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奉化高級中學(315500) 駱福權
形成氣候的因素通常要涉及到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地形(海拔)、海陸分布(洋流)、人類活動等(圖1)。在氣候形成的諸多要素中,太陽輻射與大氣環(huán)流是最基本的因素,是氣候形成的內因,它們直接控制和決定著氣候的形成,而下墊面等則是氣候形成的外界條件,即地面狀況的不同是通過改變太陽輻射和大氣環(huán)流對氣候發(fā)生影響。如東非高原的赤道穿越地區(qū)的熱帶草原氣候的形成:最基本的因素之一是緯度低,地處熱帶。其次因為海拔高,對流減弱,故降水隨之減少。可見主要是通過下墊面的變化改變了大氣環(huán)流,進而影響氣候的特征。在高三氣候專題復習時,引導學生分析時應該有主次之分,培養(yǎng)學生的內外因轉化觀,同時避免解答問題時主次混亂,甚至缺少最基本的地理思維能力。
圖1
不同地區(qū)氣候的形成原因通常既有相似性,也有差異性。比如低緯地區(qū)氣候形成的共同原因都因太陽輻射量大,所以氣候特征都表現為終年都高溫,但由于各地距海的遠近、地形起伏、大氣環(huán)流差異等原因,造成氣候的成因又具有差異性。從全球區(qū)域來看,不同地區(qū)即使是同一種氣候,在特征相似的基礎上,成因還是相差甚遠。以非洲的幾內亞灣沿岸、東南亞、馬達加斯加島東部三個地區(qū)的熱帶雨林氣候為例,從成因上來看雖有一定的相似性表現,但差異性更是相當顯著。形成氣候的要素之間通常不是孤立的存在,而具有一定的聯系,最終使全球不同緯度、同緯度大陸東西岸、不同地形區(qū)的氣候復雜多樣。
教師在全面復習氣候專題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應該及時進行總結。比如對氣候成因的總結也可以表現于以下三個方面:由單一的氣壓帶(風帶)控制下形成的氣候有哪些、由氣壓帶與風帶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氣候有哪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結合世界地形圖與世界洋流分布規(guī)律圖推測哪些氣候深受洋流的影響、哪些地區(qū)氣候的形成與地形密切相關(也可組織學生在空白的世界區(qū)域圖中大致描繪各種氣候的分布規(guī)律);假如在黃赤夾角發(fā)生變化時,全球氣候分布將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以上三層內容的安排具一定的總結性與遞進性,既能引導學生對氣候成因的歸類、比較、分析,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這是地理課堂教學的更具生命力的重要保證,也是提升高三氣候專題復習有效性的必要途徑。
布魯諾的認知理論認為:存在于個體內部的認知結構是在個體的生活、學習過程中產生、完善的;學習過程是不斷地彌補認知結構中存在的“缺口”,使認知結構趨向完善的過程。在氣候特征的判讀與分析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進行定性的分析,還要求學生進行定量的分析,還要求學生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不斷的判讀與分析,不斷的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判斷能力,而且在不斷的實踐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切實提高高三氣候專題復習的有效性。
縱觀近幾年來全國各地的地理高考試題,對氣候特征的判斷與分析已經是當今高考試題的突出特點。教師應該結合目前新的高考背景,在氣候專題復習時應更加通過多看多練,切實提高學生對氣候特征分析與判讀的基本技能,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科能力基礎。所謂能力基礎是指學生能從各類統計圖表中提取數據與解讀能力,在信息與數據提取與解讀的基礎上正確分析判斷各種氣候對應的特征。氣候特征的表現主要通過氣溫(熱量)、降水量、水熱組合狀況、光照等地理要素來體現,氣候類型判斷的一般步驟:
1.判斷南、北半球:根據氣溫曲線圖判斷該地所處的半球位置(南半球或北半球)。
2.以“溫”定“帶”:根據年內月均氣溫最低值或最高值,確定熱量帶。
3.借“水”定“型”:根據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和年降水量大小確定具體氣候類型。
表1
結合近幾年全國各地的高考試題,我們發(fā)現對氣候的考查試題獨具特色,多采用區(qū)域圖中考氣候(具體的區(qū)域或者是虛擬的區(qū)域)、統計圖表中分析氣候(各月氣溫與降水的數據、比較各月氣溫與降水點狀圖、柱狀圖)、坐標圖、自然景觀圖(如典型的植被、動物、土壤等特征)、某些國家代表性的建筑、民居建筑的特點、居民的服飾等。因為圖、表中可以包含著豐富的地理信息,特別是組合多要素的綜合圖、區(qū)域圖,可從各要素出發(fā)對氣候相關知識進行拓展,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圖表處理、空間定位、生活地理等進行整合拓展,所以長期以來通過圖表形式考查是關于“氣候”試題最主要特色。通過圖表、區(qū)域圖等多種形式對氣候的考查也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即學生能夠在分析梳理地理信息的基礎上,運用地理基本原理與方法,發(fā)展學生的地理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技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運用地理圖表與數據能力。同時使課本中靜止的地理知識活躍起來。如2011年四川省文科綜合試題(圖2)是關于氣候考查試題的典型題目。
圖2
在目前新的高考背景下,對“氣候”考查最為典型的試題切入類型是氣候統計圖表與區(qū)域圖的結合。此類題目通常涉及面廣,但考查的知識點細(通常與區(qū)域定位結合),原理性強,能全面有效地反映出學生地理素養(yǎng)存在的個體差異。要求學生能立足于表中找差異,返回到圖中去找原因,用基本的地理思維與原理分析問題,運用科學的語言來表達結果。通常氣候產生差異的原因尋找的基本思考思路是影響氣候典型的要素,看清圖示氣候類型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準確定位氣候類型,把握該氣候類型的一般成因和特殊成因,這樣也就能夠解釋氣候分布的地區(qū)差異了。高三專題復習中,教師不妨根據需要多予嘗試,多予創(chuàng)新,讓學生多方領略,多角度思考,做到胸中有數,應付自如,表達合理。
氣候是構成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與其他的自然地理要素通常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最終每個地理區(qū)域都形成典型的自然區(qū)域特征,即地理學科的地域性與綜合性特征。同時在不同的區(qū)域自然特征的基礎上進而產生不同的人文環(huán)境。所以對于“氣候”的復習,教師還應充分重視其知識的外延與發(fā)散:比如氣候與水文特征(流量、汛期、冰期、含沙量)、氣候與生物(植被)分布(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垂直地域分異等)、氣候與環(huán)境問題(沙塵暴、鹽堿化、泥石流、全球變暖等)、氣候與農業(yè)生產(作物、熟制、產量等)、氣候與工業(yè)布局(大氣污染工業(yè)的布局、航天工業(yè)的選址、制鹽業(yè)等)、氣候與旅游資源開發(fā)(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冰雕、日光浴等)、氣候與交通建設(凍土、沼澤、喀斯特地貌等)。所以教師在氣候專題復習時必須要加強對知識點的擴散,引導學生理解地理知識的關聯性,加強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的全面性,發(fā)展學生應用地理知識于生活中,這也是新課程賦予地理教師的基本理念之一——培養(yǎng)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yǎng),利于學生正確認識人地關系,善待環(huán)境。
在目前新的高考背景下,根據試題的典型特色,結合新課程理念,筆者以氣候專題復習為例進行了闡述。筆者認為如此操作地理課堂教學,不但是課程理念的體現,更能提升學生的地理應試技能。這樣的地理課堂教學必定充滿強大的生機與活力,更是提高學生綜合地理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