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妍
(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浙江杭州,310058)
電影是復(fù)雜的藝術(shù)形式[1],在國際文化交流中起著重要作用:首先,作為文化的原生態(tài)敘述[2],它通過微妙的音像闡釋激發(fā)想象力,使觀眾仿佛親歷異己文化[3];其次,全球化浪潮下涌現(xiàn)的國際電影因豐富的制作人背景而融入多元文化視角,吸引文化背景不同的觀眾。
但是并非每部電影的跨文化輸出都能獲得成功。目前有關(guān)電影跨文化誤讀的研究普遍停留在個人感悟式的分析層面,缺乏系統(tǒng)的分析理論和框架。本研究將觀眾對異國電影觀影過程視為跨文化交流事件,依據(jù)語境理論和關(guān)聯(lián)理論構(gòu)建信息傳遞模型,并通過個案分析證明其解釋力。
從語言學角度來說,電影信息是語言及語境的結(jié)合體:電影字幕和人物對話是語言,非語言信息是語境。語境又可分為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前者包括可被直觀感知、具跨越文化一般性的故事情節(jié)、場景、人物形象、服裝、燈光、拍攝角度、鏡頭時長和音樂風格[4],后者指由情景語境進行邏輯推理等所需的背景知識[5],具有民族典型性。一種意義可通過語言、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中的一種或多種渠道呈現(xiàn)(見圖1,分別以In1,In2和In3表示),表意直接程度依次遞減,意義豐富度、復(fù)雜度和想象性依次遞增。
圖1 電影跨文化觀影過程的信息傳輸模型
跨文化觀影中電影通過上述三種形式輸出的信息會與觀眾的文化心理圖式,即Fowler的“結(jié)構(gòu)化預(yù)期”機制相作用[6]。根據(jù)關(guān)聯(lián)理論[7],跨文化交流是一個心理認知過程,一個文化共同體的知識文化體系中包含人理解世界的“期待結(jié)構(gòu)”,該心理預(yù)期與電影信息相作用時產(chǎn)生兩種作用:一是信息折損,即觀眾對信息文化形式或內(nèi)容不敏感所造成的信息忽略;二是信息扭曲,即觀眾加工、內(nèi)化電影信息時形成的、非電影本身所要傳達的意義。信息折損和扭曲隨表意直接程度的降低而增加,因此觀眾從文化語境獲取的信息折損和扭曲程度最高,情景語境次之,語言最少(如圖1所示,In1’,In2’和In3’分別表示觀眾接受的電影信息,寬度縮減量表示信息減損量,黑色素減少量表示信息扭曲程度)。
電影與觀眾在文化背景上的差異是多方面的,本文著重討論高/低語境差別[8]。低語境文化中信息主要由編碼清晰的信息,即電影的語言和部分情景語境傳播;高語境文化中信息則大量蘊含于物質(zhì)環(huán)境或內(nèi)化于交際個人身上,即電影的部分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以往分析表明[9],中國文化屬于高語境文化,而美國文化屬于低語境文化。兩國文化上信息分布和感知圖式的差異會加劇電影與觀眾心理圖式作用時語境信息的折損和扭曲,導(dǎo)致觀影過程的跨文化交流障礙。
同為以中國文化為主要背景的國際電影《金陵十三釵》和《功夫熊貓》均在中國獲得極高贊譽,前者為2011年國產(chǎn)電影票房冠軍,中國權(quán)威電影評分豆瓣指數(shù)高達8.0/10;后者為2008年電影票房第五,豆瓣指數(shù)為7.9/10。然而,兩部電影在美國卻收獲了截然不同的觀眾評價。歐美權(quán)威電影評論(Meta-critic)數(shù)據(jù)顯示,《金》片在21家媒體評論中得14個負面評分,平均得分低至46/100;《功》片則獲得34家主流媒體的一致正面評分,平均得分為73/100。筆者認為,跨文化交流障礙導(dǎo)致了前者在美國市場的失敗,而后者的成功離不開良好的跨文化信息溝通,下面將通過信息傳遞模型分析來解釋此觀點。
《金》片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敘述了先后逃進教堂避難的殯葬者約翰與十二位妓女救助十二名女學生逃離南京的故事。下面是兩段代表性美國影評:
(1)“該電影缺乏道德敏感性,它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即一部分人(女學生)的生命是否比另一部分人(妓女)更有價值?!?/p>
——《亞利桑那州共和報》(2012-03-29)
(2)“妓女們?yōu)榕畬W生們所做的犧牲太不真實,做作而缺乏說服力?!?/p>
——《好萊塢記者報》(2012-01-24)
摘錄顯示,美國觀眾質(zhì)疑妓女犧牲情節(jié)的邏輯,無法被電影感動。那么被電影感動了的中國觀眾是如何推理情節(jié)的?表1至表4從情景語境、語言、文化語境和意蘊剖析妓女們犧牲的動機和電影表現(xiàn)手法?!耙馓N”指文化語境支持下可從情景語境和語言推出的言外之意,是電影創(chuàng)作者本身所要表達或中國觀眾能感知而美國觀眾不一定能捕捉的微妙意義。
