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8周常規(guī)康復訓練和本體感覺加強訓練對半月板術后患者膝關節(jié)本體感覺和肌力影響的比較

2012-11-17 12:07:56李玉周胡英琪李國平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12年11期
關鍵詞:患側肌力本體

李玉周 胡英琪 李國平

1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yī)學研究所(北京100061)

2 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本體感覺與傷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康復有緊密聯(lián)系,受到運動醫(yī)學、臨床醫(yī)學和康復醫(yī)學界的高度重視。本體感覺功能評定成為評估臨床損傷狀況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認為,半月板前、后角及體部的外、中1/3有本體感受器分布,且前、后角多于體部[1]。半月板部分或全部損壞時,膝關節(jié)本體感覺及神經(jīng)肌肉控制能力明顯下降,因此,術后康復方案的選擇尤為重要。膝關節(jié)半月板術后早期(1周內)的康復訓練主要以消除腫脹、增強股四頭肌肌力為主,本體感覺訓練相對較晚(2周左右)[2]。肌力訓練可以恢復一部分受損的本體感覺,但相當一部分本體感覺的恢復需靠特殊訓練才能獲得[3]。本研究在膝關節(jié)傷后或術后常規(guī)康復訓練處方的基礎上,早期(術后第1天開始)對康復者介入本體感覺功能加強訓練,并對訓練效果進行對比研究。探討不同康復處方訓練對膝關節(jié)半月板術后患者膝關節(jié)本體感覺和肌力的影響,以指導臨床康復訓練。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5名在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yī)學研究所附屬體育醫(yī)院創(chuàng)傷外科行膝關節(jié)半月板術后進行康復訓練的患者,依照均衡原則,根據(jù)術后患者的基本情況、康復意愿及時間安排,分為常規(guī)康復訓練組和本體感覺加強訓練組,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本情況

1.2 研究方法

兩組分別實施8周不同康復處方訓練??祻陀柧毜攸c: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yī)學研究所附屬體育醫(yī)院康復中心??祻陀柧殨r間:患者術后均在康復科進行康復訓練2周,所有訓練在康復師監(jiān)督下完成,2周后常規(guī)康復訓練組依照康復訓練計劃表在家執(zhí)行常規(guī)康復訓練計劃,本體感覺加強訓練組每周3次到醫(yī)院實施本體感覺加強訓練,其余時間在家執(zhí)行本體感覺加強訓練計劃。 均為2次/天,上、下午各1次,5~7天/周。

1.2.1 常規(guī)康復訓練處方

依據(jù)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yī)學研究所附屬體育醫(yī)院膝關節(jié)半月板術后臨床康復基本原則和方法制定常規(guī)康復處方,主要是保持或恢復肌力和關節(jié)活動度,包括:踝泵練習、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直腿抬高(仰臥位、俯臥位、側臥位)練習、沙袋或彈力帶抗阻練習、勾腿腘繩肌練習、靠墻靜蹲、步態(tài)練習,共8周。

1.2.2 本體感覺加強訓練處方

術后早期(0~1周):仰臥位直抬腿或坐位勾腿等標定位置閉眼本體感覺訓練;中期(2~4周):站立訓練、靜態(tài)平衡器訓練、平衡板訓練、半蹲拋接球訓練、階梯訓練;后期(4~8周):步行靈活性訓練、利用MRS仰臥位康復與訓練監(jiān)控系統(tǒng)完成下肢標定負荷下本體感覺功能訓練、利用BIODEX動態(tài)平衡測試及訓練系統(tǒng)完成自體重力下雙下肢本體感覺功能訓練。

1.2.3 本體感覺和等長肌力測定

分別于術前和術后4、8周,使用BIODEX PRO 3 SYS完成康復訓練膝關節(jié)主動30°位置覺測定。主動30°位置覺測試:受試者坐位,帶上眼罩和耳麥,被測膝關節(jié)從屈膝90°起始位均勻發(fā)力,帶動測試臂以2°/s恒定角速度運動,到達目標角度30°停留5s,回到起始位;然后同前緩慢均勻發(fā)力,帶動測試臂以2°/s恒定速度運動,受試者感覺到達目標角度時按下“STOP”按鈕,每個角度重復3次。記錄目標角度和實測角度的誤差。

