造傳統文化場。文化傳承首先是一種環(huán)境氛圍的延續(xù)。因為文化是一種客觀存在,是生活在其中的現實語境,光讀點名句、喊喊口號、寫寫標語,只會流于概念復制。
營造傳統文化場,路徑應有以下方面:(1)學校章程及管理制度要體現傳統文化精華。學校章程和相關管理制度是大學行為的綱要和原則,對學校行為發(fā)揮著重要的調控作用。因此,要營造傳統文化場,首先須建構營造傳統文化場的行為規(guī)范。(2)校園環(huán)境建設要有傳統文化的韻味??鬃釉?“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環(huán)境對人的心性的影響由此可見。中國傳統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日本人據此推出了“自然農法”的哲學農業(yè)觀,美國當代建筑大師賴特也依循這一理念創(chuàng)立了天然自成的“有機建筑”理論,中國也可以在大學搞生態(tài)校園、生態(tài)生活、生態(tài)學習。中國的人文情感注重“溫柔敦厚”,含蓄內斂,大學在高樓林立之隙,亦可以搞點“小橋流水”、“曲徑通幽”,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更好地學習與思考。中國傳統文化偏愛松、梅、竹、蘭、菊,校園綠化亦應該多考慮這種人文興趣??傊?,文化與環(huán)境相互依存,融為一體,要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就必須創(chuàng)建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場,讓我們生活在其中,既能潛移默化地吸取傳統文化的營養(yǎng),又能滋生民族文化自豪感。(3)公共基礎課程應有足夠的傳統文化內容。文化是一種潛移默化、約定俗成,其傳承方式是感受和習得。中國大學的文化課程主要體現在公共基礎課程中,目前除“大學語文”課程外,涉及傳統文化的課程嚴重不足,而“大學語文”內容也主要局限在文學欣賞和寫作訓練的狹小范疇,對傳統文化尤其是精神傳統的涉及幾近空白。因此,要營造傳統文化場,除應營造能引導受教育者內在吸納的人文環(huán)境外,還需加強教育的外在推力,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力度。建議在高校各專業(yè)將中國傳統文化課程設置為必須開設的公共課程,在大學教育中形成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傳統文化精神食糧,使其真正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和傳播者。再次,強化行為文化中的中國傳統文化要素。大學教師是大學文化的集中體現,其言行是學生仿習的標竿。所以,大學教師應努力提高自己的傳統文化素養(yǎng),養(yǎng)成符合傳統文化價值準則的行為規(guī)范。學校應出臺相應的管理制度讓教師成為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播者,以發(fā)揮其對學生良好的模范導向作用。學校還應出臺相應的管理制度,按照傳統文化的價值標準規(guī)范學生學習、生活、交往,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既具有時代文化素質,又具有鮮明傳統文化特色的大學生,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先進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和傳播者,為文化強國的戰(zhàn)略轉向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文化強國是中華民族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崛起和文化復興必須踐行的歷史任務。高校作為人類先進文化的代表和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承傳者,必須在這一歷史任務中發(fā)揮獨特作用。因此,高校必須以對歷史和未來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深刻審視戰(zhàn)略轉向的意義,重新調整順應文化強國歷史潮流的文化戰(zhàn)略,為中華文明的重新崛起,為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作出無愧于歷史的貢獻。
[1]約瑟夫·奈.“軟實力”從何而來?[N].經濟觀察報,2010-05-29.
[2]張國祚.實施文化強國的戰(zhàn)略思考[N].[2011-11-14].新 華網.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387/16243970.html.
[3]伯蘭特·羅素.中國問題[M].秦悅,譯.上海: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154.
[4]劉景錄.從“和而不同”到和諧共處[N].人民日報 ,2005-08-12(13).
[5]田廣青.和諧論[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8:40.
[6]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鄒進,譯.北京:三聯書店,1991:3.
[7]楊玉良.2012年7月22日第八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qū)大學校長論壇”發(fā)言[N]//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大學校長.重慶時報,2012-07-24(2).
[8]向懷林.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沖突中的價值意義[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88.
[9]這樣的博士,會是國家棟梁之才?[N].重慶時報,2012-08-09(22).
[10]吳斌.大學文化的內涵、當代大學文化的滑坡[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47-51.
[11]楊子競.哈佛大學圖書館及所藏中文文獻[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1(4):83.
[12]眭依凡.關于大學文化建設的理性思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4(1):11-18.
[13]亨利·羅索夫斯基.美國校園文化——學生·教授·管理[M].謝宗仙,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140.
[14]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學[M].趙瑋,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3:8.
[15]金耀基.大學之理念[M].北京:三聯書店,2008:14.
[16]孫雷.國外大學文化建設的特點及其借鑒意義[J].東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8(6):99-104.
[17]張應強.高等教育現代化的反思與建構[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0:102.
[18]阿什比.科技發(fā)達時代的大學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38.
[19]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外的傳播和影響[N].學習時報,2006-05-29.
The Strategic Steering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at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al Power
XIANG Huailin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Chongqing Readio and TV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9,P.R.China)
“Cultural power”is the strategy of revitalizing the country which is proposed at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seventeenth central committee.I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epth of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cultural revival.A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advanced culture,national culture and heritag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assess the situation to a high degree of cultural awareness and historical mission, reform innovations, reconstruct the strategie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make due contribution to the cultural power and human progress.Accordingl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wo steering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s well as four paths to the two transitions'achievement for reference.
cultural power;culture construction;strategy;path
G40-055
A
1008-5831(2013)03-0151-09
2012-12-29
重慶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2SKR44)
向懷林(1953-),男,重慶人,重慶廣播電視大學人文社科系教授,主要從事文藝及文化研究。
(責任編輯 彭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