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武
(北京師范大學 漢語文化學院,北京 100875)
自1991年中越兩國關(guān)系正?;詠?,兩國之間的貿(mào)易往來不斷加強,加上地理上毗鄰、交通便利,來華學習的越南留學生人數(shù)也因此不斷上升,從2004年的4382人上升到2007年的9702人,穩(wěn)居來華留學生生源國人數(shù)的第四位(次于韓國、日本和美國)。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專門針對在華越南留學生社會適應(yīng)的研究,因此有必要進行調(diào)查分析,填補這片空白。
我將越南留學生在華生活可能遇到的問題分成五個方面(來華之前的準備、生活環(huán)境適應(yīng)、服務(wù)模式和公德意識的適應(yīng)、人際交往和社會支持的適應(yīng)、來華之后的狀態(tài))共計25項來考察越南留學生在華期間的社會文化適應(yīng)。為確保被調(diào)查者對問卷的完全明白,盡量避免誤解,我用越南語作為問卷調(diào)查的語言。調(diào)查問卷采用五度量表(1.完全不同意;2.不太同意;3.一般;4.比較同意;5.完全同意),讓被調(diào)查者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對表中的問題進行評價。對在京各所高校的越南留學生發(fā)放了90份問卷,收回78份(86.67%),其中有2份沒有回答全,實際回收率為84.44%。他們年齡在18至40歲之間,漢語水平分別是初級13人、中級32人、高級31人,其中有47人已參加工作(62%),10人是越南華人(13%)。
除問卷調(diào)查外,我還用越南語對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越南留學生進行了個別訪談,力求更為真實直觀地了解越南留學生的社會適應(yīng)的情況和感受。
來華之前,大部分越南留學生對中國很感興趣(3.724)。北師大的一名男生說:“高三時,有一次在圖書館找書,偶然看見一本中國文化。于是就隨意翻開看看……然后就喜歡上中國。決定來中國留學,了解中國文化?!薄盀樵谶@兒(中國)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保?.987)“我來中國之前就聽說中國菜很油膩,所以來中國后要自己做飯,不吃食堂。”“我的老師說中國年輕人現(xiàn)在談戀愛時非?!_放’,在路上看到他們擁抱、親密時不要覺得奇怪,也不要盯著他們?!眮砣A近一年的一名女生說。北航的一名男生告訴我們:“早就知道中國文化和越南文化有很多共同點,所以沒必要做任何準備?!笨梢?,越南留學生來華之前對中國的社會文化有所了解,他們或多或少已為在華的生活做了些準備。
生活環(huán)境適應(yīng)的平均分從高到低依次是:交通(3.842)>風俗習慣(3.742)>居住條件(3.632)>娛樂生活(3.434)>氣候(2.882)>飲食(2.645)。
越南留學生對中國交通、居住條件、娛樂生活很滿意,對北京的風俗習慣很感興趣。他們覺得“中國交通實在太方便了,服務(wù)質(zhì)量也很好”,“只要4毛錢就能坐公交車,2塊錢就能乘地鐵,非常便宜”。他們很快就適應(yīng)了中國的交通方式,公交車、地鐵是他們的主要交通工具。他們認為目前的居住環(huán)境挺不錯,“學生宿舍像賓館一樣高檔”。周末的活動很豐富,跟他們在越南時沒什么兩樣,“可以去公園玩兒,逛街,看電影,吃火鍋”。北京的風俗習慣使他們感到好奇,想去了解。北師大來華近一年的一名男生說:“中國人過春節(jié),我們越南也過春節(jié)。好像中國有什么節(jié)日,我們都有。但節(jié)日的活動有些不一樣,特別是北京,挺讓我好奇?!?/p>
但在京越南留學生難以接受這里的氣候和飲食習慣。北師大的一名女生說:“北京的氣候太干燥了。冬天太冷,夏天又很悶熱。我很難適應(yīng)!”大部分被訪者認為“中國菜油太多了,吃不慣,又不合口味”。因此他們當中很多人自己做飯,偶爾與朋友出去吃。他們經(jīng)常說在北京很難找到他們喜歡吃的東西。雖然飲食適應(yīng)隨著居住時間增長而上升,但仍屬于比較低的程度(見圖1)。常言道“民以食為天”,當飲食方面遇到困難時難免會影響到學習和生活,甚至降低學習興趣和生活的質(zhì)量。
圖1 飲食適應(yīng)的調(diào)查結(jié)果
有關(guān)服務(wù)模式和公德意識適應(yīng)的各個問題的贊同度從高到低依次是:很難找到一份兼職工作(3.461)>醫(yī)療保健不錯(3.250)>中國人公共道德感低(2.961)。
參加調(diào)查的越南留學生有5.26%打算畢業(yè)后在華工作,71.05%越南留學生決定畢業(yè)后回越南發(fā)展。他們認為“很難在這兒(中國)找到一份兼職工作”或一份正式的工作。
