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思遠, 鐘雪云, 謝思明, 羅 楓
(1 廣東醫(yī)學院病理學教研室,廣東 湛江524023;2 暨南大學醫(yī)學院病理學教研室,廣東 廣州510632;3清遠市人民醫(yī)院病理科,廣東 清遠511518)
目前臨床上對食管鱗狀細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ESCC)主要采用手術切除結合術后放化療的治療方案。隨著腫瘤化療藥物的廣泛應用,腫瘤治療過程中產(chǎn)生的耐藥性問題越來越突出,已成為腫瘤聯(lián)合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1]。腫瘤細胞的多藥耐藥(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指腫瘤細胞對多種具有不同結構和作用靶位的抗腫瘤藥物產(chǎn)生耐藥性[2]。研究發(fā)現(xiàn),ATP 結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轉運蛋白家族成員:ABCB1(ATP-binding cassette,subfamily B,member 1)基因編碼的P 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ABCC2(ATP-binding cassette,subfamily C,member 2)基因編碼的多藥耐藥相關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MRP2)通過水解ATP 獲得能量依賴性的跨膜藥物外排泵的功能,可將抗腫瘤藥物逆濃度從細胞內(nèi)泵出到細胞外,降低細胞內(nèi)藥物濃度并導致腫瘤細胞產(chǎn)生多藥耐藥(multidrug resistance,MDR)[3-4]。研究發(fā)現(xiàn)抗凋亡蛋白B 細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在腫瘤細胞中高表達,可阻斷多種化療藥物誘導的腫瘤細胞凋亡[5]。P-gp、MRP2、Bcl-2 與腫瘤多藥耐藥密切相關,在腫瘤化療耐藥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Yamada 等[6]發(fā)現(xiàn),編碼P-gp 的ABCB1 基因是Wnt 通路效應元件TCF4/β-catenin 復合物的一個直接目的基因,TCF4/β-catenin 途徑的激活可促進P-gp 表達增加。Lim 等[7]研究發(fā)現(xiàn),將與ATP 競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催化活性部位的ATP 競爭性GSK-3 抑制劑6-溴靛玉紅-3'-肟(6-bromoindirubin-3'-oxime,BIO)作用于細胞會導致β-catenin、P-gp 和MRP2 的表達增加,β-catenin 在胞漿及胞核內(nèi)出現(xiàn)累積,P-gp 對其底物的轉運功能增強,同時還激活了ABCB1 基因的啟動子。
本研究將ATP 競爭性GSK-3 抑制劑BIO 作用于ESCC 細胞后,檢測β-catenin 與P-gp、MRP2 和Bcl-2 表達之間的關系,細胞內(nèi)游離ATP 水平的改變對P-gp 轉運功能的影響,研究GSK-3β 活性和細胞內(nèi)游離ATP 能量水平的改變與ESCC 的MDR的關系,以期為腫瘤臨床治療尋找新的靶點。
1.1 細胞來源 人類食管鱗癌細胞系EC-109 由汕頭大學醫(yī)學院饋贈。
1.2 主要試劑 RPMI-1640 培養(yǎng)液購自Gibco;新生胎牛血清購自杭州四季青公司,CY3 標記山羊抗小鼠IgG、BCA 法蛋白質定量測定試劑盒和ATP 檢測試劑盒均購自上海碧云天公司;鼠抗人MRP2 單克隆抗體購自Abcam;鼠抗人P-gp 單克隆抗體和鼠抗人β-catenin 單克隆抗體和鼠抗人Bcl-2 單克隆抗體均購自Santa Cruz;羅丹明123 染色試劑盒購自南京凱基公司;二甲基亞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購自北京普博欣公司;BIO 購自Sigma。
2.1 細胞培養(yǎng) 人類食管鱗癌細胞EC-109 按常規(guī)方法培養(yǎng)于含10%小牛血清、1 ×105U/L 含青霉素和100 mg/L 鏈霉素的RPMI-1640 培養(yǎng)液完全培養(yǎng)基中,置于5% CO2、37 ℃恒溫密閉式培養(yǎng)箱(相對濕度為95%)內(nèi),倒置顯微鏡觀察生長情況。約3~4 d 傳代1 次,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用于實驗。
