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華裔男性刻板印象的解構(gòu)與英雄本色的重構(gòu)*

2013-03-31 13:00汪凡凡
關(guān)鍵詞:刻板華裔白人

汪凡凡

(信陽師范學院,河南 信陽464000)

中西方父子關(guān)系內(nèi)涵有著巨大差異。中國的父子關(guān)系神圣而莊嚴,與家族、民族的傳承與發(fā)展緊密相連,不涉及個體情感、意志、人性等方面的需求,注重家庭倫理觀,強調(diào)父對子的絕對權(quán)威和子對父的絕對服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父子關(guān)系頗為人性化,充滿了原欲的對立與沖突,強調(diào)個體意志、尊嚴和平等對話,表現(xiàn)了一種保持或超越生命本原的渴求。華裔美國男性作家們,通過對中西文化傳統(tǒng)的吸收與變異,展示了華裔父子關(guān)系的深刻而獨特內(nèi)涵,表現(xiàn)了父子間的血緣維系以及文化和精神的傳承關(guān)系。他們通過追溯與再現(xiàn)華裔父輩在美國的血淚史與奮斗史,重構(gòu)為美國主流社會所隱沒的華裔光輝歷史,并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追尋華人英雄氣質(zhì),重塑華裔男性形象和英雄傳統(tǒng)。

一、被“閹割”或“白化”的血緣之父

華裔父子關(guān)系可以分為“血緣父子”與“精神父子”兩種類型?!把壐缸印笔侵赣醒夑P(guān)系的父與子;而“精神父子”沒有血緣關(guān)系,“精神父親”或者有著具體形象,即象征著某種精神的父系人物,或者代表一種純粹的精神及父系傳統(tǒng)。在美國主流強勢文化的“凝視”下,華裔現(xiàn)實生活中的血緣父親與中華文化傳統(tǒng)中強大的父親形象不同,他們勞碌而卑微,暗淡而失落,被“閹割”或被“白化”,無力為“兒子”樹立陽剛的父親形象。因此,華裔男性作家們往往通過追憶和挖掘自己父系祖輩挖礦山、修鐵路等建設(shè)美國的輝煌歷史,來展現(xiàn)華裔男性的陽剛之氣,或者從中國文學文化經(jīng)典中尋覓華裔男兒的驍勇善戰(zhàn),以此建立華裔男性的英雄傳統(tǒng)。

華裔美國女性作家筆下的父親形象大都是缺席、沉默、失聲、“被閹割”的,這既是女性顛覆“男權(quán)”的一種寫作策略,也真實反映了華裔男性在美國被去勢、被“女性化”的現(xiàn)狀。湯婷婷在《中國佬》中講述了唐敖的美國奇遇,深刻揭露了華裔男性遭受的不人道待遇。唐敖為了尋找金山,漂洋過海,卻來到“女兒國”,當即就被放哨的女子逮捕。接著,他被這些女子涂粉、穿耳、纏腳,遭受種種“變性”的折磨。唐敖的遭遇隱喻了所有華裔父親的共同命運。在所謂的“自由”之都,他們并未找到夢中的“金山”和實現(xiàn)“美國夢”,卻被迫從事卑微而辛勞的“女性化”職業(yè)——洗衣工,這是當時華人男子的普遍職業(yè)。美國的種族、階級歧視和壓迫牢牢禁錮了他們的物質(zhì)與精神需求,嚴重扭曲了他們的性別角色,致使華裔男性成為美國主流文學及大眾文化中膽小懦弱、缺乏陽剛之氣的男性代言人。“刻板印象”(stereotype)意指“個人或某個群體對他人或別的群體持有的過分簡單化的、公式化的理解、觀點或形象”[1]32??贪逵∠笸蚱溥^于簡單化而影響人們對他人或群體的全面客觀認識。露琪·盧卡·卡娃理-索扎指出:“偏見和種族主義產(chǎn)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人類傾向于制造刻板印象,這些刻板印象賦予了一個群體一些特殊屬性。”[1]34無論是白人的“沉默仆人”甘加丁,還是臃腫、口齒不清的“娘娘腔”陳查理,亦或是殘忍而狡詐的“黃禍”邪魔付滿洲等,華裔男性始終未能擺脫被丑化、扭曲和“變性”的厄運,被賦予了種族歧視性的刻板印象。對此,金惠經(jīng)指出,在美國主流文化對華裔形象的再現(xiàn)中,“亞裔男性被描寫為沒有任何性能力,而亞裔女性除了性能力以外什么也沒有,其目的都是為了證明白人男子的陽剛之氣”[1]40。于是出現(xiàn)了兩種極端的再現(xiàn),美國白人為維護對于有色人種生理維度的優(yōu)越性,將非裔男性再現(xiàn)為動物般性暴力傾向者,而華裔男性則被殘酷地“閹割”。生長于美國的華裔后代們大多接受了美國的意識形態(tài),已被美國的“內(nèi)部殖民”思想俘虜,根本無法認同和接受現(xiàn)實中低下而狼狽的父親。

