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
(海南大學法學院,海南???570228)
論氣候難民國際立法保護的困境與出路
李文杰
(海南大學法學院,海南???570228)
氣候難民是一種主要由氣候異常變化所導致、客觀上被迫遷移并帶有跨越國界等特征的新型難民,當前對其國際立法保護存在概念不清、責任不明、割裂本質等主要困境,但通過論證各種困境,完全可以在立法上尋找到出路。
氣候難民;國家責任;人權保護
氣候惡化會帶來海平面上升、土地干旱等自然災害,而其中受害最嚴重的當屬圖瓦盧、馬爾代夫等一些島國居民,因為海平面的逐漸上升而不斷喪失土地,最終將淪為無家可歸的氣候難民。這些難民該往何處去?誰該為這些難民的未來承擔責任……北京大學國際組織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濱說過,“在氣候難民問題上,發(fā)達國家歷史上排放了全球80%的溫室氣體,對全球變暖負有主要責任,而對全球變暖幾乎沒有任何責任的島嶼國家卻要首先承擔失去家園的巨大代價。這是對人類文明、公平和正義的莫大諷刺!”[1]整個國際社會應該正視這一亟待解決之問題,并有責任積極采取立法措施進行相關保護。
關于氣候難民的法律定義,目前尚沒有一個權威界定,許多相關文獻在使用其概念時也多與環(huán)境難民、氣候災民等關系較近的名詞相混同。造成這一境況的原因主要在于,環(huán)境難民作為氣候難民的屬概念,其定義和地位還尚且處于爭論之中,現(xiàn)階段國際社會自然無暇顧及到這個下位層面,所以在展開具體討論之前,本文將先對氣候難民的法律定義進行一個相對明確的擬定。所謂氣候難民是指主要由于氣候的異常變化而引發(fā)環(huán)境污染或地質變異等不利影響,并最終嚴重威脅到人類原有的生存環(huán)境或生活質量,而被迫從其本國進行臨時或永久性跨越國界遷徙的人;或者是不具有國籍但由于上述境況而不得不臨時或永久性地遷往其以前經(jīng)常居住國家以外的人。氣候難民主要具有以下幾點特征:
此特征包含兩方面內(nèi)容:(1)借鑒1994年《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框架公約》)的內(nèi)容,氣候異常變化是指“除在類似時期內(nèi)所觀測的氣候的自然變異之外,由于直接或間接的人類活動改變了地球大氣的組成而造成的氣候變化?!庇勺匀辉蚨斐傻臍夂螂y民之保護并沒有太大爭議,本文以下提及氣候變化主要指人為因素所致。(2)氣候異常變化是產(chǎn)生氣候難民的主要原因。大多數(shù)社會存在的產(chǎn)生原因均具有復合性,不能嚴苛地要求氣候難民的產(chǎn)生原因必須完全來自氣候異常變化,這樣既不合理也不符合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但也不能忽視這種原因相對于其他原因而言必須是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否則其結果將不具有氣候之特性。正如Norman Myers所說:“發(fā)展中國家產(chǎn)生大量環(huán)境難民的關鍵原因是不斷惡化的環(huán)境狀況,雖然人口增長、貧困等因素的作用也受到了許多學者的承認,但是他們同樣強調環(huán)境退化在其中起了首要的作用?!保?]
