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語言與實在:語用哲學思考

2012-08-15 00:48:40席曉青
關(guān)鍵詞:語詞模因禮貌

席曉青

(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外語系,福建福清 350300)

一、引言

文化是由語言構(gòu)成的,沒有語言也就沒有文化。不同語言表達的文化其語用效果不同。比如,某人感到他的朋友很狡猾,對這位朋友進行評價可有不同的語言表達。如:你很聰明,做事靈活;或說:你是一只狐貍。

這兩種評價的根本內(nèi)容是一樣的,但是對方聽到前面的評價時就會感到心情愉悅;而聽到后面的評價時就會感到別扭、不舒服。境況一:如果你希望和對方建立友誼,可選用前者;境況二:如果你覺得對方不值得來往,可選用后者;當然,如果你和對方是肝膽兄弟,有時見面也可選用后者,以此表示雙方關(guān)系好,可以隨意說話。

實際上,在人際交往中適當?shù)剡\用語言是非常重要的。運用得好,壞事就會變成好事;而運用得不好,好事也會變成壞事。在日常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很多。這就啟發(fā)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什么時候應該說什么話,怎么說才算是正確,并被他人所接受;怎樣才能避免語言歧義,避免交際失誤。我們知道語詞與語詞出現(xiàn)的境況紛繁復雜。以下主要從語言模因現(xiàn)象、隱喻方式、語用禮貌和語言力等幾方面對語詞與語詞出現(xiàn)的境況(即語言與實在)進行探討。我們希望通過對語詞所在社會現(xiàn)象討論和思考來加深對語言本質(zhì)的認識。

二、語用的模因思維

人類具有模仿的天性,而模仿是語言得以傳承的最主要原由。人們形象地把這一能力稱為模因。模因簡單地說就是“模仿和復制”。人類的語言能夠流傳至今與語言使用者的不斷模仿、復制與傳播是分不開的。如果語言不再為人所模仿和使用,那它必然逐漸遺忘并走向消亡。正如約翰遜[1]所認為,雖然模因論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但它有助于我們進一步理解文化、思想和語言的進化問題。同樣,奇爾頓[2]在對具體語篇的認知層面的分析時也認為思想觀念的傳播問題可以從模因的角度進行解釋??梢?,探討語言與實在,首要涉及的是語言模因現(xiàn)象。

模因的本質(zhì)是模仿、復制,以此傳播信息和文化。語言模因是社會實踐的產(chǎn)物。沒有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語言模因是無法得到復制和傳播的。然而,人的心智并不是一塊白板,任何思想都可能在上面留下印記,都能夠傳播。新觀點或新現(xiàn)象要得到宿主(傳播者)的理解,必須能夠“迎合”宿主已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否則就會出現(xiàn)沖突。請看例(1):

一對夫婦在自己家里談話。男主人背景是美國中產(chǎn)階級,他太太是一位英國人,他們結(jié)婚后在美國住了幾年了。男主人坐在那兒,對他的太太說話:

Husband:Do you know where today’s paper is?

Wife:I’ll get it for you.

Husband:That’s OK.Just tell me where it is.I’ll get it.

Wife:No,I’ll get it

(語料來自約翰·甘柏茲所著《會話策略》[3]175)

從例(1)可以看出,夫妻雙方交流在理解上出現(xiàn)了很大的差異,妻子最后用了I’ll(我來)的重音暗示了她的不滿。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這主要是隱性語境所致,這對夫婦來自不同的國度,這使得他們在思維方式上存在著差異。對于丈夫的第一句話“Do you know where today’s paper is?”大多數(shù)美國人認為那是表達了疑問;而大多數(shù)英國人卻認為那是表達了一種請求。而正是這一差異造成雙方理解上的不同,以致各自行為未能如對方所愿??梢姡煞蚺c妻子未能很好地溝通,主要是因為各自不同文化背景使得他們在潛意識中對“Do you know where today’s paper is?”這句話存在著不同的語言模因。若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后,當宿主(丈夫)通過獨立觀察或思考(即重新整合現(xiàn)存認知因素)就會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這時被呈現(xiàn)在宿主面前的模因就會得到同化,并被注意、理解和接受。理解意味著能夠內(nèi)化某個模因并在自己的認知系統(tǒng)里重新呈現(xiàn)出來。這樣,也許下一次夫妻雙方再進行類似對話,就不會出現(xiàn)如此的尷尬。這正是模因的主要特點之一,即能夠被同化。當然模因還有能夠被記憶和表達等特性,在此不一而足。