分別于術前和術后2、4、8周,使用X-SENS測定三維位置覺。受試者坐位,帶上眼罩,X-SENS三維本體感覺測試儀固定于受試者小腿前外側,傳感器Y軸正方向豎直向上,X軸與人體冠狀軸平行,Z軸與人體矢狀軸平行。測試開始后,受試者完成伸膝關節(jié)主動運動,停留5 s,記錄目標角度值,下肢回到初始狀態(tài);然后主動伸膝,重現(xiàn)前次運動角度,記錄實測角度值,計算目標角度和實測角度的誤差。

分別于術前和術后8周,使用BIODEX PRO 3 SYS測定膝關節(jié)30°和60°股四頭肌最大等長肌力。受試者坐位,被測膝關節(jié)按照設定程序在測試臂帶動下,從屈膝90°起始位分別到達屈膝60°位和30°位固定,膝關節(jié)在6 s時間內持續(xù)發(fā)力到最大值,休息10 s后,固定角度重復測試,共3次,記錄最大力矩。

1.3 數(shù)據(jù)采集及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測試結果,臨床康復訓練效果評定使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方法,P<0.05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2.1 膝關節(jié)主動30°位置覺

由表2可見,本體感覺加強訓練組患側術后4周時主動30°位置覺較術前下降3.5%,8周時增加7.7%;健側主動30°位置覺在術后4周和8周分別較術前增加2.3%和4.8%。常規(guī)康復訓練組患側主動30°位置覺在術后4周時較術前下降2.9%,8周時增加4.1%;健側主動30°位置覺在4周和8周較術前分別下降4.2%和0.6%,8周基本恢復到術前水平。同術前相比,常規(guī)康復組健側主動30°位置覺有所下降,本體感覺加強訓練組患側和健側、常規(guī)康復組患側主動30°位置覺8周時均有所加強。

由表3可見,不同時間點兩組患者患側主動30°位置覺均有顯著性變化(P=0.022),但健側主動30°位置覺變化無顯著性差異;8周不同處方訓練對患者患側、健側主動30°位置覺的影響無顯著性差異。

表2 不同處方訓練后兩組主動30°位置覺測試結果比較(單位:度)

表3 不同處方訓練后主動30°位置覺變化方差分析結果

2.2 膝關節(jié)三維位置覺

由表4可見,兩組訓練后三維位置覺在4周和8周較術前均有明顯改善。本體感覺加強訓練組患側三維位置覺在術后2周和4周分別較術前下降4.1%和6.5%,術后8周時增強5.9%;健側三維位置覺在術后2周時下降22.5%,術后4周和8周分別下降10.2%和1.8%。常規(guī)康復訓練組患側三維位置覺在術后2周和4周時較術前分別下降8.6%和6.3%,8周結束時基本恢復到術前水平;健側三維位置覺2周和4周時較術前分別下降11.8%和7.8%,8周時基本恢復到術前水平。

由表5可見,不同時間點兩組患者患側三維位置覺改變有顯著性差異,不同時間點兩組患者健側三維位置覺改變有非常顯著性差異;兩種不同處方訓練對患者患側、健側三維位置覺的影響均無顯著性差異。

表4 不同處方訓練后兩組三維位置覺測試結果(單位:度)

表5 不同處方訓練后三維位置覺變化方差分析結果

2.3 膝關節(jié)30°、60°等長肌力

由表6可見,本體感覺加強訓練組術后8周患側和健側30°等長肌力較術前分別增長2.2%和11.6%,常規(guī)康復訓練組患側和健側分別增加10.3%和5.5%。本體感覺加強訓練組患側和健側60°等長肌力較術前分別增加2.6%和3.1%,常規(guī)康復訓練組患側和健側分別增加4.3%和2.0%。經(jīng)過8周訓練后,兩組患者患側、健側30°和60°等長肌力均呈增長趨勢。