單純的人身傷害或財產(chǎn)損失不能成為氣候難民的構成要件之一。目前,許多相關報告在統(tǒng)計氣候難民數(shù)量時,常常把一些僅受到人身傷害或財產(chǎn)損失但卻并沒有做出遷移行為的災民也計算在內(nèi),這樣雖有利于以巨大的數(shù)字來突出情況的嚴重性,但“人數(shù)太多而不堪重負”也同樣會成為許多國家拒絕提供保護的借口。所以,滿足氣候難民的構成必須要有遷移行為,如果僅僅遭受一定損失,這些人只能算是氣候災民,一般災民的受害程度還遠遠不及難民。其次,難民的遷移必須具有客觀上的被迫性,自愿的遷移不能稱之為難民,這僅是一種普通的國際移民行為而已。無論是Piguet E還是Brown O,在其相關著述中都曾使用過“Climate Change and Forced Migration”,其中“Forced”一詞便準確地表述了這一特征。因為國際難民保護立法的不完善,很多人蓄意利用某些漏洞來進行非法移民,最終促成了各國借機拒絕難民入境的又一借口,使真正需要保護的人得不到應有的幫助。因此,有必要進一步解釋“客觀上的被迫性”,即必須是指受害者在本國其他地方不能或不可能找到避難所,而不得不到境外尋求生存。
難民的遷移必須具有跨越國界的性質,如果僅是在一國之內(nèi)進行位置上的變換,這只能算是一種國內(nèi)遷移,依照1998年《關于國內(nèi)流離失所的指導原則》,這類災民應被看作是“國內(nèi)流離失所者”,其并不當然產(chǎn)生國際難民保護的問題,否則別國會以這部分人不符合公約中難民的跨境要件為借口而否定那部分已無家可歸的人獲得難民地位的權利。同時,在跨境遷移之后的結果上,氣候難民與一般難民有著很大不同。按照傳統(tǒng)的難民定義,難民的產(chǎn)生主要源自政治上等原因,如果加害國承諾放棄迫害,那么難民完全是可以重新回歸家園的。甚至一般的環(huán)境難民,在原居住地環(huán)境得到恢復之后,同樣具有重返家園的可能性。但氣候難民作為環(huán)境難民中特殊的一類,像圖瓦盧等島國的居民,可能由于氣候變化帶來的自然災害而永久失去了他們的家園。因此,接收國在接收前就可能面對這一問題,即一旦接收將可能意味著永久的收留。所以,此特征毫無疑問會增加接收國在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負擔,成為相關立法進程中的天然阻礙。
雖然20世紀70年代,世界觀察研究所的Lester Brown就提出了環(huán)境難民的概念,但至今國際社會對其定義及地位一直沒有定論,這導致很多有關氣候難民的著述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與環(huán)境難民一詞隨意混用的現(xiàn)象。由于環(huán)境難民定義的不明確以及與氣候難民在語義上的天然關聯(lián),表述二者之時的偶爾混同也并無特別不妥。但僅因為這些原因就將否定環(huán)境難民法律地位的觀點直接適用于氣候難民的國際立法之思想正在學者們無意識的行為中得到了支持,因而產(chǎn)生了氣候難民國際立法進程中的一大困境。國際社會一直不肯予以環(huán)境難民法律地位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1)據(jù)統(tǒng)計,2006年全世界至少有2億環(huán)境難民[3],龐大的難民數(shù)量讓人望而生畏。所以,Castles等學者擔憂環(huán)境難民這種說法不僅起不到保護難民的作用,而且會削弱對傳統(tǒng)公約難民的保護[4]。(2)環(huán)境難民的產(chǎn)生原因復雜多樣,同時存在與生態(tài)移民、災害移民等范圍上的重合[5],有時很難區(qū)分出何為難民產(chǎn)生的主要誘因,這使環(huán)境難民在認定上存在模糊性,尤其在確定責任主體時經(jīng)常需要個案分析。(3)認為環(huán)境因素不足以與傳統(tǒng)難民產(chǎn)生的五大因素并列,而且其也并非是產(chǎn)生難民的惟一誘因。Flintan等學者認為,環(huán)境難民這個名詞會讓人產(chǎn)生錯覺,即環(huán)境原因可以與政治、經(jīng)濟等因素并列,而這些因素實際上相互交織,并不容易區(qū)分[6]。(4)跨越國界是構成公約難民的必須要件,但現(xiàn)實中所指環(huán)境難民大多是由一國內(nèi)部產(chǎn)生,并不帶有這一客觀特征,他們不是國際法所認可和保護的難民。同時,很多災民本身不需要跨界求助,但卻利用概念不清來達到非法移民的目的。
