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國華
創(chuàng)新學生社會管理模式 探索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新路徑
靖國華
學生社會管理方式的豐富和創(chuàng)新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內容。研究學生社會管理模式,通過與學校和社會各相關部門加強聯(lián)系和溝通,為學生參與學校、社會管理架起合作的橋梁,對思政課實效性的增強、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高校的民主科學管理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積極拓展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的渠道,將傳統(tǒng)社會實踐方式與創(chuàng)新社會參與方式相結合,探索學生參與社區(qū)事務管理、協(xié)助解決民事糾紛的可能性和方式,以思政課實踐教學為平臺,促進學生社會管理的規(guī)范化與制度化。
學校事務管理;社會事務管理;高校思政課;制度化
學生社會管理是學生對學校和社會事務的不同領域、不同環(huán)節(jié)進行組織、協(xié)調、監(jiān)督和控制的過程,包括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與社會事務管理兩個方面。目前,對社會管理的研究成果和實踐內容很豐富,但多是從政府或社會組織的角度,對某個熱點或主題,在某個具體地域或領域,如農村的社會管理工作、大學生村官參與社會管理、大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等方面來進行的;對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研究和實踐,有些是從總體上對實踐教學的機制、載體、模式、實施方法和途徑等問題的宏觀把握,有些是從狹義、傳統(tǒng)、具體的領域進行的,把在校大學生參與社會管理和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結合起來的研究與實踐較少。筆者通過學生參與社會管理的方式探索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新路徑,從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與社會事務管理相結合、傳統(tǒng)社會實踐方式與創(chuàng)新社會參與方式相結合、突出強調學生參與社區(qū)事務管理、協(xié)助解決民事糾紛以增強教學實效等方面嘗試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研究學生社會管理模式,通過與學校和社會各相關部門加強聯(lián)系和溝通,為學生參與學校、社會管理架起合作的橋梁,同時,在學生參與學校、社會事務管理過程中給予指導和幫助,將實際經驗提煉概括從而指導思政課實踐教學,對思政課實效性的增強、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高校的民主科學管理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高校思政課不僅僅是政治理論課,更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其教學目標不僅要解決大學生對社會基本理論、道德和法律規(guī)范等理論知識知道不知道的問題,更要解決做到沒做到的問題。因此,要結合學生實際和社會現(xiàn)實,對大學生進行針對性較強的教育,就必須讓大學生真正參與到社會事務管理過程中。這樣,可以將理論知識內化為大學生的情感需要,并使之最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有利于增加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信心與熱情,使學生自覺、自愿參與到教學和社會活動中,實現(xiàn)自我教育。同時,教師將有更多機會更多時間跟學生討論問題,并嘗試共同解決問題,有利于師生的溝通及交流,教師會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進行更有方向性、針對性的理論教學,從而增強課程的實效性。
大學生作為學校的利益相關者,通過參與學校事務管理的過程,將自己的感情和智慧投入到學校發(fā)展的規(guī)劃和活動中來,與學校的管理者分享權力、分擔責任,有利于增加學生對學校的認同和信任,提高學生的參與和管理能力,擴大他們在與自己相關領域的發(fā)言權。而且,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可以集思廣益,體現(xiàn)高校民主決策的真諦,有利于提高學校管理的科學化水平。[1]讓學生參與社會事務管理有利于其逐漸由學生角色向社會角色轉變,更好地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更快地融入社會,培養(yǎng)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與他人的交往與合作,也增強了團隊精神,提高了交際能力,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這恰恰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的主要途徑和目的。
