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前
(廈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5)
史學界對北魏經(jīng)濟史的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對北魏財政史的研究也頗多建樹。目前研究重點在財政收入的賦稅和財政支出的官俸環(huán)節(jié),并且對均田制推行前后北魏財政做了對比研究,進而探討財政的分割問題。[1]財政體系是一個王朝經(jīng)濟結構的側面反映,而財政管理與一個王朝的宏觀管理能力和管理手段息息相關。筆者不揣淺陋,擬以上述思路為線索,從財政體系和財政管理兩方面對北魏財政做簡單梳理,以期增加學術界對北魏經(jīng)濟史的學術認知。
北魏的統(tǒng)治民族拓拔鮮卑是以游牧與漁獵為主要生產(chǎn)方式的北方少數(shù)民族。在向中原地區(qū)遷徙與定居的過程中,拓拔鮮卑逐漸接受了農耕生產(chǎn)方式,其稅收制度也開始學習與參照前代中原漢族王朝管理農業(yè)社會的田租戶調傳統(tǒng)。
高祖孝文帝元宏延興三年(473年)七月,北魏朝廷“詔河南六州之民,戶收絹一匹綿一斤租三十石”。[2]139太和十年(486 年),李沖在上書建議推行三長制時,特意提出如下戶調辦法:“…其民調,一夫一婦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婦之調;奴任耕,婢任績者,八口當未娶者四;耕牛二十頭當奴婢八。其麻布之鄉(xiāng),一夫一婦布一匹,下至牛,以此為降”。[2]2855這比延興三年標準減少幅度甚大。從李沖上書引起的質疑來推斷,李沖的戶調標準恐怕也會招致非議,實際推行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估計北魏的戶調標準更接近前者,因為前者是來自重要農業(yè)區(qū)的信息,在全國具有示范意義。肅宗孝明帝元詡孝昌元年(525年)十一月,“稅京師田租,畝五升,借賃公田者畝一斗”。[2]244這是在均田制以一夫一婦為標準征收田租與戶調之外,按畝加征的田租。
在田租戶調的征收過程中,度量衡規(guī)范與否事關賦稅征收的公正問題。肅宗時,張普惠“以天下民調,幅度長廣,尚書計奏,復征綿麻,恐其勞民不堪命”,上書朝廷表示反對。他首先抬出孝文帝規(guī)范度量衡的前例:“高祖廢大斗,去長尺,改重秤,所以愛萬姓,從薄賦。知軍國須綿麻之用,故立幅度之規(guī),億兆荷輕賦之饒,不但于綿麻而已。故歌舞以供其賦,奔走以役其勤,天子信于上,億兆樂于下”;然后指責“宰輔不尋其本,知天下之怨綿麻,不察其輻廣、度長、秤重、斗大,革其所弊,存其可存,而特放綿麻之調,以悅天下之心,此所謂悅之不以道,愚臣所以未悅者也”;繼而指出問題癥結:“今宮人請調度,造衣物,必度忖秤量…今百官請俸,人樂長調,并欲厚重長闊,并欲厚重,無復準極。得長闊厚重者,便云其州能調絹布,精闊且長,橫發(fā)美譽,不聞嫌長惡廣,求計還官者。此百官之所以仰負圣明也”??傊?,朝廷和官府操縱絹與綿麻的比價,在尺幅上做手腳。最后他總結道:“今若必復綿麻者,謂宜先令四海知其所由,明立嚴禁,復本幅度,新綿麻之典,依太和之稅”,[2]1735-1737恢復孝文帝所確立的比價標準。
均田制頒布后,田租戶調的征收逐漸穩(wěn)定?!疤煜聭粢跃牌坊焱?,戶調帛二匹絮二斤絲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庫,以供調外之費。至是,戶增帛三匹,粟二石九斗,以為官司之祿。后增調外帛滿二匹。所謂各隨其土所出”,[2]2852征收種類有綿絹絲麻布等。所謂“官司之祿”,是配合北魏朝廷推出的官員俸祿制度,通過田租戶調之外的額外征收,以資官員俸祿所需。但是因為是田租戶調的額外附加,仍然在正常征收范圍內,故可算做正稅。