究竟誰該為氣候難民的處境負責,此問題的解決是不是世界所有國家的共同義務?針對上述問題主要存在以下抗辯觀點:(1)無論是1994年《框架公約》、1997年《京都議定書》等國際條約,還是2007年“環(huán)境變化、和平與安全”研討會、2009年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峰會等會議,關于氣候問題討論的會議和成果雖多,但至今卻沒有一個權威性的會議就氣候難民問題進行過專題討論,當然也就不存在相關的法律文件。(2)氣候難民是在長時間連續(xù)實施排放溫室氣體等行為之下而出現(xiàn)的,這種結果是隨著環(huán)境長時間的不斷變化才會逐漸顯現(xiàn),而不是一次行為對應一個結果,侵權關系并不十分清晰,責任的追究必須要進行歷史的追溯,而排放溫室氣體并非是造成氣候難民的主要原因常被一些國家用作拒絕承擔義務的借口。(3)根據(jù)2001年《國家對國際不法行為的責任條款草案》(以下簡稱《責任草案》)的規(guī)定,承擔國家責任必須要有國家行為的不法性。沒有超過《京都議定書》排放標準和在公約生效之前排放過溫室氣體的國家并沒有違反任何國際條約或國際強行法,這類國家是否需要承擔一定責任并無定論。(4)就算是承認氣候難民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來自于溫室氣體的排放,但很多國家認為自身排放氣體的量遠遠不及其他國家,不應該讓其與這些國家承擔同等責任。同時,也有國家認為其所排放溫室氣體的量非常微小,根本不足以引起海平面上升,并產(chǎn)生氣候難民這樣嚴重的結果,排放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明確的因果關系。
根據(jù)1951年《國際難民地位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和1967年《國際難民地位議定書》對難民所下的定義,構成難民需要滿足四個要件:(1)對迫害的恐懼必須為種族、宗教、國籍、屬于某一社會團體或具有某種政治見解五個理由。(2)須畏懼遭受迫害,但不以迫害實際發(fā)生或到達相當嚴重程度等為必需要件。(3)這種畏懼必需具有正當理由,而不是臆想。(4)難民必須離開本國或經(jīng)常居住國。與《公約》難民在某些構成要件上的不同已成為在新型難民立法保護進程中的又一阻礙,不少觀點認為,導致傳統(tǒng)難民產(chǎn)生的五大原因歸結起來均與政治因素有關聯(lián),在難民公約中增加環(huán)境因素將有違《公約》的立法體系。就像學者Colli認為:“雖然大家都認為環(huán)境退化造成的人口遷移應該是環(huán)境難民,但難民這個概念更應該指那些因為政治或人為因素而遷移的人們?!贬槍Νh(huán)境難民的法律地位一直沒有得到確認,而現(xiàn)實問題又急需解決,國際移民組織于2007年提出了環(huán)境移民的定義①環(huán)境移民是指由于環(huán)境突然或緩慢變化,對人們的生活或生存條件產(chǎn)生不利影響,而被迫或主動、暫時或永久離開其家園的人或人群,他們既可以是國內(nèi)遷移,也可以是國際遷移。,這個傘狀概念將所有由環(huán)境因素導致的人口遷移都歸為了環(huán)境移民[7]。此定義雖然使多數(shù)災民可以得到一定救助,但卻不能像難民那樣獲得國際法強制規(guī)定的權利,這只能暫時緩解矛盾,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路徑。同時,這也在側面上迎合了一些國家的私心,無論人們受害情況多嚴重,都可借此定義來減輕其應負的義務。歷史上,宗教、種族沖突等是產(chǎn)生難民的主要原因,但目前氣候變化正逐漸成為難民泛濫的另一要因,是否可以因為某些構成要件的不同就直接用一般來否定特殊,借此來逃避本應承擔的責任呢,這值得我們深思。
作為環(huán)境難民的一部分,氣候難民在立法中同樣會面臨困境一中的問題,但其卻具備了解決此困境的更大優(yōu)勢:(1)氣候難民的數(shù)量相比在概念不清情況下統(tǒng)計出的環(huán)境難民數(shù)量明顯要少很多,當前大多數(shù)氣候難民為一些島嶼或海拔較低國家的居民,氣候惡化尚沒有使全球均陷入困境。同時,氣候難民當屬環(huán)境難民中受害情況最嚴重、最具代表性的類型之一。許多學者均認為,在造成環(huán)境難民的諸多原因中,因全球氣候變暖而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已逐漸成為最主要的原因。(2)形成氣候難民的主要原因非常明確,即由氣候的異常變化而導致的環(huán)境退化。同時,損害結果基本是在所有國家連續(xù)不斷排放溫室氣體的合力之下所造成的,雖然結果從表面上看暫時出現(xiàn)于局部,但實際上卻是全球都在蒙受影響,這無疑是一個全球性的環(huán)境問題。相比環(huán)境難民,在確定責任主體時,損害與受損關系的雙方主體要相對明確許多。(3)認為環(huán)境因素不能與公約難民的起因相并列,而且因為氣候因素不一定是產(chǎn)生難民的惟一誘因而否定氣候難民法律地位的觀點,筆者是不能贊同的。在當今日漸復雜的社會形勢之下,絕大多數(shù)問題的存在已不再完全是由某一個原因所造成,如果始終堅持一個結果對應一個原因來解決問題,那只能說是一種思想上的倒退,也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相關原理。