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接觸了《太乙仙魔錄》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龐大世界且極富傳統(tǒng)神話體系的系列作品。二零一零年至今,人們已看到這部稱為『古典玄幻系列』的一系列桌游作品,如今,被出品方文渺堂視為“年度巨獻(xiàn)”的《太乙仙魔錄》系列作品《斬魔決》已漸漸浮出水面,而至此,《太乙仙魔錄》系列已推出作品各版本近六款之多。
『一部因文化而生的桌游系列,一部為古典仙俠正名的玄幻傳奇?!唬拿焯眠@樣形容《太乙仙魔錄》的定位,自此,我們更加好奇的是它所蘊(yùn)含的龐大世界觀架構(gòu)。展開官方背景設(shè)定的同時,也揭開了《斬魔決》故事的神秘面紗。
前世因果
赤明開圖
話說世間萬物,本是先天一團(tuán)元氣所生,小到塵埃螻蟻,大到方圓宇宙,莫不如是。
億萬年前,有先天神明,號為“元始天尊”者,因際遇偶然,來到宇宙一處混沌氣界,遂而尋到一枚先天至寶。那寶本是一卷赤光玉字天書,原是此界之祖脈契機(jī),元始天尊以宇宙純陽流火洗煉此寶,無意開啟此界生機(jī),遂而天崩地裂,竟然化生出一片天地世界。
那元始天尊喜此地初開,靈氣盈然,便欲在天界尋一方好去處,用以營建仙府。因那天際化生出三十六層,層層有罡風(fēng)分割,卻在天頂竟可羅覽大千地界,元始天尊則將此地命名“大羅天”,并建立仙府碧霞城。后世為紀(jì)此開元之世,更因那寶之上刻有“赤明”二字,便稱此盛事為“赤明開圖”。
元始天尊,本是道教三清祖師之一。當(dāng)代歷史研究表明,道教尊崇“元始天尊”,起于宋代,而道教初創(chuàng)時僅有教主老子為最高神尊,也就是“三清”之中的“太上老君”。后因不斷發(fā)展教宗,將民間廣為傳頌的開天辟地古神“盤古”納入神系,后演變?yōu)椤霸继熳稹薄?/p>
先天魔劫
元始天尊開辟仙府之后,這天地本有靈性,山川河流,應(yīng)時而開,自然孕育,化生無數(shù)生靈。這天地間秉承大道,生靈萬物生生不息,乃是一輪生滅度新生,雖是法效自然之道,卻也因此而使得生命短暫而寶貴,就連萬物之靈的人類,也難以久視天地。
元始天尊遂動了慈悲之心,便化作凡間形象,傳下修仙了道之法,度化萬物有靈根者羽化成仙,避去生老病死之難,得以入那無生無滅之境地,同在天界修養(yǎng)真性,以參悟宇宙永恒之奧妙。
大羅天界逐漸天仙眾多,本是清凈祥和之氣象,卻不知道盛則魔生。仙道既旺,正如日盛中天,那難以普照之處,自然污垢暗穢得以加倍叢生,此乃物極必反之理。天境恬然雅閑,卻引來宇外天魔覬覦大羅天開天之寶。
那天魔無形無質(zhì),隨心變化,善誘人心,廣布天魔秘籍蠱惑群仙,一時間無數(shù)仙真叛為天魔門徒,趁著元始天尊于仙府閉關(guān)煉寶,反攻大羅天界,引發(fā)群仙混戰(zhàn)。
危機(jī)之時,元始天尊出關(guān),取出煉化多日的開天至寶,化成一枚紫玉葫蘆,名為“紫玉冰清”,此寶有滌除邪魔、歸附靈臺清凈之妙用,霎時間一眾為天魔附體的仙道已然清醒,而一眾天魔亦被紫玉冰清所收,并煉化為魔性至強(qiáng)的魔磐玄石,鎮(zhèn)壓在大羅天禁地赤圖流宇。然而終究有一神魔為漏網(wǎng)之魚,趁亂逃入下界,化名“天魔玄祖”,終于在人間開創(chuàng)魔教,自此下界紅塵不復(fù)淳樸之本性,人間始有魔性流毒。天界群仙為紀(jì)此大劫,遂稱此難為先天魔劫。
仙境失寶
先天魔劫一千年后,鎮(zhèn)守大羅天府四方天宇的“朱雀”“玄武”兩位神君,偶入禁地赤圖流宇,在觀景時候偶然心血靈動,肌膚相觸,致使圣境陰陽二氣融合,打開封閉已久的法寶紫玉冰清,竟令法寶遁入下界,而法寶鎮(zhèn)守收存的魔磐玄石亦同墜落凡間。