他們認為“中國醫(yī)院有先進的設(shè)備,好的服務(wù)質(zhì)量和干凈衛(wèi)生”。青年人的贊同度(3.283)和中年人的(3.281)差不多。“我剛來的時候生病了,發(fā)燒好厲害。去醫(yī)院看病時,中國醫(yī)院給我第一印象是干凈、服務(wù)好?!北焙降囊幻瑢W說。
他們不認為“中國人公共道德感低”。雖然“中國年輕人談戀愛過于公開,在公共場所擁抱、接吻”,“中國人講電話時聲音過大,還隨便吐痰”,“中國男生穿短褲,女生穿得特別少,這樣都能進教室上課,在越南肯定不行”,但大部分被訪者覺得中國人在公共場所的道德還有很多方面值得他們學習,如:排隊,不隨便亂扔垃圾,吃完飯自覺把餐具送到清理臺上,等等。
有關(guān)人際交往和社會支持適應(yīng)的各個問題的同意度從高到低依次是:中國人既友好又體貼(3.211)>很難區(qū)別中國人的真實情感和客套(2.645)>很難理解中國人的笑話和幽默(2.408)>被中國人歧視(2.355)>其他外國留學生不喜歡越南學生(2.132)>很少和中國人打交道(2.105)>盡量避免和中國人打交道(1.513)。
越南留學生大多會主動盡可能地和中國人說話、聊天,以便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了解中國文化。加上中越兩國人的體貌特征很像,越南留學生常被誤認為是中國的南方人,他們與中國人接觸的機會也相當多。在與中國人交流的過程中,他們感覺到“中國人既友好又體貼”。
在華6—12個月的越南留學生比在華1—6個月的越南留學生更“難區(qū)別中國人的真實情感和客套”(3.471),更“難理解中國人的笑話和幽默”(2.824)(見圖2)。這是因為剛來華的越南留學生認識的和接觸過的中國人相當少,因此他們對中國人的能理解度也相當?shù)汀?/p>
大部分越南留學生不覺得“被中國人歧視”或“其他外國留學生不喜歡越南留學生”。來華近6年的一位男生說:“我班有中國學生又有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我們經(jīng)?;ハ鄮椭jP(guān)系特別好,經(jīng)常一塊出去玩兒。雖然現(xiàn)在他們都回國去了,但還經(jīng)常跟我聯(lián)系。上個月有個日本同學來華出差還特地來看我。”
圖2 越南留學生對中國人的難理解度
大部分越南留學生來華之后認為:“在華的經(jīng)歷有著積極的意義”(3.908),“在華的生活是安全的”(3.500)。他們很快就能適應(yīng)中國社會,不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適應(yīng)這兒(中國)的生活”(2.382)。大多數(shù)越南留學生覺得“待在中國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3.342),但他們當中只有21.053%的人“已經(jīng)開始覺得這兒(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
經(jīng)過訪談了解到,由于長期不能適應(yīng)中國飲食文化,周圍沒有親人,加上想家、想念家鄉(xiāng)的風俗習慣等思鄉(xiāng)癥狀,近一半的越南留學生沒有感覺到中國是他們的第二故鄉(xiāng)(2.605)。一位越南女生跟我們說:“這里的生活環(huán)境什么都挺好,我很喜歡這里。可是我還沒有感覺到這里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因為這里沒有我的親人?!钡簧僭侥狭魧W生已經(jīng)有了一種家的感覺。在華差不多6年的一位男生告訴我們:“可以說現(xiàn)在北京已成為我的第二個家了。每次離開北京到別的地方去我都特別想念北京,回到北京就感覺像回了家一樣?!?/p>
由于中越兩國社會歷史文化的淵源關(guān)系,且現(xiàn)實政治制度相近,越南留學生踏上中國土地后很快就能適應(yīng)中國的社會文化。除了飲食和氣候之外,其他各方面越南留學生很快就能適應(yīng)。他們感覺到“中國人既友好又體貼”,沒有“被中國人歧視”或“其他外國留學生不喜歡越南留學生”??梢哉f,在越南學生眼里,中國是適合留學的理想國度之一。
[1]關(guān)世杰.跨文化交流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2]亓華,李秀妍.在京韓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yīng)問題研究[J].青年研究,2009,(2).
[3]肖憲,夏艷.越南人[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