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課題是對洛陽民俗博物館目前搜集到的兩則公益廣告的探究。迄今,這是洛陽發(fā)現(xiàn)最早的紙質公益廣告的一手資料。一則是清代的,一則是民國時期的。這兩則公益廣告,見證了久遠的洛陽公益廣告的歷史,特別是在把我們引入到對媒介與人和社會關系的思辨方面,具有一定的新聞與傳播的研究價值。
關鍵詞:公益廣告;新聞價值
中圖分類號:F71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2)19-0177-03
在當前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戰(zhàn)略指引下,在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時候,研究來自歷史的文化遺產應該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特別是在文化快餐時代,放寬歷史的視野沒重要。我們需要正視自己、審視自己的一面鏡子。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認真研究和挖掘我們歷史上的厚重文化,是一件很有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的事情。
去年年末,從洛陽民俗博物館喜獲,洛陽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公益廣告有兩則。一則是清代的,一則是民國時期的。這兩則公益廣告,標志著歷史的洛陽在開辟大眾傳播中,公益廣告的久遠歷史實物的佐證??梢姡瑲v史是消逝不了的,只是我們挖掘和發(fā)現(xiàn)的層面不夠。實踐證明,只是我們不知道,并不是我們國家早些時候沒有公益廣告。
一、清代公益廣告的探析
關于清代的公益廣告,比較少見。所以,這個探析凸顯新聞與傳播價值可貴。
有學者說:公益廣告最先出現(xiàn)在20世紀40年代初的美國,發(fā)展到現(xiàn)今已頗為繁榮且成效顯著。當然,那是說在新聞媒體上的公益廣告。從嚴格意義上說,只要是屬于大眾傳播的公益廣告,無論發(fā)在新聞媒體上,還是在社會上單獨散發(fā)的,都應該確認為是公益性的廣告。
在1941年,著名廣告人J.W.Young曾預見性地指出,它被廣泛的“用于加深國際間的理解、防止摩擦的公開宣傳中,用于根絕無知惡習中和為國家利益的工作中”。
如果,按上述說法,清代的這則公益廣告,是屬于想“根絕無知惡習”的這一類。但是,洛陽發(fā)現(xiàn)的這則公益廣告,足可以佐證:這個理論遠沒有現(xiàn)實生活來的早。應該說,至少把這個所謂理論提前了150多年前。
公益廣告在美國被稱為“公共服務廣告”(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也有譯為Public Interest Advertisement),具體表述是:旨在增進公眾對突出社會問題的了解,影響其對此類問題的看法和態(tài)度,改變其行為和做法從而促進社會問題的解決或緩解的廣告宣傳。這種“公共服務廣告”的叫法,非常符合現(xiàn)在這兩則清代和民國的公益廣告的本意。
“歷史是人的歷史,傳統(tǒng)是人的傳統(tǒng)?!薄」P者非常欣賞這句話。其實,研究歷史上的公益廣告,就是研究人的歷史和人的傳統(tǒng)。下面這則廣告,就再現(xiàn)了歷史,也再現(xiàn)了行醫(yī)人的濟世傳統(tǒng)?,F(xiàn)將清代這則廣告轉載如下:
戒煙良方,甘草熬膏調入煙中,吸食癮深者,一二月斷根,既不費錢又不傷人,斷后亦無煙痢等疾,救吞洋煙屢驗良方。
幾吞生煙,氣雖已絕,其實熱極醉迷,并非真死,切勿亂投藥物,急速臥陰濕之地,忌見太陽,以潔白糖和冷水頻頻灌至人活。倘牙咬緊,以竹筷撬開或用烏梅察開不可,用銅鐵器反不能開,將筷橫放口中,又以冷水一盆解散養(yǎng)頭發(fā),連頭枕臥水中,再解開胸前之衣,以手巾兩三條冷水濕透放于胸前或放生頭腐數塊,輪流再換。如身體不硬,日夜灌浸,雖至七日尚能回生,活后以溫水和潔白糖沖綠豆粉連服數日,煙毒自盡。
敬惜字紙
這則公益廣告是棉紙,本來是白色現(xiàn)已經泛黃。油印,魏碑體,長21.2厘米,寬7.3厘米。鑒定年代為清代。(載 《故紙拾遺》第三卷,第312頁,三秦出版社2008年4月 第1版
對于這則公益廣告的出處,據我當面請教洛陽民俗博物館館長王支援先生,他說:“是在偃師李村搜集到的?!憋@然,這是具有洛陽本土化特征的文物。
看實物原件,全文沒有標題,沒有標點符號。文中的標點符號,是洛陽民俗博物館出版時加的。原件上行文有句中的留空,還有自然段落,但沒有署名。更沒有說明到哪個藥房買藥之類的商業(yè)性語言信息。用現(xiàn)實的廣告思維,沒有商業(yè)動機。可見,我們可認定它是純粹的公益性的廣告。