在華裔美國文學中,除了被“閹割”的父親,還有在美國主流文化沖擊中“白化”的父親。趙健秀在《甘加丁之路》中,以一個為英國殖民者馴化的印度民族叛徒——仆人甘加丁為原型,塑造了華裔父親關(guān)朗曼這一形象,其一生都在追尋這條“甘加丁之路”。關(guān)朗曼是好萊塢跑龍?zhí)椎男⊙輪T,為了成為美國人,他愿意扮演任何角色,甚至是光屁股嬰兒。他畢生最大的愿望是飾演“陳查理”——美國白人作家比格斯塑造的華人偵探形象。看似英勇的大偵探、所謂的華人英雄,其實帶有明顯的白人主流社會對華人男子的刻板印象:一個漫畫似的“臃腫的、咬文嚼字卻又口齒不清的、娘娘腔似的小偵探”[2]57。正是這個為白人臆想的具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角色,卻成為關(guān)朗曼一生追逐的理想。關(guān)朗曼是甘加丁式的“沉默的仆人”,為白人利益不惜犧牲自己;一個徹底“白化”的、同化的華人;一個甘愿為白人踐踏、喪失尊嚴的“父親”形象。關(guān)朗曼為自己的“白化”欣喜若狂,并積極擁抱美國的文化“同化主義”:“圣父以完美的白種男人的形象獻出了自己的兒子,讓他領(lǐng)著白人走上了通向贖救的正途……于是白人又以完美的華裔美國人的形象獻出了一個兒子,讓他帶領(lǐng)黃種人建筑通向接納和同化的大路。啊,多美妙的同化”[2]60?!巴髁x”的實質(zhì)就是“白化”。美國的“同化”政策要求凡與美國主流文化相悖的任何文化,都必須被削弱乃至滅絕,凡與主旋律不和之音必須被消解。同化了的華裔成為美國主流社會的附屬品,陷入“失語”狀態(tài),迷失了自我,成為白人社會沉默無聲的仆人。李健孫的《支那崽》也塑造了一位典型的“白化”父親形象。丁凱的父親丁國凡本是英勇的國民黨軍官,可是在美國的事業(yè)和生活極不成功。他娶了一位白人妻子,渴望著被同化、被“白化”,全心全意地想成為美國人,夢想獲得美國式的成功,并竭力抹殺自己的中國屬性?;楹蟮母赣H受制于、服從于妻子艾德娜。面對艾德娜在家里推行文化沙文主義,仇視中國文化并迫使他們與中國文化決裂,進而對丁凱姐弟施加語言及肢體暴力,父親卻始終保持沉默,無動于衷,致使子女們在精神和現(xiàn)實層面都深陷困境。艾德娜的種種“同化”思想,已經(jīng)“內(nèi)化”浸入父親的靈魂,他無言地支持了白人妻子對中國文化的踐踏和對兒女們的虐待,放棄了華裔文化身份這一生存根基,注定他將在美國飄搖終老,這象征著弱勢的華裔文化已經(jīng)臣服于強霸的美國主流文化。