模因現(xiàn)象幾乎無處不在。想法、說法和做法(即思想、言語和行為)都可以成為模因。這是人類間相互溝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且模因都與具體的社會事件、社會現(xiàn)象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如,自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水門事件”(Watergate Scandle)曝光以來,gate逐漸由地名轉(zhuǎn)喻為政治丑聞,其后“××門”就成了一個代表“丑聞”的模因迅速傳播,成為一個后綴(suffix)。可見,新的社會實踐活動促使新模因的產(chǎn)生。緊接著就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門”,如里根(Reagan)總統(tǒng)的Debetegate(辯論門)、Irangate(伊朗門)、克林頓(Clinton)的Zippergate(拉鏈門)等。這一英語中表“政治丑聞”的“××門”進入漢語后,很快就傳播開來,出現(xiàn)了“解說門”、“饅頭門”、“銅須門”等。2008年香港娛樂圈轟動的“艷照門”把“××門”再次推向了使用高潮。目前“××門”有更加泛化的趨勢,只要是能夠引起公眾廣泛關(guān)注的新聞事件都可被冠之以“××門”的叫法。再比如,最近因香港博物館展品在故宮展出時被盜等事件,媒體諷刺性地將發(fā)生在故宮的一系列事件模因為“十重門”:失竊門、錯字門、會所門、哥窯門、瞞報門、屏風門、封口門、拍賣門、古籍門、逃稅門。故宮博物院院長說:“這些事件的發(fā)生,暴露了故宮平時管理工作的缺陷、漏洞和不到位?!?/p>

從“××門”這一語言模因的產(chǎn)生到逐漸演變,并迅速吸引公眾的眼球,到現(xiàn)在已被社會認可,且不斷模仿、復制。這一切都與各個時期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密切相關(guān),且從另一層面反映了人們思想認識狀態(tài)。

三、語用的禮貌原則

談到禮貌就讓我們想起漢語中的“請”、“您好”、“謝謝”、“對不起”、“您慢走”、“您吃飯了嗎?”、“您去哪兒呀?”等早已成為儀式或程序化話語,這些程序化話語及其所傳遞的一般會話含義可以說就是一種模因,語言使用者通常借助這些模因來傳遞禮貌的意圖。然而,我們也發(fā)現(xiàn),這些漢語中程式化禮貌用語在西方文化或在某些特定的語境中卻不認為是禮貌用語,甚至有時被認為是干涉?zhèn)€人隱私或另有其它意圖。請看例(2):

這件事情發(fā)生在英國倫敦的一輛公共汽車上,司機是個西印度人,兼當售票員。公共汽車停在一個車站上,乘客們正在上車。司機像倫敦其他的公共汽車司機們一樣,用話筒說:“請拿出正好的零錢(Exact change,please.)?!碑斔緳C看到跟前的乘客或者沒有拿出零錢或者準備給他一張大票時,司機重復道:“請拿出正好的零錢(Exact change,please.)?!钡诙握f這句話時,他用了更大的聲音和更陡的降調(diào),而且在“請”之前停頓了一下。聽到這些話的乘客很惱火,他們向車廂里面走時,彼此交換著不快的神色。其中一個人低聲抱怨道:“這人怎么這么無禮啊?大聲嚷嚷什么呀!”(語料來自約翰·甘柏茲所著《會話策略》[3]215)