北魏對畜牧業(yè)生產(chǎn)的稅收按照人口或牲畜數(shù)量直接征收實物。太宗明元帝拓拔嗣永興五年(413年)正月,“詔諸州六十戶出戎馬一匹”。[2]52泰常六年(421年)正月,“調民二十戶輸戎馬一匹,大牛一頭”;三月,“制六部民,羊滿百口輸戎馬一匹”。[2]61征收戎馬的方式充分反映了拓拔鮮卑游牧民族的特點。
北魏效仿前代中原王朝慣例,通過評估納稅戶資產(chǎn),分級征收資賦,類似財產(chǎn)稅。世祖太武帝拓拔燾太平真君四年(443)九月宣布“今復民資賦三年,其田租歲輸如?!?,[2]96說明資賦是獨立于田租戶調的稅種。資賦的征收有賴于對居民財產(chǎn)信息的準確把握,為此戶等的普查顯得至關重要。延和三年(434年)二月,“令郡縣括貧富以為三級,富者租賦如常,中者復二年,下窮者復三年”。[3]世宗宣武帝元恪延昌元年(512年)六月,以“今秋輸將及,郡縣期于責辦,尚書可嚴勒諸州,量民資產(chǎn),明加檢校,以救艱弊”的名義,[2]212對民戶資產(chǎn)進行復核。這說明北魏對作為資賦征收關鍵環(huán)節(jié)的估產(chǎn)十分重視,力求公平。
北魏后期,國用匱乏,朝廷開始壟斷鹽務。世宗景明四年(503 年)七月,“詔收鹽池利以入公”。[2]196不過三年后的正始三年(506年)四月便宣布“詔罷鹽池禁”。[2]202這恐怕還是由于遇到民間較大抵觸才不得不開禁。鹽稅較農業(yè)稅穩(wěn)定,其經(jīng)濟意義在時局動蕩年月,當農業(yè)稅收田租戶調受到影響時尤顯可貴。因此,當有廢鹽池稅之議時,長孫稚上表陳述利害:“冀定二州且亡且亂,常調之絹,不復可收。仰惟府庫,有出無入,必須經(jīng)綸,出入相補。略論鹽稅,一年之中,準絹而言,猶不應減三十萬疋也。便是移冀、定二州置于畿甸”。[2]648甄琛也堅決請求開鹽池禁以培育賦源,他認為“征商賈給戎戰(zhàn),賦四民贍軍國,取乎用乎,各有義已。禁此淵池,不專大官之御;斂此匹帛,豈為后宮之資?既潤不在己,彼我理一,猶積而散之,將焉所吝?且稅之本意,事有可求,固以希濟生民,非為富賄藏貨”。世宗閱后表示:“可從其前計,使公私并宜,川利無擁”,[2]1511-1512原則上認可了甄琛的意見。
北魏也征收市場稅。如肅宗孝昌二年(526年)十一月,“稅市人出入者各一錢,店舍為五等”。[2]244前廢帝元恭普泰元年(531年)宣布“其稅市及稅鹽之官,可悉廢之”,[2]274可證。
北魏除了征收正稅田租戶調外,還征收各種雜調。因為是正稅外的征收名目,因而征收無規(guī)律可循,數(shù)額變動很大。高宗興安二年(454年)正月,“詔與民雜調十五”,即指在正稅外加征百分之五十作為雜調,顯然為苛征。直到皇興三年(469年),顯祖獻文帝拓拔弘“命因民貧富為三等輸租之法,等為三品:上三品輸平城,中輸他州,下輸本州”,[4]4148此法才廢。由此亦可推斷,雜調的征收旨在強制百姓承擔財政運輸過程中的費用。孝文帝延興三年(473年)十月,朝廷下詔令“州郡之民,十定取一以充行,戶收租五十石,以備軍糧”,[2]139作為隨顯祖南征的額外征收。另外,泰常三年(418年)九月,北魏朝廷“命諸州調民租,戶五十石,積于定相冀三州”;[4]3719城陽王元徽建議肅宗“以軍旅之費,上固封絹二千匹,粟一萬石以助軍用”,[2]511也有類似性質。由于雜調過于煩雜苛重,北魏朝廷有時也會故作姿態(tài)表示蠲免。如高宗文成帝拓拔?!耙猿Yx之外雜調十五,頗為煩重,將與除之。…于是賦斂稍輕,民復贍矣”。[2]2852世宗景明三年(502 年)三月也宣稱“正調之外,諸妨害損民一時蠲罷”。[2]193任城王元澄任定州刺史時,“民中有橫調,百姓煩苦,前后牧守,未能蠲除。澄多所省減,民以忻賴”。[1]473