(4)環(huán)境難民沒有一個明確定義,所以其范圍較廣,不同類別的難民之間受害程度也各不相同,其中大部分難民并沒有達到必須跨越國界尋求生存的境地。目前,一些國家以部分人利用概念不清而濫用庇護權利作為其否定認可環(huán)境難民法律地位的借口。不可否認,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這也是西方國家故意將個別事態(tài)無限擴大來達到避免拓展其難民保護義務的一種手段。氣候難民是環(huán)境難民中受害情況最嚴重的一部分,而且在客觀上均不得不進行跨境遷移,將其從環(huán)境難民中首先提取出來進行立法保護,可以有力回擊西方國家的這一借口。
針對困境二中的問題,可以通過國家責任與國際損害責任理論來進行分析?!敦熑尾莅浮反_定了國家責任的構成要件:(1)由作為或不作為構成的行為依國際法歸于國家。(2)該行為構成對該國國際義務的違背②參見2001年國際法委員會通過的《國家對國際不法行為的責任條款草案》第2條。。本文先從要件二進行分析,違反國際義務主要指違反國際條約、國際強行法、國際習慣法三類,保護大氣不屬于國際強行法規(guī)定的范疇,而國際習慣法也不甚具體,最好的辦法是能夠從國際條約中尋求答案?!督?jīng)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盟約》和《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盟約》均規(guī)定了個人的基本權利與自由等人權不容侵犯,有觀點認為公約實際上不存在國家間權利義務的相對性和相互性[8],但隨著跨界損害與國家主權限制理論的出現(xiàn),這種說法已經(jīng)不攻自破。而在《京都議定書》中則更為明確地為部分國家限定了排放溫室氣體的標準。所以,一國如果有溫室氣體排放超標的歷史,則是明顯違反了國際義務?;氐絿邑熑蔚牡谝粋€構成要件,溫室氣體的排放者實際上是一國之內(nèi)的個人或者單位,《京都議定書》等國際條約為國家設定了預防上的義務,違反公約出現(xiàn)的排放過量現(xiàn)象,要么是國家不作為的放任,要么是監(jiān)管上存在過失,這些都可以歸結為國家實施的行為[9]。所以,歷史上違反公約排放氣體超標的國家有義務對后來產(chǎn)生的氣候難民問題承擔責任。那么非締約國和沒有違反國際條約的締約國又是否該承擔責任呢?在限定標準內(nèi)排放氣體的締約國,雖然沒有違反約定,但因其行為與氣候難民的產(chǎn)生之間具有關聯(lián)性,實際上卻是違背了人權公約的要求,這也正是目前各國在認定責任方面爭執(zhí)不下的一個矛盾。作為傳統(tǒng)國家責任理論的突破與發(fā)展,“國際賠償責任與國家責任已作為不同的國際法概念被普遍的接受”[10]。根據(jù)《國際法不加禁止行為所產(chǎn)生的損害性后果的國際責任條款草案》第1條的規(guī)定,排放溫室氣體的行為如果引起了氣候難民這樣的嚴重跨界損害結果,雖然滿足行為的不加禁止,不會觸發(fā)國家責任,但這并不能否定公平正義要求下的賠償責任。
綜上,違反國際條約排放過量溫室氣體的國家要承擔國家責任,而非締約國和無違約行為的締約國則須承擔國際損害責任。世界所有排放過溫室氣體的國家均應為氣候難民承擔歷史責任,不能以本國歷史上排放溫室氣體極少作為抗辯理由,因為造成全球升溫的結果是所有國家行為的合力,缺乏任一國家的排放量都是不行的,排放量的多少只應成為分擔責任大小的因素,但絕不應該是否定自身責任的理由。
嚴格定義下的氣候難民完全符合《公約》難民構成要件中的二、三、四要件,都是因為持有正當理由的畏懼而不得不離開原居住地,跨越國境尋求保護。此外,本文氣候難民的定義中并沒有使用“迫害”一詞,那是否就意味著二者在此方面有著很大不同,實際并非如此,而是取決于對“迫害”一詞如何理解。根據(jù)《公約》第31條第1款和第33條第1款規(guī)定,我們可以認為,凡是使人的生命和自由受到威脅的行動或情勢均可稱之為迫害,因此,氣候難民無疑也是處于一種受“迫害”的狀態(tài)之中。因此,最大爭議主要集中于難民產(chǎn)生原因的不同之上,而是否僅因為這一點的不同就足以否定氣候難民的法律地位?對此筆者持否定觀點。(1)應看到法律背后的東西——受保護的法益。難民保護在本質上是一個人權問題,1951年《公約》及其議定書正是國際社會考慮到1948年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中“確認人人享有基本權利和自由不受歧視”的原則而制定的[11],而且《公約》中所保護的五種權利也得到了1966年兩大人權公約的確認。