2.2 細胞處理 EC-109 細胞常規(guī)培養(yǎng)后,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制備成細胞懸液,將2.8 ×108/L EC-109 細胞1 mL 接種到培養(yǎng)瓶中,48 h 后根據(jù)不同組別分別加入2 mL 含不同濃度BIO 藥液的RPMI-1640 培養(yǎng)液或無BIO 藥液的RPMI-1640 培養(yǎng)液,使BIO 的終濃度分別為1 μmol/L 和2 μmol/L,無藥液組為空白對照組(藥物劑量的選擇參考文獻[7-8])。24 h 后將6 孔板從培養(yǎng)箱內(nèi)取出,倒置顯微鏡下觀察活細胞形態(tài)。
2.3 免疫熒光細胞化學 加入BIO 處理細胞24 h后取出有細胞的蓋玻片,PBS 洗5 min ×3 次,丙酮冰上固定細胞10 min,山羊血清封閉75 min,加入適量按適當比例稀釋的Ⅰ抗(MRP2、P-gp、β-catenin 和Bcl-2 抗體的稀釋濃度均為1∶100),4 ℃冰箱孵育過夜,滴加適量的Cy3 標記Ⅱ抗(稀釋比例1∶100),室溫孵育1 h(避光),緩沖甘油封片,用PBS 代替Ⅰ抗為陰性對照,其它步驟相同。運用專業(yè)CCD 圖像采集系統(tǒng)在顯微鏡下對各實驗組的免疫熒光細胞化學結果隨機選取5 個以上的200 倍視野進行圖像采集。應用Image-Pro Plus 6.0 專業(yè)圖像分析軟件,對所采集的熒光圖片進行圖像分析,計算陽性區(qū)域的平均吸光度(mean absorbance)值;以平均吸光度值代表各蛋白的熒光強度,反映各個蛋白的表達情況。
2.4 羅丹明123 染色試劑盒檢測P-gp 轉運功能
加入BIO 處理細胞24 h 后常規(guī)消化細胞脫壁,細胞懸液離心管內(nèi)離心,各用PBS 洗滌3 次。將細胞制備成細胞懸液重懸于無血清RPMI-1640 培養(yǎng)基中,細胞計數(shù)為1 ×109/L。加入羅丹明123 染液,濃度為4 mg/L,37 ℃、5% CO2細胞培養(yǎng)箱孵育20 min。離心后以PBS 洗滌3 次。重懸細胞于培養(yǎng)基中,37 ℃、5% CO2培養(yǎng)60 min。流式細胞儀檢測,激發(fā)波長490 nm,發(fā)射波長530 nm;熒光顯微鏡觀察,滴加100 μL 上述混合液于載玻片上,激發(fā)濾光片波長488 nm,阻斷濾光片波長515 nm 觀察,拍照。
2.5 ATP 檢測試劑盒檢測細胞內(nèi)游離ATP 濃度
加入BIO 處理細胞24 h 后吸除培養(yǎng)液,以PBS 洗滌3 次。6 孔板每孔加入200 μL 裂解液裂解細胞,使用細胞刮刮凈6 孔板上的細胞,收集細胞碎片和裂解液于離心管。4 ℃、12 000 ×g 離心10 min,取上清,用于后續(xù)的測定。把ATP 標準溶液用ATP 檢測裂解液稀釋成0.1 μmol/L、1 μmol/L、10 μmol/L、20 μmol/L 濃度梯度。加100 μL ATP 檢測工作液到檢測孔內(nèi)。室溫放置3 ~5 min,以使本底ATP 全部被消耗,從而降低本底。在檢測孔內(nèi)加上50 μL 樣品或標準品,迅速用微量移液器混勻,間隔2 s 后,立即用酶標儀檢測相對發(fā)光單位(relative light unit,RLU)值,同時用酶標儀以562 nm 檢測樣品的吸光度。根據(jù)標準品所測得的RLU 值制作標準曲線,根據(jù)ATP標準曲線計算出樣品內(nèi)ATP 的量。BCA 法按試劑盒說明書制作蛋白質標準曲線,根據(jù)樣品所測得的吸光度計算樣品內(nèi)蛋白質的量。
運用SPSS 13.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均數(shù)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BIO 組β-catenin 和Bcl-2 在胞漿中的表達增強,并且β-catenin 出現(xiàn)胞核內(nèi)累積(P <0.01);MRP2 在胞漿和胞膜中表達增強(P <0.01);P-gp 在胞漿和胞膜中表達減弱(P <0.01),見圖1、2。
Figure 1. The immunofluorescence cytochemistry showing the expression of MRP2,P-gp,β-catenin and Bcl-2 in EC-109 cells(CY3 staining,×200).圖1 免疫熒光細胞化學檢測EC-109 細胞內(nèi)β-catenin、Bcl-2、MRP2 和P-gp 的表達
Figure 2. The mean absorbance of immunofluorescence of β-catenin,Bcl-1,MRP2 and P-gp in ESCC cells. ±s.n=3. **P <0.01 vs control group;▲▲P <0.01 vs BIO (1 μmol/L)group.圖2 ESCC 細胞內(nèi)β-catenin、Bcl-2、MRP2 和P-gp 免疫熒光的平均吸光度值
與對照組相比,1 μmol/L 和2 μmol/L BIO 處理組細胞內(nèi)羅丹明123 的熒光強度減弱(P <0.05),而這兩組之間無顯著差別(P >0.05),見圖3。