這是公交車上常使用的一個程式化禮貌用語,為什么這句話在這位司機口中說出來就讓人感覺很不禮貌,而同一句話在當?shù)厮緳C的口中說出來卻是禮貌用語呢?我們先來看亞里士多德說的這樣一句話:“如果要衡量一個人言行的好壞,不僅應考慮言行本身,而且還應考慮其它因素:言者和行動者的情況,對方是誰,在什么時候,用什么方式,目的是什么?!保?]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即對語言的解讀需要借助語境。當然,語境不一定就是指語言模因使用的具體語境,而很可能指語言經(jīng)過頻繁使用之后所沉淀下來的缺省語境,也就是說,許多時候語境早已內(nèi)嵌于語言之中,特別是一些程式化的語言,它具有自己的語境。例(2)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在英國,人們通常用升調(diào)來表達禮貌和疑問,因此當?shù)厮緳C使用這一語言時很自然地都用升調(diào);而這位西印度司機不懂,他使用降調(diào)來說這句話,這就造成了沖突,讓人感覺不禮貌。其實,不僅是一些程式化禮貌用語,許多語言的意義都受語境的影響,不受語境影響的意義幾乎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存在,因為每個語言模因總是流露或暗示自身在某個或某些語境中使用過的痕跡。

再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例(2),我們發(fā)現(xiàn):語言可以表達我們的禮貌,但也可以遮蔽我們的禮貌。實際上,這位西印度司機沒有任何不禮貌的意圖。我們僅僅根據(jù)表層句法結(jié)構(gòu)本身判斷表達者的禮貌或不禮貌是不夠全面的做法。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實際話語解讀過程中,首先被激活的不一定是語言模因使用的實際語境,而經(jīng)常是內(nèi)嵌在語言模因里面的缺省語境。這就解釋了為什么乘客會感到司機無禮的原由。在他們看來,說這句話用升調(diào)是理所當然的事,每位司機都是這么說的。當然不可否認,許多時候評價者確實只能依據(jù)語言形式對言語作禮貌或不禮貌的評價。從實際境況認真地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評價語言的禮貌與否,評價者所依據(jù)的不僅僅是語言形式本身,還與說話人和聽話人有關(guān)的諸多復雜的語境因素有關(guān)。就像人類的社會生活具有不確定性一樣,對禮貌的評價也具有不確定性。正如維特根斯坦[5]所說,“如果生活模式是語詞用法的基礎(chǔ),那么在語詞用法中必定包含有一種不確定性。生活模式畢竟不是一種具有精確規(guī)律性的模式”。生活和語詞用法的不確定性使我們不可能總是做出準確無誤的評價,而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體驗認知層面上的差異也經(jīng)常使說話人的禮貌評價和聽話人的禮貌評價出現(xiàn)偏離或誤差。公交車上語用交際失誤的例子也正好驗證了這一點。必須指出的是,我們這么說并不等于我們否認禮貌的言語和禮貌的言語形式的存在。相反,我們認為,的確存在禮貌的言語形式和言語內(nèi)容,但這并不等同于禮貌者的真誠的內(nèi)心世界,就像表面上“也許我們更喜歡囁嚅其辭、順從已意的人,但我們心中對他們是否懷有敬意則應另當別論了”[6]。再如,生活中我們常說的“祝你成功”、“見到你真高興”等,難道這些話都是言出由衷嗎?許多時候,禮貌行為本身就像修辭實踐,可以用來取得崇高的目的,也可用來達到卑鄙的目的。這正是語言可以表達我們的思想,也可以遮蔽我們的思想。

四、語用的隱喻方法

過去20多年的認知科學研究表明,隱喻并不只是一種修辭格,它更是人們?nèi)粘K季S、推理和想象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的隱喻性隨處可見,“語言是通過隱喻建構(gòu)起來的”[7],而語言的隱喻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思維的隱喻性所決定的。一般來說,隱喻在人類認知方面有兩大作用:創(chuàng)造新的意義和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視角。實際上,人們在語言中使用不同隱喻表達方式,從另一側(cè)面映射出說話人的態(tài)度和看待問題的方式。比如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隱喻,它們已不僅僅是修辭學中明喻、夸張、頂針等一系列的修辭手段,更是我們認識世界和語言發(fā)生變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漢語成語,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就是內(nèi)容深刻的隱喻。另外,像《紅樓夢》里的一些人名,如賈寶玉、賈雨村等,每一個人名都是一個隱喻。再看例(3):

My crown is in my heart,not on my head,Not decked with diamonds and Indian stones,Nor to be seen;my crown is called content,A crown it is that seldom kings enjoy.

