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徐 見
眾所周知,小學作文教學中最關鍵的一環(huán)便是習作輔導與反饋,而這一步卻一直都是困擾大家的一大難題。為什么難?我認為大致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寫作是一項需要調動“全身”的勞動。這個“全身”,不是指體育運動的“四肢百骸”,也不是武俠世界的“七經八脈”,而是指它需要調動人的全部內涵,包括閱歷、積累、技巧、感官等,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這種綜合素養(yǎng)與人融合成一個整體,展現著人的整體修養(yǎng)境界。跟武俠世界一樣,不同寫作境界的學生也會形成不同的層次。
早在幾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說過教學需要“因材施教”。每個人的風格、專長和領悟能力是不一樣的。張三豐傳授其七弟子不同的掌法;黃藥師傳授跛腳陸乘風專門適合其修行的內功心法;只適合癡情男女共同修煉的《玉女心經》;只有在內心極度失落與期盼中才能發(fā)揮巨大威力的“黯然銷魂掌”……無一不說明要“量才而學,因才而教”。作文教學也一樣,你不能要求一個連寫句子都很難通順的學生字字珠璣、出口成章,你也無法接受一個寫作尖子生三言兩語、草草了事。寫作教學需要因材施教,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因材施教,不同的層次開展不同的教學,這是任何教師都明白的道理,也是大家共同的追求。然而,很多時候,它卻只能是大家美好的理想。中國人口眾多已是既成事實,教師缺乏也是普遍現象,大班、超大班比比皆是。以我校為例,平均班額在50人以上。作文教學是一項繁瑣的工作,僅以批改為例,很多作文需要點出的東西太多了,若寫下來肯定是洋洋灑灑一大堆,每本面批又極不現實,于是也只能在作文本上涂涂畫畫、寥寥數語,學生拿到手上云里霧里,不知其意。批改——修正——再批改——再修正,以每篇作文平均兩次修改批閱計算,教師的工作量已經大得不成樣子了,更別說還要開展其它的教學活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怎樣進行低負高效的作文分層輔導呢?武俠小說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在武俠小說中,很多成名人士都有一兩招引以為傲的妙著。這些招數或用以揚名,或用以保身,而主人公往往能從這些人身上獲得這些妙招,在緊急關頭得以逢兇化吉,而后融會貫通,前程無量。
對于班中的一些作文后進生,我們不妨也嘗試一下這種方式,讓他們學習同齡人筆下的佳詞妙句,運用到自己的作文里,使自己的文章增色,也順便掌握這一處的寫法。這一招的實施要切忌“急功近利”,要知“貪多嚼不爛”,尤其對于這幾個后進生而言,期望值不要過高,降低門檻,我只要求他們選擇同學作文里的一句優(yōu)秀的話,把它插入自己的文章里,能使文章通順即可。
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習作題叫“我家的XX”,我告訴馮琦秦(一后進生)說,王建鋼(一優(yōu)秀生)的文章中有一句“月光靜靜地灑在她的身上,流瀉下地,霎時鋪滿整個花園”寫得非常好,讓他學著用到自己的文章里。他做到了,而且很通順,我毫不猶豫地給了他一個“優(yōu)”。之后,凡有寫景類的文章,能用到這句話的時候,他基本上都運用了。盡管他的文章錯別字連連,病句也不少,但唯獨這一處總能使文章平添幾分色彩。更使我欣慰的是,有一次我在讓他們寫《家鄉(xiāng)的河》一文時,他居然有了變通:家鄉(xiāng)的河是那么的美,如果是在晚上,月光會靜靜地灑在她的身上,迅速鋪滿了整個河面,似乎是一大盆銀珠子傾瀉下來,在河面上隨著波濤跳躍……我當即興奮地把這句話圈出來打了個大大的“★”。
一個學期正規(guī)的作文訓練是八次不同類型的習作,如果每次都能掌握一招風格不同的妙著并學會運用,那已經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也許到了下個學期,你就會驚奇地發(fā)現,他已經產生了質的飛躍。
