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亞
(西南大學 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重慶 北碚 400715)
武當山行散記
張詩亞
(西南大學 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重慶 北碚 400715)
辛卯孟冬,余到珞珈山華中師范大學與會,會畢,一行十余人自東而西,出武昌,過大江,一路經(jīng)孝感,隨縣,棗陽,襄陽,樊城,老河口,谷城而抵武當山。天色沉沉,霧霾陰陰,孟冬之田野,寒林疎疎,滲透隱隱肅殺之氛。
過孝感,麻城,其湖廣填川之移民集散之狀,時時來襲,且揮之不去。余先祖,先外祖所載籍貫皆為孝感,麻城,乃其跡也。今之川籍人氏,所謂以此二地為籍貫者,泰半亦因移民之際,經(jīng)此集散而致也。
經(jīng)隨棗,襄樊,雖幀幀窗景之掠,匆匆接踵,如視頻快放,然心瀾之擊,卻暗潮涌涌。吾校,座北碚,毗鄰梅花山。山不高,而詣者必仰。蓋因張上將自忠英靈葬此也。抗戰(zhàn)軍興,張將軍為殉難之中國軍魂!而將軍殞命之戰(zhàn)即為武漢戰(zhàn)役之關鍵——隨棗大戰(zhàn)也。余一行過此,可謂一車教授,知張將軍死隨棗之戰(zhàn)者已寥寥,但知張將軍為抗戰(zhàn)之英烈者則蕓蕓。而空中彌散之肅殺之氣,依稀似當年之硝煙未盡。
而老河口,谷城地處險要,更為古今兵爭。秦漢,魏晉,隋唐,元明俱有大戰(zhàn)。僅明末李自成,張獻忠經(jīng)此戰(zhàn)襄陽便各有兩上兩下之多,河畔之渡口,兩岸之青山,至今還掘出箭鏃之遺物。斑斑銹蝕似可述戰(zhàn)事慘烈。
過隨棗,行色匆匆,然思古之悠悠,則難敉平。遂腹中草成一絕:
棗陽秋
秋色棗陽濃,
丘山半染紅。
寒林風落木,
葉葉喚英雄。
辛卯孟冬于隨棗途中
秦巴古之謂也,按今之區(qū)劃,北起陜甘,南達川渝,西迄川甘,東迆鄂渝。而武當山即在秦巴東麓,鄂西北境內(nèi)。自武當而東,可至江漢平原;而南偏西,可通萬源、達州而入川渝;而由西偏北則出漢中再進關中秦川;北向直抵南陽,繼而中原。故武當一山,其勢之險,之要,之重,之活,東扼荊楚,北控中州,南逼天府,西迫關隴,距一地可四達,占一險可全活。故而臨武當山之要隘,襄陽,樊城,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勢險而兵爭,兵爭而戰(zhàn)亂,戰(zhàn)亂而禍民,禍民則分化。卑下以茍全,或避,或藏,或順,或逃;桀驁以抗爭,或悍,或野,或兵,或匪。而出家且習武,可謂二者之合璧。隱不全隱,有功夫在身;武不外凌,有世外之圖。而釋道兩派自古蟄名山,藏檻外,故應求避之運長盛。武當山即為道家 (后為道教)捷足。
遠自東周周康王時道家尹喜,為大夫,曾任函谷關尹。任關尹時,迎老子入關。升壇論道,秉筆著書?!妒酚洝酚休d。尹喜服膺,遂辭官不仕。先隱關內(nèi),后西入蜀,再棲于武當。于三天門石壁之下,砌石門,圍石室,幽隱修煉,以悟大道。至今留有 “尹喜巖”。此乃有據(jù)可稽之道家入武當之最早記載。
漢光武劉秀時有馬明生,陰長生二人,同隱于武當;其后又有燕濟棄官而入武當;至東晉,又有徐子平棄華陰縣印,隱逸武當;公元2003年9月4日武當山泰山北廟出土之古墓磚有年號 “隆和”?!奥『汀蹦藮|晉哀帝司馬丕所立,其用僅一年 (公元362年),次年即改為 “興寧”。此磚可證東晉時武當已建道教寺觀。