(我的王冠珍藏在我的心中,不戴在我的頭上,它沒有鑲嵌鉆石和印度的珍寶;我的王冠看不見,它的名字叫滿足的;這頂王冠有幾個國王能夠享受到?)

(語料來自:莎士比亞《亨利六世下篇》3幕1景)

例(3)中包含的隱喻不是單獨的隱喻,而是一個隱喻群。這個隱喻群可能用“滿足”來代表,它給不容易滿足的人一個深刻的教訓。在常人的思想里,也許戴上了王冠當了國王是最大的滿足。而這里的說者卻認為,他也有王冠,但是他的王冠不是戴在頭上,也不是用珍珠寶石鑲嵌成的,是內(nèi)心的滿足。許多人問,什么時候是快樂,怎么樣才會不得抑郁癥,什么是幸福,這個隱喻群就告訴了人們,答案就是滿足。中國也有類似的古話,“知足常樂”和“難得糊涂”(鄭板橋語)等,這些都是有著深刻意義的隱喻。

實際上,隱喻思維是參照一個經(jīng)驗域理解另一經(jīng)驗域,是客觀世界和人的思維共同作用的創(chuàng)造,使人們看到了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產(chǎn)生了從具體到抽象的投射(projection)。其產(chǎn)生不是由于客觀事物本身有相似特性。再看例(4):

D:(laughs)ok,it’s a ah it seems to me something thatdevelopsin a relationship…(mumbles)

M:I think rather than authority I I would like to think of a parent as being a guide ——rather than someone giving orders.

D:it’s something that that changes with time,when when your children are infants you have complete authority over them and control over their whereabouts and activities and so.

M:they’re your responsibility—— I don’t like the word control—— I don’t like to think that that people should be under control of somebody else—— I think that word’s …——there has to be a sense of cooperation there all the time.

(語料來自胡壯麟所著《認知隱喻學》[8])

例(4)來自對道德困境的一次家庭討論的實況錄音,一對夫妻(D=父親,M=母親)討論父親對獨生子是否享有權(quán)威。從這段對話可以看到夫妻兩人的觀點是有分歧的。父親宣稱應有權(quán)威,并隨著時間調(diào)整權(quán)威性的程度。在孩提時期,父親有絕對權(quán)威,待孩子長大,這種authority(權(quán)威)和control(控制)逐漸減少。母親則認為父母通過與孩子合作而盡自己的責任,與其把自己看作權(quán)威人物,不如引導他們作正確的決定。這里,母親采用了“a parent as a guide”的隱喻,其中“guide”除本義外,也指父親具有“指導孩子”之義。這就是說,“parent”可解釋為:幫助理解的人,與孩子合作的人,使孩子能擺脫生活困境的人。這里母親通過引入另一個符號(即“guide”),使聽眾能夠就有關(guān)“guide”的意象與“parent”的意象聯(lián)系起來,促使聽眾通過參照一個經(jīng)驗域來理解另一個經(jīng)驗域,并形成自己的判斷或推論。如果說話人對“guide”的推論不符合聽話人的意圖,便會產(chǎn)生誤解。如果這種對“guide”的推論符合聽話人的意圖,便會讓聽話人產(chǎn)生更生動的意象,從而更好地理解話語。

世界萬物是客觀存在的,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往往是不清晰的,是原始的,是隱喻的。人們在無窮的事物中捕捉到的哪怕是一絲一縷的聯(lián)系或感受,都很難用常規(guī)的語言表達,于是不得不把那些本來是不清晰的、原始的、隱喻的感受,直接用語言的隱喻表達??梢?,隱喻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人們運用隱喻思維建構(gòu)話語,目的在于把其思維結(jié)果以話語的形態(tài)呈現(xiàn)給讀者?!叭祟愃季S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隱喻性的”[7]。