正如學者Imtiaz Ahmed所說的那樣:“一旦成為受害者,以人權的視角來看,無論是因為政治迫害或環(huán)境不安全,都將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難民?!?2)國際社會對難民保護的開始歸因于20世紀初期歐洲各國對那些在種族、宗教等屬于少數(shù)的人的人權侵犯,而《公約》及其議定書的出現(xiàn)也都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③《公約》是為了解決戰(zhàn)后來自蘇聯(lián)、東歐和其他歐洲國家的難民問題,但是在1950—1960年,歐洲、非洲難民均出現(xiàn)了新的難民群體,所以世界新形勢要求取消《公約》時間和地域上的限制。。條約應順應時代的變化而進行發(fā)展,所關注的均應是特定歷史時期中需要普遍保護的重要法益。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07年底,在“聯(lián)合國難民署關注的人”中僅有36%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難民,不考慮實際變化僅僅因為措辭上的些許差異就堅持維護傳統(tǒng)制度的觀點并不符合實事求是、用發(fā)展眼光看問題的態(tài)度。(3)如果僅僅從《聯(lián)合國難民署章程》的規(guī)定來看,受其保護難民的范圍是與《公約》完全相一致的,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近年來,難民高級專員的權限在被聯(lián)合國大會或經(jīng)社理事會等一系列決議進行不斷拓展之后,其現(xiàn)有保護范圍之廣已遠非從前可比[12]。
雖然氣候難民在實質上與傳統(tǒng)難民并無不同,但《公約》規(guī)定產(chǎn)生難民的五大原因總體上來說都具有政治特點,而氣候難民的被迫遷移很少是政府壓迫的結果,如果單純通過擴大難民的定義來保護氣候難民,容易給人造成一種政治與氣候兩因素已經(jīng)并列的錯覺,當尚沒有其他強有力誘因加入進來并形成多足鼎立的局面之時,硬性將氣候因素擠入《公約》,的確會使原有《公約》的整體性產(chǎn)生一定紊亂。同時,氣候難民包含許多問題需要特別立法予以解決:氣候難民的遷移很少是個別行為,易形成大規(guī)模的難民潮;氣候難民進入一國境內(nèi)之后可能再也無法回到原居住地,這對于力圖保持其民族單一性的國家是不愿主動接收的[13];傳統(tǒng)難民的母國一般不會援助那些難民,而氣候難民則正相反,政府在難民遷移過程中需要扮演好一個幫助者的角色,等等。綜上,筆者認為,既避免傳統(tǒng)難民與氣候難民的實質關聯(lián)性被破壞,又能夠繼續(xù)維持《公約》原有體系完整性的最佳出路即是,在《公約》之外制定單獨的《關于氣候難民地位的議定書》。
國際責任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在制定相關條約時,既可以援用《公約》中難民權利義務的規(guī)定,又可以引入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臨時避難等特殊原則。同時,將人權原理應用到難民保護領域,可以克服國際難民法的固有缺陷,強化難民國際保護的法律基礎[14]。氣候難民的立法之路任重而道遠,有觀點悲觀地認為:“相關國際組織可能不愿為重新定義難民而展開談判,因為它們擔心這種談判會被參與國利用而進一步縮小難民的范圍或縮減現(xiàn)有的保護義務,最終很難像預想中那樣通過擴展定義來增加國家的義務?!保?5]雖然前方困難重重,但是像上述因為害怕出現(xiàn)阻礙而不敢提議進行談判的思想是極不可取的??v觀整個國際法的發(fā)展史,沒有任何一部國際條約是在沒有任何爭議下無比順利地制定出來的,每部國際條約誕生的背后都凝結著不同陣營國家之間無數(shù)次針鋒相對后的妥協(xié),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表現(xiàn)。例如,1969年《非洲統(tǒng)一組織關于非洲難民問題的公約》,1984年《卡塔赫納宣言》,1993年《圣約瑟宣言》等均對傳統(tǒng)難民的定義進行了補充或質疑,雖然以上文件均不是國際公約,但它們都是推動相關立法進程所不可忽視的力量。
我國是1951年《公約》及其議定書的締約國,雖然目前沒有自己的《難民法》,但在實踐中,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對印支難民、在華非洲留學生的積極接收與安置行為一直受到整個國際社會的贊揚。所以,我國應堅持以往原則,在氣候難民的保護方面,積極倡導多邊談判,締結相關雙多邊條約,堅決支持氣候難民保護的國際立法,這既是對我國有利的,也是對整個世界未來有利的。
[1]劉洪宇.氣候難民:何處是我家?[N].遼寧日報,2009-12-24(9).
[2]THOMAS Homer- Dixon.Environmental Scarcities and Violent Conflict Evidence from Cases[J].International Security,1994(19):5 - 40.