近年來,不少高校都在探索鼓勵大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但實際上,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的范圍很小、程度不足、效度較低。由于缺少相應的保障程序和機制,有關學校發(fā)展改革的重大決策和措施的擬訂完善、組織實施等環(huán)節(jié)基本沒有學生有組織、實質性的參與。[2]現(xiàn)在一般的做法是,在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的實際活動中,學生組織和學生干部在相關負責領導或老師的指揮下承擔瑣碎具體的事務性、聯(lián)絡性工作,他們也沒有獨立鍛煉、直接參與的機會,普通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可能性就更小了,積極拓展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的途徑有很大的空間。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的范圍主要包括:參與討論與教學相關的事項,參與討論與學生的學習、生活保障相關的事項,參與討論與學校發(fā)展相關的事項等。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生對教學工作的參與是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對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的豐富提供金點子,給予積極參與教學改革的學生公開表揚,適當?shù)奈镔|獎勵或者學分獎勵。對思政課來講,由于它的實踐性和開放性,把學生對課程改革的意見和建議融入講授過程也是課程的應有之義。
學校和各分院都會定期召開相關事件和政策的通氣會和座談會,思政課教師應努力使教授的學生能實際參與其中,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并保證其合理建議能被采納,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作用;努力使學校吸納學生參與制定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保證每一項有關學生的重大舉措和政策至少有學生代表的參與,在政策出臺之前可以召開聽證會,政策出臺后及時公布,維護學生的知情權。
學校各級各類學生組織在參與學校事務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保證學生在這些組織中作用的實現(xiàn),使學生實際參與學校事務管理有了可靠的途徑。目前,在各個高校中,學生團代會、學代會、學生聯(lián)合會以及其他各類學生組織都在展開工作,針對學校的各類文件和發(fā)展中的問題也會有知悉和參評,但是在參與過程中,由于學生較淺的社會閱歷和知識的限制,他們提出的建議往往被認為是幼稚或不合理的,其被采納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小,使得這些會議流于形式。可以考慮設置專門的機構或指定的部門或機構評析學生的建議,對于合理的建議及時予以采納,對于不合理的意見及時給予解釋,以保護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的積極性。
這樣做的好處在于,保證學生在第一時間了解學校和學院的教學管理工作動態(tài),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督察、后勤服務監(jiān)督、學生兼職就業(yè)和糾紛解決等工作中來。比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就設置了學生“專題議案委員會”?!拔瘑T會定期召開會議,現(xiàn)場收集同學的意見,負責的領導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對整理過的意見做出答復,并以工作簡報和網上公示兩種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3]
目前,學生參與社會事務管理主要是通過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社會實踐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也是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4],現(xiàn)在的通行做法是把社會實踐作為學生考評的重要途徑和方式。教務處、團委對學生社會實踐的組織實施工作進行總體指導和管理,各學院也設置專任指導教師,負責學生社會實踐的管理。一般來說,高校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活動形式主要包括:校級各個機關部處組織開展的社會實踐;校級學生組織開展的社會實踐;學院級學生組織開展的社會實踐;班級組織開展的社會實踐。這些活動是學生參與社會管理的傳統(tǒng)方式,也是要繼續(xù)堅持的,同時,還應有所創(chuàng)新。
保障學生參與各級各類志愿服務、下鄉(xiāng)活動或支教活動、法律宣傳和心理咨詢等傳統(tǒng)社會實踐活動,同時,針對不同的群體開辟參與社會管理的新途徑、新方式,可以組織學生統(tǒng)一參加,也可以鼓勵學生個體進行,活動應由某個學生社團出面負責或成立專門的部門負責。
鼓勵學生進行關愛農民工子女送愛心活動。農民工日益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關愛農民工子女,也是大學生融入社會的必然要求。開展愛心教學援助、愛心物品捐贈以及愛心活動等各種形式的幫扶活動,為農民工子女帶去實惠和快樂。
鼓勵學生參加關愛農村低收入家庭青少年行動。通過開展幫扶慰問、教育培訓、維權服務、文藝演出和愛心禮包贈送等活動,為農村低收入家庭青少年送上貼心關愛與幫助。
鼓勵學生進行關愛殘疾青少年群體行動。社會實踐組織可以根據(jù)殘疾青少年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幫扶項目,開展生活慰問、學業(yè)輔導、心理健康咨詢或法律咨詢等方面的活動,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幫扶。
鼓勵學生推進關愛空巢老人活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空巢老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廣泛發(fā)動學生組織社會實踐團隊開展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活動,借助走訪敬老院、慰問空巢老人等載體,有效服務老人的物質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