表1-表4顯示,妓女們對女學生的保護是出于對學生及彼此的義氣、母愛情懷、對純潔的愛護、對故土的深情和為他人無私付出的價值觀念。這一切通過哲學層面的人性對比,由“欲揚先抑”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展現(xiàn)。要獲取這種完整意義需觀眾準確把握電影的情景、語言和文化語境,然而《金》片的信息分布并不易于美國觀眾接收。
首先,語言和情景信息量少、文化語境信息量大的信息分布容易產(chǎn)生信息折損。典型例子是表1中語言只有輕描淡寫的“thank you”,文化語境中卻有復(fù)雜的義氣原則。表1-4顯示,意蘊、文化語境部分的信息和語言、情景語境的信息只有部分重疊(見表1與表2各自第2點,表3)甚至沒有重疊(表1、表2各自第1點,表4),因此只有很少的文化語境信息經(jīng)由較清晰的編碼即語言表達。理解這部電影需高語境文化心理圖式,大量高語境信息與美國觀眾的低語境心理圖式作用時被濾去,遭受信息折損,為此美國人無法很好理解妓女們犧牲的動機。
其次,美國觀眾因文化語境的缺失無法對語言和情景信息進行應(yīng)有的推理,產(chǎn)生信息扭曲。以表4為例,語言和情景通過欲揚先抑的手法展現(xiàn)妓女們初時的無恥浪蕩和日后的深情大義。美國人推理出“這種‘轉(zhuǎn)變’是突然而不真實的”,原因是美國文化雖贊同人性復(fù)雜,卻認為人惡轉(zhuǎn)變?yōu)樯剖且粋€不斷改進直至被拯救的漫長過程[10]。而中國語境下人的善惡是辯證互存的,如太極圖式一般可相互轉(zhuǎn)化:妓女們在特殊情境下的善特質(zhì)被激發(fā)出來;這些平凡人不需要成為圣人,也能做出善舉。
相比之下,《功》片的信息分布更為合適美國觀眾,下面以該片哲學思想的信息表達剖析為例(見表5、表6)。
《金》片中文化語境提供重要推理原則,是觀眾從語言和情景提取言外之意的邏輯基礎(chǔ)。但《功》片中文化語境內(nèi)容是語言和情景的直接表達對象。原本抽象的儒、道哲思由具體生動的情景實例和淺顯的語言表達,即信息折損、扭曲量大的文化語境信息轉(zhuǎn)由信息折損、扭曲量低的渠道表達,迎合了美國觀眾的低語境文化心理圖式。為此《功》片的跨文化交流是成功的。
由個案分析可知,以中國為文化背景的國際電影要贏得美國市場,應(yīng)注意整合信息傳遞渠道,進行去語境化處理,使需要指出,去語境化處理并非無損轉(zhuǎn)化信息。因為文化本身是微妙、抽象和詮釋性的信息,而情景和語言是直白、具體和解釋性的信息,前者轉(zhuǎn)化至后者時會稀釋內(nèi)涵意蘊。雖然如此,去語境化處理后觀眾可理解信息總量相較之前還是增加。同時應(yīng)指出,去語境化處理不具無限轉(zhuǎn)化功能,它受到題材和影片類型等外部因素制約。《金》片由于題材嚴肅,即使進行去語境化處理,也不可能將敘事模式改的和《功》片一樣淺顯直白。
表1 義氣
表2 母性關(guān)愛
表3 對家鄉(xiāng)之情
表4 哲學和文學表達層面上的對比
表5 自然無為
表6 有教無類
圖2 去語境化處理
[1] Pramaggiore M,Wallis T.Film:a critical introduction[M]. 7 Great Russell Street:Laurence King Publishing,2005.
[2] Heider K.Ethnographic Film[M].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6.
[3] Nadaner D.Art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The Role of Film in Education[J].Art Education,1981,34(4):6-8.
[4] 彭利元.情景語境與文化語境異同考辨[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1):108-113.
[5] Malinowski B.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M].The meaning of meaning,Ogden C K,Richards I A,London:Routledge,1923.
[6] Fowler R.Literature as social discourse:the practice of linguis?tic criticism[M].Batsfor Academic and Educational,1981.
[7] 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London:Basil Blackwell,1986.
[8] Hall E T.Beyond Culture[M].Garden City,New York:Anchor Press,Doubleday,1976.
[9] 胡超.高語境與低語境交際的文化淵源[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9(4):51-55.
[10] Samovar L A,Porter R E,Mcdaniel E 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200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