至于唐宋亦有高人數(shù)百,入武當學道。如唐太宗時均州守姚簡,奉敕至武當山祈雨靈應,并得見五龍降瑞,故興建 “五龍祠”。有唐一代,肅宗(李亨),代宗 (李豫),昭宗 (李曄)又先后建“太乙”“延昌”“神威武公廟”諸觀。武當山之道觀已成規(guī)模。以致唐時道人呂洞賓有詩 《題太和山》詠頌:“石縷狀成飛鳳勢,龕紋綰就碧螺環(huán)”。
除唐隆道教外,宋亦重道。太宗至徽宗五十年間,武當山道觀建筑規(guī)模更勝。真宗趙恒改 “五龍祠”為 “五龍觀”并欽賜匾額書 “五龍靈應之觀”。宋高本宗題詩 《天柱峰歌》云:“丹梯貫鐵鎖,十二樓五城”,以及 “黃金鑄屋玉作楹”,可見武當山道宮之勝狀。
馬上得天下之元蒙帝國,對武當山之道宮建筑群亦有增建。世祖忽必烈,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均大興土木,營建宮觀。如現(xiàn)仍遺存南巖翠掩之中之“天乙真慶萬壽宮”石殿,是殿側至今仍存延祐元年及泰定二年二石碑;再如天柱峰太和宮下右側小蓮峰上之古銅殿。
元明之際,有遼東懿州人張全一 (又名君實),自號三豐道人,云游天下,輾轉(zhuǎn)來武當。遍游其八百里為周,七十二峰為錯之武當山諸巖壑。深為其磅礴延亙之形勝氣勢所感慨。與人語:“此山,異日必大興”。其后又在草店一帶結廬潛修。洪武二十四年太祖聞其名,遣使至武當山尋訪三豐,惜不遇。永樂時成祖又遣給事中戶胡濙,內(nèi)侍朱祥 “齎璽書香幣往訪,遍歷荒徼,積數(shù)年不遇”。乃于永樂十年 (公元1412年),誥命共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張信,駙馬都尉沐昕督工,征調(diào)軍民工役凡30余萬,大興土木,歷時13年始建成道教諸宮臺,亭閣,殿堂,樓榭,觀廟,塔碑,牌坊,柱表。下自原均州凈樂宮起,上達天柱峰金頂,凡一百四十余里,山蔭水照,綠掩煙籠,紅墻金瓦,飛檐斗拱,錯落布設九宮,九觀,三十三寺院群,三十六庵堂林,七十二巖廟,三十九橋梁,十二亭閣,林林總總大小各色宮、觀、殿、宇、亭、樓、館、榭多達二萬余間。難怪明季詩人洪翼圣有詩贊詠 “五里一庵十里宮,丹墻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回環(huán)畫境中”。從此,武當山便為天下第一之皇家道觀,冠甲天下,名揚四海。
公元1521年正德皇帝暴卒,對于時在安陸之遙的朱厚熜,則是喜從天降。即位之嘉靖,本篤信道教,繼大統(tǒng)后更以為武當之風水,道場所佑。剛登基三年即專使送 “武當山玄天上帝圣牌”之五色瓷雕,供奉于金殿。至嘉靖三十一年 (1552年)又大肆擴建,使武當山為名副其實之 “仙山瓊閣”也。
坊間有言,“北建故宮,南建武當”。至今,武當人仍說此話,并以為榮。倘稍深究斯言,乃謂武當之營建系皇家總領,朝廷經(jīng)略。有九州謀篇,南北統(tǒng)籌之大勢??傻脟疂?,能聚天下之力。仰承廟堂之勝籌,俯采山野之生氣。故布局策劃在前,開鑿施工在后。先占全局呼應,大勢貫通,氣韻暢達,地脈交泰之形勝;再得統(tǒng)籌運作,兼顧推演,逐次展延,協(xié)調(diào)分合之序順。然斯言又未必全當。所謂 “北建故宮,南建武當”混淆先后之措。其時,南建武當在前,肇自永樂十一年 (公元1413年),北建故宮在后,始于永樂十五年 (公元1417年)。