二、對理想中“精神之父”的追尋

在《天堂樹》中,徐宗雄以“天堂樹”隱喻了華裔移民不畏困難與艱險,在美國成功地移植、生根、生長、開花、結(jié)果和世代繁衍。主人公陳雨津年少時父母相繼離世,成了孤兒。他通過講故事、書信、想象與夢幻等相結(jié)合的形式,追憶著父系祖輩在美國的血淚史、奮斗史與英雄史,彰顯了華人參與美國國家建設(shè)的光榮業(yè)績,恢復了被壓抑的民族記憶,帶有鮮明的理想主義色彩。陳雨津的曾祖父曾參與修建穿越內(nèi)華達山脈的美國鐵路,見證了華裔勞工為美國早期國家建設(shè)作出的巨大犧牲與不朽貢獻。那時,許多華工被凍死在鐵路沿線,尸橫遍野,慘不忍睹。然而,這些“開國功臣”們并未得到任何回報,反遭白人嫉恨和遣散,致使多數(shù)華人在西部流浪;“排華”法案的通過,更使華工遭到白人的排斥、拘捕和襲擊,甚至是驅(qū)逐和屠殺。雖然成千上萬的華人參與建造了美國大鐵路,但美國正史試圖壓制和隱沒這段歷史,甚至把他們刻畫為缺乏陽剛之氣的洗衣男工?!短焯脴洹芬灶嵏埠徒鈽?gòu)正史的方式揭示出白人主流社會持有的華人刻板印象的荒謬和惡意。曾祖父被迫回到舊金山的唐人街,過著窮困潦倒、孤苦無依的生活。對美國失去信心的曾祖父把唯一的兒子——陳雨津的祖父送回中國撫養(yǎng)長大。成年后的祖父在天使島經(jīng)歷了種種非人待遇,差點在那里喪命,最后終于渡過重重難關(guān)才回到美國。他參加過美國橫貫公路的建造,學會了騎馬,是職業(yè)“放馬人”。這一職業(yè)表現(xiàn)了祖父的男兒雄風,顛覆了華裔父親只能從事洗衣、烹飪等“女性化”職業(yè)的刻板印象。陳雨津的父親也繼承了父系的英雄傳統(tǒng)。父親是一位出色的海軍工程師,參加過“二戰(zhàn)”,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田徑運動員和游泳健將。父親有著一種“獨特的種族傲慢……他的傳統(tǒng)和歷史像傷痕般根深蒂固,他只記得他父親和祖父的悲痛,并從那些孤獨男子的生命中養(yǎng)育自己的感性”[3]。對于陳雨津癡迷于飛機、汽車、火車等事物,父親大力支持和鼓勵,因為這些是華裔男孩兒的精神食糧。對英雄主義的熱愛,使陳雨津最終也成為運動健將。在追尋父系英雄傳統(tǒng)時,陳雨津迷失于現(xiàn)實與夢幻之間。他時而變成建造鐵路的曾祖父,時而變成了在天使島遭受囚禁的祖父,時而又回到關(guān)島與父親在一起。通過土生華裔對父系祖輩悲愴經(jīng)歷的追憶與緬懷,《天堂樹》創(chuàng)造出了獨特的族裔感性,它與美國大地血脈相連,感傷卻陽剛,使美國華裔一生引以為豪?!短焯脴洹穼θA裔父系英雄傳統(tǒng)的追尋與挖掘無疑具有深刻的歷史、政治和文化隱喻。其中陳雨津父系祖輩所從事的鐵路工人、放馬人、海軍工程師等“男性化”職業(yè),以及陳雨津?qū)τ隗w育運動的熱愛,顛覆了華裔男性“女性化”的刻板形象,但是在界定華裔男兒本色時,仍然受制于白人的刻板印象和主流文化的束縛。