鼓勵學生開展專項愛心服務行動。動員廣大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共青團員,利用寒暑假、春節(jié)前后或平日學習之余,深入到火車站、中心廣場等公共場所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這是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公德要求的重要表現(xiàn),可以使“友愛、奉獻、互助、進步”的社會和諧新風尚得以弘揚。
社區(qū)事務管理工作關注的是社區(qū)居民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各種社會生活需求。街道辦事處或村委會作為一級基層政府的派出機構,在社區(qū)事務管理中,幾乎包攬了社區(qū)的所有公共事物,在社會公共事務日益龐雜的情況下,經常感到力不從心,很多事情無法深入解決或根本無暇顧及。這恰恰為大學生施展才華、服務社會的提供了良好契機。
學生參與社會事務管理要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可以組織學生在學校周邊、學生家庭所在的城鎮(zhèn)社區(qū)或者鄰近村社開展活動,與地方上的實踐接收單位訂立實踐基地合作協(xié)議,保證學生參加社會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或課余時間,在相關街道辦事處或村委會負責一定范圍的社區(qū)公共事務,在社區(qū)服務、社會幫扶、社會兼職、宣傳服務以及協(xié)助解決民事糾紛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也可以成立專門網站,由學生負責網站建設、內容更新,關注社區(qū)動態(tài),為社區(qū)事務管理提供資訊和咨詢服務。
學生參與社會管理是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和社會事務管理的統(tǒng)一,應該給予統(tǒng)一的支持、配合、管理和監(jiān)督。不管學生參與哪個方面的管理,都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要求和內容,思政課教師應發(fā)揮課程特色,以課程實踐教學為平臺,努力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圍內,對學生參與學校和社會事務管理的可能途徑和方式給予支持與溝通。比如,在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中,可以作為學生和學校溝通的橋梁,幫助學生爭取相關的職位和職責,督促學校及時審查學生團體及組織提出的決策與建議;在學生參與社會事務管理過程中,可以幫學生聯(lián)系實踐單位,甚至擔任學生的指導教師,幫學生出謀劃策等。
制度是任何一個單位或者部門實行有效管理的基礎與根本。沒有制度任何想法都是空想,學校、社會也就不能正常運轉和嚴格管理。學生參與社會管理是學??茖W發(fā)展、學生健康成長和思政課課程價值實現(xiàn)的有效途徑,要制定相應制度保證學生的參與,并使得這些參與落到實處。作為思政課的實踐教學內容,教師爭取學校和社會相應制度的建立是一個方面,同時,學校和社會也應該給予大力支持,保證制度制定與實施。比如,學校已有的負責學生社會實踐的部門可以完善、落實相應制度,或者建立學生參與社會管理的專門機構并訂立章程,負責指導、監(jiān)督、幫助學生有效參與相關活動。
1.建立學生參與社會管理的專業(yè)師資隊伍,及時跟蹤學生的參與情況。專業(yè)負責的指導教師對學生參與社會管理的有效實現(xiàn)至關重要,加強對指導教師的培訓,提升他們指導學生參與社會管理、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方法和能力。
2.給予充分的經費支持,保障學生和教師的參與積極性。學校要采取一定措施,為參與社會活動的學生辦理人身意外傷害等保險,確保學生安全;為參與的教師提供一定的活動經費,確?;顒勇涞綄嵦?。
3.認真做好社會實踐活動的考評和總結。有些學生對參與社會事務管理思想認識偏頗,認為社會參與只是走過場,完成任務而已,對學業(yè)也沒有什么幫助。因此,不管學生參與學校事務還是社會事務,也不管參與哪個層次的社會實踐或社會服務,做好活動成績考評是組織學生參與社會管理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社會管理活動結束后,學生應向指導教師提交活動報告或實踐單位提供的社會參與考核表等。指導教師根據(jù)學生參與社會管理產生的有效影響、平時表現(xiàn)、最終報告、考核表格及其完成情況進行綜合評定。
[1]劉新躍,劉建中.現(xiàn)代大學必須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管理[EB/OL].http://www.cssn.cn/news/566151.htm,2012-10-22.
[2]吳靜,斯榮喜.大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實證研究[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5(10):109-111.
[3]何涌,彭文姣,等.學生參與高校民主管理的現(xiàn)狀與新渠道[J].高校教育管理,2012(9):97-102.
[4]韋廷柒,趙金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載體建設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4):64-66.
G717
A
1674-7747(2013)08-0067-04
浙江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2012年度科研課題“學生社會管理模式研究——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新路徑”(項目編號:D09)
靖國華,女,浙江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政教育、國際關系。
[責任編輯 李 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