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濤,劉玉芬,沈楊彬,金智彧
(淮海工學院化學工程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5)
山麻楂(Gypsophila oldhamiana Miq.),又名山媽菜、長蕊石頭花、長蕊絲石竹、霞草等[1-2],是石竹科石頭花屬植物,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在我國河北、河南、江蘇、山東、陜西及甘肅等地[3]。民間多以其根部入藥[4],具有清熱涼血、消腫止痛、化腐生肌長骨的功效,主治陰虛久瘧、潮熱、煩溫、骨蒸、盜汗、跌打損傷、骨折、外傷等癥[5-6]。植物化學研究表明山麻楂中主要含有黃酮、皂苷、甾醇、脂肪酸、蛋白質(zhì)、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化學成分[7-8]。黃酮類物質(zhì)具有保肝、降壓、抗癌、抗衰老、抗炎、降血糖、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等多種功能,還可有效清除羥自由基等活性氧組分[9-10]。因此山麻楂作為一種野菜資源,不但營養(yǎng)豐富,同時又具有醫(yī)療保健作用,開發(fā)前景廣闊。目前對山麻楂中黃酮類化合物提取工藝的響應(yīng)面法研究未見報道[11]。本實驗以黃酮提取率為考察指標,在單因素試驗基礎(chǔ)上,利用響應(yīng)面法對山麻楂黃酮提取工藝條件進行優(yōu)化,在獲得的最佳工藝條件下,對山麻楂根、莖、葉、花部位的黃酮進行提取和測定,為其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
山麻楂采自連云港市花果山,洗凈在60℃于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中烘干至質(zhì)量恒定,粉碎過40目篩。用石油醚浸泡去色,重復(fù)3次,余下的固體粉末揮發(fā)干備用。
95%乙醇、石油醚(均為分析純) 上海國藥集團;蘆丁標準品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UV-2550 型紫外分光光度計 日本島津公司;RE-5285A型旋轉(zhuǎn)蒸發(fā)儀 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DHG-9240A 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 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KDM型控溫電熱套 浙江舟山海源儀器廠;TDL-4型臺式離心機 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XA-1型固體粉碎機 金壇市科興儀器廠。
1.3.1 黃酮提取工藝流程
山麻楂嫩莖葉→清洗→干燥→粉碎→過篩→脫脂→浸提→離心→上清液→收集合并→測黃酮提取率。
準確稱取處理好的干燥山麻楂粉末0.5g,根據(jù)試驗設(shè)計條件,加入50%乙醇溶液提取2次,收集提取液、濃縮定容。
1.3.2 黃酮含量的測定
以蘆丁為標樣,按文獻[12]方法測定黃酮含量。移取一定量的黃酮提取液于25mL比色管中,加入70%乙醇定容,搖勻。在363nm處以試劑空白為參比測定吸光度,根據(jù)標準曲線方程計算黃酮含量和黃酮提取率。蘆丁標準曲線回歸方程為A= 0.0261+0.0287x,相關(guān)系數(shù)R=0.9980,式中x為蘆丁質(zhì)量濃度,范圍為5.0~32mg/L,A為吸光度。
1.3.3 單因素試驗
分別以不同的乙醇體積分數(shù)、液料比、提取溫度、提取時間以及提取次數(shù)為單因素進行試驗,考察其對山麻楂中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1.3.4 Box-Behnken試驗設(shè)計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chǔ)上,確定Box-Behnken設(shè)計的自變量,以山麻楂總黃酮提取率為響應(yīng)值,通過響應(yīng)面分析對提取條件進行優(yōu)化。試驗因素水平編碼設(shè)計見表1。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Design Expert 8.05統(tǒng)計軟件分析。
表 1 山麻楂黃酮提取工藝響應(yīng)面優(yōu)化試驗因素水平表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used in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2.1.1 乙醇體積分數(shù)對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在提取溫度70℃、提取時間60min、提取2次、液料比20:1的條件下,加入不同體積分數(shù)乙醇溶液提取黃酮,所得結(jié)果見圖1。隨乙醇體積分數(shù)的增大,黃酮提取率開始增大,在乙醇體積分數(shù)50%時,黃酮提取率最高,隨后下降。這可能是乙醇體積分數(shù)較高時,脂溶性雜質(zhì)溶出增多并與黃酮類物質(zhì)競爭溶劑[13],從而使黃酮提取率下降。
圖 1 乙醇體積分數(shù)對黃酮提取率的影響Fig.1 Effect of ethanol concentration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flavonoids