處于中美雙重文化背景下的華裔,由于受到白人的種族、階級歧視以及對其歷史和文化的漠視,華裔美國人始終未能在美國主流歷史和文學中獲得公正的地位,更不用說闡釋和書寫自己的真實歷史。白人一直將有色人種視為“他者”,白人主導的權(quán)力話語可以借助意識形態(tài)等國家機器蓄意歪曲、丑化華人形象,壓制、隱沒華人歷史。而追尋美國華裔歷史和以《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為代表的中國古典文學是重塑華裔男性氣質(zhì)的最主要因素。趙健秀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尋根溯源,并從這些古典名著所宣揚的英雄主義中汲取力量,重振華裔父系雄風,建構(gòu)華人英雄形象。趙健秀的《唐老亞》將華裔父輩們修建美國鐵路的光輝歷史與《三國演義》中關(guān)公的英雄故事結(jié)合起來,將關(guān)公定為重構(gòu)的華人英雄形象。在唐老亞的夢境中,關(guān)姓工頭不畏強暴,有勇有謀,在與白人經(jīng)理科洛克的談判中屢占上風,他帶領(lǐng)華工挺過嚴冬,并用一天時間打破了鋪設(shè)鐵軌的世界紀錄。唐老亞觀察著關(guān)姓工頭,“像父親的眼睛,但更勝于父親的眼睛”[4]22,更像京劇中關(guān)公那雙“可以殺人的眼睛”[4]22。他認定關(guān)姓工頭就是關(guān)公的化身。夢醒時分,唐老亞注視著關(guān)公像,“關(guān)公……他有一雙與夢中的鐵路工人領(lǐng)班一模一樣的眼睛”[4]22。唐老亞的父親是唐人街的一位樂于助人的廚師,而廚師被美國主流視為“女性化”的職業(yè),因此唐老亞認為父親缺乏陽剛之氣,就連父親本人也認為自己不能給兒子樹立好的榜樣,于是經(jīng)常用儒家英雄主義傳統(tǒng)教育唐老亞。唐老亞感到唐人街里關(guān)公的影子無處不在,并最終把關(guān)公作為父系形象的認同,從而造就了理想的“精神父親”。受到美國強大的“內(nèi)部殖民”教育,受制于華人刻板印象和主流文化的束縛,華裔美國男孩唐老亞從小就對生活充滿抱怨,異常排斥、厭惡與中國有關(guān)的一切。唐老亞內(nèi)化了美國白人對華人的刻板印象,認同白人歷史老師米恩萊特對中國人性格的歪曲性描述:生性膽怯、內(nèi)向、懶惰,缺乏自信心和進取心。這些特征與唐老亞的美國身份強烈沖突,因此他以自己的中國血統(tǒng)為恥,抵觸自己的民族、歷史與文化。對中國的排斥與其內(nèi)化美國主流價值觀的過程是一致的。唐老亞從小就被美國白人教育所同化,表現(xiàn)出被殖民者的性格特征。失去歷史意味著失去身份,并且滅絕就會臨近。蘇珊娜·林納德認為:被遺忘的過去可以通過想象而重新獲得,以此便可以重建曾經(jīng)被壓制和湮沒的族裔歷史。唐老亞的身份危機源于對華裔祖先男性氣質(zhì)的無知,他的夢境象征了所有美國華裔的集體無意識。華裔美國人艱難的生存和生活經(jīng)歷轉(zhuǎn)化為他們心靈深處的潛意識,這種受壓抑的記憶始終伴隨著華裔,并成為華裔的民族記憶和集體潛意識,而這種被壓抑的記憶有朝一日必定重返。在華裔的身份瀕臨滅絕之時,這一潛藏的集體歷史記憶不期而至,呼喚著華裔書寫自我歷史,追求民主政治權(quán)利。這一尋根之夢以及受到父親、伯父等男性的華人文化傳統(tǒng)的引導和影響,唐老亞認識了在白人中心權(quán)力話語下隱沒的華裔美國人的光輝業(yè)績,不再厭惡自己的華裔身份,甚至開始質(zhì)疑歪曲華裔形象的白人老師。唐老亞從蔑視、抵制、仇恨中國文化到認識、崇拜中國文化中的戰(zhàn)斗型英雄人物,并從中汲取成長的力量。《唐老亞》以重構(gòu)華裔歷史的方式徹底顛覆了主流歷史,以非理性的夢境再記憶、斷續(xù)地重構(gòu)華裔父輩最初的被否定、被湮滅的美國歷史經(jīng)驗,建構(gòu)了華裔父親的新形象。關(guān)公形象所蘊含的忠誠與英勇體現(xiàn)了華人的偉大人格,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意象,是美國華裔的“精神之父”,這一形象有力地駁斥了白人種族主義者捏造的陰柔、懦弱、墮落的華人刻板印象。趙健秀一直找尋的理想父親形象在關(guān)公身上得以補償。