由表7可見,術前和術后8周相比,兩組患者患側30°和60°等長肌力改變無顯著性差異;術前和術后8周,兩組患者健側30°等長肌力改變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術前和術后8周,兩組患者健側60°等長肌力改變無顯著性差異;術前和術后8周,兩組患者患側等長肌力30°和60°變化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種訓練對患者患側、健側30°和60°等長肌力的影響無顯著性差異。

表6 不同處方訓練后兩組等長肌力比較(單位:Nm)

3 討論

表7 不同處方訓練后等長肌力變化方差分析結果

運動員的一切技能在本體感覺的基礎上形成,來自本體感覺受體輸入的信息在姿勢控制方面較視覺和前庭覺有更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本體感覺功能可以降低運動參與者發(fā)生損傷的幾率。熟練掌握動作技能后,可以不需視覺參與完成復雜的動作,這主要是靠本體感覺機能控制完成。主動關節(jié)位置覺和三維位置覺測試原理相似,前者反映二維平面位置覺,后者反映三維空間位置覺。

Dadah等[4]研究認為,單純半月板撕裂患者行關節(jié)鏡下半月板部分切除術后,本體感覺功能持續(xù)下降。Jerosch等[5]研究認為,6周本體感覺功能訓練顯著降低前交叉韌帶 (ACL)重建后本體感覺功能的減退。研究還發(fā)現(xiàn),16周規(guī)律太極拳運動改善老年人膝關節(jié)屈曲60°的本體感覺功能,與太極拳運動改善下肢平衡能力和本體感覺相關[6,7]。 Lephart等[8]認為,關節(jié)在損傷或異常狀態(tài)下,其神經(jīng)—肌肉反饋機制被打斷,早期實施本體感覺康復治療,如外科干預或康復訓練,可部分甚至完全重建和恢復。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術后2周,兩組患者健側和患側主動位置覺和三維位置覺平均值均有增大趨勢,可能與術后疼痛、腫脹未完全消除有關;大部分患者術前由于疼痛或關節(jié)卡壓癥狀,通常存在步態(tài)異常。隨著對步態(tài)的調控能力的提高,訓練效果在4周時逐漸體現(xiàn),4周后健側和患側位置覺均逐步提高,患側三維位置覺在8周后超過術前水平,但健側位置覺出現(xiàn)減退,可能與對健側訓練不夠有關,提示進行臨床康復時應注重雙側本體感覺功能的訓練。

對比8周常規(guī)康復訓練和本體感覺加強訓練的效果可見,兩種處方均能維持或加強膝關節(jié)半月板術后患者本體感覺。處方實施4周后關節(jié)位置覺變化較快。鑒于主動關節(jié)位置覺和三維位置覺來自肌肉本體感覺感受器,主要是肌梭和高爾基腱器官,本研究中,本體感覺加強訓練組采用了較多的平衡性訓練,有效激活了肌梭內Ia輸入神經(jīng)纖維,將運動信息經(jīng)皮層下區(qū)傳遞到大腦皮層,上述結構經(jīng)過gamma系統(tǒng)募集,幫助調控肌梭信息的輸出,進一步增強肌梭運動神經(jīng)的活動能力,位置覺功能提高可能是肌梭運動神經(jīng)功能增強的結果。

8周不同處方訓練結束時,本體感覺加強訓練組主動關節(jié)位置覺及三維位置覺變化較常規(guī)康復訓練組無明顯差異,可能與兩種訓練均增強了肌力有關。常規(guī)康復組主要以恢復肌力和關節(jié)活動度為主,力量訓練刺激關節(jié)周圍肌肉內的本體感受器,促進本體感覺功能。本體感覺加強訓練組術后早期重視本體感覺訓練,但本體感覺訓練中有肌肉活動參與,如標定位置閉眼本體感覺訓練和后期的各種平衡性訓練,通過漸進性遞增訓練量、強度、難度,刺激關節(jié)和膝周肌肉感受器,最大限度地恢復關節(jié)本體感覺功能。因此,兩種訓練后,肌力較術前均有提高,造成了主動位置覺和三維位置覺變化無明顯差異。Griffin等[9]認為至少需要6周訓練才能影響下肢神經(jīng)肌肉控制能力。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8周本體感覺加強訓練明顯改善骨性關節(jié)炎(OA)患者走路速度,認為這是下肢本體感覺加強訓練后神經(jīng)肌肉控制能力增強的結果[10]。也有研究表明,8周本體感覺訓練有效促進膝關節(jié)或踝關節(jié)本體感覺功能提高[11,12]。但本研究中,8周訓練干預后未見主動關節(jié)位置覺功能顯著改變。