北魏末期不得不通過以官爵懸賞納粟的手段增加收入彌補國用不足。敬宗孝莊帝元子攸即位,“班入粟之制。輸粟八千石,賞散侯;六千石,散伯;四千石,散子;三千石,散男。職人輸七百石,賞一大階,授以實官。白民輸五百石,聽依第出身,一千石,加一大階;無第者輸五百石,聽正九品出身,一千石加一大階。諸沙門有輸粟四千石入京倉者,授本州統(tǒng),若無本州者,授大州都;若不入京倉,入外州郡倉者,三千石,畿郡都統(tǒng),依州格;若輸五百石入京倉者,授本郡維那,其無本郡者,授以外郡;粟入外州郡倉七百石者,京倉三百石者,授縣維那”。[2]2861
另外,預征也是一種雜稅形式。六鎮(zhèn)起義后,北魏“國用耗竭,豫征六年租調,猶不足。乃罷百官所給酒肉,又稅入市者人一錢,及邸店皆有稅,百姓嗟怨”。[4]4718這種預先征收后幾年田租戶調的做法,既然屬于非常態(tài)現(xiàn)象,自然屬于雜稅。
北魏財政支出,與歷代封建王朝一樣,以軍費、官員俸祿和用于社會救濟的支出為大宗。本節(jié)專門討論官員俸祿問題。
北魏在孝文帝前,官員沒有法定俸祿定期發(fā)放。官員收入是通過朝廷賞賜方式獲得。地方官則更多需要在任時與商人合作,以包稅方式獲得。官員獲得收入的方式五花八門?;蛑苯咏邮艿胤桨傩盏妮敿{與贈予,如崔寬任陜城鎮(zhèn)將,“時官無祿力,唯取給于民。寬善撫納,招致禮遺,大有受取,而與之者無恨”。[2]625再如,“是時河南富饒,人好奉遺,(沈)文秀一無所納,卒守清貧”。[2]1367甚至如“時百官無祿,(高)允常使諸子樵采自給”。[2]1076均可證明。即使孝文帝推出俸祿制后,這一行政積習仍然難以改變,如任城王元云“留心政事,甚得下情,于是合州請戶輸絹五尺、粟五升以報云恩”。[2]462
孝文帝延興三年(473年)正月,北魏朝廷詔令稱“縣令能靜一縣劫盜者,兼治二縣……三年遷為刺史”。[2]138這雖然還不能稱作嚴格意義上的官俸,但是畢竟是由朝廷主導執(zhí)行,并且與官員考績相結合?!凹词称涞摗闭f明在稅收收入中官員可獲得一定份額作為俸祿,只是具體比例史載闕如。直到太和八年(484年)六月,北魏朝廷“如班俸祿。罷諸商人,以簡民事。戶增調三匹、谷二斛九斗,以為官司之祿。均預調為二匹之賦,即兼商用。雖有一時之煩,終克永逸之益。祿行之后,滿一匹者死”。[2]154這份詔令透露出如下信息:首先,北魏在頒布俸祿令前的地方官員收入,是通過與商人合作獲取的。從“罷諸商人,以簡民事”推斷,商人已經(jīng)深深滲透入地方行政事務中,擔當著類似包稅人的角色。其次,北魏用于俸祿支付的資金來自于原有戶調之外的加征。再次,北魏朝廷認為既然俸祿制度有章可循,官員除此之外的收入便屬于貪贓行為。最后,“均預調為二匹之賦,即兼商用”,難以理解。大約考慮到在向新制度過渡期間,擔任包稅人角色的商人仍然可為其前期投入獲得補償,而獲得的暫時分割的稅收份額。這可從“均預調”和“即兼商用”推知。
太和八年(484年)八月,朝廷詔令“俸制已立,宜時班行,其以十月為首,每季一請”,[2]154不僅說明過渡期確實存在,而且說明地方官的具體俸祿還需要官員本人每季度向朝廷申請。果然,太和十年(486年)十一月,朝廷“議定州郡縣官依戶給俸”,[2]161說明官員俸祿與所治理地方的納稅戶數(shù)直接相關。如果地方官的俸祿直接取決于納稅戶數(shù),再結合前文,俸祿又來源于戶調之外的加征,那朝廷就對完全依賴國庫支付的官員俸祿具有決定權。如“太和中,軍國多事,高祖以用度不足,百官之祿四分減一”,[2]743以應付對南朝戰(zhàn)爭需要。太和十九年(495 年),朝廷“減閑官俸祿以裨軍國之用”。[2]177同時朝廷不斷強調官員不得再與商人勾結。肅宗正光三年(522年)十二月,朝廷“以牧守妄立碑頌,輒興寺塔,第宅豐侈,貼肆商販,詔中尉端衡肅厲威風,以見事糾劾。七品六品,祿足代耕,亦不聽錮貼店肆,爭利城市”。[2]233-234這里涉及的“祿足代耕”,是指均田令中的官受田,即“諸宰民之官,各隨地給公田,刺史十五頃,太守十頃,治中別駕各八頃,縣令、郡丞六頃。更代相付。賣者坐如律”。[2]2855