看過小說《天龍八部》的讀者都對那神乎其神的“北冥神功”垂涎三尺——天底下居然有這樣的本事,可以將別人的功力據為己用。當然,這只是金大師的一個美好幻想,但是在寫作上,這一招卻真實存在。
對于中間層次水平的學生,我在每一堂作文課前,都會讓處于中層的那部分學生搜集與習作題材相近的范文,在課堂上花2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他們互看。起初我也擔心這樣做會不會導致學生的“思維定式”,制約了他們的思維發(fā)展??梢欢螘r間下來,我發(fā)現完全不是那樣,這可能是看一篇或許會引發(fā)思維定式,但看得多了,尤其是接觸同一題材的各種不同風格類型的文章,反而會拓展他們的思維,從中選定最適合自己的寫法。天賦高一點的學生,還能從多篇范文中融合出一種新的想法來。
武俠小說中,主人公掌握了高明的劍術,積累了深厚的內力,但很多時候發(fā)揮不出應有的威力,而一次機緣巧合后,得一高人相助,打通了任督二脈、生死玄關,各種招數便覺融會貫通,渾圓如一。班中優(yōu)秀的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好詞好句,也掌握了很多風格不一的寫作方式,但很難使這些內在的東西找到一個合適的交匯點,在寫作時水到渠成、出口成章。而這,就需要你老師助其一臂之力,幫他們打通玄關。
我給這個層次的學生布置了一個小任務:習作完后每人負責一本后進生的作文,除了對字詞句作詳細的批閱外,還必須挑選一處地方幫其進行細膩化的描寫,并且還必須和全文的風格保持一致。因為我們都知道,被修改的這批學生,作文最普遍的一個缺點就是缺乏細膩的描寫,總是把一件事情從頭講到尾,不會用一處修辭手法,也不會多加一處好詞好句,所以總是那么短短幾行,一篇流水賬。這樣一來,優(yōu)秀的學生就多一次鍛煉的機會,而且為了與被改文章風格一致,他還必須尋找出渾圓如一的招數,而對于后進生來說,這無疑是在手把手地教其如何把文章寫具體,如何把過程寫細膩,可謂一舉兩得。
這一靈感來自于《笑傲江湖》中風清揚傳授令狐沖“獨孤九劍”一處。風清揚說:“獨孤九劍雖只九式,但一劍一式,卻是變化無窮,學到后來,前后式融會貫通,更是威力大增,可破天下各種武功,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是啊,所謂無招勝有招,并不是說沒有一點招數的普通百姓打得過一個武林高手,而是指對于大量的招數了然于胸,形成一種“萬變不離其宗”的意念,這便是大乘之境。優(yōu)秀的學生要打通這處“玄關”,不也要不斷地運用和領悟各種“招數”,然后慢慢把它內化成自身的一種素養(yǎng)嗎?實施過程中,有一個事例給了我很大的觸動,也給了我堅持下去的信心:
班中吳君(后進生)寫了一篇關于她奶奶的文章。文中寫奶奶酷愛菊花,照料菊花非常悉心,菊花開得很旺,后來奶奶去世了,她每次看到菊花都仿佛看到了奶奶的笑臉。文章寫得很簡單,我本以為黃燁飛(優(yōu)秀生)會挑奶奶如何悉心照料菊花一處幫她寫具體。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在文章開頭加了這么一段話:“當秋天的雨點落在那嬌柔綻放的花瓣上,那沾滿雨水,靈動而充滿活力,又有著一絲高尚憂郁氣息的菊花,像一陣拂過湖面的風,漾起了我內心深處的思念?!庇谑?,這篇文章馬上變成了倒敘的模式,他又在中間加了這么一段:“所謂物是人非事事休,現在與那年秋天,有著一樣的天空,一樣的房屋,還有,一樣的菊花,只是,沒有再見到那個人……”在結尾,他又寫道:“窗外的雨還在下著,那雨水打得菊花一顫一顫的,似乎在為奶奶的去世而哭泣。我望著它們,仿佛看見了奶奶的笑容,可是當我伸手去觸摸時,她卻又消失不見了……”
首尾呼應,圓轉自如,就這么幾處改動,不僅結構上精巧了許多,而且文本處理上也更有了創(chuàng)意。奶奶如何悉心照料菊花沒寫具體又有什么關系呢?倒敘的手法,憶人而不詳憶事,抒情而不濫情,文章已不再側重于以事襯人,而是以物喻人,比原文更有深度也更能引人入勝,可謂化腐朽為神奇。這樣的“斜斜里刺出一劍”,不正是獨孤九劍“無招勝有招”的精髓嗎?如果不是致力于精心的策劃和運用,能在不經意間用出這種妙到毫巔的招數嗎?