美國人對暴力有著極強的認同感。美國歷史學家理查德·斯洛特金曾指出,美國的國民性格是在早期歐洲移民的暴力中形成的。早期移民不斷地與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及美洲大陸的土著居民作斗爭,因此暴力既是美國開疆拓土的重要手段,也是美國國民性格形成的重要原因。早期移民通過對他者或異族施暴以確立美國身份,尤其是男性身份。暴力也成為美國同化異族文化的特權(quán),暴力同化的目的是消滅文化差異,使邊緣文化臣服于主流文化;為確保暴力的合理性,他們又給暴力披上了愛國主義與英雄主義的華麗外衣。正如美國作家詹姆斯·比德文所言:“在美國,暴力和英雄主義是等同的,當然,黑人在這一點上除外?!保?]79美國文化中的英雄主義與暴力統(tǒng)一,英雄主義必然伴隨著暴力,唯有暴力才能夠完成英雄身份的建構(gòu)。后來,美國移民也逐步接受美國的暴力價值觀,認同了“通過暴力建立再生的神話”[5]65,暴力成為實現(xiàn)“美國夢”和美國人身份建構(gòu)的手段?!皟鹤印眰兂绨?、追隨的“精神父親”都是充滿陽剛與力量的英雄男子形象,與現(xiàn)實中“隱退”的血緣父親形成鮮明對比。在華裔男性化建構(gòu)過程中,暴力成了有力手段。為了找到華裔男子獨有的感性,重塑華裔父系英雄傳統(tǒng),趙健秀把《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李逵塑造成了一個“嗜血的、殺氣騰騰的瘋子”[4]55。而在《甘加丁之路》中,他甚至為唐人街的“兒子”們?nèi)∶麨楸灸岬峡颂亍h、尤利西斯·關(guān)、戈迪·張,這來源于《三國演義》中的劉、關(guān)、張的“桃源三結(jié)義”故事,也從側(cè)面表明趙健秀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好戰(zhàn)”一脈的青睞,只是他走向了極端。尤利西斯·關(guān)是關(guān)朗曼的小兒子,他痛恨美國的種族歧視,鄙視父親所追求的“白化”理想,采取了挑釁、好斗的方式反抗美國種族主義和文化同化,堅決維護華人尊嚴和民族特性。在《支那崽》中,由于“白化”父親的慫恿、白人繼母的精神和身體暴力、鍋柄街黑人男孩們的拳腳相加,飽受欺凌的絕望的丁凱從小就信奉“暴力”哲學。基督教青年會的三位拳擊教練成為他認同的“精神之父”。他們教給丁凱拳擊技術(shù)和“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使他漸漸成長為街斗英雄。丁凱找尋“精神之父”的過程也是背棄自身民族文化的過程,最終成為喪失文化根基的“孤兒”,這是痛苦和無奈的。在隨后的《榮譽與責任》中,丁凱成為西點軍校最具陽剛之氣的美國人之一。依附于美國主流文化的暴力認同,李健孫用暴力讓主人公丁凱完成了男性身份和非“他者”身份的建構(gòu)。