朱雀與玄武自知鑄成大錯,向元始天尊請罪,并自罰消去仙籍,將千年金身留于大羅天,元神則墮入凡塵轉(zhuǎn)入輪回,欲找回失落的法寶紫玉冰清與魔磐玄石,而元始天尊已默知天運(yùn),深明魔道同生,道去則魔去,遂順其自然。
道家哲學(xué),旨在尋求本質(zhì),物極必反之理,樸素至極,卻是至理。中國人的思想習(xí)慣,也莫不受到道家哲學(xué)的深刻影響,如先出頭的椽子先爛、棒打出頭鳥等民間俗諺,皆來自于道家至理。
諸多古典神魔小說,都曾提到神仙不可動心血來潮,一旦氣血翻動,必有一番劫數(shù)。古典佚名小說《八仙得道》中,便提及心血一動,則欲下凡的道理。
初次昆侖斗法
公元前2142年,禹王征伐三苗,“朱雀神君”轉(zhuǎn)世后出身一家武戶,忘卻前世,隨部族入?yún)⒂碥?,因身手敏捷且奮勇當(dāng)先而得取不少功名,后見禹王征伐,對手無寸鐵之苗民亦奴役殺戮,不忍下手,反被污為叛軍,險中逃生才殺出一條血路,從此浪跡天涯。后邂逅一位散仙,受其點化,悟起前世,遂尋世外方士修習(xí)道法,更因此遇到自小修習(xí)道法的玄武,二人自此四處尋訪紫玉冰清及魔磐玄石下落。
此時遁入下界的神魔早已自立宗派,號為“天魔玄祖”,廣收魔教弟子,以圖有朝一日反噬天府。后聽聞紫玉冰清落入塵世,亦一心奪取其中魔磐玄石,以石中合群魔之力最終煉就第九層天魔秘法。
朱雀及玄武窮盡十年之力,終于在昆侖山雪巔尋到法寶,此時亦被魔教弟子洞察,魔教教眾羽翼已豐,天魔玄祖亦率眾殺向昆侖山。元始天尊及另兩位天尊洞悉天機(jī),道消魔長乃是先天之劫,因自身宇外神尊之力,無法下界干預(yù)天道劫數(shù),只得急召座下大弟子太虛道君下界臨凡,將朱雀及玄武之金身帶入下界,以下界散仙之力,抗拒魔道。
朱雀及玄武以人間道法力抗魔教,然天魔玄祖親身駕臨,天魔道法神通廣大,朱雀與玄武難以抵御,正在此時,太虛道君帶金身趕到,朱雀玄武與金身相合,道力大增,遂與天魔玄祖戰(zhàn)為平手。太虛道君在危急之時,忘卻元始天尊臨行之囑:“切不可以大羅神力干預(yù)劫數(shù),此劫應(yīng)由朱雀、玄武自身了結(jié)”,竟出手相助二人。
此時天機(jī)被逆,劫數(shù)倒轉(zhuǎn),魔磐玄石竟從紫玉冰清中脫出,最終被天魔玄祖吞下。天魔玄祖法力頓增,出手即將太虛道君元神擊傷,隨后又破去朱雀玄武護(hù)身法寶,三人頓成頹勢。朱雀及玄武因念及此劫皆由己出,至此決心舍棄千年金身,兩人耗盡元神之力將金身放出,并化作一鎮(zhèn)天神石,終將天魔玄祖鎮(zhèn)壓于昆侖山雪巔,魔教教眾也一哄而散。
然天魔玄祖雖被鎮(zhèn)壓,卻未傷及元神,怒言千年之后,神石崩塌之日,便是魔祖出世之時,彼時必掃蕩天下一切散仙道眾,更要殺上大羅天府,剿滅群神,由天魔一道獨掌乾坤。此時朱雀玄武早已道力褪盡,元神虛脫,太虛道君亦失金身,念及己過,用殘存道力注入兩位神君元胎,助二人再度轉(zhuǎn)世輪回。
太虛道君為思過補(bǔ)救,于昆侖山建玉虛宮,決意鎮(zhèn)守神石,不再返回天府,并大開門戶,開昆侖道派,為天下廣傳玄門正道,以正天下浩氣。自此法出一脈,散化各家,一時間天下玄門門派林立,各師各法,光大玄宗。更在此時,太虛道君收得兩名得意弟子,一位名為希夷子,一位為宇文乾坤。
太乙仙魔錄中著實有名的兩位“爺尊”由此引出,并為其后的兩次昆侖斗法引出傳奇?!爸喯伞痹谥袊裨捴惺翘赜械膫鹘y(tǒng)特征,在《女仙外史》在《繡云閣》在《八仙得道》《西游記》中都屢為主導(dǎo),將仙法施展到人間,應(yīng)是響應(yīng)讀者的一種眾望所歸,這與“千古文人俠客夢”亦是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