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君彥,高紀文
九臺市教師進修學校中教部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九臺市教育局黨委提出的“打基礎,提素質,上質量”的工作方針,扎實“四基”,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提高廣大中學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為重點,以“規(guī)范化課堂教學”活動為契機,本著“面向全員、分類指導、突出重點、按需施培”的培訓思路,采取了“多種手段連動的教師培訓模式”,充分發(fā)揮教師進修學校培訓中心的職能作用,對廣大基層教師開展了分類指導、多元引領的培訓活動。提高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自覺以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重視中學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培訓,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提升了師資水平和教研質量,推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高。
1.實用原則。強調培訓的針對性,每次培訓都有切實可行的培訓方案,深入了解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針對參加培訓教師的具體情況,切實解決教師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時刻與基礎教育的發(fā)展、與教師的需求相結合,從實踐中來,從參訓教師中來,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培訓的現實針對性。
2.有效原則。即培訓目的性,每一位參加培訓的教師或者帶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或者出于某種壓力不得不參加。因此,在設計培訓方案時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力爭使每一位參加培訓的教師都能有所收獲,都能有所提高,切實提高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3.可行原則。培訓方案的設計真正體現教師的實際需要,充分考慮參培教師的實際,如工學矛盾、學習條件、學習特點等因素。同時,能夠充分地利用現有資源,使培訓方案、資源利用切實可行。
4.最優(yōu)化原則。這一原則是對雙方而言,畢竟每一種培訓都有各自的側重,也都具備不同的教育資源,因此,每次培訓都要綜合考慮影響培訓效果的各種制約因素,如基層學校的經濟狀況、教師綜合素質等,對各要素進行優(yōu)化組合。
1.菜單式培訓。是由基層學校教師根據需要選擇若干內容,或是在教學中遇到哪些典型問題,建議教研員給予解決,中教部各學科教研員即根據需要,在匯總教師要求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集中解決。
2.專家輔導式培訓。對于中學教學的熱點、重點、難點問題,請專家型學者進行專題輔導,以講授為主,輔之以案例教學、研討等形式。自開展具有九臺特色的規(guī)范化課堂教學模式探索活動以來,進修學校主抓中教部的副校長郝長春多次為基層教師進行集中培訓。
3.網絡交流式培訓。即通過網上交流,利用網絡平臺,加強與各基層學校教師的聯(lián)系,可以一對一、一對多的進行指導。中教部各學科教研員都建立了QQ學科群等網上交流工具,依托網絡發(fā)表備課內容、中考試題分析、上級備課精神等。在QQ群上為學科教師隨時解決教學過程中的疑難問題,針對任課教師的個人素質、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及教學風格特點,在網上聯(lián)絡指導,為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提供更具個性化的服務。同時,也加強了各校同科教師之間的交流,互通有無,資源共享,方便快捷。幫助教師從根本上認識到網絡教研所帶來的超越常規(guī)化教研的最前沿信息、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使之成為促進教師自我成長的平臺。
4.骨干示范式培訓。骨干教師的課堂教學往往是其教學理念的體現、教學經驗的凝結和教學智慧的展示。能夠給廣大教師以思考和啟迪,有利于提高他們的業(yè)務素質和教學能力。推薦骨干教師上公開課或示范課,以點帶面,對開闊廣大教師的眼界,增強他們的研究意識也很有幫助。因此,每學期我們都和繼續(xù)教育部聯(lián)合組織骨干教師送課下鄉(xiāng)活動。上完課,主講教師要與接課學校教師進行座談,由主講教師陳述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教后感受等,其他教師從不同方面評議,提出自己的看法。從上課到評課全程都有錄像,形成材料,以備其他教師學習、討論和借鑒。這一形式和菜單式結合,由基層學校點教師、點學科,有針對性地送教下鄉(xiāng),受到了基層學校的熱烈歡迎,認為解渴、實用。
5.聽評帶動式培訓。每學期在教育局義務教育科的帶領下,中學教研部都組織教研員下鄉(xiāng)督導檢查,檢查教師的教案、作業(yè)批改記錄、集體備課記錄、會課記錄,并深入課堂聽評課,及時發(fā)現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與授課教師進行溝通,簡單問題就地解決,共性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集中解決。這種做法受到了基層學校領導和教師的歡迎,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同時也使指導教師自身得到提升。