我們都知道:人類都離不開自己生存的現(xiàn)實。對于現(xiàn)實的許多方面,都是后學對前賢的探討和學習。由于我國公益廣告的研究起步較晚,所以公益廣告的研究成果也不算多。業(yè)內人士普遍認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專著:是高萍先生的《公益廣告初探》,是于1999年4月問世的。而公益廣告中的新聞價值,這應該是新聞與傳播學在公益廣告理論研究中比較新的一個方面。所以就本則公益廣告來說, 它構不成為“大眾傳播”,嚴格意義上說,應該是“窄眾傳播”。就是這種“窄眾”,其實到當下,正是新聞媒介發(fā)展的一種趨勢。也曾有人說,媒體傳播,從大眾時代進入窄眾時代。歷史中的舊聞,往往帶給我們許多新知,或是給予我們許多有益的東西。目前,全媒體時代,已經把“廣播”(broadcasting)變成“窄播”(narrowcasting)成為可能。
大眾傳播(Mass Communication)是一種信息傳播方式,是特定社會集團利用報紙、雜志、書籍、廣播、電影、電視等大眾媒介向社會大多數成員傳送消息和知識的過程。這一定義僅指傳播的單向過程,沒有包括反饋。隨著大眾媒介的發(fā)展,大眾傳播將成為雙向過程。1945年11月在倫敦發(fā)表的聯(lián)合國科教文憲章中首先使用這個概念。
如果,按傳播目標受眾面的大小與性質,可分為大眾傳播和分眾傳播。準確地講,這則戒煙的公益廣告,應該 是分眾傳播的一個范例。它給我們帶來以下具有新聞價值的思考:
1、對于公益廣告,我們不能再犯盲人摸象的錯誤,不能隨意下結論和斷言。換一句說,就是再不要隨意給中國的公益廣告臆定“起點”。由這則清代的公益廣告想到:有些東西,是我們的視野沒到位,或沒發(fā)現(xiàn)。千萬不能說,公益廣告截止在哪個年代,這需要用實事來證明。新聞的真實性和生命力,同樣與科學研究是一致的。
2、公益廣告的出現(xiàn),是當時社會縮影的標本。這則廣告上所說的“戒煙”,不是現(xiàn)在意義上的戒煙。顯然,是戒“大煙”。用現(xiàn)在的話說,是戒毒。
據洛陽市《老城區(qū)志》第一卷(第二次征求意見稿),洛陽市老城區(qū)志編委會辦公室,1985年5月,第72頁:“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市面上出現(xiàn)大批洋貨。以英美為首的各帝國主義國家向我國侵銷商品,尤其鴉片,吸食鴉片的人愈來愈多,破產失業(yè)人數與日劇增?!笨梢?,歷史上的公益廣告,能夠幫助我們認知歷史。歷史鉤沉,一樣有新聞與傳播的價值。誠然,科研不能離開現(xiàn)實的土壤,上要“著天”下要“著地”。
3、公益廣告,是中國民族人文素質的關懷與體現(xiàn)。這則公益廣告,讓我們有這樣的認識:行醫(yī)人的一種責任和義務。公益廣告的實用價值,究竟這則廣告的適用性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也沒法研究。但是,它的擁有新聞與傳播的信息價值值得研究。因為,它有時代性、接近性,還有地域性和新聞性。
4、公益廣告的社會服務功能。這則公益廣告,對于當時的道德行為的規(guī)范,以及對于價值觀念的引導方面有積極意義?,F(xiàn)實生活中,也不是沒有吸毒的。與其說,教方法,更不如說,展示吸毒的痛苦給世人。這其中,揭示公益廣告出現(xiàn)的歷史必然性、公益廣告的獨特個性及其社會文化服務功能。
5、公益廣告文中后綴的“敬惜字紙”,這對現(xiàn)在的學習型、節(jié)約型社會的啟示,對于凈化環(huán)境亦有裨益。就可以說,前人給我們現(xiàn)在人上的一堂“環(huán)保課”。
“敬惜字紙”是中國古代文化傳統(tǒng)中的一種良好美德,代表著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相傳,中國文字是由上古黃帝的史官倉頡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歷代的帝王將相和平民百姓對文化都相當敬重,久而久之,古人認為應當對字紙,即寫有文字的紙張表示尊敬和愛惜。
可見,我們當下對文化的敬畏是不夠的,“敬惜字紙”更是不夠。這方面,有專論《敬惜字紙的習俗及其文化意義》,作者是我的同事孫榮耒博士,這里不再贅述??傊?,創(chuàng)造節(jié)約型社會,保護環(huán)境,需要“解決人心的問題,已經到了人心所向的地步”。
綜述以上,這則清代的公益廣告,給我們帶來的新聞與傳播以及諸多方面,都有正思和反思的研究價值。因為我們知道,公益廣告是不以營利為目的,而為社會和國家提供免費服務廣告活動。這個公益廣告,由于它歷史的長遠,更具有一定歷史鉤沉的新聞性,所以說它的新聞價值不小。如今,公益廣告已成為社會輿論導向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提高了大眾的生活品質,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還對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產生了重要影響。
