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課標對朗讀提出了明確要求,為達到這一要求教師要“追求朗讀教學的詩意美”。這是因為,“朗讀”不僅僅是出聲的讀,大聲的念書,也不只是一種基本技能的訓練活動,它是強調學生品味感受的閱讀活動,是豐富細膩的情感活動。因此,語文教學應在情感朗讀訓練方面有所嘗試,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進步,以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小學朗讀教學 有效性 朗讀訓練
在創(chuàng)新的朗讀訓練中,“朗讀”不再只是念書,它成為一種訓練活動,一種閱讀活動,一種文學活動,一種情感活動。我們深刻體會到,朗讀,是讓同學們認知文字,感受聲律、體味詞句、領會情感、品味意境、發(fā)展語感的充滿情致的語文實踐活動。那么如何讓朗讀變得更有效,更富有內涵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小步輕邁,層次細膩
所謂“小布輕邁”,就是將原來比較籠統(tǒng)的“大家有感情地讀起來”之類的朗讀要求,細化為幾個詳細的有步驟的朗讀訓練活動。即經(jīng)過多個小步驟的訓練,完成一次課堂朗讀教學目標。例如我在指導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的《長城和運河》的朗讀訓練時,就采用層層推進、扎實訓練的方法。
第一,朗讀詩,就要表現(xiàn)出詩的音樂美,這第一要素是把節(jié)奏讀好。課堂上我先給孩子們示范朗讀。然后指出:詩句中按音節(jié)或意義有規(guī)律地短暫停頓叫做節(jié)奏。接著讓他們自己試著讀讀,體會節(jié)奏。
第二,節(jié)奏讀好后,就要讓他們注意讀好詩中較大的停頓。例如本課中“我駕駛著飛機”、“一個奇異的景象”、“東起”、“西到”、“是誰”,這些詞語后面需要較大的停頓。我依舊要給他們示范朗讀,然后指出:為了突出語意或情感而作的較大的朗讀間歇叫做停頓。接著他們自己朗讀,體會。
第三,詩是抒情味最濃的一種文學體裁,要想朗讀得抑揚頓挫,就必須要把重音讀出來。本課想要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所以在“人間奇跡”、“中華民族”這些詞音上要讀得重些,表達情感。這種重音讀法,理解起來比較容易,學生也基本能朗讀出來。
第四,把詩的韻腳讀好。詩是講究押韻的。什么是押韻,三年級的學生還不理解,所以需要教師講解一下:詩句中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結尾,就叫做押韻。例如在這首詩每行的末尾“天”、“前”、“蜒”、“關”、“篇”、“先”都押“an”韻。我把這幾個字的拼音標注一下,學生就能大致了解,之后他們在朗讀練習的時候就也就能感受到。
就是這樣的課堂朗讀訓練步驟,我認為是比較層次分明的,內容扎實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漸次推進的過程。而且教學之后學生的反響也較好。他們感受到了朗讀的魅力,開始有點喜歡朗讀。我想沒有什么比孩子的興趣更為寶貴。
二、角度精細,過程生動
角度精細,指的是從課文教學的角度來組織好對課文的朗讀。在新課標創(chuàng)新設計的要求下,這樣的朗讀也完全摒棄了原來籠統(tǒng)的要求,而是變化為每次的朗讀都有具體的細膩的角度要求。曾聽一位特級教師上《口技》“朗讀課”,她的教學流程設計是這樣的:
第一次讀:要求學生讀得流暢響亮,人人出聲。大家讀得沸沸揚揚,形成了良好的課堂氣氛并初步感知了課文。
第二次讀:要求讀得字正腔圓,主要訓練朗讀第一段。教師先為大家示范朗讀,然后學生學讀。這里的“字正腔圓”主要用于表現(xiàn)文中的氣氛,為全文的朗讀定下一個基調。
第三次讀:要求讀得層次分明,從理解段落層次的角度訓練朗讀第二、三自然段,同時訓練學生的段落分析能力。
第四次讀:要讀得有情有境。朗讀第三、四自然段,老師先示范朗讀,同學們體味文中情境,然后通過自己的朗讀將其表達出來。
第五次讀:要讀得有急有緩。這里重點朗讀第四自認段,先急后緩,讀出文中著火后又滅火入睡的情景,讀出段中的層次。
這位教師的朗讀教學要求具體,角度明確,覆蓋周全,活動充分;加上形式的變化與調控手法的運用,場面的活潑可以想見。所以多角度的朗讀,學生自然就體會到文章層次,內容情感。當然這是初中課文的教學設計,有些深度。對于小學教學設計我們則需要加以斟酌,使其更簡潔明了。
三、聽讀結合,形式活潑
在課堂上既有朗讀訓練的要求,又有聽讀方面的要求,讀中有聽,聽中有讀,讀讀聽聽,聽聽讀讀。這樣的設計才能優(yōu)化教學節(jié)奏,豐富學習內容。例如在設計蘇教版三年級散文《荷花》的教學時,我就采用聽讀結合的方法。
第一,美美地聽。首先,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課文。聽的時候要聯(lián)系你生活中見到的荷花的景象,想象詩中的“畫面”。然后,請同學們聽錄音讀課文。這次聽的時候要注意感受文中描寫人物的“真情”,同時要輕聲地跟讀。在那樣安靜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思維會不由地隨著教師的語言而飛馳,一張張小臉蛋上浮現(xiàn)出一絲絲微笑。我想這就達到了結合自身經(jīng)驗,感悟語言文字的良好效果。教師應在課堂上讀起來,學生更應該在課堂上讀起來,對于那些富于情韻、寓言優(yōu)美、朗朗上口的作品、或朗讀、或吟唱、或記背,在這樣的活動中積累名言佳句,體驗藝術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養(yǎng)成高雅氣質。
第二,美美地讀。第一遍,重在整體感受,注意語音飽滿,圓潤,即放聲朗讀。第二遍,重在體味情感,注意句子的節(jié)奏、停頓、快慢。第三遍,重在進入情境,注意語氣的抒情性,全班在音樂聲中朗讀。
這樣的教學過程表現(xiàn)出聽中有讀、讀中有聽、聽聽讀讀、熏陶感染的特點,學生活動非常充分,教學過程非常細膩。尤其是在配樂朗讀時,學生那認真、投入的表情,讓我的內心充滿教育的喜悅。
由上述的幾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朗讀不是那種“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起來”的平面的簡單的教學要求。朗讀教學是品味作品的藝術,是欣賞詞句的藝術,是調動情感的藝術,是撥動心弦的藝術。成功的朗讀教學一定層次非常細膩,過程非常生動,形式非常活潑。成功的朗讀教學,對于孩子們的詩意成長是有很大有好處的。
其實朗讀教學有著更為高遠的創(chuàng)新境界。如:我們可以將朗讀作為一種課型來設計,可將朗讀作為一種教學線索來設計,可將朗讀作為一種欣賞過程來設計,等等。語文課堂,因為朗讀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