Figure 3.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rhodamine 123 in ESCC cells. ±s.n=4. * P <0.05 vs 0 μmol/L.圖3 ESCC 細胞內(nèi)羅丹明123 的熒光強度
2 μmol/L BIO 組細胞內(nèi)游離ATP 濃度高于1 μmol/L BIO 組和對照組(P <0.05),而1 μmol/L BIO 組與對照組之間無顯著差別(P >0.05),見圖4。
Figure 4. The free ATP concentration in ESCC cells. ±s. n =3. * P <0.05 vs 0μmol/L or 1 μmol/L.圖4 ESCC 細胞內(nèi)游離ATP 濃度
β-catenin 是與細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的Wnt 信號通路的關鍵信號元件。β-catenin 在胞漿和胞核的蓄積是Wnt 通路被激活的標志。當Wnt 通路被激活時,GSK-3β 的活性受到抑制,β-catenin 泛素化障礙,β-catenin 在胞漿中累積,并進入細胞核,與淋巴細胞增強子或T細胞因子(lymphoid enhancer factor / T cell factor,LEF/TCF)結合,調節(jié)目的基因的表達,促進細胞增殖,對抗凋亡,促進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9]。本研究運用GSK-3 抑制劑BIO 處理食管鱗癌EC-109 細胞后,BIO 組與對照組相比,β-catenin 在胞漿及胞核中的表達增強,并且β-catenin 在胞核內(nèi)出現(xiàn)累積,與Lim 等[7]和Chang 等[8]的研究結果相符;提示使用BIO 處理ESCC 細胞后,GSK-3β 的活性被抑制,導致β-catenin 的降解發(fā)生障礙,從而使β-catenin在細胞漿及胞核內(nèi)出現(xiàn)累積。而β-catenin 作為TCF/β-catenin 途徑的關鍵信號元件,其在胞漿及胞核中的表達增強,提示TCF/β-catenin 途徑被激活。同時,運用BIO 處理食管鱗癌EC-109 細胞后,免疫熒光細胞化學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加藥組抗凋亡蛋白Bcl-2 在胞漿中的表達增強。Yan等[10]在ESCC 細胞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STAT3 是TCF/β-catenin 途徑的靶基因,隨著β-catenin 在胞漿和胞核內(nèi)的累積,TCF/β-catenin 途徑被激活,從而上調STAT3 的表達;同時已有的研究還證實,bcl-2 是STAT3 的靶基因[11]。因此,本研究運用GSK-3 抑制劑BIO 處理食管鱗癌EC-109 細胞,激活TCF/β-catenin 途徑后,可能上調EC-109 細胞內(nèi)STAT3的表達,從而間接上調了Bcl-2 的表達。
本研究運用BIO 處理ESCC 細胞后,與對照組相比,加藥組MRP2 在胞漿和胞膜中表達增強,與Lim等[7]的研究結果相符。然而卻意外發(fā)現(xiàn)P-gp 在胞漿和胞膜中表達減弱,與Lim 等[7]以及Yamada 等[6]的研究結果不相符;提示在ESCC 細胞中,BIO 處理ESCC 細胞激活TCF/β-catenin 途徑后,P-gp 的表達還受到其它因素的調控。P-gp 表達與TCF/β-catenin 途徑的關系還需繼續(xù)進行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運用BIO 處理ESCC 細胞后,分別運用流式細胞術檢測ESCC 細胞內(nèi)P-gp 轉運底物羅丹明123 在細胞內(nèi)的熒光強度以及運用ATP 檢測試劑盒檢測ESCC 細胞內(nèi)游離ATP 水平。流式細胞術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1 μmol/L 與2 μmol/L BIO 組細胞內(nèi)羅丹明123 的熒光強度減弱,提示使用BIO處理ESCC 細胞后,P-gp 對其作用底物的轉運功能增強,與Lim 等[7]的研究結果相符。而2 μmol/L BIO組內(nèi)的ESCC 細胞內(nèi)游離ATP 濃度高于1 μmol/L BIO 組以及對照組的ESCC 細胞內(nèi)游離A1 μmol/L與2 μmol/L BIO 組TP 濃度,提示2 μmol/L BIO 處理ESCC 細胞后,細胞內(nèi)游離ATP 水平增加。
1 μmol/L BIO 處理ESCC 細胞后,P-gp 在胞漿和胞膜中表達減弱;同時流式細胞術的結果顯示,P-gp 介導的轉運功能增強。但是由于1 μmol/L BIO組細胞內(nèi)游離ATP 水平與對照組無顯著差別,因此不能判斷是否是因為使用BIO 處理ESCC 細胞后,BIO 通過與ATP 競爭GSK-3β 的ATP 結合位點,在抑制GSK-3β 活性的同時,通過改變細胞內(nèi)游離ATP 水平,使ATP 能量依賴性的ABC 轉運蛋白P-gp 的轉運功能增強。細胞內(nèi)游離ATP 水平的改變與ATP 能量依賴性的P-gp 蛋白轉運功能之間的關系以及ATP 競爭性GSK-3 抑制劑BIO 對其轉運功能的調控機制還需繼續(xù)進行深入的研究。
