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甫,高萬勤
原發(fā)性肝癌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作為一線非根治性治療,國內臨床上最常用。因此如何預防和減輕介入治療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也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TACE術后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發(fā)熱、肝區(qū)隱痛不適等,其中又以惡心、嘔吐最為常見,不僅影響患者術后進食及恢復,如果術中出現(xiàn)惡心、嘔吐會影響手術順利完成,嚴重的還會造成誤吸、窒息甚至死亡。本研究通過對手術前后應用止吐藥預防惡心、嘔吐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評價其預防嘔吐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132例均為原發(fā)性肝癌,男121例,女11例,年齡31~87歲,平均49歲。其中病理證實17例,余經AFP、CT、MRI或DSA證實為原發(fā)性肝癌,Karnofsky評分均>80分。
1.2觀察方法介入化療及栓塞用藥全部為5-氟尿嘧啶1 000 mg,奧沙利鉑200 mg,吡柔比星50 mg 3種藥物,以及碘化油10 mL,給藥方式為經導管選擇肝固有動脈一次性注射。止吐方法分為4組:A組(33例)術前應用阿扎司瓊氯化鈉注射液50 mL,B組(33例)術前應用鹽酸甲氧氯普胺20 mg,C組(33例)術后應用阿扎司瓊氯化鈉注射液50 mL,D組(33例)術后應用鹽酸甲氧氯普胺20 mg。在行介入手術前20 min或術后經靜脈輸入。4組觀察手術當天及術后2 d情況及其產生的不良反應。
1.3觀察指標惡心:0級:無惡心;I級:輕度惡心,但不影響進食及正常生活;Ⅱ級:中度惡心,影響進食及正常生活;Ⅲ級:重度、頻繁惡心不能進食,需要臥床。嘔吐:0級:無嘔吐;I級:嘔吐1~2次/d;Ⅱ級:嘔吐3~5次/d;Ⅲ級:嘔吐>5次/d。
1.4觀察標準根據(jù)1990年歐洲臨床腫瘤會議推薦的標準進行療效評價[1]。惡心的分級分完全控制(CR):0級,部分控制(PR):I級,輕微控制(MR):Ⅱ級,未控制(F):Ⅲ級,以完全控制為有效控制;根據(jù)嘔吐的分級分完全控制(CR):0級,部分控制(PR):I級,輕微控制(MR):Ⅱ級,未控制(F),Ⅲ級,以完全控制+部分控制為有效控制。
2.1惡心控制情況經過統(tǒng)計學分析,A組較C組、B組較D組有差異,以術后第1日最為顯著。見表1。
表1 各組術后3 d惡心控制效果比較(CR) 例(%)
2.2嘔吐控制情況經過統(tǒng)計學分析,A組較C組、B組較D組有差異,以術后第1日最為顯著。見表2。
表2 各組術后3 d嘔吐控制效果比較(CR+PR) 例(%)
2.3不良反應4組3 d內均未出現(xiàn)皮疹、頭暈、頭痛,未出現(xiàn)肌張力高、震顫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椎體外系反應。部分病人腹痛、腹脹、便秘,考慮與介入治療相關,給予對癥處理后改善。
惡心、嘔吐是腫瘤化療常見不良反應之一?;熆赏ㄟ^以下途徑誘發(fā)嘔吐[2]:①血液中的化療藥可作用于腦中樞催吐化學感受區(qū)(5-HT 受體存在于此區(qū)),興奮嘔吐中樞,激發(fā)嘔吐發(fā)生;②化療可使小腸嗜鉻細胞釋放5-HT,并通過作用于5-HT受體而引起迷走傳入神經興奮,導致嘔吐。本研究中的化療藥物都有一定的惡心、嘔吐不良反應,從每組的療效觀察,療效呈逐日遞增,可能與化療藥物在機體內代謝、排出有關。4組對照,術前應用止吐藥組療效明顯高于術后應用組。可見術前應用止吐藥對預防和治療TACE術后惡心、嘔吐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本組132例患者采用隨機分組對照,可基本排除個體差異及其他因素??傊?,術前應用止吐藥對預防和治療TACE術后惡心、嘔吐效果明顯,不良反應少,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曾萬勇,周陳晶,孫燕,等.聯(lián)合應用止吐藥物控制高劑量順鉑引起的胃腸道反應的初步報告[J].實用腫瘤學雜志,1990,4(5):146.
[2] 張?zhí)鞚?,徐光偉.腫瘤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2686-2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