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花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人民醫(yī)院 810500
慢性肺原性心臟?。ǚ涡牟。┦桥R床上常見的肺部疾病,是內(nèi)科危重癥之一,死亡率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筆者收集了慢性肺心病患者60例,并從護理過程中總結(jié)出了有效的護理及治療措施,現(xiàn)將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0—2011年2年間共收集慢性肺心病患者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平均年齡67歲。
1.2 方法
1.2.1 控制感染:及時、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常用藥物遵醫(yī)囑給予青霉素類靜脈滴注,或根據(jù)藥敏試驗選用有效抗生素,注意觀察老年人用藥后的毒性反應,預防二重感染和超級細菌產(chǎn)生。
1.2.2 吸氧:青藏高原地區(qū)肺心病患者缺氧嚴重,大都表現(xiàn)為面唇及四肢嚴重的紫紺,一般給予低流量、低濃度持續(xù)濕化吸氧。吸氧后及時巡視病房觀察患者,如呼吸困難緩解、呼吸頻率減慢、節(jié)律正常、血氧飽和度達95%以上、紫紺癥狀減輕、皮膚轉(zhuǎn)暖等,表示氧療有效,及時停氧以便適應高原環(huán)境,防止產(chǎn)生用氧依賴心理及產(chǎn)生停氧恐懼感。
1.2.3 祛痰平喘:及時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暢通。神志清醒患者應鼓勵咳嗽,痰液不易咳出時,可有效濕化使分泌物充分引流;危重體弱患者,定時更換體位,叩擊背部使痰易于咳出;對神志不清者,行機械抽痰,需注意無菌操作,抽吸壓力要適當,動作要輕柔,每次抽吸時間不超過15s,以免加重缺氧。應用解痙平喘藥不但使通氣功能改善,也有利于痰液排出。
1.2.4 減輕心臟負荷、控制心衰:急性期需絕對臥床休息,在給予硝酸酯類藥物減輕心臟前負荷同時,在低血鉀和重度傳導阻滯情況下給予洋地黃藥物如西地蘭0.2mg靜注,短期內(nèi)應用預防洋地黃中毒反應,在靜脈點滴前使用,可有效防止心衰。利尿劑要慎用,以弱效保鉀利尿劑為宜,防止利尿過度而發(fā)生痰稠、痰阻而窒息。
1.2.5 維持體液及酸堿平衡:正確記錄24h出入液量,及時采集血清標本測定電解質(zhì),并掌握輸液速度和輸液量,每天靜脈輸液量一般控制在500~1 000ml以下為宜。
1.2.6 受體阻滯劑在本病的治療價值:心得安由于對受體均有阻滯作用,可加重支氣管痙攣,對慢阻肺、肺心病治療不利。但小劑量倍他樂克由于能選擇性作用受體,使心率減慢、心肌耗氧量降低,有利于衰竭的心肌恢復,而對受體無明顯阻滯作用,故不引起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倍他樂克12.5mg,2次/d口服,使患者胸悶、煩躁不安、心絞痛等癥狀較快改善,發(fā)作次數(shù)、發(fā)作程度明顯減少,心衰癥狀得到有效控制,未見誘發(fā)哮喘加重。
1.2.7 心理護理:高度的信任感、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治療成功的保證?;颊叩男睦頎顟B(tài)對配合臨床治療及疾病的康復起促進作用。慢阻肺、肺心病是慢性病,患者常感力不從心、精神苦悶,危重患者存在“死亡威脅”的恐慌不安,在臨床上筆者應用心理學理論知識,設計好的語言和行為,如合理的解釋、善意的勸導、真誠的安慰、積極的暗示、確切的保證等實現(xiàn)對患者的心理調(diào)控、心理支持,提高護士的語言溝通能力,給患者心理安慰,生活上多關心照顧,細心做好基礎護理,解除因生活不能自理帶來的多種不便,緩解病痛不適,增強了抗病信心,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同時縮短了平均住院日。
通過上述治療3d內(nèi)患者肺部啰音減少,心律<100次/min,發(fā)紺顯著減輕,下肢水腫消退,心功能改善。
肺動脈高壓是引起肺心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先決條件,肺心病急性發(fā)作由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使肺動脈壓力增高,持續(xù)肺動高壓,增加左心負荷,最終致左心損害,即肺心病是以右心病變?yōu)橹鞯娜乃?,常伴有高血壓、吸煙及糖尿病等。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壽命提高,故在高原地區(qū)中老年人群中,發(fā)病率高,幾乎占首位。通過對60例肺心病患者上述有效的治療、良好的護理、正確的吸氧方法,取得了滿意的療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1]葉任高.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23-24.
[2]劉新民.實用內(nèi)分泌學〔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7: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