為反擊和顛覆美國白人主流強加的帶有種族偏見與歧視的華裔男性刻板印象,作為“文化民族主義”戰(zhàn)士的華裔美國男作家們塑造出了英勇好戰(zhàn)的華裔男性形象,甚至不惜以扭曲中國儒家文化傳統(tǒng)為代價。他們宣揚戰(zhàn)斗為儒家文化之精華,認為“我們生來就是為了維護個人的正義而戰(zhàn),所有的藝術(shù)都是尚武的藝術(shù)。寫作就是戰(zhàn)斗……生活就是戰(zhàn)斗,就是斗爭”[5]90,這一矯枉過正的認識恰恰陷入了美國“內(nèi)部殖民”的話語體系。阿爾都塞指出:“當統(tǒng)治者的意識形態(tài)作為常識被整合進了被統(tǒng)治者的意識之中后,會在被統(tǒng)治階級繼續(xù)盛行”[5]103。在文化協(xié)調(diào)與一體化進程中,華裔在性和性別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白人文化與價值觀。他們在對抗美國種族主義歧視時,并未挑戰(zhàn)主流男性氣質(zhì)定義,卻默認了白人主流意識形態(tài),認同了西方好戰(zhàn)型、攻擊型、暴力型英雄傳統(tǒng)。在他們筆下,關(guān)公、李逵等傳統(tǒng)英雄形象的代表性美德并未得以展示,而只是大力渲染這些人物強悍、好戰(zhàn)的行為,并將博大而豐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簡單化甚至扭曲了。他們沒有體現(xiàn)出華裔身份的多元性和復雜性,因此無法建構(gòu)出可以替代的華裔男性氣質(zhì),而“兒子”們所追尋和認同的理想父親并非中國主流文化中儒雅的、有正義感和道德感的父親形象,不過是“中國形,美國神”的“精神之父”。

三、結(jié) 語

通過梳理和分析美國華裔文學作品中呈現(xiàn)出的不同類型的父子關(guān)系,我們可以看到華裔男性作家在反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強加于華人男子的刻板印象和偏見、重構(gòu)華裔父系傳統(tǒng)和英雄形象等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唯有建構(gòu)一個能夠代表中華文化傳統(tǒng)和華人男子真正特質(zhì)的華人英雄形象,才能完全取代美國種族主義者別有用心的荒謬而虛假的華人刻板印象,讓華人乃至美國人重新認識華人及其文化,增強華裔族群的凝聚力,有效抵御美國的文化霸權(quán)及種族主義。而“兒子”們理想的父親應(yīng)該剛?cè)岵?,具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儒雅與正義,也具有英勇與陽剛之氣,在中西文化的土壤中,在精神上引領(lǐng)著“兒子”們不斷前進和成長。

[1]吳冰,王立禮.華裔美國作家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

[2]趙健秀.甘加丁之路[M].趙文書,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

[3]徐宗雄.天堂樹[M].何文敬,譯.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67.

[4]趙健秀.唐老亞[M].趙文書,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

[5]程愛民.美國華裔文學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刻板華裔白人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將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時期爭取到的進步變革一手粉碎的 精讀
十宣放血療法在自閉癥刻板行為治療的臨床觀察
南通籍華裔科學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輝的華裔實業(yè)家
民眾服務(wù)區(qū)“蝶變”新生:顛覆傳統(tǒng)服務(wù)區(qū)刻板印象
王贛駿:首位華裔太空人
新西蘭殺戮事件凸顯白人極端主義在全球影響之廣
影史上第一個黑人與白人接吻的鏡頭,是他剪輯的!
刻板印象提升與刻板印象促進*
嘉兴市| 民乐县| 庆安县| 自治县| 花莲市| 福贡县| 上高县| 石家庄市| 丽江市| 建德市| 崇左市| 交口县| 永川市| 张掖市| 福海县| 绥芬河市| 巢湖市| 兴安县| 永川市| 西畴县| 东丽区| 崇礼县| 忻州市| 普洱| 海南省| 永胜县| 平南县| 福安市| 礼泉县| 宜城市| 邢台县| 红原县| 通化县| 丁青县| 柳州市| 乌鲁木齐县| 若尔盖县| 南宫市| 耿马| 祁连县| 博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