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時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可以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直觀化。它能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結合,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就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結合做一些探討。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1.為教師的課前備課提供參考
備課是教師在上課前的教學準備。我們在備每一節(jié)課的教材時,必須確定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采用什么教學方法。由于計算機和網絡的資源共享和信息搜集處理功能,使教師在備課時,除了借助教材和教參外,還可以通過網絡資源擷取更多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和資料,開闊教師的眼界,拓展教師上課的思路,豐富課堂教學資源。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自身教學的實際情況,通過自己對信息的整合,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設計的質量和藝術。
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堂課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具有聲情并茂、視聽交融、動靜交錯、感染力強的特點,集文字、聲音、圖像、圖形于一體,它在處理圖文、動畫、視音頻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視聽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例如在教學《加法的意義》時,用動畫的形式展示:原來有5只雞,又來了9只雞。學生在觀察后,能用自己的話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