但百年來的積習使俸祿制度推出后引起諸多非議。如“淮南王他奏求依舊斷祿”。在馮太后召集的廷議上,高閭堅持俸祿制的經(jīng)濟意義。他首先從禮的意義上闡述了俸祿制的合理性,進而上升到國家行政形象高度:“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故車服有等差,爵命有分秩,德高者則位尊,任廣者則祿重。下者祿足以代耕,上者俸足以行義。庶民均其賦,以展奉上之心;君王聚其材,以供事業(yè)之用。君班其俸,垂惠則厚;臣受其祿,感恩則深。于是貪殘之心止,竭效之誠篤;兆庶無侵削之煩,百辟備禮容之美。斯則經(jīng)世之明典,為治之至術”。[2]1199
至于中央朝官俸祿如何,史載闕如。從元遙抱怨“臣去皇上,雖是五世之遠,于先帝便是天子之孫,高祖所以國秩祿賦復給衣食,后族唯給其賦不與衣食者,欲以別外內、限異同也”[2]446來看,俸祿差別等級森嚴。
北魏俸祿制的推行雖然對杜絕地方行政腐敗具有一定作用,但是由于俸祿來源于田租戶調的加征,無疑加重了民眾的賦稅負擔。國家財政也因此更加拮據(jù)。到北魏末期,“王公素餐,百官尸祿,租征六年之粟,調折來歲之資。此皆出入私財,奪人膂力”,[2]648儼然成為國家沉重負擔。
北魏財政管理涉及其政治生活的諸多方面。財政收入從地方征收,需要層層匯集到中央國庫。這一過程涉及到地方財政的分割問題。與這一問題相關聯(lián),北魏朝廷關注財政收入運輸過程中的成本問題,而這也有賴于地方官員的支持。同時,北魏朝廷的重大經(jīng)濟決策也會對財政事務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前文已述,北魏需要從國家財政收入中分割部分收入給地方作為地方行政費用,同時這也是國家對地方官員完成財政收入運輸任務的回報。孝文帝延興五年(475年)四月,朝廷“詔天下賦調,縣專督集,牧守對檢送京師,違者免所居官”,[2]141強調地方官相互監(jiān)督完成財政收入運輸任務的職責。但是財政運輸中的腐敗現(xiàn)象十分嚴重。太倉尚書李欣“令千里之外,戶別轉運詣倉輸之。所在委滯,停延歲月,百姓競以貨賂各求在前,於是遠近大為困弊”。[2]1041分戶等安排運輸任務本為體現(xiàn)公平,不料竟為各級官員利用自肥。后期由于六鎮(zhèn)起義,正常的財政運輸無法維持。肅宗被迫于孝昌三年(527年)詔令:“凡有能輸粟入瀛定岐雍四州者,官斗二百斛賞一階;入二華州者,五百石賞一階。不限多少,粟畢授官”。[2]246
太和十二年(488年),北魏分割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以資倉儲制度所需,用于豐儉相濟。有司“請析州郡常調九分之二,京都度支歲用之余,各立官司,年豐糴積于倉,時儉則加私之二,糶之于民”。[2]2856
六鎮(zhèn)起義后,軍鎮(zhèn)專橫,爾朱仲遠截留財政收入,“自滎陽以東,輸稅悉入其軍,不送京師”。[2]1667
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頒布均田令,宣稱“與牧守均給天下之田,還受以生死為斷,勸課農桑,興富民之本”。[2]156為貫徹均田令的實施,特別是有效實現(xiàn)國家地租收益的最大化,北魏朝廷同時推行三長制,將行政神經(jīng)末梢觸及到鄉(xiāng)村基層。太和十年(486年)二月,“初立黨里鄰三長,定民戶籍”。[2]161
北魏統(tǒng)治者通過均田制,準確掌握土地與人口信息,一方面通過受田以滿足農業(yè)生產(chǎn)者的私有欲望,另一方面通過掌握大部分土地所有權即必須還田控制土地總量以供調節(jié)與配給,從而與農業(yè)生產(chǎn)者建立起相對穩(wěn)定的動態(tài)平衡,在刺激農業(yè)生產(chǎn)總量增長的前提下實現(xiàn)地租收益最大化。正如馮太后在肯定三長制時所稱:“立三長,則課有常準,賦有恒分,苞蔭之戶可出,僥幸之人可止,何為不可”。[2]1180既然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的盤剝,賦稅征收過程更加透明,直接生產(chǎn)者的負擔相對減輕,國家地租收入也相應提高。所以,“三長立才能均田,三長能使租稅增加,均田則將逃稅原因除去,更能使租稅增加”。[5]