五、語言的力量

“語言力是指語言通過聲音對對方的思想、情感以及行為的指令影響?!保?]169隨著科學的發(fā)展,我們認識到思維、語言和行為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不能分割的。以上從模因、禮貌和隱喻的角度談到了語言與社會實踐(即實在)。我們發(fā)現(xiàn):一方面,人類的語言模因能力和隱喻能力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語言表達;然而,另一方面,無論多么豐富的語言都沒法完全準確地表達我們的思維,或表達效果與思維不一致。所有的語言來自社會實踐,同樣社會實踐又催生新的言語方式。新模因或新的語言方式讓我們對各類的社會現(xiàn)象有更清晰的意象,更生動的描述,當然,也可能產(chǎn)生截然相反的結(jié)果。從語用哲學的角度來看,這就是語言力。

人類生活在一個復雜、信息千變?nèi)f化的語言符號的世界里。任何一個個體的行為都是和思維及語言聯(lián)系在一起。思維能力通過學習發(fā)聲表達出來就是語言,而語言沒有用聲音表達出來時屬于思維。語言一經(jīng)實施就成為行為。說者可以用陳述句、命令句、疑問句、肯定句和否定句等來實施某一行為;而聽者則可能執(zhí)行命令,也可能違抗命令,可能受到感染,也可能無動于衷,這就要看說者施加了怎樣的語言力度。語言力的強弱會讓聽者作出不同的反應,如例(2),正因為司機說話時用了更陡的降調(diào),似乎更加大“不禮貌”的力度,所以才使得乘客產(chǎn)生很不滿的感覺。而例(4)中的“guide”一詞就是因為母親沒法表達清楚“父母的責任是什么”這一概念,才借助于隱喻來體現(xiàn)。再看,宋代著名的女詞家李清照填過一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苯磺暌詠?,這首詞不知傾倒了多少人,這首詞為什么會有如此的語效行為呢?那就是語詞力的作用。她所用的比喻“綠肥紅瘦”可以說是千古一絕了。歷史上無數(shù)讀者不僅思想受到感染,甚至于個人的行為也受到了影響。因為這種語言力引起讀者的共鳴,這種共鳴是由于作者詞里說出了內(nèi)心的真情。真情有時是很不容易表達,要表達出真情就要借助于修辭力。可見,語言力是可以通過語言來控制或支配的。實際上,語言力本質(zhì)上來講和物理中力的概念是相似的,但語言力和物理力的表現(xiàn)是不同的。物理的力表現(xiàn)是顯性的,而語言力表現(xiàn)是隱性的。比如一個人在和面的時候,這個人對面粉施加了力,可從面粉的開頭上看到其變化,這種變化的就是物理力的顯性表現(xiàn)。而一位教師對一個學生說:“你是個笨蛋!”這位教師對學生已經(jīng)施加了力,但學生的心理變化是看不出來的的,所以這是一種隱性的變化。可見,語言作用于人的心理。語言與實在不可分離,語言反映社會實在,社會實在又催生新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

模因、視角和隱喻都具有語言力。語言力能使得語詞不斷更新,且沖擊著傳統(tǒng)的語言規(guī)范。正如羅志野[9]31認為,語言有一種無形的力量,這種力作用于心理,是肉眼看不見的,但可以感覺到,并從實驗證明。語言的力量能夠促使人產(chǎn)生某種行為,能調(diào)節(jié)自己和別人的心理,能化干戈為玉帛。其實語言的力量也就是模因的力量、隱喻的力量和禮貌的力量。從語用哲學的視角來說,語言的這種力量使得語言本身不但具有意義,它還能引領(lǐng)、生成新的意義;語言使用者經(jīng)常能夠在語言字面意義或缺省含義的基礎(chǔ)上附加上自己意欲傳遞的意義。這就是語言實在的神奇之處,而更神奇的是,語言實在還能引領(lǐng)行動,引領(lǐng)社會實踐,成為催生社會實踐的潛在動力。語詞在我們看來是一種實在,語言力也寓于語詞之中。許多時候,語詞是一種武器,既可愛又可怕,甚至可恨,讓人歡喜讓人憂。它能保護、提升、破壞或詆毀人的社會地位、面子、榮譽以及威望等。它可以用來交流信息,表達情感,傳遞意義。不僅如此,語詞還能創(chuàng)造、改變、歪曲現(xiàn)實或歷史。語詞是一種有魔力的藥物,它既可能是舒心丸,起到補益心氣的功效,也可能是迷魂藥,讓人頭暈目眩,產(chǎn)生幻覺,失去理性。語詞能給人療傷,但也能傷人或害人;語詞能創(chuàng)造幸福,但也能制造痛苦。如此看來,語詞不但有力量,而且力量還不小。

