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運林
(廣東省增城市新塘醫(yī)院急診內(nèi)科,廣東 增城 511348)
肺心病失代償期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進展
黃運林
(廣東省增城市新塘醫(yī)院急診內(nèi)科,廣東 增城 511348)
肺心病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早期肺心病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尚能代償,晚期則出現(xiàn)肺、心功能衰竭,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本文通過檢索文獻,結合臨床治療進行綜述,探討肺心病失代償期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進展,為臨床合理用藥,根據(jù)病情及時調(diào)整治療方案,配合中藥治療,改善癥狀,縮短治療時間,提供參考。
肺心病;心力衰竭;常規(guī)治療;現(xiàn)代療法;中藥方劑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系由于支氣管、肺、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變所致肺循環(huán)阻力增加,進而引起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室肥大的一種心臟病,最后導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本病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其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已引起醫(yī)學界的廣泛重視[1]。本文就肺心病失代償期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進展綜述如下。
本病發(fā)展緩慢,從慢性肺、胸疾患發(fā)展到肺心病,90%患者病程在6~10年,早期肺心病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尚能代償,晚期則出現(xiàn)肺、心功能衰竭。心力衰竭主要表現(xiàn)為右心衰竭,但可見肺氣腫。患者心悸、氣短加重,發(fā)紺更甚。由于靜脈壓明顯升高,頸靜脈怒張,肝腫大且有壓痛,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常有下肢水腫及腹水。心率明顯增快,三尖瓣區(qū)可聞及舒張期奔馬律。有時可出現(xiàn)心律失常,以房性和室性早搏常見,偶可出現(xiàn)心房顫動等。嚴重時心排血量降低,血壓下降,脈壓減小,出現(xiàn)休克征象。
肺心病伴有右心衰竭者,主要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加重,導致肺動脈高壓,右心室肥大,終于發(fā)生右心衰竭;也可由于缺氧、呼吸性酸中毒、細菌毒素和電解質(zhì)紊亂等因素使心肌細胞變性、灶性壞死及纖維化等而引起。根據(jù)以上肺心病引起心衰的復雜機理,故與一般心衰的治療略有不同。一般以呼吸衰竭為主的右心衰竭的患者,只要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配合應用利尿劑,即可控制右心衰竭,而無需使用強心苷。但對某些以右心衰竭為主的患者,或呼吸道感染基本控制,而單用利尿劑不能滿意控制右心衰竭時,始應用強心苷治療。
由于肺心病長期處于缺氧狀態(tài),對強心苷耐受性低,易中毒誘發(fā)心律失常。且常規(guī)治療中利尿藥、強心苷易致低血鉀,肺心病心衰應用利尿劑和強心苷應十分謹慎,劑量宜小。近幾年有臨床研究報道[2],內(nèi)科常規(guī)強心(洋地黃)、利尿、擴血管(硝酸酯類)等抗心力衰竭治療基礎上加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芪藶強心膠囊臨床療效顯著,患者肺功能改善明顯。梅文生[3]觀察8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川芎嗪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滴,每天1次,14d為1個療程,厄貝沙坦首次劑量為0.075g,逐漸加量,劑量范圍為0.075~0.30g,每日1次口服,14d為1個療程,根據(jù)病情調(diào)整劑量。觀察臨床療效及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指標。經(jīng)過1個療程的治療,觀察組顯效32例,占80%,有效6例,占15%,無效死亡2例,占5%,總有效率95%。對照組顯效17例,占42.5%,有效11例,占27.5%,無效死亡12例,占30%,總有效率70%。兩組在總有效率和病死率上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研究結果顯示厄貝沙坦是一種治療肺心病有效藥物,合適劑量推薦為0.15~0.30g/d。趙茂林等[4]選取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觀察組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同時聯(lián)用地爾硫卓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氣急、乏力、心慌等)和體征的改善情況,以及治療前后左心室和右心室射血分數(shù)、心率和平均住院天數(shù),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的改善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右心功能的改善和心率的控制也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住院天數(shù)少于對照組,該觀察表明對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硝酸甘油及地爾硫卓進行治療是有益的。利尿劑可排除肺心病伴有右心衰竭者的鈉和水,用以減輕心臟前負荷,但利尿過多過快,易導致低鉀、低氯性代謝性堿中毒,加重精神神經(jīng)癥狀,增加耗氧量,還可使痰粘稠而不易咳出,加重呼吸衰竭以及使血液濃縮,增加循環(huán)阻力,易致DIC。潘玉輝等[5]認為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右心衰竭,早期予行導尿術可縮短糾正心功能衰竭時間,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心力衰竭復發(fā),提高患者運動耐量。
本病屬于中醫(yī)痰飲、喘咳、水腫、心悸等范圍,疾病的發(fā)生于肺、心、脾、腎四臟有密切關系。郭翠萍[6]在常規(guī)綜合療法的基礎上加用保心湯(黃芪、人參、麥冬、熟附子、葶藶子、北五加皮、丹參、益母草、炙甘草)治療肺心病心力衰竭,觀察到治療組在改善癥狀、心功能、檢查指標及總有效率方面與對照組比較臨床療效顯著,指出保心湯治療肺心病心力衰竭療效確切。韓亞利[7]觀察真武湯加味(制附子10g、茯苓30g、白術12g、白芍15g、生姜10g、桂枝10g、葶藶子15g、黃芪15g、車前子15g包煎、桃仁10g、紅花10g、地龍12g、大棗3枚)配合西藥治療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療組有效率96.6%,對照組有效率88.3%,表明真武湯加味治療肺心病心力衰竭療效滿意。真武湯為治療脾腎陽虛,水氣內(nèi)停的主要方劑,諸藥相伍,溫中有散,利中有化,脾腎雙補,陰水得制,故為脾腎陽虛,寒水為病的有效治療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方劑。
由于引起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機理不同于一般的心衰,所以臨床治療也不盡相同。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呼吸衰竭的主要病因,也是進一步發(fā)展為心力衰竭的誘因,因此控制感染是治療的關鍵,但是,也不應忽視對心力衰竭的其它治療,如控制水腫、改善心功能、改善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等,隨著中西醫(yī)藥研究的深入發(fā)展,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用藥范圍也越來越廣,藥物聯(lián)用呈上升趨勢,相互為用,有效改善癥狀,縮短病程,目前肺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中醫(yī)辨證分型以心腎氣陰兩虛型、心腎陽虛型以及心腎陰陽兩虛型為主,分別治以滋陰養(yǎng)心、溫陽益氣。有些病人出現(xiàn)心血瘀阻證,乃為標實本虛,應虛實并治。
[1]曲妮妮.肺心舒對野百合堿誘導肺心病肺動脈高壓大鼠影響的藥效機制研究[D].沈陽: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0.
[2]郭晶晶,崔煜,王文銳.芪藶強心膠囊聯(lián)合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治療肺源性心臟病右心衰竭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2, 21(5):827-828.
[3]梅文生.川芎嗪聯(lián)合厄貝沙坦治療肺心病心力衰竭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2,10(2):41.
[4]趙茂林,羅素紅,衛(wèi)訓.硝酸甘油聯(lián)合地爾硫卓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J].內(nèi)科,7(2):115-117.
[5]潘玉輝,邱躍靈,殷建團.導尿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右心衰竭的對照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7):1325.
[6]郭翠萍.保心湯治療肺心病心力衰竭47例[J].光明中醫(yī),2011,26 (3):496.
[7]韓亞利,雷小亭.真武湯加味配合西藥治療肺心病心力衰竭60例[J].實用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17(6):57.
R541.6+1;R541.5
:A
:1671-8194(2013)07-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