北魏在從游牧生產(chǎn)方式向農耕生產(chǎn)方式轉化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發(fā)揮國家宏觀經(jīng)濟管理職能的意義,通過學習漢族中原王朝的財政管理,建立起自己的財政機構。建國初,皇始元年(396年),“始建曹省,備置百官”。天興二年十二月,效仿中原官制,“分尚書三十六曹及諸外署,凡置三百六十曹,令大夫主之”。[2]2972其中尚書令、尚書右仆射及列曹尚書中的度支尚書在前代均具備財政管理職能,北魏大略沿襲。[2]2978另有大司農與少府,[2]2979具體執(zhí)掌是否沿襲前代不詳。北魏還設有京邑市令、典牧都尉、司鹽都尉和司竹都尉,[2]2985推斷分別為管理京城市場、國家畜牧業(yè)、鹽業(yè)和林業(yè)的職能機構。另據(jù)胡太后“幸左藏,王公、嬪、主已下從者百余人,皆令任力負布絹,即以賜之”,[2]338可知左藏為國庫所在,類似東晉南朝的臺城。另據(jù)費于在世祖時“遷商賈部二曹令”。[2]1003此商賈部官氏志不載,不知是否為北魏前期管理商業(yè)的職能機構。尚書省另設太倉尚書,如高宗時李?“為太倉尚書,攝南部事”,[2]1041或許是北魏初期分攝南北事務的遺留,為主管農業(yè)經(jīng)濟的職能機構。
有論者斷言北魏無地方財政。[6]筆者認為似乎不應該如此武斷。前文已述,北魏財政確實存在著中央與地方對財政收入的分割。從財政收入角度觀察,北魏財政收入從地方征收,再匯集到中央財政,雖然有國家強有力的監(jiān)督,但是朝廷自己也強調,地方可以從中獲得一定比例的數(shù)額,而且這一數(shù)額是從戶調中直接撥付的??梢?,這一分割從征收環(huán)節(jié)就已經(jīng)得到認可。同時在財政收入的運輸過程中,由于地方官員在運輸途次承擔著較繁重的行政職責,相應其成本理應從財政收入分割中得到補償。再從財政支出角度觀察,北魏在太和九年前始終沒有法定的官俸,官員需要與地方商人合作自籌其地方行政經(jīng)費,其中包括官員自己的收入。直到太和九年,隨著以戶數(shù)計官俸和均田制中官給田政策的推出,北魏官員的俸祿問題才最終有章可循。而在這之前漫長的一百多年里,北魏官員自籌行政經(jīng)費和收入的經(jīng)濟活動理應具備一定的財政獨立地位。其實,即使官俸發(fā)放制度化后,地方官員仍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全改變其行政積習。因此,北魏雖然不具備嚴格意義上的地方財政,但是,既然存在與朝廷之間對財政收入的分割,便不能輕易斷言北魏無地方財政。
[1]嚴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2](北齊)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3](唐)李延壽.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49.
[4](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85.
[5]劉道元.中國中古時期的田賦制度[M].臺北:食貨出版社,1978:91.
[6]王萬盈.轉型期的北魏財政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15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