2.1.2 提取時間對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在提取溫度70℃、液料比20:1、乙醇體積分數(shù)50%、提取2次的條件下,考察提取時間對黃酮提取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2。隨著提取時間的增加,黃酮提取率呈正向增長趨勢,在提取時間小于100min時,隨時間延長,黃酮提取率升高顯著,達到100min后,繼續(xù)增加提取時間,黃酮提取率增長緩慢,110min達最大值,隨后略有下降,可能黃酮浸出率達到了動態(tài)平衡,部分山麻楂黃酮被氧化所致。
圖 2 提取時間對黃酮提取率的影響Fig.2 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flavonoids
2.1.3 提取溫度對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在提取時間60min、液料比20:1、乙醇體積分數(shù)50%、提取2次條件下,考察提取溫度對黃酮提取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3。隨著提取溫度的升高,黃酮提取率增加,超過70℃后,黃酮提取率下降。在高溫環(huán)境下,黃酮類物質(zhì)易于氧化,而且溫度高時雜質(zhì)的溶出量也會增加,導致提取率下降。
圖 3 提取溫度對黃酮提取率的影響Fig.3 Effect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flavonoids
2.1.4 液料比對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在提取溫度70℃、提取時間60min、乙醇體積分數(shù)50%、提取2次的條件下,考察液料比對黃酮提取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4。黃酮提取率隨著液料比的增加而上升,在液料比超過25:1后,黃酮提取率下降。溶劑用量少,黃酮溶出量小,提取不完全,溶劑用量過大,成本增加,綜合考慮經(jīng)濟因素和后續(xù)工藝的簡化,液料比25:1為宜。
圖 4 液料比對黃酮提取率的影響Fig.4 Effect of solvent-to-solid ratio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flavonoids
2.1.5 提取次數(shù)對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圖 5 提取次數(shù)對黃酮提取率的影響Fig.5 Effect of extraction number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flavonoids
在提取溫度70℃、提取時間60min、乙醇體積分數(shù)50%、液料比20:1的條件下,考察提取次數(shù)對黃酮提取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5。隨提取次數(shù)的增加,黃酮提取率明顯增加,提取次數(shù)達到2次后,再增加提取次數(shù)黃酮提取率變化不明顯,說明山麻楂黃酮經(jīng)過2次提取后已接近完全。因此,從減少操作環(huán)節(jié),節(jié)約成本考慮,黃酮重復(fù)提取2次為宜。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chǔ)上,根據(jù)Box-Behnken試驗設(shè)計原理,選擇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液料比進行三因素三水平的響應(yīng)面分析方法,確定黃酮最佳提取條件,結(jié)果見表2。將所得的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Design Expert軟件進行多元回歸擬合,得到黃酮提取率對提取溫度A、提取時間B、液料比C的二次多項回歸方程:
黃酮提取率/%=2.6308-0.0334A+0.0175B+0.0529C-0.0368AB-0.1655AC+0.0193BC-0.1107A2-0.1044B2-0.1692C2
表 2 山麻楂黃酮提取工藝響應(yīng)面優(yōu)化試驗設(shè)計及結(jié)果Table 2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ults for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回歸模型的響應(yīng)曲面見圖6。從響應(yīng)面分析圖上看,在所選實驗條件范圍內(nèi)存在響應(yīng)面最高點。圖6a表明,當液料比固定為25:1(mL/g)時,隨提取時間和溫度的增加黃酮提取率呈上升趨勢,當提取溫度和時間達到68.29℃和111.12min時,黃酮提取率達到最大值,此后沒有進一步提高而是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時間長、溫度高使黃酮分解。由等高線可知,沿提取溫度軸向等高線相對密集,說明提取溫度對黃酮提取率的影響比時間大。等高線呈橢圓形,表明兩因素交互作用較強,影響顯著[15]。圖6b表明,黃酮提取率隨液料比和溫度的提高快速增加,在液料比為26.82:1(mL/g)、溫度為65.76℃附近可以達到響應(yīng)值最高點。等高線呈橢圓形,表明兩因素有明顯的交互作用,影響顯著,且液料比(等高線較密集)對黃酮提取率的影響明顯大于提取溫度。圖6c表明,黃酮提取率隨液料比和時間的增加先增大后減小。等高線圖表明,液料比對響應(yīng)值的影響比時間影響顯著。在液料比25.79:1(mL/g)、時間111.09min附近可以達到響應(yīng)值最高點。