如果按照有的學者說那樣科學,每天都咬上帝一口;那么,社會實踐,每天都喂養(yǎng)新聞6c1c75d59ea7d55d00b2bbdae9ccc742b1f335778544f2010fd4f0092756116a理論一口。目前,關于大眾傳播與窄眾傳播,沒有特殊和嚴格的區(qū)分。在美國,窄眾、小眾化媒體已經逐步成為媒體發(fā)展的主要趨。作為大眾傳播的公益廣告,正是以社會發(fā)展進步為價值坐標的。所以,都有著顯著的和強烈的歷史感和時代感。
二、民國時期的公益廣告探析
有一種力量叫文化。公益廣告,就是一種文化。同時,公益廣告也是一種力量。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這是漫長的歷史,讓我們有了這種共同的認知。
社會的倡導、輿論的導向,都是人們在自覺或自覺中接受教育的大課堂。
凝視當下,我們需要“人生底線”教育。這個“底線”,首先就是道德。而道德的底線,就應該是“孝”。對于“底線”易中天先生有自己的高見,他說:“當下中國缺什么?最缺底線。這很可怕。一個人,沒了底線,就什么都敢干。一個社會,沒了底線,就什么都會發(fā)生。腐敗變質的食品,也敢賣;還沒咽氣的病人,也敢埋;喝得迷迷糊糊,那車也敢開;明明里面住著人,那房也敢拆。于是沖突迭起,輿論嘩然。不是“當驚世界殊”,是“世界當驚殊”!奇怪并不奇怪,因為突破的都是底線,比如“惻隱之心”,“敬畏之心”,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原本都是常識,卻被丟到九霄云外。被嚴令禁止的“毒奶粉”,自然會重現(xiàn)江湖。”
說到底,易中天先生認為:底線就是生命線。
對于這種“底線”的維護,歷史上從來都沒有間斷過。民國的這則公益廣告,就是一個實證,它就是以人類理想生活為指歸,以批判精神、審美立場和人文關懷,推動社會發(fā)展,昭示繼承文明。這則廣告是:《百孝篇》。在標題下,注明有:“河南洛陽同善局印送一萬張 郵寄各省善局代為分散并祈敬習字紙”字樣。全文如下:
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順能生孝順子,孝順子弟必明賢。
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謝世即為仙。自古忠臣多是孝,君選賢臣舉孝廉。
盡心竭力孝父母,孝道不獨講吃穿。孝順貴在心中孝,孝親親責莫回言。
惜乎人多不識孝,怎知孝能感動天。福本皆由孝字得,天將孝子另眼觀。
諸事不順因不孝,回心復孝天理還。孝貴乎順無他妙,孝子不分女共男。
人人都可孝父母,孝順父母如敬天。孝子口里出孝語,孝婦面上帶孝顏。
翁婆上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女得淑名先學孝,三從四德孝為前。
孝在鄉(xiāng)黨人欽仰,孝在家中大小歡。孝子逢人就勸孝,孝化風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聲價貴,死后孝名萬古傳。處世惟有孝力大,孝能感動地和天。
孝經孝文把孝勸,孝父孝母孝祖先。父母生子原為孝,能孝就是好兒男。
為人能把父母孝,下輩孝兒照樣還。頭上父母不知孝,不孝愛窮莫怨天。
孝子面帶太和象,人孝出弟自嗚謙。親在應孝不知孝,親死知孝悔后難。
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貴實行不在言。孝字齊家全家樂,孝字治國萬民安。
五谷豐登皆因孝,一孝就是太平年。能孝不在貧合富,善體親心是孝男。
弟兄和睦就是孝,忍讓二字把孝全。孝從難處見真孝,孝容滿面承親顏。
父母雙全正宜孝,孝思鰥寡親影單。趕緊孝來光陰快,親由我孝幫由天。
生前能孝方為孝,死后盡孝枉徒然。孝順傳家孝是寶,孝字門深孝路寬。
孝心一片孝父母,孝性溫和孝味甘。百行萬善孝為首,當知孝字是根原。
念佛行善就是孝,孝仗佛力超九玄。大哉孝字大哉孝,孝矣無窮孝無邊。
是篇句句不離孝,離孝人倫顛倒顛。念得十遍千個教,消災免難百孝篇。
最后用大字:念十遍千孝出口 念百遍萬孝歸心
百善孝為先。中國歷史上宣傳“孝悌”思想,是有著源遠流長的。我們知道:孝,是指還報父母的愛;悌,是指兄弟姊妹的友愛,也包括朋友之間的友愛。歷史上,孔子就非常重視孝悌,并認為“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還有觀點說:“孝悌”不是教條,是培養(yǎng)人性光輝的愛,是中國文化的精神。是的,作為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國,需要這樣的“精神家園”。應該說,這種公益廣告,是很有代表性的,是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的。