4 總結

8周常規(guī)康復和本體感覺加強處方訓練均能改變膝關節(jié)半月板術后患者主動30°位置覺和三維位置覺,兩種處方對本體感覺影響無顯著性差異,可能與實施兩種處方均增強了肌力有關。

[1]Robert C Manske.Postsurgical Orthopedic Sports Rehabilitation-Knee&Shoulder.Saint-Louis,MI:Mosby Elsevier,2006,337-365.

[2]王予彬,王惠芳,崔芳,等.運動員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微創(chuàng)術后的康復.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8,23(1):8-10.

[3]Bonfim TR,Jansen Paccola CA,Barela JA.Proprioceptive and behavior impairments in individuals with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ed knees.Arch Phys Med Rehabil,2003,84(8):1217-1223.

[4]Al-Dadah O,Shepstone L,Donell ST.Proprioception following partial meniscectomy in stable knees.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11,19(2):207-213.

[5]Jerosch J,Prymka M.Knee joint proprioception in 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recurrent patella dislocation.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1996,4(1):14-18.

[6]Xu D,Hong Y,Li J,et al.Effect of taichi exercise on proprioception of ankle and knee joints in old people.Br J Sports Med,2004,38(1):50-54.

[7]Fong S,Ng GY.The effects on sensorimotor performance and balance with Tai Chi training.Arch Phys Med Rehabil,2006,87(1):82-87.

[8]Lephart SM,Pincivero DM,Giraldo JL,et al.The role of proprioception in the manage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athletic injuries.Am J Sports Med,1997,25(1):130-137.

[9]Griffin LY,Albohm MJ,Arendt EA,et al.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noncontac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ies:a review of the Hunt Valley II meeting.Am J Sports Med,2006,34(9):1512-1532.

[10]Ashton-Miller JA,Wojtys EM,Huston LJ,et al.Can proprioception really be improved by exercises?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01,9(3):128-136.

[11]Eils E,Rosenbaum D.A multi-station proprioceptive exercise program in patients with ankle instability.Med Sci Sports Exerc,2001,33(12):1991-1998.

[12]Lin DH,Lin CH,Lin YF,et al.Efficacy of 2 non-weightbearing interventions,proprioception training versus strength training,for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2009,39(6):450-457.

猜你喜歡
患側肌力本體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哲學分析(2023年4期)2023-12-21 05:30:27
等速肌力測試技術在踝關節(jié)中的應用進展
更 正
對姜夔自度曲音樂本體的現(xiàn)代解讀
中國音樂學(2020年4期)2020-12-25 02:58:06
腦卒中康復操患者常做好
保健與生活(2019年3期)2019-08-01 06:33:08
28天肌力恢復,告別夏日肌膚后遺癥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0
散打訓練對大學生肌力與肌耐力的影響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際在于晨
Coco薇(2017年12期)2018-01-03 21:18:37
偏癱病人良肢位擺放的秘密
健康博覽(2016年6期)2016-05-14 09:54:10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的本體性教學內容及啟示
文學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5
梁山县| 温泉县| 清水河县| 如东县| 武宁县| 辽宁省| 呼图壁县| 凤庆县| 常宁市| 宁城县| 从化市| 门头沟区| 礼泉县| 大洼县| 会东县| 拜城县| 休宁县| 治县。| 江安县| 容城县| 玉树县| 和平区| 林周县| 玛沁县| 昂仁县| 娄底市| 宿州市| 焉耆| 穆棱市| 通州市| 大名县| 丰都县| 乌拉特中旗| 承德县| 大渡口区| 舒兰市| 安宁市| 厦门市| 越西县| 博白县| 新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