[3]樂艷娜.氣候難民:一個正在擴大的族群[J].北方人,2007(6):15-16.
[4]LESS Cast.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Forced Migration:Making Sense of the Debate[M].Geneva:UNHCR,2002:70.
[5]郭劍平,施國慶.環(huán)境難民還是環(huán)境移民——國內(nèi)外環(huán)境移民稱謂和定義研究綜述[J].南京社會科學,2010(11):93-98.
[6]FLINTAN G.Environmental refugees:a misnomer or a reality?[J]Acontribution to the Wilton Park Conference Report on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Conflict Prevention,2001(3):1 -3.
[7]陳勇.對西方環(huán)境移民研究中幾個基本問題的認識[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9(5):70-75.
[8]王禎軍.論國際人權法中的國家責任問題[J].法學雜志,2007(5):151-153.
[9]奧本海.奧本海國際法[M].詹寧斯,瓦茨,修訂.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401.
[10]王鐵崖.國際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136-139.
[11]甘開鵬.論難民國際保護的基本原則[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10(2):98-101.
[12]Richard Plender.國際移民法[M].翁里,徐公社,譯.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2006:273.
[13]張麗施.非傳統(tǒng)難民問題及其應對[C]∥21世紀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討會論文集.汕頭:汕頭大學法學院,2008:125.
[14]張愛寧.難民保護面臨的國際法問題及對策[J].政法論壇,2007(6):163-171.
[15]徐軍華,李若瀚.論國際法語境下的“環(huán)境難民”[J].國際論壇,2011(1):14-19.
Dilemma and Solu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islation to Protect Climate Refugees
LI Wen-jie
(Law School,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Climate refugees,a new type of refugee,are caused mostly by abnormal climate changing,and are objectively forced to migrate and 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The dilemma in current international legislation to protect them appears as the difficulties like the concept unclear,the responsibility ambiguous,the nature fragmented,etc.Still,correspondent solution can surely be sought out in legislation by demonstrating and verifying various kinds of difficulties.
climate refugees;state responsibility;human rights protection
DF 981
A
1004-1710(2012)01-0067-06
2011-10-11
李文杰(1986-),男,山東青島人,海南大學法學院2009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國際法學,國際經(jīng)濟法學。
[責任編輯王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