MRP2、P-gp 和Bcl-2 與腫瘤MDR 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在腫瘤MDR 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本研究運用BIO 處理ESCC 細胞后,激活了TCF/β-catenin 通路,增加了MRP2 和Bcl-2 的表達,增強了P-gp 對其作用底物的轉運功能,提示BIO 處理ESCC 細胞后增強了細胞的MDR。這為進一步闡明ABC 轉運蛋白在腫瘤細胞多藥耐藥中的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1] Falasca M,Linton KJ. Investigational ABC transporter inhibitors[J]. 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2012,21(5):657-666.
[2] Wind NS,Holen I.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from in vitro models to clinical studies[J]. Int J Breast Cancer,2011,2011:967419.
[3] Sun YL,Patel A,Kumar P,et al. Role of ABC transporters in cancer chemotherapy[J]. Chin J Cancer,2012,31(2):51-57.
[4] Sodani K,Patel A,Kathawala RJ,et al. 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s in multidrug resistance[J]. Chin J Cancer,2012,31(2):58-72.
[5] Patel MP,Masood A,Patel PS,et al. Targeting the Bcl-2[J]. Curr Opin Oncol,2009,21(6):516-523.
[6] Yamada T,Takaoka AS,Naishiro Y,et al. Transactivation of the multidrug resistance 1 gene by T-cell factor 4/beta-catenin complex in early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J]. Cancer Res,2000,60(17):4761-4766.
[7] Lim JC,Kania KD,Wijesuriya H,et al. Activation of β-catenin signalling by GSK-3 inhibition increases p-glycoprotein expression in brain endothelial cells[J]. J Neurochem,2008,106(4):1855-1865.
[8] Chang HW,Roh JL,Jeong EJ,et al. Wnt signaling controls radiosensitivity via cyclooxygenase-2-mediated Ku expression in head and neck cance[J]. Int J Cancer,2008,122 (1):100-107.
[9] Lam AP,Gottardi CJ. β-catenin signaling:a novel mediator of fibrosis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J]. Curr Opin Rheumatol,2011,23(6):562-567.
[10] Yan S,Zhou C,Zhang W,et al. β-catenin/TCF pathway upregulates STAT3 expression in 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 Cancer Lett,2008,271(1):85-97.
[11] Huang S,Chen M,Shen Y,et al. Inhibition of activated Stat3 reverses drug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in gastric cancer cells[J]. Cancer Lett,2012,315(2):19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