故南先而北后。其次,永樂將皇祚重心北移,除有明一朝,始終難消北來之威懾,其得掌中樞亦興之于燕,故對其情有獨鐘之外,還在于大統(tǒng)北移,可盡脫原建文所遺體制之羈絆,可煥發(fā)重組新政之活力。其合法性是其活力所來之關鍵。舉反旗取侄位而公然代之,強勢淫威之下,眾怒且可禁,然官心民心卻難馴。故尊神道而立威權,敉平朝野,實為上策。這才能釋讀,明成祖朱棣何以有將北方京都皇城之建置于后,南方仙山道觀之筑興于前之舉也。
晨發(fā)武昌,過午入山,首抵太子坡。此名源于傳說。道經(jīng) 《三寶大有金書》稱有凈樂國王太子,年方十五,入山修煉。棲息此地,故名太子坡。照其名,“坡”者,非一點,一線也,故循一清淺小澗,跨一堅實規(guī)整之石拱橋 (復真橋),緩緩而上,峰回路轉(zhuǎn),綠掩翠映,數(shù)十級石階清幽蜿蜒,俱在一坡也。乍上石階,抬首迎面即見二墻呈八字狀,向心內(nèi)斂,悠悠導入兩扇紅門,門額之上,青磚砌匾,內(nèi)書 “太子坡”。顯然,名之所由自傳說來。而此觀原名 “修真觀”,亦名 “復真觀”。此名仍由“復真橋”可窺其初名。凈樂國本系烏有,王太子自然子虛。然何以改 “修真觀”或 “復真觀”而為“太子坡”。或由太子皈依修道,其感召力大,有神秘感,有超常魅力也。加之,其間又有太子修道中途,意念動搖,欲棄道還俗。返途中遇一老姆磨杵,詫而問之,答曰:“磨針”。繼詢之:“難乎?”老嫗又答:“功到,自然成”。太子幡然悟,復返山中,遂得道,成正果,升天為北方大神——真武大帝。此像,至今立于觀中正殿。好事者附會此像乃以朱棣為本也。此外,由此傳說派生之傳說,及相應景觀在太子坡尚有:“磨針井”及磨針澗,磨針石;姥姆祠,及磨針老姆彩塑像;觀內(nèi)三清殿前之碗口粗鐵杵;三清殿內(nèi)八幅 “太子修真圖”;觀外五里地處太子母扯太子衣裾阻其返山,而太子毅然拔劍斷衣之 “劍河橋”等等。此外,觀內(nèi)有一井,名曰 “滴淚池”,另有 “九曲黃河墻”,兩院落,四宮門,皇經(jīng)堂,藏經(jīng)閣之類,俱為明式建筑,厚重敦實,方正規(guī)嚴,飛檐斗拱,大頂歇山,紅墻綠瓦皆精工細作,與南北二京之御制式樣如出一轍。設計,布局,營造,匠作都無愧皇家氣派。然復真觀獨絕者,則在五云樓之一柱十二梁上。五云樓其樓有五,五層樓俱有橫梁,全交于一隅,而一隅所立僅一柱耳。一柱所承五樓凡十二梁,設計之奇,受力之重,榫卯之巧,工藝之精,堪稱世之所絕也。非學建筑,來此觀之,亦不虛也。
到紫霄宮時已近黃昏,天本陰沉,四圍高山聳翠,且霧霾低壓,更顯森森。紫霄宮取法紫薇宮,意謂天地中央之道壇也。其址,唐季即選,宋,元繼之?,F(xiàn)則由明初大建而成。紫霄宮,坐于展旗峰下,正對照壁峰。左前有三公峰,右前有五老峰。前后皆擁兩池,前左 “日池”,前右 “七星池”;后左 “月池”,后右 “真一泉”。三層青石高臺上,紫霄宮聳立。石級步步,數(shù)丈余,勢成高臺,更顯巍峨。仰首觀之,薄霧中隱隱之偉岸,大有迎面壓下之感。經(jīng)禹跡池,過金鎖橋,尋幾級石階,即入山門。門側置一木桌,桌后坐一道姑,正捧書而讀。未抬頭,即問門票,輕輕,靜靜,冷冷。我先行,持票者隨眾人滯后。見問,便立于門殿。道姑仍讀書。若無人。山里靜寂,可聞其翻書。紙響引我,不禁問:“看何書?”
答曰:《黃帝內(nèi)經(jīng)》。頭仍埋。
吾愣,又問:“白話?”
答曰:“文言?!?/p>
吾又愣,再問:“能懂?”