1.公益廣告是用信息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傳播活動。公益廣告的實質,就是倡導合理的倫理秩序,傳播文明和明確社會道德的價值取向。公益廣告對于引導公眾態(tài)度、規(guī)范公眾社會行為、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作用。這則廣告的目的,就是喚醒人們的人性與良知。因此,公益廣告應從最基本的人性出發(fā),這也是很早的一個特征。說實話,當今我們的公益廣告太少,作為大眾傳媒絕不能一切都“向錢看”,要肩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
2.隨著我國的社會轉型和改革的攻堅,社會上暴露出一些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的問題。這說明,人們思想空前活躍,大眾的思想觀念和利益訴求日益多樣化、多元化??梢?,越是在這個繁雜、繁難的時候,越需要文化的力量。去年,《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非常及時地誕生了。這對于,構建中國發(fā)展進步之“魂”,起到了決定作用。在當前這個條件下,強化中國公益廣告作為道德建設的一部分,一定會得到社會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3.人類文化史上一切對于外部背景的實在考察,歸宿都是人的自身。人類,只有不斷地探究自身的存在,時刻察詢和審視自己的生存狀況。這個《百孝篇》公益廣告,恰恰就能起到這個作用。現(xiàn)在有很多人呼吁:中國當下“核心價值的凝聚、共同理想的追求、崇高精神的培育、真善美的強烈渴望,已成為當代中國社會的熱切呼喚”。誠然,價值引領、典型示范、文化推動、制度升華是價值體系建設的四個環(huán)節(jié),價值引領是起點。
4.注重提升公益廣告的社會教育功能。突出公益廣告對社會精神文明和道德風尚的引領和教育作用,這是不容忽視的文化力量。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從來沒有今天認知得這么深刻。我們知道,科學來不得主觀臆斷和臆想,最需要的就是實事求是和扎扎實實工作。
以上研究這兩則公益廣告,筆者認為:這不僅是給我們打開了歷史的門窗,不僅回首歷史,更不讓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更讓我們肩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其實,人類有歷史就是一部文化史。人是符號的動物。而符號和媒介不停地在影響人和改造人。
正如,張明新先生所說:“公益”就是“益公”,就是為社會為大眾謀福利。當下,社會需要“益公”,人民也需要“公益”。公益廣告以廣告的形式,傳播并推銷社會正義和倫理道德;不論在過去、現(xiàn)在還是未來,公益廣告都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所以說,這則公益廣告的文化效應是顯而易見的。對此,有學者說:“公益廣告是一種特殊的縮微藝術。”這話應該起各方面的重視。
隨著我國廣告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受眾走過了一個從“新奇”到“厭煩”,又從“厭煩”到“接受”的過程。特別是對公益廣告,不僅僅是“接受”,而且是“歡迎”。當前,對于公益廣告的理論探討也成為熱點,這是一個可喜的好形勢。但是,迄今為止我國的公益廣告還不夠多,發(fā)展也不夠平衡。這里面,有著巨大的潛力。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公益廣告,更應該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種好形式??梢哉f,歷史上的公益廣告,已經給了我們很好的借鑒,并昭示了我們應負有的責任。我們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發(fā)展公益廣告,各媒體都應該肩負起這個社會職能的重任,讓公益廣告真正深入走進廣大受眾的生活。讓這種溝通更富有建設性,更富有人文關懷。
參考文獻:
[1] 段京肅.大眾傳播學——媒介與和社會的關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2] 左明霞.我國公益廣告運作模式初探——兼談國外公益廣告運作模式[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8,(6).
[3] 姜濤.公益廣告的社會功能初探[J].吉林廣播大學學報,2005,(3).
[4] 馬玉梅,周云利.論公益廣告的社會價值[J].學術交流,2000,(2).
[5] 李如意.正視公益廣告的社會功能[J].鄂州大學學報,2005,(5).
[6] 儲兆瑞,宋國華.廣告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公益廣告[J].廣告大觀,2000,(1).
(責任編輯:趙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