少林寺的藏經閣是各位嗜武成性的人都很向往的地方,那里的武功秘笈不但精妙絕倫,而且每一部秘笈之中,都留有歷代高僧對于其中精華的解讀,能瞬間激發(fā)你的靈感,掌握秘笈的精髓。
學校規(guī)定學生每星期要寫一篇周記,這可是他們最痛苦的事。我稍微作了下改動:全班51人,優(yōu)秀檔(冒尖型)8人,中間檔35人,第三檔(寫作最困難型)8人,把他們合理搭配,分成8組,每一組準備A、B兩本軟抄,小組成員輪流著在每周二、四、六寫一篇隨筆。這樣,他們其實要兩星期才輪到一次。這種“漂流作文”的方式在日常教學中也很常見,我在其基礎上細化了一些規(guī)則:每個成員寫完后在下一頁劃分好三欄,分別是“心得欄”(對整篇文章的評價或讀后感受)、“拾貝欄”(文章中值得學習的地方)和“挑刺欄”(文章中寫得不夠妥帖的地方)。這一靈感也來自于少林寺。據武俠小說中敘述,少林寺達摩院專門研究本門武功,使其精益求精。而戒律院卻專門研究其他各門各派武功,尋求破解之法,因此,少林才能統(tǒng)領武林數千年,經久而不衰。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所以,我和學生一起商定:首先是我也可以積極留言點評,其次是學生對于留言區(qū)里的點評也能進行評價,再次是漂流本使用較薄的軟抄,這樣一個學期能寫出八到九本,到期末每個成員可以選一本帶回收藏。漂流本里有大家的智慧成果,也有難得的大伙親筆簽名,對于這項漂流作業(yè)學生都很感興趣,做得比任何時候都認真。這樣,一組里面三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其帶動作用不可小視。
那在大作文的批改輔導中,又如何操作呢?
以我現在采用的(8—35—8)方式,把中間層35人再分成8小組,每小組4—5人,第三檔的8人分成2組。草稿完成后,優(yōu)秀檔學生交由中間檔學生,讓其采用“招式二”修改學習,第三檔學生交由優(yōu)秀檔學生,讓其采用“招式三”修改提高。而我,則馬上對中間檔的35篇文章進行瀏覽,挑選出四篇有明顯特點的文章(有明顯的好詞好句,但也有明顯的缺點)交由第三檔的兩個小組,讓其采用“招式一”的方式,每個小組研究兩篇。三個層面同時進行,我則對剩余的31篇草稿進行逐一面批,一節(jié)課下來,任務順利完成。課后,我只要將草稿收起,瀏覽發(fā)現典型問題即可。我們發(fā)現,在相同的時間內,卻做了更多的事。效率的提高得益于有效的穿插和銜接,以及對過程的有效管理!
總之,處理好作文層次教學這個問題,是語文老師孜孜不倦的追求。武俠小說為我們開啟了一扇窗,告訴我們萬物之間的層次與聯(lián)系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教無定法,作文教學也需要不斷積累、改革、創(chuàng)新,才能達到返璞歸真的境界!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尚愛蘭.蔣方舟的作文革命.鄭州大學出版社,2003.
[3]金庸.金庸作品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9.
[4]孔慶東.金庸評傳著.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
[5]盧敦基.閱讀金庸世界·金庸新武俠小說的文化與反文化.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