答曰:“懂,有注。”眼稍抬。
余眼風與之接,繼問:“高中?”
聲微高:“本科?!?/p>
余調(diào)即升:“在哪?”
“北京?!甭曊{(diào)復平。
余打量伊,小帽下,青絲一縷斜出,衣皂袍,寬大,難見體態(tài);白凈,清秀,五官正,其眸明澈,如宮側之泉。
吾好奇,問:“何時來此?”
抬目視余,未答。時稍靜。
“票來了!”眾人至,喧囂亦至。應答止。道姑一一驗票,余意猶未盡,然無奈,只得隨大流前行。
余微悵,遂拾級而上。導游喋喋,謂此宮乃“道姑宮,無道士;太和宮為道士宮,無道姑”。似可釋吾懷。
紫霄宮之大殿,立于中軸之端,下有高臺三層,上有煙嵐一帶,其勢森然。殿乃木構建筑,重檐翹角,歇山垂脊,頂戴琉璃,脊立靈瑞,雕梁畫棟,斗拱藻井,彩壁玉欄,俱精工巧作,一派皇家氣象。
游畢后殿,正欲下山,忽見青煙一縷,冉冉升自殿前。旋即戛玉撞金,鳴絲吹竹之聲飄來。吾等忙尋聲而去。至正殿石階前,見十余道姑,各持樂器,或吹或敲,分列兩行,中有一盛裝道姑,似為主持,正念念有詞,手足輕緩,伴樂有致。階下有鄉(xiāng)民夫婦,蹲地燒紙?;鹩称涿妫仳\。顯然,此夫婦花錢正請法事。
早聞武當有道樂,不意竟有緣得遇。道姑奏道樂,全不類俗樂,更不像時下流行樂,毫無表演,作秀成分。一招一式,質(zhì)樸無華。久聽,頗單調(diào)。但與其情景相融,可謂絲絲入扣。敲擊與絲竹之聲,與兩行道姑并一位主持,與一旺紅火兼一對夫婦,在青山環(huán)擁與紅綠道觀中,化霧化煙,冉冉升騰,匯入翠林幽谷。有形頓為無形,與太虛混一也。
是夜,宿太和宮。清冷,清寂,清靜,清幽。晨起推窗方見,窗下即是一谷青翠。步出戶外,風大,順谷掀來,寒氣倏然。然抬首上看,天未大明,晴朗舒展。天邊泛白肚,有晨曦一抹。由西往東看,先見月,后見日。真乃日月同天。
早飯畢,即游南巖宮。此勝境早為道家高人所據(jù)。自唐而宋而元,先后建有道觀。尤其有元一代,此地建有 “太乙真慶萬壽宮”?,F(xiàn)留宮群即為永樂所建。
南巖,幽,深,險,峻,奇,秀,峭,靈齊備,選址此地建宮觀,堪稱人文與自然絕佳契合。出太和宮,先順嶺脊上行,然后陡下,入山凹,見碑亭,穿大殿,循絕壁,一路所見,俱堪奇絕。
立嶺脊北望,五龍俯瞰,迎朝陽,勢奔涌,競騰躍,如領號令,俱南向也。下行青石階如數(shù)連環(huán)“之”字,草書,行書,楷書,大小不等,或陡或平,蜿蜒曲折,俱蒼苔茵茵,煞是耐看,引人駐足。過幽谷,經(jīng)山坳,掠赑屃之偉岸,鐫刻之工巧,法書之酣暢,氣派之典雅。入大殿,如所見莊嚴,大氣,穿殿而自后門出,所見即令人擊節(jié)驚嘆。后門之路劈峭崖而筑。左貼絕壁,右臨絕澗,順幽谷而曲上。路平,石底,青灰色,僅五尺余寬,有石欄護險。立于前,憑欄放眼,望下,淵深不可窮見,惟泉石激韻,空谷傳響,伴白霧冉冉不絕于耳;上望,則云片幾縷,天凈,蔚藍,澄明,揚山風一陣,云移而天生動。其玄,其遠,其闊,其厚,亦難以窮盡。隔山對看,重巖高聳,是為天柱峰也。難怪 《太岳太和山紀略》有句云:“南朝天柱,北瞰五龍”。此言不謬也。天柱峰下,山巒疊翠,嵯峨拱托。其上,則白巖兀禿,傲立云端。老松倒掛間,煙嵐藹藹。南巖之奇,不惟天地造化之絕,更有人文巧作之妙也。出元君殿后,順東即穿磚室,數(shù)丈外有獨陽巖,上即建石室;再前行,又見紫霄巖,上鐫仰首之龍,雙目圓睜,方口勢張,躍探欲飛,仿佛化入太虛;灌木林莽中,又有禮斗巖,刻有靈官諸像。又東,立 “風月雙清亭”;向西,則望飛升臺。其臺因傳說真武大帝由此飛升,乃圣境也。故其臺翼展,如飛天之狀。臺下孑立 “試心石”,再下又托 “謝天地巖”,其意深遠,耐詣者細品。在此絕壁懸?guī)r之看似逼仄之地,有室、廚、碑、亭、池、殿、堂、臺、院、閣等 “大小總六百四十”之多,且俱與天然之境,化而為一,令人流連。匆匆之游,未及盡覽。