六、結(jié)語

本文從語用哲學的角度對語言與各種語言現(xiàn)象作一些思考和探索。索緒爾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實在,不是一種歷史事實。”[10]在此,當我們考察什么時候該說什么話時,我們不僅僅考察語詞,不僅僅研究“語言的使用”,我們還考察語詞出現(xiàn)的事況或境況。換言之,我們考察“什么時候說什么話”的同時也在考察實在。所謂“實在”在奧斯汀看來就是“語言現(xiàn)象”(reality)[11]。也就是說,在此我們不是孤立地考察語詞,而是將語詞與語詞出現(xiàn)的境況聯(lián)系起來。一方面,人類思維的模仿能力和隱喻能力豐富了人類的語言表現(xiàn)力;另一方面,我們卻發(fā)現(xiàn)無論多么豐富的語言都沒法完全準確地表達我們的思想,或表達出來效果與思維不一致??梢哉f,語用的模因思維、禮貌原則、隱喻方法和語用力不但是社會實踐的產(chǎn)物,它還是催生社會實踐的潛在動力。

[1]Johansson S.Origins of Language:Constraints on Hypotheses[M].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5:29.

[2]Chilton P.Manipulation,memes and metaphors:The case of Main Kampf.In L.Sausoure & P.Schulz(eds.)Manipulation and Ideolog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Discourses,Language,Mind[M].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5:15-43.

[3]約翰·甘柏茲.會話策略[M].徐大明,高海洋,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175-176.

[4]Aristotle.Poetics.Trans.by N.G.L.Hammond[M].Copenhagen:Museum Tusculanum Press,2001:45.

[5]Wittgenstein L.Last Writings on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Vol.1:Preliminary Studies for Part II of th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Oxford:Basil Blackwell,1982:31.

[6]姚小平.追求修辭的力量[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1).

[7]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75.

[8]胡壯麟.認知隱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37.

[9]羅志野.語言的力量[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

[10]Saussure,F(xiàn).d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Trans.by R.Harri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11]Austin J L.Philosophical papers(3rd edition)[M].Ed.by J.O.Urmson & G.J.Warnoc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猜你喜歡
語詞模因禮貌
你是那樣美 唐心語詞
歌海(2021年3期)2021-07-25 02:30:48
模因視角下的2017年網(wǎng)絡(luò)流行語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08
《老子》“自”類語詞哲學范疇釋要
哲學評論(2018年2期)2019-01-08 02:12:02
當誠實遇上禮貌
家教世界(2017年11期)2018-01-03 01:28:48
禮貌舉 止大 家學
小猴買禮貌
從文化理據(jù)看英漢語詞翻譯
基于模因論的英語論文寫作探析
暗戀是一種禮貌
海峽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10:04
基于模因論的英語聽說教學實驗研究
江达县| 长宁区| 东兴市| 茂名市| 邵东县| 瑞安市| 呼图壁县| 绥阳县| 浠水县| 怀集县| 西丰县| 汨罗市| 德昌县| 康马县| 辽阳县| 霍邱县| 余干县| 赤壁市| 平昌县| 南华县| 库车县| 青神县| 四川省| 罗定市| 新余市| 漳州市| 四平市| 九龙县| 溧水县| 东方市| 温州市| 桐梓县| 金山区| 泸定县| 英超| 长岭县| 孝昌县| 西充县| 盐津县| 加查县| 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