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禮建 黃 芬 王茂峰 萬汝根 浙江省東陽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東陽 322100
狼瘡性腎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 ematosus,SLE)累及腎臟而出現(xiàn)不同病例類型的免疫性損害的一種疾病,是SLE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fā)癥[1],約有70%以上的患者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管型尿等臨床表現(xiàn),其中50%可發(fā)展為尿毒癥[2],所引起的腎功能衰竭是患者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尤為重要。本研究通過測定尿電導率、24h尿蛋白及Scr,分析探討各項指標與SLE病程的關系,為早期臨床診斷提供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4年4月—2009年10月在我院風濕免疫科就診的患者,根據(jù)1997年美國風濕學會(ANA)修訂的分類標準[3]確診的SLE患者165例,年齡18~69歲,平均 31.67歲,男20例,女145例。排除心血管、腦疾病及原發(fā)性腎病患者。按SLE病程分為初診組45例,<5年組50例,5~10年組38例,>10年組32例。同時選取健康體檢者50名為對照組,其中男8名,女子42名,平均年齡33.5歲,無腎炎病史。
1.2 儀 器 UF-1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產(chǎn),所用試劑為配套試劑;7600-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日立公司生產(chǎn),所用試劑為上海復星長征公司產(chǎn)品,質(zhì)控校準品;IMMAGE800特定蛋白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所用試劑為配套試劑。
1.3 檢測指標及方法
1.3.1 尿電導率測定 兩組均取晨尿10mL,用UF-1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測定。
1.3.2 24h Pro測定 患者于檢查前日上午8時膀胱排空,然后計時,至次日8時為止,收集全部尿液,準確測量尿液總量,取20mL尿液混勻后在IMMAGE800特定蛋白分析儀上進行檢測。
1.3.3 Scr測定 清晨空腹靜脈采血5mL,3000r/min離心10min,分離血清,在日立7600-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10.0統(tǒng)計軟件。數(shù)據(jù)以(±s) 表示,采用兩樣本均數(shù)比較的t檢驗,多樣本方差分析及相關分析。
初診組與對照組的尿電導率、24h Pro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兩組Scr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程<5年組、5~10年組及>10年組的尿電導率、Scr及24h Pro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在SLE四個不同病程組中,尿電導率和Scr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病程<5 年組、5~10年組和>10年組 24h pro與初診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正常對照組與165例LN患者尿電導率、Scr及24h Pro比較(±s)
表1 正常對照組與165例LN患者尿電導率、Scr及24h Pro比較(±s)
注:與正常組比較,*P<0.01;與初診組比較,▲P<0.05;與 >10 年組比較,△P<0.01
組 別對照組初診組<5年組5~10年組>10年組n/例50 45 50 38 32尿電導率/(ms/cm)20.70±4.80 18.02±3.32*16.50±3.02*△14.51±2.80*▲△11.41±2.72*▲Scr/(umoL/L)64.92±13.26 67.55±16.87 112.59±73.80*▲△201.52±103.45*▲△245.96±110.73*▲24h Pro/(g/24h)0.09±0.01 2.62±0.92*2.20±0.84*▲2.12±0.54*▲2.08±0.69*▲
尿電導率代表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點電荷,與質(zhì)點的種類、大小無關,主要反映標本的離子在溶液中的導電能力強弱,與溶液中所含電解質(zhì)濃度、電荷強度成正比[3]。路西春等[4]對滲透壓與電導率的關系及尿崩癥患者研究表明,尿滲透壓與電導率高度相關(r=0.97),而滲透壓反映腎臟濃縮稀釋功能的基本理論依據(jù)。因此尿電導率可用于評價腎臟濃縮功能。本組資料顯示,LN 初診組、<5年組、5~10年組和>10年組的電導率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P<0.01),且四組LN患者尿電導率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由于LN在各種病理情況下引起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壓力下降,促使腎小管充分回收原尿中的水和鈉,引起少尿及水鈉潴留,尿鈉、尿鈣下降,使尿電導率下降,隨著LN病程延長,尿電導率呈進行性下降。
Scr是目前公認的評價腎臟功能受損的重要指標,但不能充分反映腎功能狀況。由于腎臟有較大的儲備能力,只有在腎小球濾過率下降50%時,血清肌酐水平才出現(xiàn)明顯升高。本組資料顯示,LN初診組的Scr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四組LN患者的Scr各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并隨著病程延長,進行性上升。
24h Pro一直是診斷病理性蛋白尿的金標準。本實驗表明,尿蛋白在LN患者中出現(xiàn)早且持續(xù)時間長,幾乎延續(xù)LN的早、中、晚各期,均表現(xiàn)為中度蛋白尿(1~3g/24h)。在初診患者組24h Ppro值明顯高于其他三組,可能為藥物治療后表現(xiàn),由于研究病例較少且均經(jīng)過正規(guī)藥物治療,故未發(fā)現(xiàn)24h Pro≥3.5g/24h的病例,對其預后仍需進一步觀察。
[1]金歐陽,孫凌云.狼瘡腎炎病理學分型進展[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7,11(3):185-188.
[2]王海燕.腎臟病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860-861.
[3]梅敏,梁潔玲,李海珠.尿液分析中電導率的臨床意義[J].醫(yī)學檢驗與臨床,2006(2):29-30.
[4]路西春,劉正祥,李力,等.電導率對腎臟濃縮稀釋功能檢測意義[J].臨床檢驗雜志,2005,23(5):3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