而觀中之物,尤以元遺之 “太子臥龍床”組雕靈動,以鐵鑄造像 “三清”并五百靈官珍罕。惜石龕幽暗,且鐵像黝黑,故難窺細部,只覺錚錚油亮,全無銹跡,可謂酥光幽隱,沉著深穩(wěn)也。
自南巖轉(zhuǎn)天柱峰,先乘車,后換纜車。由汽車站步行至纜車站,迎面即見天柱峰半巖陡壁上大書“第一山”三字,及近壁前,又見其款識 “米襄陽”。字皆漆紅,刺目耀眼。仿者拙劣,不諳書道,惡俗不堪,可惜了一壁山巖。米芾,襄陽人,亦可算與武當山有鄉(xiāng)緣;米公也確書有 “第一山”,然非此地,更非單書此三字。 《白香詞譜箋》有載“淮北之地平夷,自京師至汴口并無山。惟隔淮方有南山。米元章名其山為第一山。有詩云,京洛風塵千里還,船頭出沒翠屏間。莫能衡霍撞星斗,且是東南第一山。此詩刻在南山石崖上。石崖之側,有東坡行香子詞。后題云,與泗守游南山作。字畫是東坡所書。明白無誤,米元章書 “第一山”在南山,非武當,而此南山在淮之泗州,即今江蘇之盱眙,而非湖廣之均州。時下炒旅游,且附庸風雅好事者,盡弄此等不倫不類之俗物,以冒歷史。武當山自古勝地,自然與人文俱有其妙,何須此類添足?徒糟蹋一幅山崖也。
武當山之巔,是為天柱峰;武當山行之高潮,亦在天柱峰。登極頂而極目,此行勝也。
上天柱峰皆石徑,陡峭而狹仄 。且人多而擠。上下皆慢,仄小處常側身以避讓。更因人隨石階升,眼隨升階開,景隨眼界新,常駐足以攬,繼而攝而收之。余一行先直上天柱峰,立于云頂巖畔,極目四望,八方盡收。但見山勢逶迤,起伏翻轉(zhuǎn),態(tài)勢各異。俱伴有云氣煙靄,或裹,或挾,或披,或戴,更顯大氣磅礴。且所有山勢,無論騰挪扭轉(zhuǎn),仰首擺尾,或高低錯落,張揚轉(zhuǎn)圜,俱從四方呈奔涌之態(tài),向天柱峰拜來。坊間所言 “萬山來朝”全然不虛。余一一細數(shù),群龍奔涌,山有九脈,山澗亦九條。真所謂陰陽各九龍也。如此風水實在無雙。
天柱峰極頂,又名金頂,有金殿立焉。所謂金殿,乃銅殿也。早在元季建武當?shù)烙^時,便建銅殿,古銅殿因永樂以之為 “規(guī)制弗稱”,將其下移至小蓮峰,另建現(xiàn)存之金殿。此殿雖名 “金殿”,實則銅殿,但名亦不虛。冶銅成殿,沃以黃金。故為合金。整個金殿,形如暖閣,乃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筑。其高,丈五;橫,丈二;直,九尺,成一長方體。周有立柱十二,柱上架設:額,枋,拱,檐,共托其重檐底殿式屋頂脊端鑄有雙龍,呈對峙狀,襯以飛翹之四角,致使厚重之金屬屋,頓顯輕靈。而銅質(zhì)金飾,又使之金璧輝煌。高踞天柱之巔,值麗日光撒,武當山內(nèi),凡朝天柱之地,無論遠近高低,舉目所視,蓋燦燦之光焰輝映極頂也。倘遇陰霾,霧移云蒸,氣之流,與金殿直方,又在若隱若現(xiàn)間。虛實與硬軟,動靜與剛柔,相得益彰也。