6.活動促學式培訓。通過開展活動,使教師參與其中,帶動教師進行學習。不論是上級教育部門開展的活動,還是九臺市自己開展的評優(yōu)活動,中教部都積極組織教師參加。通過走出去,聽一聽、講一講、學一學,使教師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7.教研助學式培訓。在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中,把教師的培訓內容與教研教改有機地結合起來,以研促學,研學互助,解決研非所學、學非所研的實際問題。教研助學法鼓勵教師結合自己在實踐中的具體情況,運用理論知識做出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提出改進和提高的方案,總結研究成果,避免教師只教不研、只教不思的狀況。
8.集中式培訓。這種方式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集中理論學習,如建設和諧的社會主義專題輔導、課堂教學規(guī)范化專題輔導等;二是每學期初集中組織各學科的備課,或是對教材進行解讀,或是對教學重點難點進行集中解決,或是對某一有異議的知識點通過討論達成共識。
9.專題講座式培訓。中教部根據時代和社會發(fā)展、學校發(fā)展、教師發(fā)展的需要,組織專題講座、學術報告、學習心得體會匯報會等,讓全體教師集中參加,認真傾聽和研討講座、報告的信息,開闊視聽,接受新知,豐富自我。這種校本培訓方式耗時不多,信息量大,受益面廣,是相對集中系統(tǒng)培訓的有效方式之一。
10.觀摩學習式培訓。通過組織教師聽優(yōu)質課、示范課、觀摩課,開展教學比武,教師之間通過互相聽評課,交流研討,不斷改進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斷進步。通過獲獎教師教學能力展示的觀摩研討活動,規(guī)范教師課堂教學的一系列行為,追求高效課堂,發(fā)揮榜樣作用,激發(fā)學科教師比學趕幫的熱情,為教育教學注入生機和活力。
11.經驗推廣式。注重經驗的總結、積累和推廣。2010年,由教育局人事科牽頭,把基層中小學教師的優(yōu)秀論文、經驗體會文章等編輯成文集《師海浪花》,免費下發(fā)到各中小學。
第一,基層學校方面。
九臺市教師隊伍嚴重老化,呈青黃不接狀態(tài),加上自2006年以來不再進行職稱評聘,使一些教師產生了嚴重的職業(yè)倦怠。優(yōu)秀教師各級各類的榮譽都有了,加上年紀偏大,對學習積極性不高,一些活動都不愿參加,少數的特崗教師沒有機會參加上級的培訓,在摸著石頭過河。
少數教師的觀念沒有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仍然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培訓的開展。對培訓的目的認識不夠。不良的社會風氣養(yǎng)成了教師們的惰性心理,一些教師在吃老本,一本教案打天下,始終是被動參與,缺乏積極性。
在實踐中受主客觀各方面因素限制,教師培訓的學習時間不能得到滿足,造成了學習不到位和流于形式等問題。
辦公經費緊張。廣大參訓教師因參加培訓產生的交通費、住宿費和伙食費等難以解決。
工學矛盾。教師培訓主要集中在寒暑假,一年也就兩次集中培訓的機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想迅速提升教師的素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環(huán)境條件難以適應需要。受設備、經費等制約,尤其是農村學校,學校缺乏培訓資源和設備支持,教師們極少有接受專業(yè)人員指導和幫助的機會,開展培訓的環(huán)境和條件難以符合教師的需求和有效開展活動的需要。
由于個別學校校長的認識問題,對學校教師外出學習持反對態(tài)度。
第二,進修學校方面。
對培訓者的培訓不到位,對進修學校的資金投入嚴重不足,一些外出學習的機會只好忍痛放棄,使一些培訓者存在著不滿情緒,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培訓理念方面,以理論灌輸為主,或以案例解讀為主,重理論輕實踐,導致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jié),參培教師難以將理論轉化為實踐行為。由于教研員不在教學工作第一線,使得引領和指導缺乏現實針對性。
培訓內容方面,表現為隨機性、隨意性,沒有統(tǒng)一的培訓規(guī)劃和系統(tǒng)的培訓大綱。
培訓手段方面,多數培訓者習慣于采用傳統(tǒng)的培訓手段:講——聽(記),手段單一,形式單調,直接影響培訓的質量和效果。
在未來的培訓工作中,中教部決心以特色創(chuàng)優(yōu)勢,以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以發(fā)展求生存,進一步加大培訓服務力度,努力提升教育培訓質量。不斷加強創(chuàng)新能力、服務能力,克服困難,創(chuàng)造條件,爭取上級領導部門的支持,急基層學校之所急,想基層學校之所想,積極做好上下溝通工作。發(fā)揮進修學校的自身優(yōu)勢,根據參培教師的實際,適時調整培訓計劃、目標、方式方法,不斷改善教育培訓環(huán)境,提高培訓質量。整合教育資源,加強培訓隊伍建設,優(yōu)化內部管理機制,為基層教師培養(yǎng)和發(fā)展搭建平臺,努力促進教育培訓事業(yè)的科學發(fā)展,并為以后奠定良好基礎。著眼未來,立足現實,中教部將下大力氣搞培訓,憚精竭力抓教研,把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建設當成一項長期的戰(zhàn)略任務,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過開展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培訓活動,為九臺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推動教育工作向更高層次發(fā)展。
九臺市教師進修學校中教部將以“走進基層,服務基層”為主線,以更新觀念為先導,以學科建設為基礎,增強部門綜合實力,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促進培訓工作多樣化。整合各方面力量,站在教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前沿,從專業(yè)理念、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等方面引領我市中學教育的發(fā)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