表 3 回歸模型的方差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the established regression model
圖 6 各兩因素交互作用對黃酮提取率影響的響應(yīng)面及等高線Fig.6 Response surface and contour plots showing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on three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flavonoids
通過軟件Design-Expert求解回歸方程,得到山麻楂總黃酮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提取溫度65.09℃、提取時間112.08min、液料比27.04:1(mL/g),黃酮提取率的預(yù)測值為2.652%。考慮實際操作,將實驗條件修改為提取溫度65℃,提取時間112min、液料比27:1(mL/g)。在此條件下將樣品量放大20倍重復(fù)提取3次,測定實際提取率為2.649%,與預(yù)測值基本吻合,偏差較小。說明得到的回歸模型與實際情況擬合很好,進一步驗證了該模型的可行性。
在最佳工藝條件下,分別對山麻楂根、莖、葉、花不同部位的黃酮進行提取測量,結(jié)果表明,山麻楂不同部位的黃酮含量差異較大,含量從高至低依次是:葉(5.264%)>花(2.983%)>莖(2.145%)>根(1.861%)。山麻楂葉中總黃酮的含量約為地下部分的3倍,說明增加光照有利于黃酮的合成。嫩葉部分接受光能較多,合成了較多的黃酮,莖部接受光能少,根部位基本上不接受光照,其黃酮含量較低。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chǔ)上,利用響應(yīng)面法建立了山麻楂中黃酮提取率與溫度、時間、液料比之間關(guān)系的二次多項回歸模型,經(jīng)驗證該模型擬合程度高,準確有效。優(yōu)化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藝修正條件為提取溫度65℃、提取時間112min、液料比27:1(mL/g),在此條件下得到的實際黃酮提取率與預(yù)測值基本吻合,說明Box-Behnken設(shè)計法用于山麻楂中黃酮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篩選是可行的,能較好地預(yù)測山麻楂黃酮的提取率。山麻楂黃酮含量從部位分布來看,葉含量均高于根、莖、花部分,針對山麻楂黃酮類成分的開發(fā)利用應(yīng)重點選擇葉片部位,花、莖、根部中黃酮類成分含量雖然較葉低,但也具有重要的經(jīng)濟價值,也可作為獲取黃酮類成分的重要原料。
[1] 中國科學院編. 中國植物志[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77.
[2] 中國科學院編. 東北草本植物志[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4.
[3] 王康滿. 食療保健山野菜: 長蕊石頭花[J]. 特種經(jīng)濟動植物, 2009(2): 41.
[4] 羅建光, 何麗麗, 孔令義. 絲石竹的化學成分[J]. 中國天然藥物, 2006, 4(5): 382-384.
[5] 孫敬勇, 仲英, 左春旭, 等. 霞草中化學成分的分離與結(jié)構(gòu)鑒定[J]. 藥學學報, 2005, 40(11): 994-996.
[6] 田桂紅, 周玲, 胡志力, 等. 霞草總苷對S180和H22實體瘤的抑制作用[J]. 山東中醫(yī)雜志, 2008, 27(1): 50-54.
[7] 楊尚軍, 仲英, 駱宏豐. 霞草根化學成分的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 1999, 24(11): 680-381.
[8] 耿敬章, 李春華, 仇農(nóng)學. 霞草的成分分析及營養(yǎng)評價[J]. 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 2005(8): 41-43.
[9] 劉蕊. 黃酮類化合物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黑龍江醫(yī)藥, 2010, 23(2): 234-236.
[10] 耿敬章, 馮君琪. 黃酮類化合物的生理功能與應(yīng)用研究[J]. 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 2007(7): 19-21.
[11] 王曉杰, 苑函, 馬越, 等. 霞草總黃酮的提取工藝研究[J]. 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 2010, 49(5): 1188-1190.
[12] 劉玉芬, 夏海濤, 楊樹平.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劍麻花中總黃酮的含量[J]. 食品科學, 2005, 26(9): 418-419.
[13] 朱珠, 冷進松. 響應(yīng)面分析法優(yōu)化仙人掌黃酮提取工藝[J]. 食品科學, 2010, 31(22): 185-189.
[14] 歐陽輝, 余佶, 張永康. 纖維素酶提取湘西椪柑皮中總黃酮的工藝優(yōu)化研究[J]. 食品科學, 2010, 31(12): 67-70.
[15] 張玉香, 屈慧鴿, 楊潤亞, 等. 響應(yīng)面法優(yōu)化藍莓葉黃酮的微波提取工藝[J]. 食品科學, 2010, 31(16): 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