現(xiàn)正殿前所懸鎏金匾額,乃康熙親書 “金光妙相”,此為皇家文字,而金殿之銅,俱來自滇省,一為銅產(chǎn)自滇,二為滇民所捐。在鑄銅件上,至今清晰可見,滇民供奉之各色銘文。朝野文字俱載于一體,似有悖于禮制,然在此,則又融融一爐,極為相得。殿中正座乃真武大帝。對此像,《太岳太和山紀略》有言所謂 “圣容豐潤如生”,且 “旁侍持天將像四,莊嚴煥發(fā)。自殿屋至供御器物,悉是銅質(zhì)金飾,焝煌一色。藏有御賜物數(shù)件,龜蛇最奇,蛇圓瑩,龜稷隅,蛇繞龜腹背。色如點漆,而龜潔如脂,因玉質(zhì)巧絕人工,非上方不有也”。眼前,真武像,四天將,龜蛇玄武,俱在,其余則未見。但僅就所見,亦可證其所記不虛也。
自金殿往下,未循原路,而從殿后山脊石徑折下。陡路間有奇松,生于山頂,下粗上細,曲折多姿,雖矮挫,但斑駁蒼勁,與金殿相映,其虬幹更顯古拙。
下至小蓮花峰即見古銅殿。此殿初建于天柱峰,明永樂年間為建金殿而移至小蓮花峰。改呼“轉(zhuǎn)展殿”,而今訛為 “轉(zhuǎn)運殿”,被奉為靈驗。故游人至此多側身貼壁繞行一匝,以求 “轉(zhuǎn)運”也。繞行時由外而幽內(nèi),入暗而轉(zhuǎn)明,出仄而頓寬,身為之舒,神為之爽,眼為之開,心為之暢,似為“轉(zhuǎn)運”也。至今,銅殿之隔扇裙板上還可見 “元大德十一年鑄于武昌梅亭萬氏作坊”字樣。可見,銅殿鑄于山下千里之遙之武昌,運至天柱峰后組裝而成。正因其是先鑄而后裝,明季將其移至小蓮花峰方可拆而后重裝。
出銅殿,稍行即至太和宮靈官殿。殿前佇立一溜大明諸皇登基之際所立石碑。其材質(zhì)有青石,有大理石,俱為御制。其祝文無一不以 “北極真武之神”為祭,其拜祭之時,無一不是其元年。此為何故?新皇登基,改元元年,即因循 “建五始”之說也?!豆虼呵铩酚性疲骸霸甏海跽?,公即位記事”,對此,顏師古有注: “元者,氣之始;春者,四時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正教之始;公即位者,是為五始”。如此 “建五始”,便是所謂 “大一統(tǒng)”也。而大一統(tǒng),則是天命與王命,道統(tǒng)與政統(tǒng),神權與君權,時運與人事之合一。實質(zhì)乃行國政之周也。所謂周者,周而復始,良性循環(huán)也。天子使王命,行正教須合于天地之命,即天地萬物之運行也。而天地之命,萬物之運,始于正月,即始于春,其所以有春,蓋因有元,元氣孕物,物之初春也。如此,不僅王命,君權,有天授,更在于其所行之政,合于萬物生息,故合于大道。道教之 “一氣化三清”,“元始天尊”,“太乙”等等俱可為君權所用。以氣始為原點,繼而物始,再而物興,而順物興則行治權也。此乃,道之所以為皇家所重,武當所以成皇家道山之關鍵也。
武當山行不虛也。
辛卯臘月二十九于無名堂
2012-03-12
張詩亞 (1948—),男,重慶人,西南大學教授,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教育基本理論、教育人類學研究
(責任編輯蘇二利/校對舒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